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19-12-12来源:综合报道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2019年12月13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9-12-12 2019-12-11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2 辽宁省 31.49 31.82 -0.34 -1.63
24 吉林省 31.02 31.69 -0.66 -1.69
25 黑龙江 30.66 31.11 -0.45 -1.53
华北
17 北京市 32.25 33.18 -0.93 -1.26
19 天津市 32.01 32.88 -0.86 -1.36
18 河北省 32.09 32.43 -0.35 -1.40
20 山西省 31.92 32.16 -0.24 -0.94
21 内蒙古 31.56 32.16 -0.60 -1.62

华东

5 福建省 36.50 37.23 -0.74 -0.92
9 浙江省 35.35 35.50 -0.15 -0.41
10 江苏省 34.82 35.33 -0.51 -1.10
14 山东省 32.89 33.18 -0.30 -0.63
12 安徽省 33.54 33.89 -0.36 -1.36
华中
6 江西省 36.19 36.61 -0.41 -1.42
11 湖北省 34.59 34.63 -0.03 -0.36
15 河南省 32.66 32.97 -0.32 -0.95
7 湖南省 35.83 36.14 -0.31 -1.06
华南
3 广东省 37.07 37.51 -0.44 -1.56
2 广西 37.35 37.42 -0.07 -0.83
1 海南省 44.32 45.13 -0.81 0.00
西北
16 陕西省 32.35 32.84 -0.49 -0.58
26 甘肃省 30.58 30.62 -0.04 -1.22
27 新疆 28.61 28.50 0.11 -0.44
西南
8 重庆市 35.37 35.79 -0.42 -2.56
4 四川省 36.70 36.77 -0.07 -1.28
23 云南省 31.10 31.15 -0.05 -1.09
13 贵州省 33.17 33.17 0.00 -0.56
全国
有2039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33.78 34.20 -0.42 -0.74

2019年12月13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9-12-12 2019-12-11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0 辽宁省 31.35 31.80 -0.46 -1.44
21 吉林省 31.15 31.64 -0.49 -1.45
24 黑龙江 30.33 30.55 -0.22 -1.70
华北
13 北京市 33.04 33.18 -0.14 -0.22
17 天津市 32.00   0.00 0.00
19 河北省 31.61 31.78 -0.17 -0.97
18 山西省 31.71 32.03 -0.32 -0.89
23 内蒙古 30.35 30.64 -0.28 0.00

华东

5 福建省 35.44 36.12 -0.68 -2.76
9 浙江省 33.68 34.65 -0.97 -2.32
11 江苏省 33.61 33.20 0.41 -1.56
15 山东省 32.07 32.53 -0.46 -0.52
12 安徽省 33.27 34.14 -0.87 -1.51
华中
6 江西省 35.27 35.55 -0.29 -1.83
8 湖北省 34.34 34.10 0.24 -0.22
14 河南省 32.10 32.44 -0.34 -1.03
4 湖南省 35.50 35.46 0.04 -1.39
华南
2 广东省 36.81 36.87 -0.06 -1.14
1 广西 36.89 37.08 -0.19 -0.50
西北
16 陕西省 32.02 32.50 -0.49 -0.61
25 甘肃省 29.92 30.31 -0.38 -1.58
26 新疆 27.85 28.01 -0.16 -0.98
西南
7 重庆市 34.60 34.49 0.11 -1.95
3 四川省 36.10 36.18 -0.08 -1.75
22 云南省 30.51 31.02 -0.52 -0.57
10 贵州省 33.65 33.13 0.52 1.62
全国
有386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32.89 33.21 -0.32 -1.28

2019年12月13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9-12-12 2019-12-11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8 辽宁省 30.99 31.21 -0.21 -1.44
20 吉林省 30.91 31.43 -0.52 -1.52
23 黑龙江 29.95 30.85 -0.90 -1.44
华北
14 北京市 31.48 31.41 0.07 0.27
15 天津市 31.40 31.00 0.40 0.00
19 河北省 30.97 31.28 -0.31 -0.81
17 山西省 31.31 31.76 -0.45 -0.81
24 内蒙古 29.38 30.05 -0.66 -0.12

