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7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4月27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4月27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大猪”压制猪价!5月存变、六七八月有价?
昨日猪价华北、东北、华东、西北、西南地区猪价微幅下跌,华南、华中地区猪价呈现微幅上涨,市场仍呈一定僵持态势,大猪价格对市场依旧有着压制作用,猪易预计今晚猪价呈现稳定为主,局部地区猪价微幅调整。猪易论坛资深网友肖杰观点“标猪待价而沽变大肥,大肥慌不择路,经常在行业内造成踩踏事件,不看好五月份,真正有价值的是六七八”,具体详情如下:
昨日猪价:跌涨调整,“大猪”压制,猪价难涨?
整体呈现涨跌调整的趋势,稳定省份有所增加。与昨日相比,北方地区多地由涨转跌,南方地区跌势收缓,逐步趋稳。只有河南跟海南省有小幅反弹,猪价整体调整幅度不大。
从今天的猪易论坛网友报价情况来看,同样呈现趋稳的态势,部分地区有小幅的涨跌调整,但幅度不大,供需双方均有观望的态度,尤其是养殖户,对近期频繁的猪价调整已经习惯,目前出栏的仍以大猪为主,通过卖猪报价的帖子来看,300斤以上的猪源为主,标猪惜售情绪较浓,供应偏紧。
据猪易数据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4月25日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23.17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07元/公斤,跌幅为0.30%,较20年同期32.56元/公斤下跌9.39元/公斤,跌幅为28.84%。
各大区域猪价表现:华北、东北、华东、西北、西南地区猪价微幅下跌,华南、华中地区猪价呈现微幅上涨,生猪平均价格微幅下跌。
整体来看,全国生猪价格呈现跌涨调整态势,屠宰企业猪价稳定现象偏多,少量屠宰企业有着一定的跌涨调整现象,东北地区屠宰企业再度出现一定的下跌现象,少量企业有二次下跌现象。今日南北地区养殖企业猪价呈现稳中伴跌态势,养殖企业猪价调整现象依旧较弱,大体重生猪销售难度依旧偏大。
从今日北京、上海消费城市批发市场白条价格走势来看,批发市场白条开磅价格呈现跌涨调整,市场未形成统一调整方向。
从今日屠宰企业采购难度来看,北方地区屠宰企业采购难度较弱,部分企业有着一定的下调现象,养殖场出售难度偏大,部分企业进行降价销售,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屠宰企业采购难度一般,市场有着一定的僵持态势,大猪价格对市场依旧有着压制作用,猪易预计今晚猪价呈现稳定为主,局部地区猪价微幅调整。
标猪如同少女说不愁其实也愁,挑三拣四一不留神就成了剩女,相对应的大龄剩男几乎都是渣,于是剩女心理就出状况了。
大肥也是如此,标猪人人喜欢东家总是要待价而沽滴,总之高价低价都舍不得出手,一不留神,猪就入围肥肥圈子里了,这个标猪非常讨厌的唯一缺点就是长得太快,这个应该是致命弱点吧。
对于大肥市场五分之四时间段内都是拒绝的,只有腊肉+香肠那两个多月比较吃香,剩下的时间几乎都是别人瞄准了之后,追着屁股后面狠命的抽打,总之大肥时常都表现出慌不择路的感觉,经常在行业内造成踩踏事件。
绝大多数养猪人基本出身自农民,自古农耕观念都是庄稼收不收年年都要种,从事养猪也是不看市场不看需求只管养猪,结果就是供需关系不匹配,供大于求猪价自然不好。猪毕竟是个商品,你得了解消费需求后再谈生产吧,不这么做结局就是常常被对手抓住尾巴狠狠的揍。这个行业如同一场牌局各方都想赢,谁露出破绽谁被动挨打认输。
历年春节后很长时间需求都处于低迷期,这就形成了三四五月份猪价低洼期的一种规律,此时无论自媒体还是同道都在自觉不自觉参与这个概念性宣传洗脑。屠企更是参与其间进行暴力性威胁恐吓,首先统一压大肥价不压标猪价,一开始大肥生气来个不卖不卖。接下来压标猪价直接拒收大肥,让大肥在市场屯积增量培育堰塞湖。最终可能出现某些有利事件,比如高温来临或者冻肉支撑或者猪企助纣为虐跑得快,一下子大肥彻底垮塌行业被彻底拖进黑暗中。
五月份好与不好应该各占一半,五一放假是大肥疯狂逃跑的最后机会,也是猪价承前启后准备涨价的机会,不过大肥+猪企还是有可能搅局五月份,但是六月份一定是不破规律。本人并不看好五月份,真正有价值的是六七八,即便五月份反弹又如何?
