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14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5年07月14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5年07月14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5年7月14日猪评:东北反向震荡华南猪价持稳
据监测的当地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5年07月14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7.18元/千克,较昨日猪价上涨0.10元/千克,涨幅为0.59%;较上周同期猪价(7月07日)上涨0.48元/千克,涨幅为2.95%(见图1)。今日猪粮比为7.14:1,较昨日猪粮比上涨0.04,涨幅为0.62%;较上周同期猪粮比(7月07日)上涨0.19,涨幅为2.78%(见图2)。



7月14生猪市场行情较昨日震荡上调,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青海省,生猪平均价为18.00元/千克,最低地区为新疆省,生猪平均价为16.33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2015年7月14日料评:三伏天关注陈粮霉变和新玉米生长
据数据检测当地豆粕报价信息统计,2015年07月14日国内各地豆粕平均价格为2927.28元/吨,较昨日(07月12日)2930.98元/吨下跌3.70元/吨,跌幅为0.13%。据此次检测的省市中,最高价格新疆省3262.00元/吨,最低价格上海市2680.00元/吨(以上价格均为蛋白含量为43%的油厂豆粕报价)。今日油厂豆粕现货价格与上周五相比呈现稳中上调态势,不少油厂43%蛋白的豆粕上调10-70元/吨,涨幅较昨日明显增加。现在油厂维持挺价,但短期在反弹区域,成交买入减弱,贸易商市场担忧下跌,市场高位成交减弱。

据数据检测当地玉米报价信息统计,2015年07月14日国内各地玉米平均价格为2407.77元/吨,较昨日(07月13日)2408.63元/吨下跌0.86元/吨,跌幅为0.04%。据此次检测的省市中,最高价格为江西省2643.33元/吨,最低价格新疆省2140.00元/吨(以上价格均已换算成含水分为14%的标准玉米)。今日大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呈现稳定态势,吉林地区深加工企业继续停收,东北地区粮源以临储粮拍卖为主,山东地区部分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下调10元/吨。本周玉米交易会进口玉米拍卖取消云南地区拍卖,其他地区拍卖情况与上周基本类似。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我们不仅要关注手中粮食霉变情况,更要关注天气对新玉米生长的影响。



夏季菜市降温 猪儿行情继续火
夏季水果市场十分丰富,市民消费选择更多。7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4%。
6月以来,本地蔬菜依旧主导消费市场,量大价廉现象凸显,部分品种蔬菜价格小幅下跌;生猪行情持续看好,养殖效益利好明显;商品禽和禽蛋行情持续稳定,市场走量保持均衡。
蔬菜——产量增加 价格缩水
“夏季是本地蔬菜的上市时节,6月以来,本地蔬菜继续保持供应充足态势,但是受夏季消费减淡影响,蔬菜价格出现小幅下滑。”7月初,成都市经天路菜市场摊贩王强告诉记者,整个夏季都是本地菜的主导市场,这期间市场价格走低是常态。
当日,记者在市场上了解到,6月土豆均价4元/公斤,较5月持平;二荆条辣椒6元/公斤,降1元/公斤,苦瓜5元/公斤,茄子4元/公斤,西红柿4元/公斤,均保持较低价位。
据省农业厅对全省9个大型蔬菜市场的监测显示,6月底,价格上涨的蔬菜品种有11种,约占监测品种的39.3%,下降的品种有14个,约占监测品种的50%,基本持平品种3个,约占监测品种的10.7%。其中价格环比降幅居前三位的分别为:菜花,均价3.41元/公斤,环比(6月中旬,下同)下降24.7%;莴笋,2.5元/公斤,环比下降22.7%;黄瓜1.9元/公斤,环比下降19.9%。
“6月蔬菜市场延续了5月的行情,唯一不同的是部分蔬菜价格出现了微幅调整,但这都不是主流。”乐山市蔬菜流通协会会长谢幼林告诉记者,从以往经验看,整个夏季,都将是蔬菜行情的低谷期。
生猪——行情持续旺价格一路涨
“6月猪肉价格继续涨起走,虽然销量并未增加,但对我们来说,利润也增加了不少。”6月30日,成都市龙泉驿区北泉路猪肉销售摊贩赵伟告诉记者,6月以来,生猪零售市场行情持续走旺,价格稳中有升,普通五花肉零售价格达到26元/公斤,精瘦肉售价也达到30元/公斤,都比5月有所上涨。
