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6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0年4月16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0年4月16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全国猪价连续6周下跌,猪周期是否迎来拐点?
当前,猪肉供给相对较充裕,屠宰企业减量压价收猪意愿较强。全国生猪产能持续恢复,拉低了养殖户对未来行情的预期,压栏减少了,导致价格回落。
猪肉市场尚未出现趋势反转。全国商品生猪供给同比仍明显下降,春季是补栏高峰,出栏节奏将减缓,加上消费复苏,预计4月下旬全国猪肉价格将止跌企稳。
4月12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白条猪批发均价为每公斤40.5元,比2月18日的50.5元显著下跌19.8%。“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均连续6周下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对记者表示。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每公斤57.23元,环比下跌2.8%;生猪价格每公斤36.19元,环比下跌2.5%;仔猪价格每公斤91.28元,环比上涨11.7%。从不同地区猪肉价格看,除黑龙江、天津、甘肃、内蒙古、宁夏和河北等少数省份猪肉月均价保持涨势外,其他24个省份均下跌。四川、重庆、江苏、福建、江西、浙江等省份跌幅均超5%。从不同省份生猪价格看,青海、甘肃、宁夏、云南、陕西、内蒙古、河北环比上涨,山西和天津与上月基本持平,其余各省份均有不同程度下跌。湖南、四川、福建、广东跌幅明显。广东生猪月均价跌幅最高,为6.7%。
从全国集贸市场周价格看,自2月份第4周开始,猪肉价格连续6周下跌。4月份第1周环比跌1.7%,为每公斤54.82元。生猪价格自2月份第3周开始下跌。4月份第1周为每公斤34.75元,环比跌1.9%。“最近几周猪肉价格呈现波动下行走势,每周最高价、最低价环比均有下降。”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
全国猪价持续回落是什么原因?“相对于消费需求,当前猪肉供给较充裕。因终端消费持续疲软,屠宰企业减量压价收猪意愿较强。加之3月份以来中央储备冻猪肉6次累计12万吨投放市场,生猪和猪肉价格呈小幅下跌态势。”朱增勇说。
朱增勇告诉记者,全国生猪产能持续恢复,拉低了养殖户对未来行情的预期,目前压栏减少了。2月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环比增长2.8%。其中,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1.7%,自上年10月份以来连续6个月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户出栏积极性。前期压栏大猪最近加快出栏,导致价格回落。
正常情况下,白条猪每扇单重一般在35公斤至40公斤。生猪压栏时间越长,屠宰后单重越大。刘通发现,进入3月份以后,上市白条猪单重过大,而且上市量不断增加。目前,单重低于45公斤的不足10%,50公斤左右的占70%。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张君华告诉记者,上周(4月4日至10日),北京新发地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082.43头,比前一周的1010.86头增加7.08%;比前三周的961.57头增加12.57%。“多地养殖场积压了大批单重过大的生猪,这些生猪大部分已经属于肥猪系列。在气温逐渐升高后,肥猪会被消费者排斥,销售会出现一定压力。最近肉价下降,主要是这批单重过大的白条猪进入市场,对肉价形成了打压。”刘通说。
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均连续6周下跌,是否预示猪价转入下跌周期?
业内专家认为,猪肉市场尚未出现趋势反转。张君华表示,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916.43头,今年同比下降43.52%。目前,北京市场上销售的白条猪绝大部分仍来自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中东部地区。这些地区的生猪产能自去年9月份开始恢复,不仅供应北京地区,一部分还远销华东地区,使得北京地区生猪供应仍然维持偏紧状态。