华东

6 福建省 34.96 35.77 -0.81 -1.64
11 浙江省 32.40 33.62 -1.22 -0.77
12 江苏省 32.37 31.91 0.46 -0.88
16 山东省 31.37 31.83 -0.47 -0.56
10 安徽省 32.86 33.33 -0.47 -1.56
华中
4 江西省 35.75 35.35 0.39 -1.03
8 湖北省 34.28 33.82 0.46 0.49
13 河南省 31.50 31.92 -0.42 -1.00
5 湖南省 35.08 35.08 -0.00 -0.91
华南
1 广东省 36.95 36.76 0.19 -0.35
2 广西 36.17 35.85 0.32 -0.55
西北
21 陕西省 30.56 31.95 -1.39 -1.78
25 甘肃省 29.21 29.99 -0.78 -1.84
26 新疆 27.34 28.03 -0.70 -1.08
西南
7 重庆市 34.52 35.14 -0.61 -1.20
3 四川省 35.77 35.51 0.26 -1.12
22 云南省 30.00 30.03 -0.03 -0.44
9 贵州省 33.10 32.13 0.97 1.44
全国
有397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32.33 32.57 -0.24 -0.86

猪肉价格扰动中国物价 中央定调明年生猪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做到保供稳价。为明年生猪工作定下基调。

  资料图:农贸市场内,商贩正在摆放猪肉。

  猪肉价格升高 扰动中国物价

  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表示,会议专门提出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做到保供稳价,“是基于目前整个生猪产能下降比较严重,生猪价格极端化,以往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剧烈的市场波动。”

  据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11月15日介绍,今年以来,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地方环保限养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出现较大程度下滑,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显示,11月29日—12月5日,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为42.46元/公斤,环比下降0.9%,同比上涨121%。

  猪肉价格上涨明显,成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的主要推手。截至目前,CPI同比涨幅已连续3个月超3%。其中,11月份CPI同比涨幅达4.5%。

  以11月份CPI同比涨幅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74.5%,影响CPI上涨约3.27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10.2%,影响CPI上涨约2.64个百分点。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民生工程特别重要。猪肉是重要的大宗农副产品,也是日常消费的主要肉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告诉记者,现在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影响居民消费,甚至推高物价,对于保障民生不利。因此,需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做到保供稳价。

  资料图:生猪养殖场。

  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是根本

  为了缓解猪肉供应偏紧局面,商务部曾会同有关部门分三批向市场投放总计3万吨的中央储备冻猪肉,并大力增加猪肉进口量。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中国猪肉进口量超150万吨,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0%。

  增加猪肉进口量等措施影响下,近期猪肉批发价格曾迎来四周连降。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进口猪肉量长期仅占国内猪肉消费的3%左右。即使现在加大进口力度,也无法填补庞大缺口。

  因此,填补我国猪肉缺口,让猪肉价格回落到正常水平,最根本的解决方案还是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就提出,明确猪肉自给率的目标保持在95%左右,解决中国老百姓吃肉的问题,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的方针。

  资料图:市民在海口市菜篮子销售点购买“放心猪肉”。

  多项恢复生猪生产措施已出台

  为了恢复生猪生产,今年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11月22日表示,8月30日开始,农业农村部会同多个部门出台了17条政策措施,从明确生猪及其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继续实施贷款贴息、缩短非洲猪瘟扑杀补助发放时间、增加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规模、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提高生猪保险保额、支持新建改扩建猪场、加大生猪生产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等方面给予支持。

  除了中央,地方也加大了政策落实力度。据杨振海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出台了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文件,多数省份将生猪稳产保供的目标分解到市县,进一步压实责任;一些省份大力支持龙头企业扩产增养,建设高标准规模养殖场,增加产能的同时推动产业升级。不少地市级人民政府也出台了生猪稳产保供的政策措施。

  “由于生猪产能缺口比较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恢复生猪生产的措施,立足于为养猪企业和养猪户扫清各种政策障碍,包括保障养殖用地、增加补贴等。”冯永辉说,但生猪产能仍需要尽快恢复,此次会议定调将对此起到一个推进作用。


违反国家“稳菜篮”导向的夸张判断必然失败!

  还记得招商证券一个半月前喊出猪肉出厂均价要冲上60元/公斤,牧原股份净利润要到600亿的豪言壮语么?这不,“打脸”很快就来了。

  12月10日,国统局发布的CPI分项数据显示,受到后半月猪肉价格回落影响,猪肉价格环比增速回落16.3个百分点至3.8%,包括肉类进口增加等“稳菜篮”措施都导致了猪肉价格无序上涨遭到遏制。

中国养猪网

  即便是牧原股份自己的销售简报,也能与CPI的结果相互印证。

  根据此前牧原股份披露的销售简报显示,公司11月商品猪肉每公斤出厂价格报30.3元,较10月价格下跌3.2元,其结束了今年1至2月以来连续8轮猪价上涨。考虑到CPI数据比出厂价格滞后,未来猪肉价格压力势必将继续减轻。