不仅成都市场生猪行情持续看涨,在广汉,记者了解到,当地6月份生猪平均价格为14.7元/公斤,与5月的13.4元/公斤比较,上升9.7%;仔猪价格平均20.75元/公斤,与上月比较上升3.75%。
广汉市农业局畜牧专家黄康其告诉记者,5月以来,广汉生猪行情就保持涨势,预计后期肥猪价格将继续上升,仔猪价格受肥猪价格的影响也将继续上涨。
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6月我省生猪行情持续旺盛,育肥猪均价14.71元/公斤,环比(5月,下同)回升6.98%,同比 (去年,下同)上浮17.02%;仔猪均价21.25元/公斤,环比上涨9.59%,同比上涨15.99%;后备母猪均价1202元/头,环比上涨3.09%、略低于同比0.17%。
省农业厅信息中心主任钱亮分析,当前全国猪价为14.57元/公斤,各地也多为稳中趋涨之势。目前,全国育肥猪和母猪价格上涨,与去年全国性母猪存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区域结构调整,以及市场价格波动关系极大,这有助于主产区养猪效益的增加。受猪源紧张影响,钱亮预计猪价仍将保持稳中缓涨之势。
生猪价跟涨态势较猛
本周国内生猪市场走势
本周西南猪价跟涨态势较猛,四川养殖规模场抬价心理明显,周末局部地区降雨,企业收购难度增大,大场良种报价参考17.6-17.8元/公斤。华南猪价持续慢涨态势,广西温氏外三元出栏价涨至17.2元/公斤,后期仍或有小涨空间。
华中及华东猪价先涨后稳中下探,随着企业猪肉生产成本不断走高及周边猪价小幅回落,企业临近周末降价意愿增强,河南厂家结算价日均下调0.1-0.2元/公斤,但生猪出栏价变动空间不大,省内良种猪主流价参考17.0元/公斤,高价参考17.2元/公斤。山东企业猪肉销售持续低迷,猪价承压下滑,省内良种主流收购价参考17.0-17.2元/公斤。
北方生猪市场窄幅涨跌调整,南方猪价延续稳中小涨。外三元出栏均价为17.12元/公斤,环比增幅6.79%。其中最低价为3日的16.64元/公斤,最高价为9日的17.32元/公斤。
4-5日东北屠宰企业大幅下调结算价以压缩成本,三省好良杂猪主流价跌至17.0-17.2元/公斤,养殖户对低价有抵触心理,猪价反弹。而两日后企业再度试探性降价,出栏价盘整运行。截至9日,吉林、黑龙江好良杂猪主流价参考17.6-17.8元/公斤,为北方高价区。
华北企业多随周边猪价调整,厂家结算价频繁调整,北京企业针对东北猪源调价幅度较大,意向下压猪价控制成本;河北猪价下滑明显,秦皇岛良种主流价参考17.2-17.6元/公斤,邢台跌至17.0元/公斤,但持续下滑空间或有限。
本周农业部公布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价为21.65元/公斤,环比增幅为4.98%。
前期北方猪价涨势相对较猛,支撑食品企业猪肉出厂价格小涨。以山东为例,肉价上涨之后,南方片区对高价肉接受度一般。鲜销走量平平,随着企业下压猪价成本,肉价跟跌0.4元/公斤。南方市场供需相对制衡,猪价延续稳中慢涨态势,预计短期肉价不乏小涨空间。
据统计本周(7月5日-7月12日)国内玉米均价为2332.13元/吨,较上周下跌3.07元/吨,幅度0.13%。
本周(7月5日-7月12日)东北玉米市场继续趋弱。辽宁地区整体下滑40元/吨左右,部分贸易商为规避风险低价抛货,市场存低价成交;华北地区玉米供应较充足,但随着余粮的日益消耗,玉米价格或逐渐改变近期弱势运行的局面;近日南方主要销区市场部分企业玉米到站价格略有下滑,主要表现在东北粮和西北粮方面。东北产区贸易商看空后市,积极出货;西北地区近期新疆贸易商出货积极,但是西南销区饲料企业多备有30天以上库存,对原料玉米采购意愿较弱,贸易商报价同样下行。
全国生猪行情后市预测
北方市场 供应临近周末厂家压价意向明显,养殖户出栏积极性稍有提高;南方市场挺价心态仍存,厂家收购难度有增无减。
鲜销价格跟随原料需求价格上涨明显,厂家订单数量有限,屠宰量维持低位;下游厂家拿货积极性不高,需求量难有上涨。
小编认为北方企业压价意向较强,东北地区后期或仍有下降的可能;南方各区出栏数量或陆续增加,供需矛盾或略降。预计下周国内生猪价格或趋于稳定。
猪肉价格连续走高 排骨价格贵过春节

猪肉价格连续3个月上涨,最近一段时间排骨的价格比春节期间还贵,这让一些精打细算的主妇感到“肉痛”。就连菜场肉档老板都惊叹:夏天肉价涨得这么快不多见。省价格监测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省生猪价格自3月止跌回升以来,已连续4个月上涨,7月10日全省生猪平均收购价为每公斤16.3元,与2月中旬相比,每公斤上涨了4.1元。养殖户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寒冬”后,也迎来了好日子,现在卖一头猪能赚近300元。
