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柬埔寨养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9-08-08来源:《农民日报》文章编辑:小琳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并不是新鲜事,但个体养殖户在异国建养鸡场却是不多见。作为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养鸡状元”,唐建国就是这样一位敢于走出去的养鸡专业户。
 
  2010年,积累了20多年规模化、工业化肉鸡养殖经验的唐建国,孤身一人来到柬埔寨首都金边郊区,建起现代化养鸡场、饲料加工厂,形成了从育种、孵化到肉鸡销售的肉鸡产业链。前后10年,他的养殖场肉鸡年产量达100万羽,在金边一带的市场占有率居领先地位,是除了泰国正大集团之外柬埔寨第二大养鸡企业。
 
  是什么原因促使唐建国走出国门前往柬埔寨?在柬埔寨养鸡和国内养鸡有哪些不同,又有什么样的体会和经验?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唐建国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的家中。
 
  “我就是胆子比较大而已。”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唐建国说,“我曾经组织过同行考察团去柬埔寨,去了100多个人,一个都没留下,开始是我一个人养鸡,现在还是只有我一家中国养鸡场。”
 
  养鸡是门技术活,何况是去柬埔寨,胆子大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技术,是能够在异国他乡解决养鸡各环节问题的资本。
 
  唐建国喜欢养鸡,1986年从部队退役后被安排到乡镇企业,只上了10个月班,唐建国就辞职专门从事养鸡。短短10年,唐建国就脱颖而出,获得了由华东地区10家科技报组织评选的“华东地区十大养猪养鸡状元”称号,还被上海市农村工作委员会评为“上海市农口‘十路百佳’青年人才”。2000年,唐建国的养鸡规模达到了年产300万羽,在青浦区首屈一指,因此成为2001年-2003年的“上海市劳动模范”。
 
  “这些荣誉记录着我的养鸡经历和我的个人成长经历,我都保存着。”说到这里,唐建国从柜子里翻出一大堆荣誉证书,上述提到的奖章、证书一个都不少。
 
  唐建国事业蒸蒸日上一是得益于他热爱养鸡,二是得益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当时,他通过联合当地农民共同发展,每年的收入非常可观。正当他想大展宏图的时候,迎来了社会发展和农业产业转型期。特别是经历了2005年禽流感冲击之后,唐建国不得不直面环境、土地资源的压力,毕竟,青西地区是上海水源地保护区,养殖业收缩、外迁势在必行。
 
  “当时也考虑过去安徽、江西等地发展,后来意识到后发地区迟早会像上海一样迎来转型,况且,产品最终还是要销往上海,市场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不如从长远考虑,去国外养鸡。”唐建国说。
 
  2009年,唐建国前往澳大利亚和柬埔寨考察,发现柬埔寨还没有规模化养鸡场,市场上鸡的品质没有国内好,售价又高,当地自然资源又相当丰富,于是当机立断去柬埔寨。
 
  经过柬埔寨中国商会的牵线搭桥,从租用土地到鸡舍改造,唐建国的第一个异国养鸡场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就正式投产。这3个多月时间,也让唐建国认识到柬埔寨与国内环境的不同。
 
  “在国内养鸡,政府会在各个环节给予扶持,特别是疫病防控方面,政府主动承担起很多责任,在柬埔寨一切都得自己来。”唐建国颇为感慨。
 
  唐建国告诉记者,柬埔寨对农产品需求量很大,但是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却不大,基础设施、产业配套也十分落后,更不要说给外来投资者制定优惠政策了。
 
  然而,这些并没有难倒有着20多年养鸡经验的唐建国。没有设施就从中国运过去,没有豆粕就自己加工,需要祖代鸡就从越南进口。就这样,对养鸡产业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的唐建国在柬埔寨迅速立足,并快速发展。如今,唐建国拥有两个养鸡场,面积扩大到20多亩,雇佣了40个当地人。
 
  2009年,唐建国刚到柬埔寨时,当地政府的指导工资是每个月60美元,他以80美元聘用工人,如今工人工资涨到了182美元。但是,唐建国的贡献还远不止雇佣人员的工资收入增加,他新开垦了80亩荒地进行水产养殖,希望以此把国内的循环养殖技术和产业模式带到柬埔寨,推动柬埔寨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在唐建国看来,柬埔寨不但植物生长茂密,水资源也很丰富,加上湿热的气候,水产品如甲鱼、乌龟等一年四季不间断地生长,加上较低的土地价格和人力资源成本,柬埔寨的养殖业优势得天独厚。
 
  除了养殖资源优势,还有市场优势。据唐建国介绍,目前柬埔寨正值雨季,是一年当中肉鸡价格最低的时期,折算成人民币每斤超过7元,净利润要比国内高出不少。
 
  有资源有市场,产业的腾飞就剩下人才和技术了,基于这些判断,唐建国正着手把事业从畜牧养殖扩展到水产养殖,而且起点高,以鸡粪为饲料养殖巴沙鱼,打造循环农业模式,从一开始就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夯实企业优势。
 
  “我这次回国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想把上海的芦笋引到柬埔寨,尝试种养业全面发展,我相信国内农业企业迟早会涌向柬埔寨,我就做个开路先锋吧。”说到这里,唐建国显得信心十足。
 
  话音未落,唐建国的手机响了,他告诉记者,两位浙江象山的企业老总专程来上海谈水产养殖合作事宜,联手开发柬埔寨的80亩地,形成完整的水产养殖产业链。
 
  改革开放不仅让中国的农民富了起来,中国的职业农民还拥有了走出国门的能力和魄力。记者相信,假以时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唐建国”,带着中国新农人的技术、理念,为自己创造人生价值的同时,让异国的民众享受到中国农业方案和智慧带给他们的美好生活。(胡立刚)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