  或受CPI数据影响,截止12月10日收盘,牧原股份下跌5.30%,收报84.00元;公司日内遭遇北上资金净卖出高达1.75亿元,为日内陆股通被抛售最为凶猛的股票。由此可见,招商证券的“漫天吹票”似乎已经不被主流预期所认可。

  事实上,招商证券与牧原股份可谓是“铁哥们”,前者除了为后者保荐上市,更帮助后者在2015年,2017年和2019年策动三轮定向增发,合计募集近90亿资金。

  由于与牧原股份关联甚密,招商证券研究所原则上需要对牧原股份进行“避嫌”,不发布研报或者公开评述甚至吹票。然而在今年10月份,招商证券却一改常态,在名为“招商金猪”公众微信号上浓墨重彩地强推牧原股份,甚至在电话会议上向投资者传达一系列所谓“私相授受”的,却违反国家“稳菜篮”导向的夸张判断。

  巧合的是,根据12月10日披露的员工减持公告,在过去十多个月牧原股份享受着猪价上涨带来的股价红利的同时,牧原股份的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8047.34万股已然全面清仓。

  无独有偶,招商证券保荐的牧原股份前两轮定向增发,分别有一期,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其中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已经减持完毕,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则处在限售状态。按照减持进度与期间牧原股份股价估算,一期员工持股的收益约在300%~700%左右!而尚未减持的二期员工持股按照12月10日收盘价计算,浮盈也将达到240%!

  招商证券唱多牧原猪价“被打脸”,预测猪肉出栏价60元/公斤靠谱吗?

  10月24日晚,招商证券召开了金猪十年电话会议。在这一面向投资者的说明会上,招商证券的研究员表示:猪肉不仅会涨,还将“大涨”。其在电话会议上预测过年出栏价应该能看到60元/公斤,牧原明年中性预算看到600亿级别净利润。而在10月8日,雷轶、陈晗两位分析师在金猪十年招商农业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章《金猪十年,猪中牧原》给出的2020年预测净利润是300亿。

  同花顺数据显示,牧原股份2016、2017、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23.22亿、23.66亿、5.20亿、13.87亿。倘若按照招商证券的预测明年净利润600亿,那么则相当于牧原股份过去3年净利润的9倍。

  为何在半个月时间预测的净利润就翻了一倍,是因为猪肉价格“飙涨”给了分析师信心还是因为招商证券是牧原股份定增的保荐机构?

  2019年8月30日,牧原股份拟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17亿股普通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根据询价情况,本次拟发行7666.36股,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拟定为65.2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50亿元。

  根据询价结果,本次发行的发行对象确定为河南鸿宝集团有限公司、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计3名投资者。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获配投资者认购的股票限售期为12个月。

  经证监会核准,招商证券接受牧原股份的委托,担任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可市场不遂人。8月30日刚刚开始启动定增,8月31日中央就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猪价维稳。牧原股份随之也在9月份出现12%的跌幅,勉强收于70元附近。可以想见,70元的市场价,65元的定增价,这对于定增机构显然毫无说服力和吸引力,或许才有了后续发布多篇研报和电话会议的“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牧原股份披露11月份生猪销售简报数据,2019年11月商品猪价格为30.30元/公斤,10月份商品猪价格为33.50元/公斤,价格环比下降9.55%,而这也是猪肉价格今年第一次出现拐点。

  而在稳定猪肉价格方面高层已经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取得一定的成效。11月2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发布会上表示,11月初以来,由于生猪存栏环比回升,冻猪肉上市量的增加,猪肉进口增长等因素影响,国内猪肉价格回落明显。

  高峰进一步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以下措施,缓解猪肉市场价格波动,保障肉类市场供应相对稳定。一是指导猪肉市场供应偏紧的地区;二是鼓励增加进口;三是继续投放中央储备肉,增加节日市场供应;四是加强信息引导,积极引导供需平衡。