朱增勇表示,全国商品生猪供给同比仍明显下降。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2341.43万头,同比减少37.2%。其中,2月份屠宰量832.09万头,环比减少44.9%,同比减少35.6%。他认为,4月下旬全国猪肉价格将止跌企稳。生猪供给总体偏紧,春季是补栏高峰,养殖端出栏节奏将减缓,消费仍处于过渡期,随着集团消费和外出消费将逐渐复苏,预计南方销区猪价将首先止跌反弹,带动4月下旬全国猪价呈现企稳趋势。
惨烈的猪圈论战!龙头之争、模式之争、疫苗之争……
非洲猪瘟一年7个月以来,猪圈的论战就一刻没有平息过,我虽然是非洲猪瘟后不久就参与猪股投资,但是直到去年10月才关注雪球,但是听说猪之争最早起始于2017年的牧原与温氏的轻重资产之争,非洲猪瘟后升级为群猪股龙头之争,模式之争,周期之争,疫苗之争……
猪之争的主要问题是非洲猪瘟后的猪逻辑很复杂,并不是简单的其它制造业的品牌,技术,市占率等等逻辑,猪行业有很多短逻辑,其中渗透着养殖业的众多痛点,特别是非洲猪瘟后痛点直接颠覆了过去猪周期的逻辑,想形成完整的投资长逻辑,并非易事。
这就是为什么猪圈之争最为惨烈的根本原因。非常考验每位投资者的,常识认知,逻辑思维能力,对价值的理解,以及对产业的深入了解。虽然我是去年十月后才进入雪球猪圈,但也基本了解了猪之争的历史。愿为新粉丝分享对猪之争的历史的理解。

1,史诗级别资本故事pk周期股没价值。
这个争论应该是非洲猪瘟后不久就已经成为主题之争。一些没有投资猪股的人不断用周期论歧视猪产业,一直到今天仍然会有周期论泛滥。一次产业重建为主题的投资,当然是史诗级别,重建产业哪儿来的周期?周期论者一茬茬被打脸,猪股绝对是猪瘟后大A时段收益最多的品种之一,最初这一组争论的结果是,早期猪队员不赚300%以上都不好意思说参与了史诗故事。现在还在说周期论的都是早期这一论调的徒子徒孙辈分的人,就别出来丢人了。
2,温氏pk牧原之争
这个争论通过查找历史论坛发现最早可追溯到2017年,本质轻资产模式PK重资产模式,非洲猪瘟后逐步升级争论更加激烈。所谓轻资产就是没有育肥产能投入,其育肥产能和公司技术服务之间存在巨大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生产稳定性,造成了生产秩序的混乱。而重资产模式是自建育肥产能,不存在产能被去化的问题,生产受猪瘟影响不久后就恢复了增长。温氏和牧原股价在猪瘟后同时在20多元起步,如今差距巨大,争论似乎可以画句号了。要是还有人争论这个话题,无聊又无趣,也就是自找没趣。
3,疫苗之争
起初疫苗消息一出,对短期股价还有一点影响,再后来猪队友们越来越不当回事了,其本质是猪队友们对疫苗常识认知水平越来越高,疫苗研发难度非常大,非洲猪瘟病毒并非简单病毒,研发疫苗人类科学界还不具备这个水平。即便是有疫苗,让全国的猪带毒,也没有人有勇气批准使用。这里的风险巨大,责任也巨大,国际主流科学界都认为防控才是最有效的办法。什么公司用没用过疫苗都已经过去了,我想也都不会再用。所以疫苗之争基本不要再提了,咱都是有常识的人。
4,技术升级之争
技术升级是对抗非洲猪瘟的唯一出路,也是行业重建的基础。各公司都在粗放型养猪向精细化升级,都已认清了代差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无论是牧原的工业化,新希望的聚落式,温氏的养殖小区,正邦的租赁猪场后的自我升级,都走在升级的路上。虽然升级结果还无法考证,毕竟养猪技术不是一般的产业技术,可以在实验室完成,养猪升级要靠几个轮回的猪出栏才能得到验证。不承认技术升级的存在,一味认为非洲猪瘟能过去,无论散养,还是农户,还是规模企业都能多养猪,那是不成立的逻辑基础。
5,企业赚高猪价的钱道不道德之争。
非洲猪瘟后整个产业要升级重建,要想让消费者吃到便宜肉,就必须投入巨大的资金建设更多优质的能防控猪瘟的产能。现在情况是散养户没钱升级,农户不具备融资信用借贷升级,行业外资本看到非洲猪瘟不敢投,没资金投入就无法重建产能。
唯一出路就是让能养的活猪的企业赚到钱后扩大产能,消费的起高猪价的消费者多吃肉,为今后大家都能吃到便宜肉贡献资金,就这么多猪,只能是出价高者吃肉,价低者没肉吃,等待价高者贡献资金给好企业多养猪,这是一次为低收入群体的义卖行为。能养活猪的企业和吃高价猪的消费者都是很道德的,都是努力为社会做贡献。那些指责他们不道德是人,请告诉我重建多养猪的钱从哪儿来,你道德你能出的起吗?到底谁最缺德?非洲猪瘟之初产业共识重建需要万亿资金。
6、短期经营数据和长期发展基础之争
养猪产业不是制造也,很难看短期数据得出长期经营状况,养猪涉及育种周期,投苗节奏,产能建设和投苗匹配节奏,育肥和市场淡旺季节奏,非洲猪瘟后各企业都打乱了经营节奏,都在调整产能布局,有些可能调整的快,有些可能阶段水平好但没有后劲,有些可能为了更长远发展牺牲短期出栏,这些情况很复杂。所以短期数据争论本身没任何意义,毕竟有做价值成长偏好的投资者,还有短期参与热点交易的投资者,就不是一个偏好的脑子,争论不出结果的事,为什么要争论呢?