朱增勇:动物疫病不改恢复态势 今年我国生猪出栏预计增长19.2%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猪肉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博士指出,受2020年新扩建规模场产能集中释放的带动,我国2021年的生猪出栏量较上年预计大幅增长19.2%,达到6.13亿头。猪肉产量预计达到4927万吨,同比增长19.8%。
“预计从四季度开始商品猪的供给量会明显增加,全年接近5000万吨的猪肉产量加上猪肉进口的话,基本上我们已接近2017年的供给水平。”他在4月20日举行的2021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报告称,今年我国猪肉进口仍将保持高位,全年预计在380万吨左右。
他特别提到,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2月份北方地区出现的动物疫病确实对部分地区生猪生产造成了一些影响,但前提是我国整体的生猪产能已经明显恢复,其影响只在于降低产能恢复的速度或者幅度,而不是如一些行业人士所认为的完全逆转。这种“逆转”的观点曾使得一些养殖户对于春节前后的猪价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结果由于压栏较多,猪价在3月底、4月初出现了一轮超跌。
朱增勇还认为,最近猪价出现了明显的反弹,除了因为超跌后的市场反弹、价格下跌后屠宰企业标猪收购量有所增加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部分养殖户对于后市仍有看涨的心理,进而购买中大猪进行二次育肥。这部分二次育肥猪又会对接下来的5、6月份猪价反弹形成一定的抑制。
由于北方非瘟疫情发生较早,其2020年补栏、扩产的速度和规模总体高于南方地区,2021年南方产区包括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有望加速恢复。在朱增勇看来,生猪产业短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有效应对非瘟疫情、继续提升生猪产能。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将成为重点,产能恢复逐渐向高质量发展过渡。
2021年供需分析
朱增勇分析称,除了规模企业扩张和新建产能释放,生猪生产的一大短期影响因素便是生产成本的上涨。
这主要源于目前玉米和豆粕原料价格的上涨,不过随着四季度新玉米的上市,以及玉米及其替代品的进口增加,他预计四季度开始玉米原料的成本将会逐步回落,三季度及之前的玉米价格则是稳中有降。
农业农村部在4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亦指出,在近年来玉米需求增长的拉动和成本上升的推动下,今年以来玉米价格的高位运行是种恢复性的上涨。该部正与有关部门一起,通过增加超期储存的稻谷、小麦投放,适当扩大玉米及替代品的进口,引导调控需求等多项措施,保障饲料粮供应。
“从后期的走势来看,综合考虑农民和贸易商手中的余粮、加工企业库存以及进口等因素,新季玉米收获上市前市场供应是充足的,价格持续上涨是缺乏支撑的。秋粮上市后市场供应有望进一步改善,以我为主保障谷物基本自给的格局不会改变。”农业农村部称。
朱增勇还指出,养猪企业通过成本管理如加强精准营养、淘汰性能落后的母猪或加强上游种猪性能的研发,亦可望在“十四五”后期降低部分生产成本,但总体而言仍会高于上一个周期的平均成本,大约为13-14元/公斤。
市场方面,短期影响因素则包括冻品流通和猪肉进口、猪肉消费以及生猪产品的调运政策。
据介绍,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市场积累了大量的冻品,这部分冻品的出库也是影响3月份猪价出现超跌的一个因素。同时,今年一季度我国猪肉进口仍达到117万吨左右,同比增幅近30%。随着年初以来全球猪肉价格的上涨,我国猪肉进口到下半年将会开始出现下降。此外,新冠疫情对于猪肉消费的影响已经逐渐减缓,特别是随着猪价的下跌,2021年的猪肉消费将会明显恢复。
朱增勇称,生猪的调运政策也在影响着市场供需,特别在我国屠宰和养殖是分离的两个主体,屠宰主体可能会利用这种阶段性的稳定供给增加,而在一定程度上压低生猪价格。
由此他判断,2021年我国猪价仍处于较好水平,总体围绕25元/公斤上下波动;预计2022年生猪供需将会进入基本平衡状态,猪价在18元/公斤上下波动;2023年后生猪供给将会出现连续两年的阶段性供给过剩,2024年下半年则会进入新一轮价格周期。
各省公布一季度生猪存栏量:四川3992万头、湖南3804万头、云南3145万头……
近期,各大省份陆续公布了一季末的生猪存栏情况,各省份目前究竟还有多少猪呢?
