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15-10-23来源:猪易网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2015年10月23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5-10-22 2015-10-21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2 辽宁省 0.01 0.09
23 吉林省 0.02 -0.14
27 黑龙江 0.00 -0.36
华北
24 北京市 -0.01 -0.30
18 天津市 0.09 0.27
21 河北省 0.11 0.14
25 山西省 0.07 -0.78
14 内蒙古 0.10 0.00

华东

10 上海市 -0.01 0.00
17 福建省 -0.30 -0.72
6 浙江省 -0.10 -0.77
8 江苏省 -0.10 -0.34
26 山东省 0.08 -0.33
16 安徽省 -0.12 -0.94
华中
15 江西省 -0.01 -0.69
12 湖北省 0.00 -0.70
20 河南省 0.06 -0.28
9 湖南省 -0.15 -0.82
华南
13 广东省 -0.17 -0.66
5 广西 -0.05 -0.10
4 海南省 0.00 0.00
西北
19 陕西省 0.03 -0.93
11 甘肃省 0.10 -0.47
28 新疆 -0.11 -0.48
西南
2 重庆市 -0.27 0.31
3 四川省 0.10 -0.36
7 云南省 0.14 -0.56
1 贵州省 0.05 0.00
全国
有732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0.01 -0.35



2015年10月23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5-10-22 2015-10-21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0 辽宁省 -0.01 0.04
21 吉林省 -0.07 -0.44
17 黑龙江 -0.03 -0.21
华北
24 天津市 0.24 -0.12
23 河北省 0.09 -0.06
22 山西省 0.05 -0.87

华东

14 上海市 0.28 0.00
18 福建省 -0.38 -0.43
7 浙江省 -0.27 -1.10
13 江苏省 -0.07 -0.59
25 山东省 0.08 -0.41
11 安徽省 -0.11 -0.88
华中
12 江西省 -0.09 -0.68
10 湖北省 0.06 -0.73
19 河南省 0.05 -0.35
4 湖南省 0.05 -0.47
华南
15 广东省 -0.05 -0.53
5 广西 0.03 -0.18
3 海南省 -0.32 0.00
西北
16 陕西省 0.07 -0.97
8 甘肃省 0.08 0.17
26 新疆 -0.22 -0.25
西南
2 重庆市 0.13 0.00
6 四川省 -0.03 -0.43
9 云南省 0.03 -0.47
1 贵州省 0.04 0.10
全国
有429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0.02 -0.34



2015年10月23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5-10-22 2015-10-21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6 辽宁省 -0.02 0.10
17 吉林省 -0.08 -0.44
18 黑龙江 -0.00 -0.31
华北
24 天津市 0.46 0.00
23 河北省 0.04 -0.04
20 山西省 0.09 -0.72

华东

21 上海市 0.24 0.00
13 福建省 -0.21 -0.47
7 浙江省 -0.13 -0.93
22 江苏省 0.06 -0.43
25 山东省 0.05 -0.41
14 安徽省 -0.01 -1.49
华中
9 江西省 0.17 -0.45
11 湖北省 0.13 -0.70
19 河南省 0.08 -0.31
6 湖南省 -0.18 -0.69
华南
12 广东省 -0.04 -0.41
3 广西 -0.01 0.01
4 海南省 -0.84 0.00
西北
15 陕西省 0.23 -0.83
10 甘肃省 0.01 0.16
26 新疆 -0.15 -0.46
西南
2 重庆市 0.15 0.69
8 四川省 -0.20 -0.60
5 云南省 0.48 -0.14
1 贵州省 0.04 0.30
全国
有423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0.02 -0.40


王航:畜牧行业无法被颠覆,但企业应该重新定义自己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收到不小冲击,但王航认为,该行业无法被颠覆,但企业应该重新定义自己。

  王航解释成,过去农业产业主要从产业链角度思考问题,“这是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的,想的是如何把我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和增值”。王航认为,当先应该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要讲供应链——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考虑企业的生意模式。