省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的“生猪成本调查月报”显示:我省6月份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户利润进一步扩大。调查户出栏生猪每公斤价格15.09元,环比上涨3%,生产成本为每公斤12.96元,环比上升0.52%,养殖利润每公斤2.19元,环比增长22.16%,每头平均盈利达到291元。而在4月份时,每头猪的平均利润仅为84元。
南昌县价格成本调查队近期对当地上半年生猪饲养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公斤生猪出栏价13.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24%。由于饲料价格下降,平均饲养一头猪所花的饲料费用同比减少87元,降幅6.9%。一涨一跌,养殖户的收益自然就增加了。
省有关部门分析,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前期生猪市场持续低迷,不少大型养殖场下调养殖规模,一些中小养殖场或散户甚至因亏损严重退出市场,生猪市场供应量减少,引起价格较快上涨。近几个月生猪价格连续走高,激起养殖户养殖积极性,加快了能繁母猪和仔猪的补栏。由于短期内生猪供应偏紧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预计本月生猪价格将延续上涨走势。
“养猪不如卖肉”,已经成为行业公认的现象,由于生猪价格的定价权几乎完全掌握在屠宰商和中间环节经销商手中,猪价回升自然也刺激着肉价快速上涨。3月中旬,全省排骨平均价为每公斤35.82元,而7月10日则为40.18元,与去年底相比,每公斤涨幅达16.3%。 省价格监测部门的数据显示,我省猪肉价格自4月起出现三个月连续上涨,6月底的统装肉、精瘦肉和排骨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11.42%、4.95%和8.9%。
猪价继续冲高动力不足
猪价涨幅放缓,全国大部分地区猪价稳定或小幅回调。养殖户出栏增加,屠宰企业乘机打压猪价,加之目前终端消费疲软,猪价继续冲高动力略显不足,或逐渐回归理性。
2015年7月14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14省份猪价上涨,10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浙江,下跌0.02元/千克于18.12元/千克;全国最低价为云南,下跌0.10元/千克于16.58元/千克。四川上涨0.14元/千克,甘肃上涨0.08元/千克,广西上涨0.06元/千克,重庆上涨 0.06元/千克,新疆上涨0.06元/千克,辽宁上涨0.06元/千克,上涨幅度放缓。山东下跌0.04元/千克,江西下跌0.04元/千克,北京下跌 0.02元/千克,价格小幅回调。吉林、山西、内蒙古与昨日持平。
全国猪价涨幅放缓。黑龙江8.9-9元/斤。浙江涨至8.9-9.1元/斤,下跌0.01元/斤。天津在8.7-8.9元/斤。河北主流价涨至 8.6-8.8元/斤。河南在8.4-8.6元/斤,山东主流价8.7-8.8元/斤。广东8.6-8.8元/斤,福建福州、漳州8.6-8.8元/斤。
北方震荡回调为主 全国破18元/公斤地区增多,猪价涨幅放缓 多地猪价震荡回调
周末期间,北方多数地区猪价保持震荡小幅回调态势,其中,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河北表现较为明显,主要因养殖户惜售心理减弱,出栏增多,屠宰场压价,且猪源增多,导致价格出现回落。
南方江西,广东,湖南继续小幅上涨,西南地区广西继续大幅上涨,均价达18元/公斤,和黑龙江,浙江同领全国最高价。全国价差进一步缩小,全国除新疆等边远地区外,基本形成一盘棋的价格走势,大范围生猪调运基本停止,只有局部小范围生猪调运存在。福建因台风导致价格偏高而略有回落。
玉米因临储出库量大,而需求相对低迷,而小幅下跌,小麦麸皮因小麦大量上市而小幅回落,尽管豆粕价格因预期即将公布的报告利好而略有上涨,整个配合料价格小幅回落,尽管猪价微幅震荡,猪粮比和猪料比仍呈上升态势,分别达到5.68和7.19。
已经入伏,需求或再度出现回落,但生猪供应继续紧张,下游收购依旧困难。台风过境对华南及东南沿海影响不大。预计短期猪价北方继续稳中伴小涨,南方市场高位盘整,低位补涨。
猪价涨势放缓,尤其是北方高价区,出现高位回调走势,低价区出现小幅补涨,但目前差价甚小,整体猪价上涨动能明显不足,随着全国更多地区猪价向高价区迈进,预计有更多区域进入调整状态,7月中旬猪价可能更多表现为弱势调整为主,预计短期内猪价平稳为主,涨跌互现,高价调整,低价补涨。
猪价涨幅放缓,全国大部分地区猪价稳定或小幅回调。养殖户出栏增加,屠宰企业乘机打压猪价,加之目前终端消费疲软,猪价继续冲高动力略显不足,或逐渐回归理性。
