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发出对抗非洲猪瘟新“利器”,既不是疫苗,也不是兽药!产值达30亿

2020-09-07来源:《科技日报》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9月4日,记者从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湖南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和长沙市现代种业产业链办公室主办的“长沙·中国隆平种业硅谷畜禽产业产学研项目成果转化会”获悉,来自湖南农业大学文利新教授团队的原创成果“非洲猪瘟感染特异性阻断剂”产业化项目,正式落户隆平种业硅谷。
 
  项目实施后,有望服务5000万头生猪的非洲猪瘟控制,产值达30亿。
 
  文利新介绍,这是在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关键技术创新上取得的原创性成果。团队创新和发展了生物安全理论,提出了新生物安全观和贴膜原理。
 
  “非瘟病毒感染猪,主要通过咽喉部和消化道粘膜入侵,这说明非瘟病毒有开启猪机体的‘钥匙’。通过给黏膜表面贴上非特异性或特异性防护膜,阻断或干扰病毒与黏膜表面受体结合,是高效防控病毒性疫病的最有效手段。”
 
  p72和P54蛋白,是非洲猪瘟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和强免疫原性蛋白,参与病毒对靶细胞的吸附与进入。
 
  文利新团队根据上述理论,对P72和P54基因克隆,重组乳酸菌,再利用重组乳酸菌的精准表达,制成了黏膜感染阻断剂。
 
  此后,通过口服方式,与咽喉和消化道黏膜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封闭非瘟病毒受体结合位点,形成生态占位,有效阻断病毒入侵。
 
  这一阻断剂,既不是疫苗、也不是兽药,作用的功能蛋白为亚单位抗原蛋白,不含非瘟病毒基因,无变异和生态风险,无垂直传播。作用机制仅利用竞争受体和物理阻断,应用后能快速扑灭和阻断疫病漫延。
 
  目前,成果已在长沙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专项支持下,开展了中试田间试验,在全国近百个猪场,数万头母猪和20多万头育肥猪中实施了稳产、复产、精准清除、迅速扑灭疫情方面的应用,效果良好。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