  王航认为当下农村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归纳为四个转变:

  第一,从散户时代进入到了农场时代。

  第二,从数量时代进入品质时代。

  第三,从博弈时代进入和谐时代。

  第四,从概念性时代进入数字化时代。

  这四种变化对新希望的影响显而易见。“过去我是饲料的生产商,没有办法给客户提供很好的服务,因为我的客户太小,也不愿意购买服务。但现在不一样了,我的客户大了,我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环保服务,我的成本低了,他们也需要”。在其看来,新希望从饲料的产业链转变为农村需求的供应链组织者。

  在城市同样如此,“过去是把牛羊肉等产品提供给下游,但现在下游变了,中国有几百万的餐饮企业,他们也需要重新构筑成本结构,也希望原料的质量把握由上游企业承担,所以供应链的增值空间就出来了”。

  王航认为,新希望首先要起到龙头作用,拉动农业生产,使得参与者可以有价值空间。第二,要跟着消费者转。


2015年10月23日猪评:猪价企稳市场观望心理加剧

  据监测的当地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5年10月23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6.40元/千克,较昨日猪价下调0.04元/公斤,跌幅为0.24%;较上周同期猪价(10月16日)下调0.39元/公斤,跌幅为2.32%(见图1)。今日猪粮比为8.30:1,较昨日猪粮比上调0.06,涨幅为0.71%;较上周同期猪粮比(10月16日)上调0.09,涨幅为1.13%(见图2)。

  10月23日生猪市场行情较昨日震荡下调,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贵州省,生猪平均价为17.97元/千克,最低地区为新疆,生猪平均价为15.29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今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厂家收购价格与昨日相比呈现稳定态势,局部地区厂家呈现跌涨互现态势。安徽、山东、江苏地区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上调0.1元/公斤,河南地区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上调0.2元/公斤,陕西地区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下调0.2元/公斤;四川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上调0.1元/公斤,湖北、广东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上调0.2元/公斤,黑龙江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上调0.3元/公斤,山东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跌涨互现,幅度在0.1元/公斤,浙江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跌涨互现,幅度在0.1-0.2元/公斤,湖南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下调0.2元/公斤,福建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下调0.4元/公斤;上海、浙江、福建地区部分屠宰场收购价格上调0.1元/公斤,湖北、河南、云南地区部分屠宰场收购价格上调0.2元/公斤,安徽地区部分屠宰场收购价格下调0.2元/公斤,四川地区部分屠宰场收购价格下调0.3元/公斤。从今日生猪价格走势来看,大部分厂家与昨日相比维持稳定,小量企业呈现跌涨态势,华南经过前几日的下调和昨日的跌涨互现态势之后,今日当地猪价开始企稳并有价格较低地区出现反弹态势,从南方一些屠宰企业采购人员反馈发现,一些地区采购压力还是比较大,主要是受限于跌价态势中的养殖户挺价心理比较强。由于猪价逐步趋稳,养殖户市场观望心理逐步增强,未来几日将进入养殖户和屠宰企业深度博弈态势。从白条市场变化来看,虽今日猪价整体趋稳,但仍有不少企业白条出厂价格有所下调,幅度在0.1-0.6元/公斤,白条肉市场基本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销售竞争力大,有些企业不惜为保证销售量下调白条出厂价格;2、终端销售不畅,市场支撑力度有限,大型批发市场白条批发平均价格仍在弱势下调。这两点几乎给了屠宰企业压价的口实,未来几日猪市价格将出现变动。望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关注疫病发展形势防止饲料霉变,及时调整存栏结构,适时出栏。


第43周周评:猪价下跌幅度放缓 或有望止跌企稳

  本周生猪价格为16.38元/千克,下跌2.96%;猪肉价格为26.46元/千克,下跌1.71%;仔猪价格为29.00元/千克,下跌2.78%;二元母猪价格为1640.75元/头,下跌1.96%。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10月第3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厂均价回调至22.8元/千克,环比下跌1.00%。10月第3周商务部监测全国白条猪批发价为23.22元/千克,环比下跌1.15%。