生猪市场打响“9元拉锯战”
本周全国出栏肉猪平均价格(瘦肉型、良杂、土杂猪的均价)从上周的15.73元/公斤涨至16.82元/公斤,同比上涨33.22%。瘦肉型猪从16.38元/公斤涨至17.19元/公斤,顺利突破17元/公斤大关,良杂猪从15.53元/公斤涨至16.85元/公斤,土杂猪从15.27元/公斤涨至16.41元/公斤。全国仔猪价格均价(三元和良杂仔猪均价)从上周的30.47元/公斤涨至30.97元/公斤,较去年同期的21.42元/公斤上涨44.58%,三元仔猪价格从32.4元/公斤涨至32.48元/公斤,良杂仔猪价格从上周的28.53元/公斤涨至29.46元/公斤,同比分别上涨34.21%和58.05%。后备二元母猪价格至1760元/头,同比上涨20.68%。
观点1:涨破17元/公斤后涨速放缓
本周7天全国生猪市场的涨速明显放缓。上周末的7月5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涨至16.89元/公斤,进入本周后,先是延续持续大幅上涨的趋势,周二7月7日便突破17元/公斤,至17.09元/公斤,周三7月8日至17.21元/公斤,之后涨速开始明显放缓,至周末的7月12日涨至17.32元/公斤。这一价位已逼近2013年初的阶段性高点。同比涨幅已达30%以上。
观点2:生猪市场打响“9元拉锯战” 猪价连涨4个月、涨幅已近50%
自3月18日全国生猪市场的周期性拐点出现,并进入新一轮猪周期的周期性上涨期后,猪价已连续上涨了近4个月,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已经从拐点位置的11.6元/公斤左右涨至当前的17.3元/公斤左右,已累计上涨了5.7元/公斤,涨幅为49.1%,已近50%。
自2012年以来,猪价在处于周期性下跌期并逐渐探底的过程中,曾先后出现3次强劲的反弹。第一次是2012年11月出开始持续至2013年1月中,当时全国瘦肉型猪价曾涨至17.5元/公斤的阶段性高点,当前的猪价正在向此高点冲锋。第二次是在2013年的5-9月,猪价从11.9元/公斤涨至了近16元/公斤;第三次是2014年的5月份和7-8月份,猪价从10.2元/公斤涨至15.2元/公斤。这3次的阶段性的反弹均未达到连续上涨近4个月,累计涨幅近50%。
但由于这3次上涨前均出现了下跌、低迷和严重的亏损,非常容易导致广大养猪人将出现的反弹误以为是周期性的上涨。但正如我们当时所分析的,只要过剩的母猪产能未被淘汰,就无法进入新一轮的猪周期。因此,这3次反弹最终未能持续便再次转入长时间的下跌。当前的生猪市场基本面早已完全逆转,过剩的母猪已被淘汰,生猪市场已进入新一轮猪周期的周期性上涨期,因此不仅上涨动力充足,而且持续性非常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涨不跌的行情会一直持续至周期性高点的出现。当前的猪市已经用了不足4个月的时间便上涨了近50%,相比于2010年6月的周期性拐点(最低点)9.2元/公斤涨至2011年6月的周期性拐点(最高点)19.6元/公斤,一年内持续上涨了110%左右。相比于此,当前的上涨甚至还要更快更强劲。
本周生猪市场已经出现了涨速放缓的趋势,而且从市场反馈的各种信息看,养猪人和屠宰企业间就9元/斤的拉锯战已经开始打响。受制于终端消费正处于淡季的制约,屠宰企业想千方百计的压低猪价,希望通过压价逼量的措施增加屠宰量,从而维持一定的开工率。但由于生猪市场已经进入存栏和供应的持续下降通道,此措施在养猪人面前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不管养猪人压不压栏,都无法从源头上解决生猪供应减少这一基本问题。因此,屠宰企业只要下调猪价,便又因收猪困难而不得不再次调高收购价。
从长期看,当前生猪市场的9元拉锯战注定将以养猪人的胜利而告终,但生猪市场全面进入9元时代的时机并未成熟,9元拉锯战仍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期间出现短暂的小幅回调并非不可能。我们认为16-17元/公斤是生猪市场较为合理的价位。生猪市场过早的全面进入9元时代会造成母猪补栏快速恢复、亏损期提前到来的“寅吃卯粮”的现象,母猪存栏的恢复速度越慢,整个生猪市场的盈利期持续的时间就会越长,广大养猪人就能受益越多。
猪价飙涨破8 养户却高兴不起来
在经历长达2年多的价格低迷期后,生猪收购价触底反弹。进入7月份,猪价成功破“8”。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畜牧处数据显示,目前我省生猪收购价为8.5元/斤。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畜牧科负责人称,目前生猪养殖业整体已恢复盈利,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
年初以来,猪价每斤累计上涨2.4元
