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25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5年03月25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5年03月25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肉价跌市民乐呵呵养殖户却可能乐不起来
“这猪肉价格可真便宜,价格牌上除了一个10.8元的,其余的都是个位数,猪肉馅一斤才5.38元。”昨日,一位市民在逛超市时看着猪肉价格牌时乐呵呵地表示。
过了二月二之后,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猪肉价格更加“亲民”。不过,各个超市猪肉价格差别还不小。“这主要是各个超市之间的促销策略,进货渠道不一样所致,每家超市的促销档期都不一样,所以存在一些价格上的差异。”一位猪肉促销人员告诉记者。
市民感觉节后猪肉价格小幅下调跟数据正好吻合:记者从青岛物价局获悉,上周生猪平均价格为5.58元,较前一周下跌1.34%,较上月下跌5.9%。以当前价格计算,我市猪粮比价为5.03:1,至上周已连续58周在6:1的盈亏平衡线以下。五花肉价格为9.98元,与前一周基本持平,较上月下跌6.02%,较去年同期上涨3.63%;精瘦肉价格为11.40元,与前一周基本持平,较上月下跌6.02%,较去年同期下跌2.4%。
猪肉价跌,市民自然乐呵呵,不过养殖户却可能乐不起来。“每出栏一头100公斤育肥猪,其生产成本约为1373元,按照目前的出栏价计算,则每头猪亏损200元。”即墨生猪养殖户周先生告诉记者。
美国农业部对该款价格保险产品提供13%的保费补贴
根据美国农业部风险管理局的规定,在美国所有开办生猪价格保险业务的州,其辖区内任何从事生猪养殖的养殖户都可以申请购买该款保险产品,但一个农场每年最高承保的生猪头数不超过3.2万头,每个保单不超过1000头。
养殖户可以在任何时间提出参保申请,但该保单须在农业部风险管理局审批同意的次日生效。投保时,养殖户首先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生产情况在4个保险期间(13周、17周、21周和26周)内进行选择,同时选定保险的保障水平(70%~100%)。
农业部风险管理局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瘦猪肉保单到期日期货价格、固定膘重比0.74和农民选择的保障水平(a)计算得到该保险合同的保障价格,即保障价格=保障水平a×瘦肉期货价格×0.74。一旦市场价格低于保障价格,投保人便可从该项保险中获得相应补偿。
美国农业部对该款价格保险产品提供13%的保费补贴。
不平凡的猪价临影响着中国物价
平凡的世界里,住着许多的平凡的人,可是平凡的人,有许多自己不平凡的事,这些不平凡的事,每天都在上演着。然而正是这些平凡的人,支撑着许多产业的发展,比如农业,比如工业,比如养猪业…
“平凡”的养猪人历“寒冬”
平凡的养猪人,在芸芸众生中,并不起眼,走在人群,多是过目就忘的脸孔。可就是这些平凡的人,在2014年却遭遇了一个不一样的猪市。
2014年全国生猪市场一片惨淡,贯穿全年亏损创下持续时间最长的历史记录。2014年全国出栏肉猪年度均价12.66元/公斤,较去年的14.3元/公斤下跌11.47%,2014年全国仔猪年度均价为19.92元/公斤,较去年的25.13元/公斤下跌20.73%,跌幅明显高于出栏生猪价格的同比跌幅。据此前了解,2014年全年养猪盈利水平为亏损158元,打破之前2006年年平均亏损22元的历史记录。在此背景之下,过剩母猪产能将在2014年基本淘汰,因此2015年生猪存栏量会较2014年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2014年,史上最低价在这一年出现,史上最差春节行情在这一年出现。自去年9月份下跌后,猪价就一直示曾有起色,盼过个一又一个节,盼过春节盼元宵,盼完元宵盼清明,养猪人盼啊盼啊,到底要盼到何时呢?这长达几个月的亏损,拖垮了多少养猪人,以致养猪人只能撒泪离开养猪业,关闭猪场,清栏卖猪,寻找下一个养家的经济来源。而这留下来的,又能撑到几时呢?听说市场有意要淘汰养猪小散,史上的最严厉的环保法、久久低迷的猪价、大量的猪肉进口、不确定的疫情居民肉类消费结构转变等因素都让“平凡”的养猪人犯难。在这么一个状况下,让养猪人如何坚持?拿什么坚持?但就是这些平凡的人,以坚韧意志,一直坚持了下来。若非万不得已,谁又舍得退出?
