一、出口市场:量额齐增,多元化布局成效斐然
(一)整体数据:量增逾三成,9月单月增速夺目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9个月,我国肉类及制品累计出口金额达27.2亿美元,同比增长16.6%;出口数量为104.74万吨,同比增幅高达34.8%。出口数量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出口金额增长幅度,此现象表明出口产品结构中低价品类(如禽肉、杂碎)所占比重有所提升。9月当月,出口金额为3.5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出口量14.62万吨,同比激增51%,单月增速创下年内新高,充分显示出海外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态势。
(二)区域分布:中国香港稳居首位,新兴市场增长强劲
前9个月,我国肉类及制品出口前十大市场主要集中于亚洲、欧洲及中亚地区,合计占出口总额的78.2%。其中,中国香港以7.2亿美元出口额(占比26.5%)稳居首位,虽同比增速仅1.5%,但9月单月出口额0.9亿美元,同比增长4%,表现较为稳健;日本(位居第二)、英国(位居第三)市场占比分别为12%、8.5%,需求保持稳定。值得关注的是,柬埔寨(位居第六)、吉尔吉斯斯坦(位居第十)等新兴市场增速尤为突出,前者前9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25%,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拓展的典型范例,彰显出我国肉类出口区域多元化战略已初步取得成效。
二、进口市场:额增量降,巴西主导地位强化
(一)整体数据:金额微增、数量下滑,价格支撑进口额
前9个月,我国肉类及制品累计进口180.3亿美元,同比增长4.8%,然而进口数量为478.16万吨,同比下降2.4%,呈现出“量减额增”的特征,这反映出进口产品单价持续上涨。9月当月进口23.1亿美元,同比增长24.4%,进口量54.88万吨,同比仅增长1.4%,单价提升趋势显著,主要是受牛肉、羊肉等高价品类进口成本上升的驱动。
(二)来源结构:巴西稳居第一,前十大来源地集中度
近九成进口前十大来源地高度集中,合计占进口总额的89.3%。其中,巴西以66.8亿美元进口额(占比37.1%)遥遥领先,同比增长13.8%,9月单月进口额10.1亿美元,同比激增61.1%,这主要得益于中巴肉类贸易协议的深化以及巴西牛肉、禽肉所具备的性价比优势。澳大利亚(位居第二)、美国(位居第三)分别占12%、9.5%,但美国进口量同比下降8%,表明中美肉类贸易受到关税及供应链调整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位居第八)进口额同比增长20%,成为增速最快的主要来源地,这体现出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持续升温。
三、进出口对比与行业启示
(一)贸易逆差收窄,出口竞争力提升
将2025年前9个月肉类及制品的进出口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我国肉类贸易逆差收窄趋势较为显著。前9个月肉类贸易逆差为153.1亿美元,同比收窄1.2%,出口增速(16.6%)远超进口增速(4.8%)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从出口端分析,我国肉类出口不再局限于初级产品,香肠、罐头等加工品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工艺,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明显的差异化优势。例如,我国一些传统中式香肠,以其独特的香料配方和制作工艺,在海外华人市场以及对东方美食感兴趣的消费群体中颇受青睐。同时,我国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肉类贸易合作不断深化,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这为出口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我国肉类出口逐步摆脱过去“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固有模式。
进口端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国内养殖成本高企,饲料价格、土地租金以及人力成本等持续上涨,致使国内肉类生产成本高于部分进口来源国,促使企业对海外低价原料产生依赖。此外,消费者对于高端肉类如和牛、安格斯牛肉等需求不断增长,而国内供应相对不足,进一步推动了对海外优质产品的进口。
(二)风险与机遇并存
尽管我国肉类进出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
在出口方面,部分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较为突出。以日本为例,其新增的检验检疫要求,对肉类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微生物指标等设定了极为严格的标准。这使得我国肉类出口企业需要投入更多成本用于检测和生产流程优化,以满足其要求,否则产品将难以进入日本市场。另外,国际运输成本的上涨也增加了出口企业的运营成本。随着全球油价波动以及航运市场的供需变化,肉类产品的运输费用不断攀升,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进口方面,我国对巴西等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问题值得警惕。巴西在我国肉类及制品进口额中占比近四成,一旦巴西国内出现疫情、政策变动或者贸易摩擦等情况,我国肉类进口将受到严重影响。此外,国际粮价波动也会传导至肉类成本。由于饲料成本在肉类生产中占比较大,国际粮价的上涨会直接导致肉类生产成本上升,进而影响我国进口肉类的价格和供应稳定性。
不过,危机中往往也蕴含着机遇。未来,肉类行业可聚焦深加工产品研发,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在市场拓展方面,东南亚及中东等新兴市场对肉类的需求正不断增长,我国可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市场开拓力度。同时,为降低进口风险,应优化进口来源地布局,增加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强供应链的韧性。
综合2025年前三季度肉类进出口数据来看,我国肉类贸易正从“单一依赖进口”向“进出口双轮驱动”转型。出口市场多元化与进口集中度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我国肉类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角色逐渐发生变化。随着全球肉类供需格局的不断调整,我国需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在保障国内供给的同时,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良性循环,推动我国肉类产业在国际市场中迈向更高的台阶。(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