1.jpg

  生猪价格:猪价持续震荡下调,北方养殖户抵触心理渐起,略有小幅反弹。

  猪价震荡下调,吉林、辽宁下跌0.1-0.2元/斤。北京在7.8-8.0元/斤,下跌0.28元/斤。浙江在8.6-8.8元/斤,下跌0.2元/斤。新疆在7.5-7.7元/斤,下跌0.2元/斤。四川跌至8.5-8.8元/斤。河北跌至8.0-8.1元/斤。

  猪肉价格:农业部、商务部监测白条肉、白条猪价格小幅回落,终端需求疲软,受猪价走低影响,白条肉出厂价格已连续7周走低。

  仔猪价格:仔猪价格小幅下跌,超出去年同期36.8%,全国48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均价回调至32.33元/千克,三元仔猪价格下跌至29.00元/斤。

  猪粮比价:本周猪粮比为8.23:1,较上周上涨0.08。玉米价格为1.99元/公斤,较上周下跌0.08元/公斤。本周自繁自养盈利425.5元/头,较上周下跌12.5元/头。下游需求仍无明显好转,多方博弈下玉米现货价格弱势震荡,但饲养业正在缓慢恢复,临储收购启动后对未来粮价形成支撑。

  行情汇总:本周猪价持续下调,且幅度较大,但因养殖户抵触情绪渐起,周末猪价出现反弹迹象,且反弹地区增多,但反弹幅度有限。受猪价影响,仔猪及猪肉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据农业部数据统计仔猪价格已连续6周下跌,而白条肉出厂价也已连续7周走低。虽然猪价持续下滑,但饲料原料价格也不断走低,猪粮比涨至8:1以上,创四年来最高,后期随天气转凉,猪肉需求增加,猪价或有望逐步止跌转稳,甚至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小涨,但短期内仍以小幅涨跌为主。

  本周并无大型疫情报告,各地仍有散发口蹄疫、腹泻,未大规模爆发。

  容易被误诊的猪病——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已经发现200多种温血动物和人都能够感染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猪感染后可引发母猪流产、弱胎、死胎等繁殖障碍,或引发急性发病甚至死亡,或成为无症状的病原携带者。猪群发病时主要的症状是高热稽留,因此很容易被误诊成其他的高热疾病。有必要正确认识一下弓形虫病。

  一、弓形虫的发育史及传播途径

  弓形虫是一种原虫,整个发育过程中分5种类型,即滋养体(速殖子)、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弓形虫全部发育过程需要两个宿主,猫和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其他脊椎动物和人为中间宿主,本病主要危害中间宿主。滋养体和包囊是在中间宿主体内形成的,在终宿主(猫与猫科动物)体内,上述5种形式俱存。滋养体主要出现于疾病的急性期,散在于血液、脑脊液和病理渗出液中。包囊可长期存在于慢性病例的脑、骨骼肌、心肌和视网膜等处。卵囊见于猫及其他猫科动物的终末宿主的粪便中。因此,病畜和带虫动物的血液、肉、乳汁、内脏、分泌液以及流产胎儿、胎盘及羊水中均有大量弓形虫存在,可直接传染给其他动物和人,其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是传染源,但因为速殖子的抵抗力弱,在生理盐水中几小时就丧失感染力,各种消毒药均能将其迅速杀死,因此传染力不会很强。

  猫粪中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及食槽为主要的传染源。从终末宿主排出的卵囊在外界可存活100天至1年半,一般消毒药无作用。弓形虫卵囊最容易造成猪群及其他动物严重的感染,但要注意的是猫粪中的卵囊必须在外界发育1-2天甚至更长时间才具传染性,所以清除当日的猫沙或猫粪可有效阻止该病的传播。一般情况下经口感染,滋养体还可通过黏膜、皮肤侵入中间宿主。怀孕动物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二、猪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

