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联合承担的宁波市农业重大择优委托科技攻关项目“蛋鸭新减蛋病病原及其防控措施的研究”获得2014年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余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种治疗鸭坦布苏病毒的中药组合物”同时获国家发明专利,这是该所第20次获得的科技进步奖项。
据了解,蛋鸭新减蛋病是2010年4月在宁波乃至全国新爆发的一种疫病,来势凶猛、传播迅速。据国家水禽体系专家初步统计,该病在养鸭业造成的损失至少达100亿元。
为了有效保护养鸭产业的健康发展,减少养鸭业的经济损失,保障农民利益,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联合浙江大学科研人员,急养殖户所急,以农民的难题作为攻关课题,向宁波市科技局申请了蛋鸭新减蛋病病原及其防控措施的研究,并对该病的病原特性和防控措施等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
科研人员通过三年多时间的探索,率先在国内探明了引起此次蛋鸭新减蛋病的病原为鸭坦布苏病毒。科研人员还对分离病毒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并成功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该病的快速基因诊断技术,并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发明专利。同时,科研人员通过多次反复研究,研制出一种中药配方,对蛋鸭新减蛋病具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目前,该所已配合有关科研部门向农业部申请了疫苗的生产批号。
据悉,项目实施期间,有关科研人员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外文3篇,还在去年法国南特召开的第18届世界禽病大会上进行了主题发言和论文交流。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