截至发稿,湖南、四川、福建、广东、湖北、湖南等22省市先后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生猪存栏情况。
谁多谁少,一起来看看。
从生猪的存栏数量上来看,目前公布的22个省份中,最高是四川,生猪存栏已达3992.1万头;其次是湖南3804.50万头,比第一名的四川仅仅少了187.6万头;第三是云南3145.79万头。
01、四川:一季度,生猪存栏已达3992.1万头
记者在15日召开的2020年四川省畜牧协会年会上获悉,全省生猪恢复发展势头迅猛,今年第一季度生猪存栏已达3992.1万头,同比增长33.7%,能繁母猪存栏达402.4万头,同比增长30.5%。
四川省统计局网站4月19日消息,今年以来,全省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经济循环日益畅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市场预期不断改善,一季度全省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总体呈现“加快恢复、稳步向好”态势。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一季度,生猪出栏1537.5万头,同比增长37.8%;牛出栏81.1万头,增长2.2%;羊出栏416.6万只,增长2.4%;家禽出栏1.9亿只,增长10.4%。
02、山东:一季度生猪存栏2822.1万头
山东省统计局21日消息,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315.0亿元,同比增长5.3%。
生猪产能较快恢复。3月末,生猪存栏2822.1万头,同比增长29.4%;生猪累计出栏增长13.1%,增速同比提高42.1个百分点。肉蛋奶、水产品等供应充足。
03、湖南:一季度末生猪存栏3804.50万头
4月20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通报会。据介绍,一季度全省经济延续恢复性增长,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上年同期下降2.7%),两年平均增长2.3%。
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存出栏增长较快,生猪出栏1529.57万头,增长29.6%;3月末,生猪存栏3804.50万头,增长33.9%。
04、湖北:一季度末生猪存栏2205.41万头
湖北省统计局4月21日公布今年一季度全省主要经济指标: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1335.25亿元,增长30.5%。
生猪产能快速恢复。一季度末全省生猪出栏1065.52万头,同比增长95.5%;生猪存栏2205.41万头,同比增长24.8%,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28.58万头,同比增长22.9%,比2019年同期增长8.9%。
牛羊家禽生产稳步回升。一季度末全省牛出栏29.95万头,同比增长14.6%;羊出栏140.11万只,同比增长62.2%;家禽出笼16311.26万只,同比增长23.2%。一季度全省水产品产量132.57万吨,同比增长19.4%。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小龙虾、螃蟹等高价值品种占比提高。
05、广东:一季度生猪存栏1893.63万头
广东省统计信息网21日公布2021年一季度广东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广东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2.5%,园林水果增长4.4%,茶叶产量增长17.2%,禽肉产量增长9.8%,猪肉产量增长29.7%,水产品产量增长7.1%。
生猪产能明显恢复,一季度末,生猪存栏1893.63万头,同比增长36.3%,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190.54万头,增长28.2%。
06、广西:一季度末生猪存栏2071.68万头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网站21日消息,一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4.7%。禽蛋产量同比下降2.2%,牛奶产量增长3.8%,猪牛羊禽肉产量102.84万吨,增长16.1%。
生猪产能加快恢复。一季度末,生猪存栏2071.68万头,同比增长24.0%,其中能繁母猪增长17.5%。一季度生猪出栏702.73万头,同比增长27.2%,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的80.4%。
07、江苏:一季度生猪存栏1261.7万头
4月22日,江苏省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71.9亿元,可比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3.6%。