  从高峰的发言来看,猪肉价格将保持平稳。而分析师在电话会议上给出明年牧原净利润600亿的预测是建立在猪肉出栏价达60元/公斤和牧原的成本比其它企业低的基础上。

  众所周知,我国今年一直在对猪肉价格进行稳控,保障普通人民群众的“菜篮子”,而分析师给出的猪肉价格预测显然是没有考虑这个预期的。

  护送的不只是2019年的定增

  而除去2019年的定增,2019年以后面临的大量员工持股解禁,也是招商证券本应“免开金口”的理由。

  2015年,牧原股份董事会核准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来募集资金。根据资料此次发行数量不超过3288万股,其中公司实控人秦英林认购不少于986.19万股、钱瑛女购不少于32.87万股。员工持股计划认购股票数量不超过2235.38万股,每股价格前复权后在8元,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合计不超过500人,其中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5人,分别为:曹治年、褚柯、鲁香莉、王华同、秦军,5人合计认购 1.2亿元。

  12月10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2019年1月9日至2019年12月6日通过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方式减持8047.3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72%;截至2019年12月6日,本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的8047.34万股已全部出售完毕。

  从员工持股减持的节奏来看,自从今年一季度解禁之后,上述员工持股计划就开始大量出逃,不到二季度已然减持七成,如果根据一季度牧原股份成交均价43元来计算,这七成股票的收益约在437%!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期员工持股在年初已然抛空,但二期员工持股尚未解禁。

  2017年4月,牧原股份第二轮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得上市,牧原股份二期员工持股获配4053万股,定向增发合计募集资金30.76亿元,保荐人依然为招商证券。这部分股票将在2020年解禁。

  加上第二轮员工持股,以及2019年新进入股东名单的定增投资者尚未抛出,出于“避嫌”原则,招商证券不应该在定增限售时间覆盖牧原股份研报,更不应该“大肆吹捧”。而即便从专业性的角度,招商证券在未纳入国家“稳菜篮”政策预期的前提下就给出“60元/公斤”的均价,是否也违反了审慎全面的第三方研究原则?


连续几周环比下跌!猪肉价格开始回落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猪肉是很多家庭菜篮子的一个重要组成。今年2月,市场上的毛猪价格每公斤12元多,到10月份,已经一路涨到40元左右,猪肉的销量也大幅度下降。不过,从上个月开始,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16省市猪肉价格总指数已经连续几周环比下跌。部分地方猪肉价格重回2字头。猪肉价格真的开始回落了吗?

  廉师傅是菜市场经营卖肉摊位的零售商,清晨不到5点,就来到郑州市郊区的批发市场进货了。

  市场里商铺很多,可是每一家摆在台子上可供挑选的猪肉却不多,挑选余地也不大。廉师傅批发了两片分割好的五花肉和半扇白条。

  往年,廉师傅会进两扇甚至更多的猪肉,现在肉价高,买的人少,所以进货量减少了一半。这家批发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一。据市场管理者提供的数据,整个市场有58家冷鲜猪肉批发商,日销量300头左右,比起往年,销量下降了近一半。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从11月份开始,16省市猪肉价格总指数已经连续几周环比下跌。虽然市场里的商户生意做得有大有小,但总体情况,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监测数据是一致的。

  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批发商告诉记者,他们批发猪肉最贵的时候一斤30元,现在20元多一点。他们现在一天大概能卖十几头猪,而之前价格贵的时候只能卖两三头,现在慢慢恢复了。

  回到市区,已经是早上七点,廉师傅抓紧把批发回来的半扇猪肉分割成不同的品类,标上了零售价格。

  据廉师傅介绍,今年10月,他这个摊位猪肉零售价格最高卖到了32元一斤,排骨卖到了40元,现在,每斤已经降了4元钱左右。

  记者采访的这一天是11月29日,郑州的批发零售市场,虽然平均下来,猪肉价格已经每斤降了4元钱,但对普通市民来说,价格还是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年11月份之前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呢?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说:“这一轮生猪产能下降,是受三个方面因素影响:第一,猪周期的影响。去年3到7月份养猪亏损,养猪场户自己开始调减生产;第二因素就是(去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出现以后,又形成了新的冲击;第三个因素就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不合理的禁养,限养规定,拆除了很多规模场,这样对产能是个长期的影响。总结这次产能下降,它是‘三碰头’,一个是猪周期下行导致的不想养;一个是非洲猪瘟疫情出现以后导致的不敢养;再一个就是地方没有养猪积极性,排斥养猪业造成的不让养。”

  生猪产能迅速下降,市场供应少了,价格自然就会高。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今年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要求各地方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养殖的支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等等,以保障猪肉供应。那么,从去年以来,养殖户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一系列举措究竟对稳定生猪生产起到哪些积极作用?记者走访了一些养殖户和养殖企业。

