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渠道与业态40年变迁看舌尖上的鸡肉美食

2019-11-13来源:国际畜牧网文章编辑:小琳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走过改革开放40年,各行各业用实际行动向建国70周年献礼,在有着特殊意义的2019年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更加自信与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与其他诸多产业一样,中国肉鸡产业40年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农场到餐桌,中国肉鸡食材生产端与鸡肉食品供应链步步领先其他肉类蛋白领域,不断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食品与餐饮消费需求。经过40年更迭,肉鸡产业发展与食品零售及餐饮业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变得愈来愈紧密而复杂,如何把握好零售渠道及商业业态变化对肉鸡企业及产业转型升级显得越来越重要,即便看似不相干的商业地产业态演变,实则鸡肉食材供应及鸡肉食品消费的影响亦更加明显。
 
  从农场、产地到各级经销商,从菜市场、超市到便利店,从街头炸鸡店到中高档餐饮及酒店品牌再到购物中心,40年鸡肉零售渠道和餐饮业态不断变化(见图),如何在错综复杂价值链条上分配到更大的利润份额?如何让利润分配更加均衡?从养殖企业到屠宰商,从活鸡市场到冷鲜上市再到中央厨房、鲜食工厂,从居民家庭消费到外出就餐再到手机点外卖,从绿皮火车上啃包裹纸里的德州扒鸡、道口烧鸡仿佛忘记全世界的样子,到高铁上吃可口的肯德基汉堡、宫保鸡丁套餐而心头不由涌起莫名的幸福感,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谁对鸡肉食品质量与安全负责?谁在此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在创业、创新与资本驱动下,正在发生和未来即将发生的生鲜零售端变革、食品及餐饮业态演变、供应链变局,让种植业、养殖业以及诸多相关企业眼花缭乱,不少打造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更是无所适从。对于国内大多数打造全产业链的肉鸡企业而言,虽然未能如“老乡鸡”那样——由肉鸡育种起步,历经37年,从“公司+农户”模式的肉鸡养殖成功转型升级到鸡肉餐饮品牌,但仍在不断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更多的则是开发鸡肉调理品(半成品),亦有打造中央厨房、自建生鲜鸡零售店的。凡此种种,亦如同服装、数码产品等其他产业的诸多生产型企业一样,起初并不想被卷入零售及电商变革而寻求自身建设,而多数企业实际上不知不觉已被裹进一波又一波的变革当中,陷入此中找不到自身品牌建设方向的比比皆是。
 
  从淘宝、天猫到京东、盒马,从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到联华超市、华润万家、永辉超市、苏宁易购,从罗森到全家便利店,从国际团餐巨头索迪斯、爱玛客到国内团餐品牌千喜鹤、快客利,从肯德基、麦当劳到德克士、华莱士、老乡鸡再到重庆鸡公煲、正新鸡排、黄焖鸡米饭,从万达广场到正大广场,从饿了么到美团外卖,近乎同质化的各大品牌鸡肉食材排上货架,一批又一批的鸡肉食材运往鲜食工厂、中央厨房以及全国各地学校、企业的食堂,一款又一款的鸡肉熟食新品及菜品次第推出,一份份外卖套餐被送到消费者手中。此中,谁在决定消费者最终购买?是鸡肉食材生产商的品牌还是电商平台的品牌,或是其他品牌?价格、质量与新鲜、服务,孰轻孰重?肉鸡食材生产企业如何进行评估并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
 
  寻找40年中国肉鸡产业印记,如上所述与鸡肉食材相关的食品零售及餐饮世界的印记自然不可或缺,此中业态变革比肉鸡食材生产端的发展变化更加剧烈,尤其是在巨量资本和创新的驱动下,其商业模式演变更具代表性,且各类业态中的企业兼并重组、成败兴衰更值得反思,而大中城市“网红”餐厅业态的兴起在引起多方关注的同时,亦对监管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鉴于此,顺承“40年中国肉鸡产业印记”专题(上)系列人物专访及产业发展报道,《国际家禽》杂志推出“40年中国肉鸡产业印记”专题(下)系列报道,从渠道拓展、品牌建设、各类业态榜单到采购标准与要求、消费者调查报告,探讨与鸡肉食材生产企业相关的食品新零售及餐饮业态变革历程与未来趋势,以此寻找生产企业如何加强并完善鸡肉食材品牌建设及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思路,以及如何实现从全面保障“最后一公里”到重点保障“最后一米”的可能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短短20余年来的互联网科技发展与数字革命驱动带来的零售端及供应链的巨变:从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1994年4月20日)到招商银行首次开通网络银行(1997年4月16日),从支付宝服务(2003年10月18日)、支付宝钱包(移动支付,2008年2月27日)的问世到微信(2011年1月21日)、微信支付的诞生(2014年3月19日),数字支付变革在改变电商模式——B2B 、C2C、B2C、B2B2C、O2O、P2C、C2B的同时,亦在不断改变中国鸡肉食材流通方式,不断推动鸡肉食品零售及餐饮业态的发展与更迭,持续促进鸡肉食品消费和供应链升级。对于鸡肉食材生产商而言,虽然因此迎来一次次渠道及品牌拓展的机遇窗口期,但亦面临不少考验和难题,亟需通过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共担责任寻求更有效的解决途径。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