畜牧业快速恢复。3月末,生猪存栏1261.7万头,同比增长103%;生猪出栏553.5万头,同比增长136.3%;能繁母猪129.7万头,同比增长74.9%。水产品产量有所增长。一季度,全省水产品产量114.2万吨,同比增长3.7%。
08、河南: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178.25万吨
4月21日,河南省统计局公布全省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比2019年同期增长0.4%,两年平均增长0.2%。
猪牛羊禽肉产量178.25万吨,同比增长27.6%;其中猪肉产量增长43.3%,牛肉增长2.9%,羊肉增长3.5%,禽肉增长6.6%。禽蛋产量113.35万吨,同比增长0.1%。牛奶产量31.37万吨,同比增长4.2%。
09、安徽:一季度生猪存栏1561.4万头
安徽省20日公布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3%,两年平均增长3.7%。
3月末生猪存栏1561.4万头,增长36.8%,其中能繁母猪增长35.5%;生猪出栏664.5万头,增长42.8%,猪肉产量57.3万吨,增长43.2%。一季度,肉蛋奶总产量135.1万吨、增长20.3%,水产品产量增长4.2%。
10、江西:一季度生猪存栏1624.8万头
4月20日上午,省统计局与省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1.9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畜牧业受生猪产能大幅增长的影响,实现总产值达300.0亿元,增长21.6%,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0%,成为拉动第一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季度家禽生产稳定增长,家禽存笼2.2亿只,增长4.4%;家禽出笼1.4亿只,增长5.4%;禽肉产量22.0万吨,增长18.0%;禽蛋产量15.6万吨,增长7.8%。
生猪产能恢复良好,3月末生猪存栏1624.8万头,增长49.7%;生猪出栏710.7万头,增长49.1%;猪肉产量55.8万吨,增长47.3%。
11、福建:一季度生猪存栏916.24万头
福建省统计局网站21日消息,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6.74亿元,比上年同期和2019 年同期分别增长4.2%和7.1%。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分别增长2.7%、3.0%、6.6%和3.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长4.2%。
主要农产品产量总体保持增长。一季度肉蛋奶总产量83.05万吨,增长9.6%。其中,肉类产量64.84万吨,增长9.7%,其中猪肉产量增长23.1%;水产品产量188.26万吨,增长3.4%。
生猪产能显著恢复,一季度末,全省生猪出栏391.34万头,同比增长23.8%;生猪存栏916.24万头,同比增长37.2%;能繁母猪存栏93.29万头,同比增长36.7%。
12、云南:一季度,生猪存栏3145.79万头
云南省统计局网站4月19日消息,一季度云南省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全省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畜牧业加快恢复。全省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粮食生产形势良好。一季度,畜牧业产值582.40亿元,同比增长11.0%。猪牛羊禽肉产量127.01万吨,增长14.2%,其中猪肉产量98.75万吨,增长18.6%;生猪存栏3145.79万头,增长30.1%;生猪出栏1117.27万头,增长20.2%。
13、重庆:一季末生猪存栏1121.87万头
重庆市统计局网站20日消息,2021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延续了好态势、实现了“开门红”,为全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打下坚实基础。
生猪生产加快恢复。一季度,生猪出栏534.14万头,同比增长35.2%;家禽出栏6093.10万只,同比增长20.5%;牛出栏8.60万头,同比增长2.7%;羊出栏126.12万只,同比增长3.9%。生猪产能明显恢复,季末生猪存栏1121.87万头,同比增长23.8%;能繁母猪存栏114.94万头,同比增长28.5%。
14、贵州:一季度全省生猪存栏1254.94万头
贵州省统计局网站4月19日消息,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91.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两年平均增长4.4%。
畜牧业稳步增长。一季度,全省生猪存栏1254.94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6.9%;生猪出栏639.89万头,增长4.7%。牛存栏459.96万头,下降3.4%;牛出栏48.59万头,增长1.8%。羊存栏295.32万只,下降3.4%;羊出栏78.56万只,增长1.0%。家禽存栏1.14亿只,增长3.3%;家禽出栏0.35亿只,增长6.5%。