“猪价不可能持续低迷,谁能挺过去,谁就能走向盈利。”7月11日,醴陵市栗山坝镇茶溪村养殖大户杨俊武告诉记者,近段时间猪价“蹭蹭蹭”直往上涨,从年初的每公斤6.1元上涨到目前的8.5元,累计上涨2.4元。
尽管收猪的商贩明显增多,可杨俊武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年初淘汰了30%的存栏量,目前他的生猪养殖量仅100多头,仅是正常养殖量的五分之一。
据相关部门统计,去年全国猪价持续低迷,全年养猪赢利水平为负158元,与2011年的537元、2007年的420元、2008年的469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正因为如此,过去几个月来国内生猪存栏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其中3月末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刚逾4000万头,跌破农业部规定的4800万头警戒线,养殖业整体去产能情况较为严重,市场适重猪源大幅减少,猪源供应趋紧。
随着生猪供应量的持续减少,猪价开始上涨。从今年4月初起,株洲市生猪价格震荡抬升,从6元/斤跨越到7元/斤,7月份顺利破“8”,并趋于稳定。
杨俊武算了笔账,以他目前自繁自养的模式,价格在6.5元/斤左右,基本可以保本,如果价格站稳“8”字头,那么一头猪的净利润可以达到500元以上。
猪价还会继续上涨吗?
“价格破‘8’,可重拾养殖业的信心,但仍需谨慎对待。”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畜牧科负责人分析,从上半年株洲市的存栏量来看,200多万头的数据对比往期其实还略有上升,按照每3个人每年消费一头生猪计算,株洲市的生猪供给相对充足。
由于生猪饲养量减少,养猪成本也有一定程度下降。“饲料每吨下降100元左右,玉米的价格也小幅下降。”株洲县渌口镇养殖户许红辉说,虽然饲料、人工等成本没有以往的上涨势头,但仍然维持高位运行。
业内人士分析,短期国内生猪出栏难以恢复正常,生猪市场供应趋紧局面难以缓解,预计下半年,国内生猪价格将继续维持小幅上涨态势,或进入新一轮“猪周期”。
猪肉价格不断上涨 市民感叹“猪大王”将跳下餐桌
“年初一斤猪肉8.5元,后来月月上涨,现在都涨到一斤13.5元了,猪肉简直都变成了‘猪大王’了,我们家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天天吃肉菜了。”“哈哈,这是‘猪周期’来了,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猪大王’又要跳下市民的餐桌了。”昨天上午,家住西后地一小区的白阿姨和卖肉的曹师傅这样谈论着市民当前菜篮子里遭遇的“猪大王”现象。
昨天上午,记者在西安市朱雀南路一蔬菜市场上了解到,后腿肉一斤13.5元,前腿肉每斤12.5元,肋条肉每斤28.5元。来自西安某肉品厂进行市场直销的负责人曹师傅坐在肉铺后面抽着烟说:“生猪涨价了么,最近生意不是很好,价格高,天气热,销量不太好。”“猪肉价格连续上涨,猪肉简直都成了‘猪大王’了。”刚刚从旁边一家肉铺买了二斤猪肉的柏阿姨这样说着。
曹师傅说,“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3到4年的‘猪周期’,涨价主要是前年下半年到现在养猪数量减少引起的。
在西安西郊开养猪场的曹师傅的朋友高场长告诉记者,2014年生猪市场亏损严重,众多的散户、部分规模养殖场退出了市场,造成生猪供应减少。从今年年初至3月中旬开始,我省生猪价格一直呈下降走势,高场长说,自3月19日开始,全省生猪价格在震荡中呈快速上涨势头,100斤毛猪售价825.70元,100斤玉米售价113.80元,猪粮比价已经达到了7.3:1,由于仔猪价格、玉米、豆粕等价格均高位运行,人工费用不断增加及防疫成本不断上涨,加上“猪周期”的到来助推了近期生猪价格上涨。
大宗商品后市看原油脸色 生猪有望突破三年高点
生意社最新价格监测显示,2015年第27周(7.6—7.10),大宗商品迎来本年度最黑暗一周,生意社58大宗榜监测的58个商品中上涨品种仅有7个,比例为12.07%,79.31%的商品下跌,另有8.62%的商品持平。
其中,环比上升的商品集中在农副板块(共4种)和化工板块(共3种),涨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豆粕(4.89%)、生猪(外三元)(3.41%)、液化天然气(0.99%)。
环比下降的商品集中在有色(共7种)和钢铁(共6种),跌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WTI原油(-4.53%)、铁矿石(澳)(-3.84%)、镍(市场)(-3.47%)。
