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畜牧业上半年挣来38亿元

2016-08-03来源:黄河口晚刊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7月和8月是全市各种经济产业“年中考试”成绩单发榜的日子。8月1日,记者从市统计局拿到了上半年东营市畜牧业的成绩单:产值38.05亿元,同比增长0.53%;牧业增加值16.03亿元,同比增长0.7%。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工作人员说,这样的数据表示东营畜牧业整体生产形势稳中有进。

  是什么原因促进了上半年全市生猪存出栏、家禽存出栏、牛奶产量稳步增长呢?记者走访下来,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很多都是令人欣喜的亮点:散户少了,规模养殖多了,结构优化带来了效益;走出门去与伊利、金锣等集团搞合作,订单养殖让东营畜牧业不用再看市场脸色,销路畅通带来了效益。

  上半年畜牧业生产亮点纷呈

  2015年12月30日,生猪价格每千克16.2元,2016年6月30日,每千克价格成了20.2元。

  市统计局工作人员孙金枝介绍,由于生猪价格一直走高,调动了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上半年生猪存栏稳步增长,达到47.18万头,同比增长3.4%。生猪养殖的向好趋势在今年上半年得到了延续。养殖场(户)开始扩大产能,更加注重能繁母猪的培育,大量后备母猪成长为能繁母猪,存栏达到5.16万头,同比增长8.3%。

  今年猪肉价格很高,受此影响,市场上猪肉消费并不太好。但是记者发现,东营产的生猪却并不愁卖。除了生猪规模化养殖程度已达9成以上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与德州金锣这样的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合作,加工企业定期稳定收购也给东营生猪养殖(场)户吃了定心丸。

  上半年,奶牛生产是东营市畜牧业的一大亮点。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奶牛存栏6.60万头,同比下降2.8%。但生牛奶产量却增长10%以上。这是为什么?

  “奶牛结构优化,低产奶牛少了,高产奶牛多了。”孙金枝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澳亚这样的大型养殖场加快了低产奶牛向高产奶牛的置换,牛群结构进一步优化。低产奶牛的淘汰导致奶牛存栏量略降,但奶牛单产不断提升,产奶量大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别看目前国内原奶价格依然不太理想,但东营奶牛规模化程度高,大型养殖企业都是与伊利集团合作进行订单生产,加上科学管理,所以依然能盈利。

  说起东营养羊,就必须提一下利津县盐窝镇。上半年盐窝镇养殖户一度处于满栏状态。

  为何会这样呢?原来今年初羊肉价格小幅上行,天气转暖后,烧烤店兴旺促进羊肉消费增长,利好因素带动养殖户积极补栏。到二季度末,全市羊存栏70.24万只,同比增长12.5%。

  “今年以来肉鸡肉鸭价格上行,猪肉价格居高不下,作为替代品肉鸡肉鸭的需求增大,导致市场行情看涨,推动肉鸡肉鸭养殖规模扩大。”市统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上半年鸡蛋价格一直走稳,蛋鸡养殖形势稳定,整个家禽养殖业持续回暖向好,二季度末,全市活家禽存栏1803.28万只,同比增长6.9%;活家禽出栏2803.45万只,同比增长4.0%。

  散户模式让肉牛养殖遭遇“寒冬”

  亮点之外,我们还应看到这些问题。

  去年以来,肉牛牛源不足,全市肉牛养殖整体处于萎缩状态。近几年国内进口牛肉大幅增加,进口牛肉肉质好价格低,挤占了国内牛肉市场份额,拉低了价格,对肉牛养殖业冲击较大,养殖利润压缩,我市的养殖场(户)整体处于亏损状态,部分肉牛养殖场减少存栏,甚至空栏,造成肉牛生产大幅下滑。

  在一份分析文章中,市统计局将此定性为“肉牛养殖遭遇寒冬”。据权威人士介绍,造成“寒冬”原因是肉牛养殖规模化程度低,散户多。据记者了解,当前困扰养殖户的最大难题是资金,前两年的连续亏损使得养殖户资金损耗较大,筹集资金是当前最大的困难,即便是生猪养殖形势大好,养殖户普遍有心无力,扩大产能受限。此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环保对养殖的要求越来越高,限养区和禁养区的设定使一些旧的养殖场设施不能用了,这部分养殖户要重操旧业就要建设新的养殖场,对资金也有很大的需求,限制了养殖产能的快速扩张。

  我市生猪、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在9成以上,其他畜牧业养殖也在6成以上,并且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记者发现,这种由散户向大户、由小规模户向大规模户和集约化养殖企业转变,需要占用大量的农业用地,畜牧土地需求与保护耕地相互冲突矛盾,土地成了制约畜牧养殖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

  让传统散户模式 让位于现代规模养殖

  肉牛发展遭遇“寒冬”,破局之策,最为迫切。

  孙金枝告诉记者,要实行肉牛规模化养殖,改变传统粗放的养殖方式,发展优质高档肉牛,提高自产牛肉的竞争力。此外,还要改进和提高屠宰加工工艺,提高牛肉产品的精细加工与分类,为不同的产品找到合适的市场,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提高产品的价值,拓宽销售渠道,以终端消费带动生产端的发展。

  资金问题是当前摆在农户面前最大的难题。

  市统计局、畜牧局多方给出的对策是,加大保险的覆盖面和执行力度,保险合同的执行要善始善终。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对畜牧生产贷款优先安排,资金重点保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稳步推广产权抵押贷款,缓解资金紧缺压力。

  对于畜牧用地难题。孙金枝认为,要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建设,力促畜牧养殖规模化,将规模养殖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荒地荒坡解决规模养殖用地。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