  1、临床症状:猪急性感染后,经3天-7天的潜伏期,体温升高至40.5℃~42℃,稽留7天~10天,食欲减少至废绝,喜饮水,伴有便秘或下痢,后肢无力,行走摇晃,鼻镜干燥,常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呼吸。随着病程发展,耳、鼻、后肢股内侧和下腹部皮肤出现血斑或发绀。病后期严重呼吸困难,后躯摇晃或卧地不起,病程10天~15天。有的病猪在耳壳上形成痂皮,耳边缘卷曲发生干性坏死。耐过急性的病猪一般于2周后恢复,但易成为僵猪。怀孕母猪若发生急性弓形虫病,表现为高热不食,此种症状持续数天后可产出死胎或流产,即使产出活仔也会发生急性死亡或发育不全。

  2、病理特征:病理变化在病的后期。内脏最特征的病变是肺、淋巴结和肝,其次是脾、肾、肠。肺呈大叶性肺炎,暗红色,间质增宽,含多量浆液而膨胀成为无气肺,切面流出多量带泡沫的浆液。全身淋巴结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坏死点,尤以肠系膜淋巴结最为显著。肝肿胀并有散在针尖至黄豆大的灰白或灰黄色坏死灶。脾脏在病的早期显著肿胀,有少量出血点,后期萎缩。肾脏表面和切面有针尖大出血点。肠黏膜肥厚、糜烂,从空肠至结肠有出血斑点。心包、胸腔和腹腔有积水。无特征病例可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

  三、猪弓形虫病的防控与治疗

  1、防控:禁止猫自由进入猪舍,特别是自配料的猪场,饲料房严禁猫进入(猫会把玉米等原料当作猫沙,把猫粪埋藏在里面造成传播);扑灭猪场鼠类;由于弓形虫病可传染途径太多,而且易成隐性感染,定期对猪群(尤其是种猪群)投喂敏感药物(力普安或可得安)对控制本场弓形虫的感染程度很有必要;

  2、治疗:一旦确诊,及时用药。除林可霉素和磺胺类药以外其他抗生素对弓形虫无效。磺胺类药物对急性弓形虫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应注意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如用药晚,虽可使临诊症状消失,但不能抑制虫体进入组织形成包囊,造成猪群长时间携带。治疗方案:可得安500克+强力霉素600克每吨饲料,连用7天,个体采取注射磺胺类药物治疗。治疗时特别注意对病猪粪尿消毒处理,对病死猪的无公害处理。


饲料经销商风光不再 大势所趋下的无奈

  饲料经销商
 
  一个让饲料企业和养猪人既爱又恨的名字,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大部分饲料企业及养殖户仍然对他有着极大的依赖,这种依赖更体现在饲料厂的赊欠风险转移以及养殖户资金不足对于饲料经销商的资金依赖。一方面在经销商追求高利润的压力下,饲料厂利润越来越微薄,不得不在饲料配方以及原料上扣成本,扣来扣去,扣得品质面目全非,而由于终端养殖户在盲目引种,盲目扩展规模下,资金不足,面对其资金缺口不得已而依赖经销商的赊欠来维持猪场的运营,在行情好,利润高的情况下,只要成活率不是那么惨不忍睹,其养猪人有点利润下,还不会想那么多。而大多数情况下,这样靠赊欠维系的养殖场一旦破产或者经营不下去,经销商将面临的血本无归的尴尬境地,很多饲料经销商处于,不赊没生意,赊欠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周转,搞的进退两难,人心惶惶。
 