7,各股好坏之争
这个争论是猪圈内部争论,我向来认为,只要不人身攻击,不互相歧视,不无根据的抹黑都是可以争论的,越争论越清晰,本身是好事。但是有一点希望大家不要忽视,就是猪股中牧温新是作为白马,或者是偏好白马的机构投资者重点持有的品种,毕竟机构投资者在成长和稳定价值上都有需要,是比较好的参与机构持仓组合成员之一,其它很多小猪股基本作为概念股面目出现,里面的资金性质和那三位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看起来小猪换手很大,资金会制造活跃,提高流动性。这种股价稳定性很差,对一般投资者来说很难把控,一直以来我总在告诉投资者,这类股跌起来肝颤,涨起来心跳,有本事和里面的资金玩,就再次祝您成功。
所以,本身猪股都不是一个类型的公司,也是不同性质资金参与的股票,从博弈交易的角度看,其对策也应该完全不一样。所以根本没有可争论的问题。
总结,猪圈争论多,吵翻天,有其猪圈特有的产业痛点,并不是猪圈的人比其它投资者更不堪,也不是猪圈本身就该比其它圈乱,凡是指责猪圈的人都是外行,都是自我寻找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存在感。但是就猪瘟后猪圈的猪队友收益水平足以傲视大A所有投资者。
我在猪圈,所以我骄傲。
养猪企业一季度利润大涨 猪价或将全年高位运行

江西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猪调运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我省狠抓各项关键防控措施落实落地,目前非洲猪瘟疫情形势总体趋缓。为进一步巩固非洲猪瘟防控成效,维护生猪调运秩序,确保生猪复产增养目标任务如期实现,根据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决定从4月份开始到6月1日,在全省集中开展为期60天左右的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专项整治活动。现将《全省集中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抓好贯彻落实。
2020年4月10日
全省集中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当前,正值生猪补栏增养的关键时节,种猪、仔猪调运频繁,近期四川、河南、重庆等省市发生的8起非洲猪瘟疫情均由违法违规调运引发。为严防此类违法违规行为在我省发生,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疫情跨区域传播风险,保障生猪规范有序调运,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根据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切实把《动物防疫法》、《江西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31号)《省政府关于加快建立非洲猪瘟防控长效机制切实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9]12号)各项要求落到生猪生产全产业链中,严格生猪养殖、经营、运输、屠宰等环节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行为,进一步控制非洲猪瘟疫情传播,切实保障生猪生产安全。
二、整治内容
(一)加强场户管理,严把饲养“源头”关。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推动落实本地区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好官方兽医监督巡查制度,要通过包场包户等方式,将生猪养殖场户防疫监督、疫情排查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人,实行监督人员网格化管理。落实生猪养殖场基本信息备案制度,实现规模猪场全覆盖。严格落实《畜牧法》有关规定,认真查验销售仔猪的养殖场有关资质,督促养殖场向购买者提供仔猪生产性能指标、免疫情况等信息。要高度关注网络销售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落实专人对各种网络平台涉及本地的销售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研判,对于生猪销售价格明显低于当地均价的养殖场户,要列入重点监控,及时进行现场检查,必要时进行抽样检测,严防染疫生猪调出。
(二)加强产地检疫,严把生猪出栏关。加强产地检疫申报管理,督促养殖场户等落实检疫申报主体责任,按规定时限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督促生猪收购贩运单位和个人凭养殖场户委托书代为申报检疫。严格按规程实施生猪产地检疫,强化资料审核查验、临床健康检查等关键检疫环节;科学开展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做好跨省调运种猪产地检疫工作。规范产地检疫证明领取、使用和管理,加强检疫证明电子出证账号管理,明确出证人员的权限和责任,落实好检疫电子出证审核程序,严禁“隔山出证”、倒卖检疫证章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加强调运环节监管,严把流通运输关。各地要以县域为主,安排专人分兵把守当地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协调当地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严查调入调出生猪和运猪车辆,建立查验台账。发现“三无”生猪(无检疫证明、无牲畜耳标、车辆未备案)的,在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由货主负责就地就近隔离观察15天;出现生猪发病、死亡或检出非洲猪瘟阳性的,要坚决扑杀并不得给予补助;对违规经营主体一律依法严肃处理。建立生猪运输车辆黑名单制度,对违法违规运猪车辆取消备案。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要加强对调运生猪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调运规定的,要坚决依法依规处理。
