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13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的解读

2013-11-20来源:中国玉米网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2013年秋粮收购政策于11月15日晚些时候出台,然则在篇幅有限的政策内容中,多个亮点频出,政策的实质性增强,明确的指引着市场的方向。

  聚焦玉米政策变化及解读:

  1、落实好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

  玉米(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内蒙古、辽宁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龙江1.11元/斤。玉米临储收购水分扣量按1:1.3执行,同时按1:0.3扣价作为企业烘干费。

  解读:尽管今年的折干方式有所变化,将扣量拆分成水分减量和烘干费,但是实际仍是从潮粮里扣量,折合成农户收购扣比仍为1:1.6,扣量比去年减少0.05,国储收购结算干粮数量稍有增多。唯一的变化是,原来烘干费是由国家支付,现在将烘干费转移为农民自己支付,同时也是进一步鼓励代烘干企业业务。此外,虽然临储收购时间范围已经给出,但是收储起始时间尚未确定。

  2、实行采购东北玉米费用补贴政策

  今年符合条件的关内企业到东北产区按不低于临时收储价采购玉米,国家将按140元/吨的标准给予费用补贴。

  解读:140元补贴是该次政策出台的最大亮点。与之前市场运输补贴传闻的额度相同,但补贴方式或内容项似乎又存在较大差异,其具体补贴办法仍将需要财政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另行研究制定,仍需要等待具体细则出台,方能评估对关内采购企业的影响。

  3、充分利用社会仓储资源

  为增强收储能力,今年东北地区搭建露天储粮设施费用标准一次性提高至117.35元/吨。

  解读:从目前粮食存放安全上看,露天存储数量及搭建露天储粮设施企业的批复也将受到限制,不会出现盲目扩大露天存储数量的。此外,即便露天存储,也是用于长期储备之用,所以可以取得搭建露天储粮设施的企业大多处于政策性粮食收储库存点,用于干粮的收购及仓储工作,并不适用于外部代收代储企业。相比之下,去年露天设施补贴70元/吨,今年补贴费用大幅提高,露天储存的要求也大幅提升。

  4、强化粮食购销组织引导

  今年为调动庞大社会仓储及烘干资源,文件中提出组织企业积极为农民提供代烘干服务,组织本地企业积极收购,组织引导储备企业到产区采购新粮。

  解读: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中储粮释放仓储极限及收储力度,也充分发挥了社会现存的庞大吐纳能力,进一步将当前市场购销消极或处于停滞的收储型企业再次调动起来,为国家收储工作而服务。

  5、完善收储贷款机制

  今年将玉米、大豆临储收购资金贷款由原来中储粮公司统贷统还调整为由收储企业分别向农业发展银行贷款。

  解读:由以往的中储粮统贷统还,实际关系在中储粮上,农发行按量对中储粮进行贷款,但今年贷款针对的是收购个体,贷款难度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农发行监管难度。如果参考水稻的监管体系,监管的主体可能由中储粮、粮食局和农发行三家共同监管,监管力度空前。

  从上述政策解读中可以看出,今年国储收购态度及收购要求可谓“严字当头”。从对市场的实际作用来看,国储收购政策下的市场角色更加清晰的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农户销售潮粮;第二,代收代储企业负责的中间潮粮烘干及收购环节;第三,中储粮负责干粮的收购及仓储工作。其中增加了代收代储企业参与收储工作的责任及实现多方监管的责任划分,以纠正及增强中储粮收储职能的最大化的正确性发挥。

  但是提醒市场的是,玉米的临储收购细则还没出台,仍需继续关注细则的具体工作安排及临储启动时间。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