  加上去年开始,猪价低迷,作为养猪场的终端,面对低迷的猪价,长期处于亏损下的养猪人,对于以前不敏感的环节,价格,渠道反而有兴趣起来,加上以前的信息壁垒被网络普及所打破,那么必然会掀起养猪人对于养猪行业各个环节的利润分配兴趣,加上一些被逼无奈的行业人士搅局,什么理念,什么企业文化在赤裸裸的价格解密面前不堪一击,面对行业暴利的解密,很多企业中枪,无论这些利润是业务费用还是经销商环节,首先中枪的是企业,其次发泄的对象是直接供货的经销商,而最后为此买单的也必然是经销商,作为养猪成本支出高达70%的基本生产资料,其养猪人对于饲料企业究竟赚自己多少钱是很感兴趣的,而在这种兴趣在网络上经过有心人的深挖后是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的,所谓行业没秘密,至少在这种长期潜规则的普通盈利空间上没什么秘密,而作为养猪人赔钱的时候,知道了一吨饲料要赚他那么多钱,可想而知其中的怒火会有多大。最后发泄的渠道当然是经销商,为什么是经销商,因为养猪人不欠饲料厂的钱,那么这种发泄对于经销商是致命的。
 
  第一种,哥没钱,有钱的时候再还你,无限期拖延。
 
  第二种,你赚我这么多年钱,今年赔这么多,少给点吧,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再割了经销商一大块肉后,不欢而散。
 
  第三种,哥继续赊欠,赚钱的时候还点,赔钱的时候继续赊欠,还款日期,遥遥无期。
 
  第四种,哥偷偷的把猪卖了,网上买便宜点的饲料,比如母猪,教槽,小猪这些猪吃的少的,等到猪大了,吃的多了,哥去赊欠经销商。
 
  第五种,哥不跟你们玩了,要吗拖欠,要吗占点便宜还一点,哥去网上自己买去,或者直接跟饲料厂合作,撇开经销商。
 
  总之,除非是资金缺口太大,大部分人在了解到饲料的利润分配环节后,很难再回到对于经销商的忠诚,大部分时候都想着撇开经销商从而降低自己的养殖成本,即便当时没实力,天天心里也会想着这事。
 
  所以,未来的经销商很难做,除非你有强大的个人资源,要吗你能控制调猪环节,离开你不行,要吗你医术超群,很少有人能替代,总之,你要有养猪人离不开你的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也许你会好过一点,但是面对大众化的经销商其危险性可想而知,不找出路,等死,乱找出路,找死。
 
  在网络信息的冲击下,在电商的颠覆下,传统饲料经销商必将迎来颠覆性的冲击,作为饲料厂无非就是销量下滑,业务萎缩,而对于饲料经销商来说,不单单是业务萎缩,销量下滑的事,更多的可能是优质客户越来越少,无底洞的赊欠越来越多,最后血本无归的风险会越来越大。
 
  如何缩减赊欠规模,如何面对电商的冲击,如何从放高利贷的角色转型,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话题!

多地猪价止跌上涨 猪市后期然看好

  1、生猪价格行情分析
 
  今日全国生猪均价整体来说上涨地区较多,猪价涨跌互现。今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6.64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4元/公斤,同比上周上下跌0.29元/公斤,福建省、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新疆、重庆市微幅下跌,其余各省市小幅上涨;涨幅维持在0.01-0.14元/公斤,跌幅集中为0.01-0.30元/公斤。
 
  云南省、甘肃省、四川省上涨前三。
 
  福建省、重庆市、广东省下跌排前。
 
  2、饲料价格行情分析
 
  今日全国玉米均价为1955元/吨,较昨日下跌17元/吨,同比上周下跌65元/吨,猪粮比为8.51:1;今日全国豆粕均2907元/吨,较昨日下跌3元/吨,同比上周下跌3元/吨。
 
