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7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9年3月27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有猪就是牛!养户猪市话语权明显增强
国内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生猪养殖产业遭受重创,部分主产区养殖场(户)长期持续亏损、损失惨重,仔猪和后备母猪补栏积极性较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代表基础产能的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持续下降,且幅度不断加大。2019年2月份,400个监测县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达19.1%,这一月度同比降幅超过了近十年历史极值。生猪养殖基础产能持续大幅下滑,使得近期国内生猪市场供需逆转之势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猪价淡季不淡、逆市上涨,养殖场(户)盈利预期乐观。数据显示,3月初到3月中旬,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从12.1元/公斤,涨至15.4元/公斤,上涨3.3元/公斤,涨幅达到27.3%;在消费淡季,短短十几天猪价出现如此涨幅,历史罕见。东北地区年前曾出现7.0元/公斤左右的猪价,如今已普遍超过14.0元/公斤,翻了一番还多。根据对生猪养殖成本收益的监测,东北地区养殖场(户)年前出栏一头商品猪只能卖800多元钱,现在好的可以卖到1800多元;以前卖一头商品猪亏损600多元,现在淡季都有300多元的纯利润。我们预计,后期生猪市场价格仍会上涨,下半年总体将高位运行。
第二,年前部分养殖场把种猪当商品猪处理,近期有养殖户拿商品猪当种猪来用。疫情发生后,尤其是跨省禁运政策的出台,使得很多大型养殖企业种猪和仔猪跨区域调运受限,短期内积压严重。调研了解到,由于圈舍空间有限,当时有不少养殖场不得不把积压的种猪当作商品猪处理掉,损失惨重。2019下半年的好行情一定会出现,基本已成为业内共识,加上近期猪价快速上涨,有不少养殖场(户)补栏意愿明显增强。受此影响,近期仔猪和后备母猪价格明显上涨。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3月份第2周(采集日为3月13日)全国仔猪平均价格29.5元/公斤,创下近一年来新高。调研了解到,为节约成本,近期有养殖户已经开始拿商品猪当作种猪来用了。
第三,养殖场(户)市场地位有所提升,话语权明显增强。这几年,经常会听到屠宰企业刻意压价的传闻,不论真假,与屠宰企业相比,养殖场(户)市场谈判能力相对较弱,大多数时候缺少市场话语权。过去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市场猪源紧缺的时候,屠宰企业之间的竞争,都会使得他们主动去缓和与养殖场(户)之间的关系。近期,有生猪经纪人和猪贩子反映,屠宰企业与养殖场(户)之间关系又开始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因市场商品猪数量不多,屠宰企业为保证屠宰数量,已经开始主动和养殖场(户)接触,并接受部分养殖场(户)的讨价还价。可以明显感觉到,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养殖场(户)市场地位有所提升,话语权明显增强。
第四,继养殖场(户)之后,屠宰企业可能也要经历一轮严重的亏损期。年前,发生疫情的主产省,因活猪销售困难,猪价一度跌到7.0元/公斤,使得很多养殖场(户)亏损严重,一部分养殖场(户)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在产能快速下滑的背景下,下半年“猪源”一定紧缺,活猪价格大幅上涨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届时屠宰企业肯定会面临“收猪难”的问题。一方面是活猪价格上涨压缩屠宰业务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是屠宰量下降使得人工、设施设备等摊销成本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很有可能会有一批屠宰企业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不排除个别经营管理不好的屠宰企业因承受不了压力而出局。提醒广大屠宰企业,要做好“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
同时,需要提醒广大养殖场(户),商品猪价格涨了,也一定保持冷静,不要因为价格上涨就忘记了疫情的严重性和长期性。“剩”者为王,做好生物安全,保护好基础产能,才是最重要的。
双汇量利双增的大好局面?备足了冻肉
对于这两年业绩增长困难的双汇来说,2018年受益于非洲猪瘟疫情的发展取得了量利双增的大好局面。不仅如此,在疫情发展下,全国多个省份开始关闭大量中小屠宰厂,这无疑为双汇等集团屠宰厂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特别是如今已经在全球布局生猪养殖、屠宰、食品加工为一体的双汇来说,猪价跌,生鲜肉品赚钱,猪价涨,进口肉、冻肉赚钱。并且,这两年一直发力的低温产品也开始有了起色。
一边是中国生猪养殖业遭遇非洲猪瘟重创,产能大量减少,猪价大涨预期高;另一边是正在转型升级的双汇外部不断加码收购,内部深度调整,高管屡次大换血,这样的环境下,2019年的双汇要如何操作?

