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元/吨”成为华北玉米市场“一道坎儿”

2019-10-30来源:粮油市场报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临近10月末,随着东北迎来新一轮冷空气,北方新季玉米收获加速,东北、华北局部地区粮价有所松动。特别是华北粮价冲高回落,“2000元/吨”成为现阶段的一道坎儿。与此同时,南方散船玉米价格涨跌互现,一些华北粮源对区域市场粮价构成冲击,与东北玉米的价差在50~100元/吨不等。随着我国北方新玉米收获临近尾声,市场将迎来真正的“新陈交替期”,区域粮价回调在所难免。

  华北粮价高位回调

  10月末以来,以山东为首的华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周环比下跌10~40元/吨不等,目前主流收购价格在1890~1980元/吨,短期突破2000元/吨难度较大。其中,山东寿光深加工企业国标二等玉米收购价1930~1940元/吨,比上周下降20元/吨;德州收购价1910元/吨,下降10~30元/吨。河北石家庄收购价1960元/吨,比上周下降20元/吨;河南鹤壁收购价1900元/吨,持平。主要原因是华北天气转晴,不仅安徽、河南、江苏玉米上市量增加,就连山东省局部新粮也开始增量,需求企业厂门到货数量增多,并且库存水平得以适当恢复,进而部分厂家试探降价。

  玉米收获进度加快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国北方玉米收获已临近结束,使得国庆节后此轮玉米价格反弹受到抑制。不过,除华北地区天气好转、农民卖粮进度有所推进外,东北地区各省平均售粮进度不会超过10%,部分刚刚完成收获的地区售粮才开始。从历年经验来看,每年11月至12月气温全面降至0℃以下,才是玉米批量上冻销售的时机。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不同,由于目前为止东北玉米尚未出现明显降价现象,粮价倒挂现象严重,粮商尚未大批量进入市场收购。

  加工企业盈亏各异

  据了解,按照目前关内外玉米收购理论成本计算,吉林和黑龙江企业普遍盈利,山东淀粉加工企业陷入亏损,近一周吉林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理论盈利127元,山东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理论亏损104元,黑龙江西部每生产一吨玉米酒精理论盈利169元,估算近一周国内玉米淀粉行业开机率维持在68%,玉米酒精行业开机率72%。

  今年下半年深加工企业下游需求不佳,且大部分时间开工率明显低于去年同期,而在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生猪市场遭受重创,存栏量大降,令饲料需求大幅下滑,从而引发交易商对原料玉米需求疲软的预期,市场对后市信心不足,囤货意愿不佳,深加工及饲料企业原料库存均低于去年同期。

  玉米价格或难大涨

  目前来看,华北地区天气好转,阴雨天气减少,随着玉米水分逐渐下降,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波动频繁,但多是企业根据到货量对玉米价格的窄幅调整,涨跌幅度在20~40元/吨。

  在东北粮尚未大量入关之前,需重点关注11月份华北地区的天气情况。天气预报显示,未来10天,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华北地区降雨量偏少,利好玉米购销活动,价格或难有趋势性的大幅上涨。9月份海关进口统计数据已公布,大麦进口量高达86万吨,玉米、高粱等谷物进口量分别为14万吨和12万吨,值得关注。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