  当前国内玉米市场疲弱不堪,需求之差在此不再笔墨,挑几个重点说说。华北玉米价格持续下跌,竞争优势明显,目前在销区玉米市场已经严重打压东北粮源的外流。以前的销区玉米市场,抛开乳猪料不谈,无论是禽料还是大猪料,东北玉米都是首选。但今年市场格局有所转变,东北粮已经难得宠幸,华北的优质低价粮源已成销区良品。往年的东北玉米市场,可谓是贸易与临储并行,但今年贸易或将更为难做。由此来看,东北地区各市场主体的发力方向或将更多转向临储。未来重点关注东北玉米市场格局(重点是东北贸易的“冷宫”情况)、政策(运输补贴等)及临储收购情况;豆粕基本面并未发生大变化,受9月起大豆到港量有所减少的影响,港口和油厂大豆库存有所回落,但油厂开机压榨积极性较好,且并未出现大的走货压力,跟踪的每日油厂成交数据表现良好。当然我们对下游需求的实质改善并不十分乐观,养殖户生猪补栏意愿也差于我们此前预期,因此根据供需面我们总体判断豆粕维持弱2600-2730区间震荡格局,关注技术上是否有效突破前低。
 
  3、后市分析
 
  今日猪价涨跌互现,华南经过前几日的下调和昨日的跌涨互现态势之后,今日当地猪价开始企稳并有价格较低地区出现反弹态势,从南方一些屠宰企业采购人员反馈发现,一些地区采购压力还是比较大,主要是受限于跌价态势中的养殖户挺价心理比较强。由于猪价逐步趋稳,养殖户市场观望心理逐步增强,未来几日将进入养殖户和屠宰企业深度博弈态势。北方尤其是东北冷空气频发,疫情增多,因饲料成本下降幅度较大,且近期仔猪价格也出现回落,养殖成本急剧下降,养殖利润依然可观,处历史高位,养殖户压栏心理不多,而经济疲软叠加替代品价格低位,终端需求几无起色,屠宰厂收购积极性不高,加上地方时有小部分储备冻猪肉出库,而因成本偏高,大型猪肉加工品企业加大利用进口猪肉替代,也对需求打压,短期来看,市场仍供略大于求,保持稳中偏弱的态势。尽管生猪存栏持续小幅增加,但因能繁母猪呈L型走势,基数小,决定四季度生猪供应量增幅有限,而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后期有望加速,猪价后市依然看好。当前天气,有部分地区暴发口蹄疫, 养殖户要注意疫情,关注猪群健康。
 

养殖户称猪价超过10元不是好事?

  对于养殖人来说谁都希望猪价上涨,赢得大利润。但是几年下来,人们反而越来越希望猪价能够保持一个不高不低的平稳态势,甚至称猪价太高或者说超过10元并不是什么好事。
 
  7、8月份猪价涨势年内高点时,其实大部分有经验和理性的养猪人心里是担忧的。相反猪价从高点回落至一个合理空间之后,他们的心反而才放下来。
 
  如果今年历史性高点出现了,社会对养猪的关注度将骤然增强,加上舆论的造势和人们的追涨行为,养殖利好会被不现实的放大,那么各行各业的人又会冲进来。
 
  即便我们已经经历过去年的亏损,但是对于一些只看重利润不看重发展的外行人来说,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杀进来。因此这对生猪养殖行业来说是很不利的。
 
  很多人觉得目前的价位挺好,利润不高不低,大家有利可盈又有一些危机感,行为也理性多了。
 
  所以说养殖领域不能追赶暴利,平稳、合理又长久的行情才是最佳状态。
 

南北的价差拉大 北猪南调或成后期趋势

  大家都寄予厚望的猪价在本周居然出现了跌破八元的窘况,肯定有很多人心里懊悔。然而眼下猪价阴跌不止,再怎么懊悔对于前情也挽回不了了。我们现在问及身边比较专业的人士,他们对于后期的猪价也都表示看不懂了。
 
  以前在立秋之后,贴秋瞟、腌腊肉等等都会带来相应的消费提升,然而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更青睐于鲜品消费。再者饮食多元化也使得其他肉类挤占猪肉市场,所以终端消费难以提振生猪市场,这也就难怪屠宰企业频频压价了。
 