生猪作为明星产品,再次获得市场高度关注。自二季度开始,生猪就未停止过上涨步伐,生意社生猪产品分析师李文旭认为,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市场猪源趋紧,夏季高温多雨,生猪外运困难,国内生猪出栏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生猪市场供应趋紧局面难以缓解,诸多利好提振,短期内国内生猪价格将延续涨势,甚至中秋、国庆双节提振下,国内生猪价格有望突破三年来的最高点。
除表现突出的商品外,市场还有一现象值得关注,就是7月8日当天随着原油的暴跌,国内期货市场近30个品种主力合约跌停,动力煤、甲醇、铁矿石、天然橡胶、白银等等均悉数跌停,而国内现货市场钢铁类商品除铁矿石外其余商品价格均创10年新低,其他代表性商品诸如焦炭、镍也创10年新低,炼焦煤、水泥、燃料油价格触及5年最低位,铜、皮棉、菜籽油等价格触及3年最低位,PTA的价格距离1月份创下的5年最低位仅一步之遥。
生意社行业分析师范艳霞认为,此次期货市场的大跌与A股市场的恐慌情绪有直接关系,但市场本身的供需也起了决定性作用,市场迎来消费淡季,需求普遍收缩也是其原因之一。就目前市场表现来看,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尚未调整到位。
生意社总编刘心田此前曾指出,6月份整个大宗商品市场之所以没有出现大的下跌,主要还是在于原油一直没有太大波动(进入6月份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处于57-60美金的波动区间),原油给下游市场提供支撑,所以下游石化类商品仍续涨。而在原油突发性暴跌后,相关商品也急速回落,原油的下跌开始传导至中下游品种,若原油徘徊在50美元上下,后期大宗商品市场继续下跌的空间就不会太大。
对于此前下跌比较大的钢铁板块,生意社钢铁分析师何杭生认为,铁矿石很可能在7月底再次刷新新低记录。他指出,铁矿石急剧下滑的原因在于一是国内矿石库存结束了10周连降行情开始回升,导致市场供应增加;另一方面,下游钢厂开工率也再次下滑至82.39%,创下年内新低,盈利钢厂仅只有7.36%,创下历史新低水平,大多数钢厂已经处于亏损状态;三是除铁矿石外,其余钢铁类商品上半年持续走跌难以对铁矿石形成支撑,因此,矿石市场供需两弱的格局,将直接引起矿价的跌势加剧行情。
天气热,生猪价格跟着上涨?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海南的猪肉价格居高不下。昨天,商报记者就此现象采访了养殖专业户和省养猪协会万秘书长。
市场逆袭 夏天生猪价格不降反升
提起生猪价格,定安翰林洪星养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程作金告诉记者:“根据以往经验,春节前生猪应该卖个好价钱,没想到今年春节生猪价格不升反降,只有7元/斤,我们养殖户可赔惨了。到了夏季,生猪价格反升触底。”
程作金说:去年年底以来,“跌跌不休”的生猪价格伤透了养殖户的心,在经历了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下跌周期”后,最近一个月以来,定安黑猪价格不断走高,一头小猪饲养4个月达到70至80斤,每斤现在卖10元,净利润可以达到200元以上,这种情况在前几年是看不到的。
生猪市场迎来转机,养殖户有望扭亏为盈。同样在海口养猪的付先生告诉记者:“一个月前开始涨价的,这一个星期以来,涨得比较快。”这位养殖户称,批发价涨了,零售自然跟着涨,但夏季天气炎热,本来就是猪肉消费淡季,再加上涨价,对销量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生猪出栏价最低达到每斤8.5元。
在琼山区城东市场附近卖猪肉的金女士说:生猪收购价格稍微上涨,从六月份的七块多已经上涨到现在的八块多!而市场零售价变化不大,每斤在12元左右。
市场分析五大因素规避市场风险
就如何稳定生猪价格、提高养殖效益,万秘书长提出了五条建议。一是适时出栏,适度补栏。目前国内小规模养殖户退出较为严重,自繁自养养殖户退出观望态度浓厚,散户跟风补栏情况普遍,仔猪价格上涨的同时有部分散户补栏赌后市。中等规模养殖场受环保政策影响部分关停,余下的基本上都相应缩减了养殖规模以规避风险。加上目前市场行情见好,养殖户要切忌受市场行情影响盲目扩大养殖规模,适度补栏,把生猪饲养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二是适时调整生猪养殖结构。择机淘汰劣质公猪和低产老龄母猪,适当补充优良后备母猪,提高优质商品猪比例;大力推广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提高规模养殖比例。三是加强引导和技术指导,提高养殖户消化吸收生产成本的能力,降低养殖成本对养殖户造成的生产压力。四是加强预警监测。及时发布生猪存栏、结构和出栏数量等信息,引导养殖户合理调整养殖规模,规避市场风险,防止生产大起大落。五是目前正处于新一轮猪周期的上升期。受产能下降影响,供应紧缺的程度将会越来越明显。中央不断推出新的经济政策刺激消费,利好猪价上涨,今年内猪价继续上涨空间很大。