  河南登封三力智慧养殖有限公司刘忠臣告诉记者:“去年高峰的时候有600头母猪,(年)出栏12000多头猪,去年发生非洲猪疫以后,我们都比较恐慌,就把母猪淘汰了一部分,300多头。留下的母猪也不生产了,因为当时很紧张。”

  记者是经过严格的消毒防范措施后,进入养殖场的。这家养殖场过去是做智能化自动化养猪设备,养猪才四五年的时间,淘汰的能繁母猪都处于繁殖能力很好的壮年时期。随着今年生猪价格开始持续走高、对非洲猪瘟疫情的控制逐步适应,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也在逐步回升。从5月份开始,这家养殖场恢复了生产。

  刘忠臣说,他们现在母猪存栏是800头,一些回交母猪产子数低,可以产10至11个,比真正的种猪会少产两头。

  对养殖户来说,按照常年的价格,少繁殖两头就赔钱了,现在生猪价格是原来的一倍,只要繁育出来,就能赚钱,所以很多养殖户都采用了超常规的办法,把商品猪当做了种猪。

  养猪是有成本核算的。按照正常的年景,饲养6个月、体重达到120公斤,就要考虑出栏,否则再投放饲料,从料肉比角度来说,就不划算了。这家养殖场从5月份恢复生产,到11月,第一批生猪就该出栏,现在因为肉价高,养到了300多斤,还在饲养。这家养殖户的状况,在全国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众多的养殖户虽然恢复生产的时间不同,生猪出栏时间不同,但做法都差不多。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说:“二次育肥的这种肥猪陆续供应上市,客观上提高了肉产量。现在出栏4头猪就相当于过去出栏5头猪,因为猪养得比较大,包括企业从三元肥猪里面选留母猪告一段落,这个生产积极恢复向好,人们的这种涨价预期削弱了。我们200个批发市场的监测,11月1日猪肉的价格(每公斤)52.4元,12月1日猪肉的价格41.5元,(一个月)1公斤下降了接近11元。”

  养殖企业积极性在恢复,生猪存栏量、出栏量都在增加,地方政府也在响应国务院的意见要求,刺激和鼓励养殖企业、养殖户的积极性。国务院意见发布后,截止到11月底,先后有25个省根据国务院意见,出台了相应的文件措施。9月27日,河南省发布了《加快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通知》,提出13条具体举措。

  非洲猪瘟疫情让所有的养殖企业都提高了防控意识,记者准备去一家新建种猪场采访,即使不进入饲养场内部,也要在距离企业三公里外,更换防护服,对车辆进行消毒处理。

  河南登封裕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军介绍:“我们目前存栏母猪是4000头,年产10万头出栏,其中5万头是种猪,其中有5万头是作为育肥来饲养的。2019年10月份开始正式投产的,而且都是怀孕母猪,11月23日开始产第一胎,第一胎就产了16头。”

  河南省的13条规定,针对疫情防控,种猪场和规模养猪场、养殖户建设洗消中心,省财政一次补贴30万元,对从国外引进的种猪,每头补贴3000元,累计补贴1万头。

  这两年,养殖企业在疫情防控、环保设施等方面都增加了成本,这一次,无论是国家的贴息贷款,还是地方政府的补贴,都可以大大缓解企业的压力。而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完善,如何帮助养殖户抗风险,地方政府也想了不少办法。

  河南登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治龙说:“过去生猪保险比例比较低,为了叫老百姓养殖户提升信心,提高养猪的积极性,由原来500元提高到800元,有些品种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成倍增加。”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任心俊说:“我们河南又拿出了1.7亿元的资金,进行资源化利用这些项目,这些项目主要还是用于生猪,因为对这个行业来说,资源化利用处理最多的就是生猪的粪便,畜禽资源化利用是一个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

  随着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措施办法的落地,未来的市场将有怎样的预期呢?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说:“我们相信,在今年年底前,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就会止降回升,在明年年底前,生猪生产能够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的水平,到了后年,生猪生产完全恢复。对于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是有信心的。”

  猪肉价格高低既关系到我们的伙食水平,也是政府的关切。从地方到农业部都有信心,生猪生产明年年底可以基本恢复到常年水平,同时前三季度我国进口猪肉增长43.6%,现在大部分还没有上市销售,所以保障猪肉的基本供应是没有问题的。此外,禽肉的产量前三季度同比增长了10.2%,牛羊肉的产量前三季度同比也都在增长,所以总体来看,老百姓碗里应该不会缺肉。不过,放眼长远,这次的肉价波动也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动物疫病的防控体系,同时加快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养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