  市场需求对于生猪市场难以提振,还存在另一种情况。那就是消费的提升不及生猪供应的提升。节前有很大一部分养殖户对于节后的市场信心满满,所以,大多人采取压栏等价的策略。然而市场发展到现在,猪价不升反降,养殖户心存恐慌,加紧出栏。一方面数量增多,一方面个体生猪体重偏大,这些都会不利于生猪价格。
 
  最近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低价玉米,对于猪价的提升也起到负面效应。猪粮比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衡量生猪效益的标尺,眼下玉米价格持续下调,猪粮比也高于6:1的平衡点。过低的玉米价格对于生猪市场也会有不利的影响,有人说玉米价格对于生猪市场来说是把双刃剑,事实的确是这样。
 
  首先玉米价格低,生猪养殖成本低,养殖户无论是压栏还是出栏,都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玉米价格走低,对于生猪市场的支撑作用就会减弱。所以,眼下玉米价格走低我们不能盲目乐观,继续压栏等来的是盈还是亏很难说。
 

屠宰企业已经步步为营 养殖户要见招拆招

  目前生猪价格继续延续弱稳和微涨的态势,北方市场继续延续近日以来的止跌企稳态势,而南方地区涨跌互现在的态势则较为明显。
 
  南方需求尚无明显变化,距离做腊肉也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暂无支撑。加上之前南方地区跌价幅度不大,养殖户压栏倾向较北方大。尤其是像广东这样的规模养殖水平高的地区,大猪具有一定的相对量。
 
  目前猪市的利空、利好均在挣扎,相互博弈,由于需求端尚无有力支撑,加上目前屠宰企业压价情绪依旧存在,因此短时间内猪价将呈现窄幅波动的局面。
 
  业内表示猪价小涨态势或呈现不持续,确实目前猪价较为混乱,利好支撑尚未聚齐,企稳行情难以全面坐实。
 
  尽管今年的生猪行情处于上涨周期,但是我们依然能够感觉到猪价在荡秋千,忽高忽低的。近来屠宰企业的强势压价基本已经缓下来了,但是无论如何屠企总会把获利的方向指向我们。
 
  今年养殖户急着修补资金链,其实屠宰企业的经营也是困难重重,也是在受资金链和低迷市场双重制约。目前屠宰企业压价逼量,继而压量可以产生双重效益,既减少企业压力又顺势压价增利了。那么当后市消费启动后,采购的成本不是那么高了,同时可能低价吸纳储备肉,到时候冲击压栏现象。
 
  屠宰已经步步为营,养殖户要见招拆招。因此我们一定要全面分析形势,知道我们所处的位置。如果我们对高价少一点贪念,对低价多一份抵抗,也许我们就能走出追涨杀跌的怪圈。同时更要做好饲养管理,首先不能让疫情成为我们拼搏的阻碍。
 

不让养猪了!厦门同安力争年底完成生猪退养

  日前,导报记者从同安区生猪退养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同安区提出力争年底完成禁养区生猪退养的工作目标。这意味着,同安区的生猪退养工作已经进入最后攻坚扫尾的冲刺阶段。为按时完成目标,同安区将严格落实强制措施,对“拒绝退养”的养殖场实施强制清退措施,由执法部门介入。
 
  据介绍,在生猪退养的同时,同安区将做好重点片区的转产转业,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助推同安区生猪养殖户退养后的转出转业,落实解决养猪户退养后的出路问题。
 
  据了解,从2013年10月起,同安区就开始了“生猪退养”工作。同安区退养办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7月10日,全区测绘猪舍等建筑物361.32万平方米,公示11039户290.66万平方米,签订协议10276户,完成退养9650户计234.06万平方米,完成率占公示面积的80.53%。
 

8元/斤猪价刚好 养猪成本将减低,未来行情依旧给力

  存栏量有限,猪价大跌概率小
 
  近期猪价经历了一波快速下跌的行情,先是由东北、华北领跌,然后是西北,最后蔓延到南方,至10月21日,2个月的时间里猪价跌至8元左右,比8月下旬价格高峰期每斤跌掉了1元多,跌幅不可谓不大。这是不是意味着新一轮“猪周期”就要到来了呢?
 