原因分析母猪存栏少内地关门多
说起近期生猪价格攀升的情况,省养猪协会万秘书长分析认为,一是受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影响,不少规模猪场淘汰了母猪,造成母猪存栏减少,仔猪供应偏紧。二是自去年上半年,养殖户普遍出现亏本,当时无论大小养猪场都赔钱,有的咬牙挺着,有的面临倒闭,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猪源明显减少,尤其是散养户大批退出,即便仍坚持下来的养猪场,也削减了饲养量。三是受国家重视环保,内地一批不达标的猪厂纷纷关门,刺激了新一轮生猪价格的不断走高。
生猪价格持续上涨 养殖利润进一步扩大
7月13日讯 记者从江西省发改委获悉,据该局“生猪成本调查月报”显示:江西省6月份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户利润进一步扩大。
调查户出栏生猪每公斤价格15.09元,环比上涨3.00%。出栏头重132.97公斤,环比增加1.15%,平均饲养天数164.77天,环比增加1.99%。
调查户的生产成本每公斤12.96元,环比上升0.52%。其中:精饲料费9.03元,环比上升1.00%;仔猪费2.89元,环比上升2.42%。
养殖利润每公斤2.19元,环比增长22.16%。每头平均盈利291.78元,环比增长23.57%。成本利润率为16.93%,环比增加3个百分点。
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前期生猪市场持续低迷,不少大型养殖场下调养殖规模,一些中小养殖场或散户甚至因亏损严重而退出市场,生猪市场供应量减少,引起价格较快上涨。
近几个月生猪价格连续走高,激起养殖户养殖积极性,加快了能繁母猪和仔猪的补栏。由于短期内生猪供应偏紧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预计7月份生猪价格将延续上涨走势,但涨幅会有所收窄。
传统“猪周期”失灵?肉价淡季大涨 养殖散户借钱“加仓”
一般为3年,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如此循环。
目前猪周期
传统猪周期开始失灵,现在有亏损周期被拉长,盈利周期被缩短的趋势。2011年上涨,2012年平稳,从2013年开始,猪肉价格跌到了今年3月。
酷热夏天,是吃肉的淡季。然而让不少市民意外的是,最近的猪肉价格已逆市上涨。昨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以来,成都市猪肉零售价格出现上涨,并于近日创出新高。
记者走访成都多家菜市场、养殖户等发现,市场猪肉普涨近20%,生猪出栏价格上涨30%左右,不少养殖户正在紧张准备加栏。业内人士表示,“新猪周期”即将到来,生猪连续两年亏损后开始筑底反弹,行情将持续至年底。
逆市上涨 7月份肉价贵过春节
“这几天猪肉涨得太凶了。”家住红星路附近的李女士几乎每天都要逛菜市场,对于近期的猪肉价格,她表示疑惑,“一般六七月吃肉的人比较少,价格也会比较稳定,现在却比要灌香肠时的春节还贵!”
“这半个月猪肉价格一直在涨,已是这5年来最贵的了。”昨日下午3时,在安居天涯菜市场,几位猪肉商家正凑在一起议论今年的猪肉价格。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的监测数据印证了这一现象。监测发现,7月5日成都市场猪肉平均零售价格已涨至26.19元/千克,高于今年最低价4月份9%,价格创2014年2月以来18个月新高,也是近4年同期价格的最高值,上涨势头明显。
肉价止跌 养殖户借钱补栏
猪肉价格究竟为什么上涨?养殖户更能说明情况。
“主要是价格跌得太久了,去年冬天许多养殖户淘汰了大批母猪。”来自邛崃市的养殖户王玉华告诉记者,该批母猪的淘汰导致上半年存栏生猪数量减少,也就导致目前出栏生猪数量减少,市场供求变化影响猪肉价格。
王玉华的说法得到印证。来自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调查样本能繁母猪存栏量9.32万头,同比下降14.0%,散养户、规模户、生产单位分别下降28.4、8.4、15.3个百分点。
“现在生猪的出栏价涨了三成。”来自崇州的养殖户赵国喜告诉记者。在采访中,不少养殖户对下半年行情表示看好,正在着手准备下半年的加栏,甚至有养殖户已经准备借钱“加仓”。目前,仔猪价格也已经上涨近百元。
肉类协会:下半年维持上涨行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较于猪肉,市场上的牛肉、鸡肉、兔肉等价格稳定,鲜有变化。那么,猪肉上涨行情会持续多久?