仔猪价涨了,听说是看好后期的原故,但有专家称更有可能是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减少以及冬季仔猪存活率不高的原故。“饲料原料涨了、猪肉价依旧稳当,似乎只有生猪价在降,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错 ,不是说存栏少了吗?”一位养殖户迷茫地说。据农业部最新数据发布,2015年2月份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量比上月减少3.9%,比去年同期减少10.1%;能繁母猪存栏量比上月减少1.9%,比去年同期减少15.5%。那猪价为何依旧不见起色?都说后期猪价将好转,经历过多次打击的养猪人,已经淡定了,准确地说应该是对猪价失去信心了。
不平凡的猪价临影响着中国物价
猪价,不只是一方养猪人在关注,企业在关注,股市也在关注。猪价影响着民生,影响着饲料企业,甚至还影响着中国CPI,影响着中国的物价。
据称,猪周期影响着中国物价的起伏,猪肉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较大。而因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2015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还将下行或者低位震荡,从而拉低CPI数据。判断猪周期的走势对于CPI的判断非常重要,从历史数据来看,CPI同比走势和猪肉同比比较一致,猪肉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较大。2012-2015年,猪肉在CPI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27%、3.20%、3.17%和3.21%。当猪价上涨超过30%时,会拉动CPI指数1个百分点以上。你说它平凡吗?
猪价,涨或不涨,都影响着一方人,“价高伤民,价低伤农”,是永远都出现着的事实。然而去年以来,寒冷的猪市让养猪人暖冬不“暖”、春节仍“寒”。年前,说看好今年的猪价,于是仔猪价连续涨至如今的20元/公斤方有止涨趋势。而今猪价大部分地区确实有微涨,至于涨不涨得起来,且看分析师冯永辉说的:“生猪市场新的供需平衡点已经出现了,好行情不再遥远,最快‘五一’左右将出现快速上涨,因此从现在养猪人要尽快恢复生产,只要价格涨起来,很快可以走出亏损。”
在平凡的世界,身处“平凡”的养猪业,关注着不平凡的猪价,随着猪价的高低而喜悲,这就是“平凡”的养猪人。
北方猪价缺乏突破方向南方地区猪源供应不足
东北地区猪价主线维稳,黑龙江因猪价偏低、养殖户惜售、生猪不断外调等小幅反弹0.1-0.15元/公斤。截至19日,黑龙江哈尔滨好良杂猪参考10.7-10.8元/公斤,较周初微涨2.38%。
华北地区猪价仍较坚挺,食品企业生猪收购受阻,猪肉销售持续低迷,目前河北省内良种猪主流收购价参考11.2-11.4元/公斤,高价参考11.6-11.7元/公斤。
华东多地规模型养殖场猪价上涨,山东猪源趋紧,但是企业压价意愿强烈,生猪出栏价格微幅上扬,省内良种猪主流出栏价参考11.2-11.4元/公斤;苏皖温氏集团外三元出栏价上涨0.4元/公斤至12.0元/公斤。华中地区企业涨势明显,因生猪供应量有限,河南屠宰厂结算价多上调0.4-0.5元/公斤以缓解收购压力,19日外三元出栏主流11.6元/公斤。
外地猪调入西南地区成本增加,四川厂家结算价承压上行,但本地猪价涨幅有限,规模场良种猪报价12.4元/公斤。华南地区猪价稳中小涨,广东温氏外三元出栏价涨至12.0元/公斤,较13日上涨3.45%。
据监测本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7.51元/公斤,环比上周微跌1.0%。猪价小幅走高,对肉价稍有支撑。
目前正处于消费淡季,各食品企业鲜销有限,分割入库量也有不同程度增加。下游客商拿货积极性欠佳,市场交投气氛走低。但是生猪供应量趋紧,猪价承压微涨,一定程度掣肘肉价持续下滑,食品企业白条肉出厂价格回落速度降低,华北多数厂家白条肉均价低至13.9-14.0元/公斤,预计短期内肉价或未有明显好转。
据统计,本周(20150315-0319)国内玉米均价2328.5元/吨,环比上涨1.79%。
本周东北玉米市场整体保持强劲上涨之势。目前东北市场粮源阶段性的紧缺,且农户售粮进度不断提升,各地余粮剩余较少,黑龙江、辽宁整体余粮在1-2成,吉林南部地区余粮在2-3成,北部基本已售罄,内蒙古余粮在2-3成。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明显。东某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上周一增长5.45%,山东地区整体价格参考2300-2400元/吨。南方销区饲料企业节后集中补货期,对玉米采购量较大,产区粮源偏紧,导致贸易商惜售并抬高价格。
