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破解中国禽流感动态传播与活禽贸易之间的联系

2020-03-12来源:国际畜牧网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作者重建了1996年以来H5N1病毒在中国的传播动态数据,结合病毒基因组,将数据与新近出现的其它高致病性亚型进行比较。发现,AIV传播模式和中国家禽贸易网络关系十分密切。
 
  本次中国新冠疫情逐渐接近了尾声,大家的生活工作正在走向正轨。企业开始复产复工、上下班也出现早高峰,一切都在往正常的轨道行进。只是路上的行人依然都戴着口罩,证明大家对疫情个人处理的重视。然而在新冠疫情发生的过程中,还重叠了多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020年至今我国禽流感疫情汇总
 
日期 禽流感类型 地区 发病(羽) 死亡(羽) 扑杀(羽)
2月9日 H5N6 四川   1840 2261
2月1日 H5N1 湖南   4500 17828
1月21日 H5N6 新疆 9 19  
1月20日 H5N6 新疆 13 13  
1月16日 H5N6 新疆 1 1  
1月8日 H5N6 新疆 15 15  
 
  疾病面前,众生平等。瘟疫来袭,一样脆弱,一样无助。
 
  禽流感与活禽交易之间的联系
 
  活禽贸易,在亚洲HP AIVs的传播和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家禽贸易是如何大面积传播AIV的呢?这依然扑朔迷离。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Qiqi Yang等人,联合国内外多家机构,近期在PNAS上发表《Assessing the role of live poultry trade in communitystructured transmission of avian influenza in China》文章,评估了中国禽流感动态传播与活禽贸易之间的联系。
 
  作者重建了1996年以来H5N1病毒在中国的传播动态数据,结合病毒基因组,将数据与新近出现的其它高致病性亚型进行比较。发现,AIV传播模式和中国家禽贸易网络关系十分密切。

  H5N1、H7N9和H5N6的血凝素(HA)基因系统系谱显示,病毒在不同地点间频繁移动,显示出明显的地理混合。而随距离增加,病毒谱系转化率降低。但也观察到一些长距离移动现象,特别是进/出吉林、新疆(H5N1和H7N9)和宁夏(仅H7N9)等北部省份。

H5N1(A)、H5N6(C)和H7N9(E)在中国家禽中的传播,H5N1(B)、H5N6(D)和H7N9(F)的跨省病毒谱系转化率随距离增加而降低
 
  病毒传入和传播的流行病学后果取决于家禽贸易网络的结构。为此,作者评定出了五个活禽贸易区(LPTC):东、西、南、东北、中北。

灰色/黑色曲线表示省际活禽贸易的流动性,颜色越深流量越高。
 
  下图形见证了三种亚型的变迁史。H5N1亚型最初在南方发生(LPTC-1),随后到东南部(LPTC-2)和中北部(LPTC-4)开枝散叶(A)。H7N9和H5N6也类似(B和C)。来自东南部(LPTC-2)的H7N9病毒最终分化成了两支:长江三角洲系(LPTC-2)和珠江三角洲系(LPTC-1)。H7N9在这些传播扎根了三年多,造成了四波流行。不过,H7N9在第五波时远走他乡,从LPTC-1传播到中国各地。而尽管H5N6显示了蠢蠢欲动的外流冲动,但主要还是较为安分守己地呆在LPTC-1和LPTC-2内搞事情。
 
  野生鸟类也会传播病毒,它们在越冬和繁殖地之间迁徙,中途稍事停留。但每一次的停留,都为病毒在当地水禽、哺乳动物和环境的传播埋下了危险的火种。由此,病毒家族通过鸟类迁徙可能出现远距离扩散,比如最近的H5N8全球传播。

H5N1(A)、H5N6(B)和H7N9(C)禽流感病毒的空间传播动态
 
  作者发现,相同LPTC的病毒转化率(H5N1的平均值为1.08;H5N6平均值=1.06;H7N9平均=1.07)高于省际(H5N1平均=0.98;H5N6均值=0.98;H7N9=0.97)。随后的随机化测试也正如所料,转换率结果并无二致。此项测试证实了LPTCs能很好解释AIV的各种血统在中国大地上的繁衍生息。
 
  该研究结果为了解亚洲AIV谱系的前世今生提供了见解,并可能有助于预测其他地区AIV毒株的冒头,对制定AIV预防和控制战略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结语
 
  容易变异是流感病毒的天性,新毒株就有可能引发新的流感大流行。人类历史上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直接原因可能就是纯禽流感病毒变异造成,而1957、1968年的两次流感大流行均系人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的重配。
 
  参考文献:
 
  1. Yang, Q., et al., Assessing the role of live poultry trade in community-structured transmission of avian influenza in Chin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0 DOI: 10.1073/pnas.1906954117.
 
  2. 刘春艳,艾军红. 甲型 H7N9 禽流感病毒的病毒学特征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06):405-408.
日期 禽流感类型 地区 发病(羽) 死亡(羽) 扑杀(羽)
2月9日 H5N6 四川   1840 2261
2月1日 H5N1 湖南   4500 17828
1月21日 H5N6 新疆 9 19  
1月20日 H5N6 新疆 13 13  
1月16日 H5N6 新疆 1 1  
1月8日 H5N6 新疆 15 15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