“以往我们常说猪周期,现在猪周期有了新变化。”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猪周期是猪肉价格的循环周期,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现在有亏损周期被拉长,盈利周期被缩短的趋势。不过现在可以确定,亏损周期结束了,猪肉价格步入上升通道。”
“按照以往规律,猪周期一般为‘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 成都市肉类协会秘书长黄萍赞同上述说法,她表示,上一轮猪肉行情中,传统猪周期已经失灵,“2011年上涨,2012年平稳,从2013年开始,猪肉价格跌到了今年3月。”
对于后市,黄萍认为,下半年将维持上涨行情,一是上半年仔猪、生猪价格齐涨;二是下半年节假日增多,消耗较大。
猪肉价格连续走高 排骨价格贵过春节
猪肉价格连续3个月上涨,最近一段时间排骨的价格比春节期间还贵,这让一些精打细算的主妇感到“肉痛”。就连菜场肉档老板都惊叹:夏天肉价涨得这么快不多见。省价格监测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省生猪价格自3月止跌回升以来,已连续4个月上涨,7月10日全省生猪平均收购价为每公斤16.3元,与2月中旬相比,每公斤上涨了4.1元。养殖户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寒冬”后,也迎来了好日子,现在卖一头猪能赚近300元。
省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的“生猪成本调查月报”显示:我省6月份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户利润进一步扩大。调查户出栏生猪每公斤价格15.09元,环比上涨3%,生产成本为每公斤12.96元,环比上升0.52%,养殖利润每公斤2.19元,环比增长22.16%,每头平均盈利达到291元。而在4月份时,每头猪的平均利润仅为84元。
南昌县价格成本调查队近期对当地上半年生猪饲养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公斤生猪出栏价13.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24%。由于饲料价格下降,平均饲养一头猪所花的饲料费用同比减少87元,降幅6.9%。一涨一跌,养殖户的收益自然就增加了。
省有关部门分析,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前期生猪市场持续低迷,不少大型养殖场下调养殖规模,一些中小养殖场或散户甚至因亏损严重退出市场,生猪市场供应量减少,引起价格较快上涨。近几个月生猪价格连续走高,激起养殖户养殖积极性,加快了能繁母猪和仔猪的补栏。由于短期内生猪供应偏紧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预计本月生猪价格将延续上涨走势。
“养猪不如卖肉”,已经成为行业公认的现象,由于生猪价格的定价权几乎完全掌握在屠宰商和中间环节经销商手中,猪价回升自然也刺激着肉价快速上涨。3月中旬,全省排骨平均价为每公斤35.82元,而7月10日则为40.18元,与去年底相比,每公斤涨幅达16.3%。 省价格监测部门的数据显示,我省猪肉价格自4月起出现三个月连续上涨,6月底的统装肉、精瘦肉和排骨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11.42%、4.95%和8.9%。
北方地区养殖户压栏心理减弱,出栏增加
1、生猪价格行情分析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7月第2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厂均价回升至20.82元/千克,连续上涨13周。7月第2周商务部监测全国白条猪批发价为20.7元/千克,环比上涨1.67%。昨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7.50元/公斤,较前日上涨0.02元/公斤,同比上周上涨0.60元/公斤,河北、内蒙古、江苏、江西、云南微幅下跌;辽宁、湖南与前日持平;其余各省市小幅上涨;涨幅维持在0.01-0.22元/公斤,跌幅集中为0.01-0.34元/公斤。
陕西、海南、四川上涨前三。
云南、内蒙古、江西下跌排前。
2、饲料价格行情分析
昨日全国玉米均价为2409元/吨,较前日持平,同比上周下跌9元,猪粮比为7.23:1;昨日全国豆粕均价2926元/吨,较前日上涨3元/吨,同比上周上涨39元/吨。
下半年国家高库存供应压力、下游需求疲乏之态、进口替代品冲击国内市场等各方面不利因素将影响玉米价格回调。
3、后市分析
北方地区开始出现震荡回调现象,南方地区追涨。北方地区生猪价格较高,养殖户压栏心理减弱,出栏增加,加之外省猪源冲击,生猪市场猪源增加,加剧北方震荡态势。目前饲料原料价格保持弱势,生猪整体饲养成本降低,盈利不断增加,但随气温升高,猪肉鲜销需求减少加之大中院校陆续放假,集中消费减弱,猪肉价格将回归平静,猪价也将趋于平稳。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