生猪后市预测
供应面:各地养殖户惜售压栏现象普遍,规模化养殖户报价主动上调,造成猪市价高量少,近期猪源供应量维持低位。
需求面:消费市场需求低迷,下游客户订单不足,直接限制屠宰企业肉价调整心态;然原料成本不易降低,肉价波动空间已受限,短期守稳态势明显。
“三化”化出生态立体养殖新模式
畜禽养殖业一头连着养殖户,事关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一头连着百姓的餐桌,事关农副产品的安全和供应。椒江作为台州主城区,面对传统畜禽养殖方式遭遇资源和环境瓶颈,特别是“五水共治”倒逼机制,积极探索生态养殖模式——通过规模化、设施化、循环化改造,构建了生态立体养殖新模式。
鸿福奶牛生态养殖园区的粪便处理中心,畜禽粪便干湿分离后,废液过滤、沉淀、氧化后,废水回收利用冲洗栏舍粪便。
关停搬迁 “五水共治”逼养殖业规模化
3月初,记者在刚运营不久的鸿福奶牛生态养殖园区看到,用隔热保温板材构建的整齐划一的大牛舍,像标准化厂房一样,园区里道路硬化,道路与牛舍间是草坪和一颗颗绿树。如果不看大门口的名称,记者会以为这是一家工厂,根本不会想到这是一个养牛场。
牛舍里面一头头奶牛正在低头吃草,工人正推着吸奶车在工作,醇香浓厚的牛奶流进储奶罐。养殖户陶小明指着牛舍上面四个大型冷风机笑着说:“以前说我们农民住新农村,现在连奶牛都住‘新农村’了,夏天热了房顶上吹冷风,冬天冷了牛舍挂窗帘。”
2014年底,陶小明的112头奶牛搬到了鸿福奶牛生态养殖园区。过完春节,陆续又有五六户养殖户搬了进来,现在生态养牛场里一共有800多头奶牛。这些养殖户都是按照“五水共治”的要求,搬到了新建的生态养殖园区。
区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园区条件比原来好很多,一幢牛舍可以养160头奶牛,一年租金是6万元,养殖户成本相应有所增加。为了保护养殖户利益,每头奶牛可获得1200元的一次性政府补贴。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农业面源污染中,畜禽排泄物的污染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要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紧靠一个个养殖户自身的力量显然不够,需要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化养殖,才能统一治污。
根据“五水共治”的要求和城市发展需要,我区扩大了禁养区范围,对于禁养区范围内和重点河道沿岸200米以内未经环保审批及整治后无法验收的畜禽养殖场实施关停。“2014年我区关停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91家,全区范围内关停254家。”区“五水共治”办负责人说。
为了能让关停工作得到基层群众的支持,我区结合实际需求,进一步调整养殖场关停补助标准,丰富补贴项目,“生猪由每头140元提高到每头200元;牛由每头800元提高到每头1200元。同时新增鹅与兔子补助,并将鸡鸭补助条例更加明细化。”
关停的同时,新的生态养殖园区等同步建设,养殖户统一搬迁到新的生态养殖园区,“开园不到一个月,就有500多头奶牛入园饲养”。以鸿福奶牛生态养殖园区为例,一期和二期的7幢牛棚都已经建好投用,另外2幢建好后能饲养近1200头奶牛。我区存栏奶牛一共有1500头左右,这一个园区就解决了椒江绝大部分奶牛集中饲养的问题。
“我们以前就探索了规模化养殖,2007年,成立椒江区生猪养殖小区,投资近1300万元建猪舍20幢,2008年底建成投用,安置了14户搬迁户,搬入生猪2300多头。新建的鸿福奶牛生态养殖园区的投用,缓解了奶牛集中饲养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区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说。
高标准建设 科学配套让养殖业设施化
搬进园区,适度规模化养殖只是手段,目的是要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实现生态养殖。而要治理污染,粪便收集处理、有机肥生产和病死动物处理等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显得更重要。