  江苏省农委畜牧兽医局局长宋晓春告诉记者,目前猪粮比(生猪价格与粮食价格之间的比值)还在8.5左右,通常来说,猪粮比6.8是生猪养殖的盈亏线,目前生猪价格还属于“高位盘整”,养殖户仍有比较好的利润空间。更重要的是,9月份全国定点检测的能繁母猪数量在减少,这意味着后期生猪供应不会(显著)增加,加上生猪养殖的疫病控制做得比较好,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因此,他认为,至少今年应该不会出现“猪周期”。
 
  “其实,8月份生猪价格冲到高点时,我不但没有高兴,一直处于担忧之中,目前价格回落了,心里反而踏实很多。”江苏省镇江希玛牧业公司负责人马荣坤说,当生猪价格摸高到每斤9.6元时,很多人都指望一鼓作气冲过10元,创下新高。
 
  如果真的超过10元了,那会是一个历史性的高点,但这绝对不是好事,就像股市超过5000点一样,社会的关注度将骤然增强,养殖利好会被放大,各路“热钱”就会冲进来,十多年前各种企业改行养猪的情景很可能会重演,这对生猪养殖行业来说是很不利的。
 
  他说,这几天他所在养殖场出栏的生猪价格每斤8元左右,出栏一头猪的利润在200元左右。“我觉得目前价位挺好。养殖领域不能追赶暴利,价格平稳、有合理的利润才是可持续的。”
 
  位于阜宁县的江苏万盛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以生猪养殖为主,年出栏生猪2.5万头。公司负责人邵本俊说,尽管生猪价格确实走低不少,但是养殖成本也在下降,因此,经济效益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本月以来,国家对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下调到每斤1元,市场上玉米价格比去年同期低15%左右,豆粕价格也有所下降,而玉米是最主要的猪饲料原料,占60%左右,以目前的饲料价格计算,一头猪从仔猪到出栏,饲料成本可节省50元左右。
 
  具有多年养殖经历的邵本俊认为,本次储备肉的释放起到平抑肉价的作用,国家释放储备肉,长远来说对养殖业是利好消息,如果国家库存过高,一旦生猪价格下跌,就没有库容启动收储。他只是担心进口猪肉会一哄而上,前段时间,不少加工企业放出风声,将改为使用进口猪肉。由于进口猪肉没有配额限制,而且国外如美国生猪均价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每斤只有5.4元,远低于国内价,因此,如果轻易放开生猪进口,将对国内生猪养殖造成很大冲击,到时候,整个生猪养殖业就很可能被国外一些寡头所垄断,这对养殖户和消费者来说都不是好事。
 
  令人欣慰的是,历经多次“猪周期”,尤其是今年1月之前的20个月里,国内生猪市场经历前所未有的连续20个月亏损期,尽管今年7月之后价格陡然上扬,但养殖户的补栏行为相当理性。
 
  年出栏超过5万头生猪的宜兴坤兴生猪养殖合作社副理事长徐新君说,目前省内仔猪价格普遍保持在每斤15元左右,价格比8月底的每斤18元降低20%,这说明养殖户没有盲目补栏。此外,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养殖企业的污染控制要求越来越严,养殖用地也越来越紧缺,尤其是浙江、福建,今年淘汰了大批养殖企业,对新办养殖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客观上也使一些外来资本望而却步。这对养殖业来说是好事,“养殖户不希望生猪价格上蹿下跳,消费者也不希望猪肉价格忽上忽下。”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