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听到的食品谣言 你也有被骗过吗?

2015-06-16来源:《青年报》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饮料含有肉毒杆菌可致白血病”、“肯德基的鸡有六个翅膀”、“可口可乐含有禁药”……这些谣言总是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打击着每个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有不少人一直信以为真。为了以正视听,近日肯德基出手了,将涉嫌造谣的10个微信账号告上法庭,目前法院已受理并立案。那些年听到的食品谣言,你也有被骗过吗?

  无毛鸡十年前就有了

  一直以来,网上广泛流传着无毛鸡、六翅鸡、六腿鸡的视频和照片,据称这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而用激素等手段催生出的怪物。此流言影响甚广,各种版本绘声绘色的描述加上逼真的图片和视频,将大众,尤其是本来就对洋快餐心存芥蒂的人,吓的不轻。人们纷纷痛斥这种奸商行为、商家道德沦丧。殊不知,商家这次真是比窦娥还冤。

  真有无毛鸡吗?记者了解到,不仅有,而且早在10年前就有了。网上流传着无毛鸡养殖场的视频一点也不奇怪。这种不太漂亮的家禽其实是杂交的产物。以色列科学家Avigdor Cahaner被称为“无毛鸡之父”,将一种天生脖子上没毛的鸡与一种普通肉鸡杂交,得到了这个生长迅速、脂肪含量低的品种。

  除了上述优点,无毛鸡的诞生更主要是为了应对热带国家炎热的天气。养鸡场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通常在20℃左右,以利于鸡的生长。对于热带国家来说空调就必不可少了,成本也在无形中增加。无毛鸡则无毛一身轻,更能适应炎热气候。用Cahaner自己的话说,羽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浪费,既要浪费电力去降温,又要浪费拔毛的各种工序。如此看来,无毛又生长迅速脂肪含量少的鸡,在某些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价值。

  但无毛鸡为人诟病之处也不少。不少人根据以往的饲养经验指出,无毛鸡更容易受到寄生虫、病原体等的侵害。蚊虫叮咬和风吹日晒也让它们吃够了苦头。此外,它们对于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天气剧变下受到的影响会更大。这些都使得它们受到动物保护方面的关注。

  暂且不论这个新品种在动物保护方面是否存在争议,并没有研究指出它的肉质存在致病性。事实上,无论哪种鸡,只要可以通过食品安全检测并达到相关标准,人们都可以放心食用。另外,快餐供应商通常采用就近供应原则,如果当地有达到标准的食材就在当地买,否则就去临近地区买。所以除了饲养无毛鸡的中东地区之外,其他地方的消费者应该还没这个“口福”吃到无毛鸡。中国的消费者一是没有必要担心无毛鸡本身的安全性,二是也不太可能会在家门口吃到它们。

  不可能有多翅多腿的怪鸡

  比起无毛鸡,还有流传着多翅多腿鸡的说法,那更加毛骨悚然。不过,业内专家表示,长几个翅膀几条腿,可不是商家说了算的。

  据了解,生物体的身体结构是由基因决定的。DNA就像一个建造项目的总工程师,清楚的知道生物体的每个细节并且严格的指挥着整个建造过程。在生物体的一生中,DNA和染色体都可能发生突变,程度不严重的会被修复,程度严重的会造成生物体的病变畸形,甚至死亡。像肢体数目形态这样重大的改变,牵扯到的突变一定多且严重,这个个体基本没有希望破壳出世,就在胚胎发育早期胎死“蛋”中了。即便存活,这个特性是否能稳定遗传形成规模养殖也是个很大的难题。

  同理,人为改造基因也面临一样的问题。一来短期之内的基因巨变将使个体无法存活。二是以现在的技术,做不到这么精确完美的定点改造。如果有人真的成功创造了多个翅膀多条腿的个体,还让这种特征稳定遗传形成养殖规模……“如此重大的研究成果早就轰动整个科学界了,怎会落得在网上被人骂奸商的下场。”

  胚胎期移植可行但太贵

  专家说,如果硬要找到一种可能性,从胚胎早期移植入手,理论上不是不可能。胚胎发育到3天左右时,小鸡的分化就开始有了雏形,萌生出翼芽、腿芽,即未来的翅膀和腿,头部也基本显现出来。这时是移植的好时机,因为太早的话,看不出雏形,无法针对性地移植想要的部位,而太迟的话,四肢的内部结构包括骨骼神经等系统已经逐渐成形,移植就困难的多了。

  不过,即使把握好了时机,技术与取材上的难点依旧摆在面前。“3天时的鸡胚胎仅仅约8mm长,翼芽与腿芽则只有1mm长和1mm宽。芽体很小,却包含保证翅腿正常发育的重要部位,有一点缺损都可能导致畸形。”这样一个精密的“移植手术”确实在理论上提供了可能性,但将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且实际操作中会遇到更多问题,比如移植部位的内骨骼连接、神经连接等。

  想要取得移植用的翅腿也是件麻烦事。较理想的方法是诱导胚胎干细胞,这种细胞是处于原始状态没有分化成特异组织器官的细胞,它意味着适当条件诱导之后的众多可能性,全能的特点让它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自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干细胞在预防治疗疾病、器官移植等方面的研究,不过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还达不到克隆整个器官或部位,比如翅膀再植入个体的水平,而是以细胞移植为主要手段,并且仍不成熟。

  综上可见,现在的技术水平其实很难造出多翅多腿鸡这样的个体。“而这些大大提高成本还无法保证成功的方法,相信注重效益的商家是不会采用的。”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