在鸿福奶牛生态养殖园区,每个牛栏后部都开挖有粪便收集槽,奶牛排便后,粪便自动掉进收集槽,然后用水直接冲洗到管道里。牛舍内粪便经管道输送到了粪便储池,在这里搅拌混合之后用泵送到粪便处理中心,3台固液分离机将固体粪便和尿液、废液分离,尿液、废液分离后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属于清洁能源,而固体粪便干燥后就成了环保有机肥。原来混合在一起的粪便,养殖户不能及时处理,而没有干湿分离导致运输不便、肥力有限,种菜种粮的农户们不愿意要,这让养殖户们头疼不已。现在,令人头疼的废料,一下子变成了有机肥料,周围的农民们抢着要。鸿福奶牛生态养殖园区的粪便处理中心全面建成后,将逐步收集三甲街道等散户集中区范围内生猪、奶牛养殖场的粪便,目标年可处理3000多吨粪便,年产有机肥600吨左右。
在畜禽粪便实现资源化的基础上,我区进一步探索,将资源商业化。早在2009年区三农生态有机肥专业合作社成立,2010年3月26日,合作社的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投产。生产1吨商品有机肥需要约6吨新鲜粪便,2014年,该合作社收集处理了8000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1300多吨,产生经济效益60万元左右。
2009年建成的伟圣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建设之初就全面建设了污染处理设施,建有1000立方米的沼气池,经过近5年的运行,他们为隔壁的三农生态有机肥专业合作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有机肥原料。
要实现生态养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没有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造成的二次污染危害性更大。2014年9月,我区开工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该项目投资696万元,2015年2月28日正式运行,规划病死动物日处理能力2吨、年处理能力600吨,能实现病死动物“收集、运输、储存、无害化处理”的全程封闭式运作和监管。该中心采用“生物处置法”,把病死动物通过高温灭菌、熟化粉碎后作为基质培养基养殖蝇蛆,蝇蛆作为优质蛋白质饲料,残渣处理后成为优质有机肥,实现变废为宝。
农牧结合 生态立体使养殖业循环化
在区畜牧兽医局,记者看到厚厚的一本《椒江区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这份2014年9月由浙江大学与区农林局完成的规划,绘制了一幅生态立体养殖蓝图。这幅蓝图中提到的“资源循环、农牧结合”等生态养殖原则,我区已开始实践。
位于三甲街道的伟圣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一家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生猪存栏量在5000头左右。在养猪场建设之初,同步建设了15亩的鱼塘和30亩的苗木基地,而在养殖场的北面是数百亩农户承包的鱼塘,隔壁是有机肥生产厂家。这样的选址和布局,能最大化利用畜禽粪便: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废水经过干湿分离后,干燥的粪便成为生产有机肥的原料;尿液和废水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供职工炉灶、热水器使用;一部分沼液进入鱼塘成为肥料、饵料,一部分进入苗木基地变成肥料,剩余的沼液经过处理达标之后排放。
这样就实现了畜-沼-鱼-林的资源循环利用。
新建的鸿福奶牛生态养殖园区,除了沼气池和粪便处理中心,还配套建有过滤沉淀池、氧化塘、蓄水池等设施,从沼气池出来的沼液经过过滤、沉淀、氧化等环节后再进入蓄水池,蓄水池里水又可以回收利用一部分,用来冲洗栏舍粪便,实现污染排放最少化、资源利用最大化。
2013年9月,浙江大学在对我区生态养殖进行调查、规划时测算,我区类似于这样的农牧配套面积为49200亩农田园林和15600亩鱼塘。
我区通过构建规模化、设施化、循环化的养殖新模式,不仅有效减少了畜禽污染,也助推了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环境保护和农业增效“双丰收”。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