图1 2006-2018年双汇收入、净利润
备注:净利润参考右侧刻度值
数据来源:双汇报告
据其报告指出,2018年双汇营业收入489.32亿,同比下降3.25%,净利润49.15亿,同比上升13.78%。对于营业收入的下降,主要原因为2018年生猪价格低迷拖累生鲜肉制品价格下跌,但对于双汇来说,屠宰量大幅度增长,净利润明显提升。

图2 2013-2018年双汇生猪屠宰量
数据来源:双汇报告
2018年双汇屠宰生猪1630.56万头,同比2017年增长14.27%,为历史屠宰量最高的一年。
屠宰量大幅增长的背后是低廉的生猪成本,这是促使双汇今年大赚的主要原因。

图3 2008-2019年双汇生鲜冻品成本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双汇报告
2018年双汇生鲜冻品成本为260.39亿,相比2017年下降7.99%,几乎为历史上成本下降最大的一年。

图4 2013-2018年双汇1-4季度净利润对比
数据来源:双汇报告
从图4可以看出,双汇净利润在第二季度、第四季度表现明显高于往年,而这两个季度也是猪价最低的两个阶段。
我们知道2018年11月、12月、2019年1月为生猪集中出栏阶段,全国猪价普遍大跌,此时屠宰厂头均利润达到100元-150元以上。双汇总裁马相杰在一次与投资者交流中表示猪瘟爆发2个月之后我们的优势凸显,品牌冷链优势,4季度到目前,10月开始,生鲜品经营好于预期。
今年(2019年)猪价前低后高,低猪价鲜品盈利好,高猪价冻品盈利好,我们两者都有,今年以来河南河北山东都在加快整顿,小企业退出,给我们屠宰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
那么对于2019年高价预期,双汇要如何操作?
1、提前上调肉制品价格
马相杰:今年下半年猪价可能较上半年有上升,明年也会涨的。下半年猪价高,对我们产销规模是利好,对利润是负面影响。
从2018开始,我们产品开发策略微调,目前推得产品三高:高品质、高价格、高利润。中档产品过去做得多,现在高端,我们要借助猪价上涨要涨价,1/3品种涨了(2018年12月上调了1/3),平均涨幅2-3%,2-3季度预计再次涨价。
双汇财务总监刘松涛表示:2016年猪价同比+22%,肉制品销量+1.5%,猪价上涨不一定销量下降。回顾双汇肉制品的历史,每一次猪价上涨,可能都会对肉制品利润增长带来新的机遇。
2、提前备下充足的冻肉库存,够用半年以上
据双汇报告显示,2018年底生鲜冻品库存12.27万吨,明显高于前两年同期水平。

图5 2006-2018年双汇年底生鲜冻品库存

图6 2012-2018年双汇存货占总资产比率
马相杰表示,是去年年底库存,猪价低是春节前后,一天冻品加工2000吨,目前我们成本低,储备够半年以上的。不可能全部用冻品的。猪价涨的快,鲜品用的多,冻品留着以后用,猪价走平的话,就消化冻品。
据了解,2014年底2015年初时,在上一波猪周期中猪价即将上涨之前马相杰就曾建议双汇备下足够的库存,但当时并非采纳。从图5、图6来看,双汇这次的确备下了足够的存量。
3、杀手锏,进口肉
据猪易数据推算

图7 2014-2018年双汇进口猪肉金额及数量
数据来源:猪易数据
2018年双汇进口猪肉金额为24.1亿,相比2017年下降22.2%,其中一半为生猪副产品。
在中美贸易战影响下,2019年双汇进口美国肉有怎样的规划?
进口猪肉去年美国对中国出口猪肉下降45%,尽管加增50%关税,仍有部分产品适合出口,我们还在做。我们会有选择,看什么产品有利。4月如果取消关税对我们最有利,就会最大量的扩大出口,副产品和肉都会扩大。未来出口看美国成本和中国行情,现在非洲猪瘟疫情使得下半年猪价上涨,疫情和周期都是上涨趋势,随着贸易战向好,猪价看涨,进口量会不断增加。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