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江苏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会场,程立力默默点起了一根烟,走路时的神情显得有些迷茫。他是常州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经名闻全国的“硕士鸡倌”。
“你自己看吧,才来的信息。”见到记者,程立力苦笑着拿出手机。只见一条短信中罗列着近来公司的销售情况:1月19日,总销售64.35万只,销售价格4.71元/斤;1月20日,总销售60万只,销售价格5.1元/斤……“成本是6.2元/斤,卖一只鸡就亏5元,这两天500多万又泡汤了。”
参会期间,程立力每天都会及时查看公司的销售短信,而这样的揪心与无奈,他每天也都在经历着。“从去年3月起,上海报道首例人感染H7N9,养殖企业就开始大量亏损。12月H7N9病例再次见诸媒体后,情况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去年公司全年亏了2.15亿元,目前的情况是每天亏300万元。”
程立力告诉记者,H7N9本是甲型流感的一种亚型,但后面被冠上了“禽”的名头后,消费者对禽类开始望而却步甚至直接摒弃了。“从业20多年,以前也遇上过类似事件,但一段时间之后也就过去了。这一次时间太长了,我也不知道企业还能维持多久。”
“我们现在只能等待H7N9流感有一天不再发生,更期盼相关政府和公众能理性地对待。”程立力今年带来的提案就是关于如何科学理性地对待H7N9流感,他建议在暂时没有充分科学依据证明传染源时,相关部门是否能够考虑更改流感病毒名称;其次,也不要轻易关闭相关市场,引起更大程度的恐慌。
采访结束,程立力说,虽然现状很无奈,但未来还是可以期待的。因为在此前的会议中,他曾提出过相关部门能否对农产品生产者进行必要的价格补贴,而这一愿望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真的实现了。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