(四)加强落地监管,严把到达接收关。严格落实生猪跨省调运到达目的地后有关防疫和监管要求。对用于屠宰的生猪,要严格核对产地检疫证明附具信息与实际到场是否相符、是否存在违反中南区生猪调运规定屠宰中南区外生猪、是否存在异常急宰等情况,及时回收产地检疫证明,严防产地检疫证明流失;严格按规程开展屠宰检疫,发现疑似非洲猪瘟临床症状以及脾脏、淋巴结等典型病理变化的,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按程序报告。对于继续饲养的生猪,要督促落实跨省调运非种用生猪落地24小时报告制度,对于未履行报告义务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处罚。要严格履行跨省调运种猪隔离观察制度,经隔离观察合格的方可混群饲养。
(五)加强全链条监管,严把信息对接关。要依托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等信息化平台,逐步探索建立生猪免疫数量与检疫申报数量相结合、产地检疫与运输监管相结合、启运地出证与目的地反馈相结合的动物检疫全链条信息化监管模式。加快推进生猪养殖场户基本信息、免疫信息与电子出证系统对接,严把产地检疫出口;在运输环节依托电子出证系统查证验物,做好监督检查痕迹化管理;完善生猪运输车辆信息化管理,实行网上申请备案并及时发放纸质生猪运输车辆备案表;推进将生猪到达信息和屠宰场入场信息及时录入电子出证系统,并实时推送给全国兽医卫生综合信息平台。
(六)严打违法违规行为,严把监督执法关。要健全完善生猪违法违规调运销售等的举报和核查机制,公布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实行有奖举报,对群众及媒体等举报反映的情况及时开展核查;通过监督检查、明察暗访、接访举报等方式,对辖区内是否存在非法调出调入生猪行为进行拉网式排查。要密切省际间动物卫生监督协作,加强线索通报和信息会商,对涉及跨省调运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一查到底。加大对经营、运输染疫猪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排查力度,一旦发现要及时固定证据,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发现涉嫌犯罪的,按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部门。
三、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上旬)。各地要及时传达、部署专项整治有关要求,制定本地实施方案。要通过发放“明白纸”、开展专题讲座、网络视频等方式,向养殖场户宣传“非洲猪瘟危害大,不能购买来源不明、未经检疫的仔猪”“检疫要提前申报,不能随报随检”“养殖和防疫档案要真实齐全,不能弄虚作假”“检疫证明要与生猪一同交付,防止检疫证明用于违法违规调运”等内容,推动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中旬—5月下旬)。各地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全面落实专项整治各项部署。要深挖一批疫情隐患线索,严打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公布一批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要以专项整治为契机,规范动物检疫及监督执法行为,进一步提升动物卫生监督人员能力素质。
(三)总结提高阶段(5月底)。各地要全面总结专项整治取得的成效,认真梳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认真组织研究下一步工作方案,完善打击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的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履行职责的实际需要,完善各项调运监管等制度,根据检疫监督工作实际需要,补齐检疫报检点、补齐条件保障,配备满足动物检疫监督工作需要的官方兽医。生猪调出地、调入地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网格化管理队伍,切实做到守土有责,严防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要发挥本地区非洲猪瘟防控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对于工作力量不足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要及时向指挥机构报告。
(二)强化指导服务。各地既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也要维护生猪市场正常流通秩序,保障生猪有序调运,不得层层加码禁运限运、设置行政壁垒。要采取有力措施,为生猪养殖场户增养补栏创造便利条件,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
(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生猪调运相关法规政策规定,营造规范生猪调运、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强大声势。对在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并做好典型事迹宣传。
(四)做好重点情况报送。请各设区市于4月20日、5月20日前报送两次本设区市生猪养殖场户监督网格化管理人员名单和包场包户情况;于6月1日前报送本设区市专项整治总结和查处的违法违规调运生猪典型案例。专项整治过程中,如有重大情况,可随时报告。
(五)每周报送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内容包括专项整治动员部署情况、严把“六关”落实情况、开展督导及其他工作情况。开展的工作请形成文字材料,有关工作数据请填写附件一并上报。请各设区市于每周一上午下班前报送上周工作开展情况,遇法定节假日调休顺延。此外,农业农村部和省厅还将不定期通过视频网络调度各地实施情况。省级专项整治举报电话,0791-86258029。各设区市要固定专人每周报送情况,请将人员名单于4月13日前与周报一并报送省动物卫生监督所,联系人:郑艳红,电话:0791-86258029、88858062(传真)。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