一季度,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70.7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2%。其中,猪肉产量56.96万吨,增长5.9%;牛肉产量6.52万吨,增长8.9%;羊肉产量1.36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禽肉产量5.89万吨,增长7.6%。禽蛋产量8.22万吨,增长20.7%;生牛奶产量1.35万吨,下降22.9%。
15、天津:一季末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25.9%
4月20日,天津市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6%。
生猪产能恢复明显,一季度末,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25.9%,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量增长27.9%;一季度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55.8%,有效保障了节日市场猪肉供应。
16、北京:一季末生猪存栏27.3万头
1季度末,全市生猪存栏量27.3万头,较上年增加14.3万头,同比增长109.7%。
17、陕西:一季度末生猪存栏851.9万头
陕西省统计局网站20日消息,一季度总体呈现经济恢复有力、质量改善明显、后劲蓄势向好的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
猪牛羊禽肉38.9万吨,增长22.5%;牛奶23.4万吨,增长0.6%;禽蛋13.3万吨,增长0.7%。截至一季度末,生猪存栏851.9万头,增长5.7%;牛存栏149.4万头,增长0.7%;羊存栏859.3万只,增长4.9%;家禽存栏7335.5万只,增长8.0%。
18、青海:一季度全省生猪存栏68.15万头
青海省统计局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主要畜禽发展平稳,生产形势稳中趋好。
全省生猪存栏68.15万头,同比增长62.3%,能繁殖母猪存栏10.0万头,同比增长78.3%,环比增长6.0%,出栏18.10万头,同比增长7.4%;牛存栏639.01万头,增长8.6%,出栏28.32万头,增长3.7%;羊存栏1612.84万只,下降5.1%,出栏108.92万只,增长3.9%;家禽存栏149.12万只,下降1.9%,出栏48.82万只,增长1.4%。
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6.35万吨,增长5.0%;禽蛋产量0.41万吨,增长28.1%;牛奶产量6.90万吨,下降1.6%。
19、内蒙:一季度全区生猪存栏543.7万头
4月19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2021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新闻发布会。
会上获悉,一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1.0%,两年平均下降2.6%。一季度,全区猪存栏543.7万头,同比增长22.5%;牛存栏747.1万头,增长6.8%,其中奶牛存栏135.8万头,增长4.8%;羊存栏6696.8万只,增长1.3%。从产量看,肉禽蛋奶产量均实现增长,猪牛羊禽四肉产量达35.9万吨,同比增长34.5%。禽蛋产量11.1万吨,增长8.0%。牛奶产量119.5万吨,增长5.7%。
20、兵团:一季度末猪牛羊存栏687.64万头
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2.3%,两年平均增长1.1%。畜牧业产值65.96亿元,同比增长7.3%。
一季度末,猪、牛、羊存栏头数687.64万头(只),同比下降0.3%;期内出栏234.18万头(只),增长2.6%。其中牛出栏9.39万头,同比增长5.2%;羊出栏128.16万只,下降2.2%;生猪出栏96.63万头,同比增加8.38万头,增长9.5%。期内主要畜禽肉类产量同比增长6.5%,牛奶增长3.2%,禽蛋增长12.0%。
21、宁夏:一季度,全区生猪出栏31.09万头
一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33亿元,同比增长14.9%,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5.0%。其中,农业产值增长0.3%,林业增长2.2%,牧业增长20.7%,渔业增长1.1%,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性活动增长4.2%。
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季度,全区生猪出栏31.09万头,增长13.3%;肉羊出栏194.94万只,增长24.1%;肉牛出栏21.91万头,增长44.5%;家禽出栏394.45万只,增长16.4%。
主要农产品供给持续增长。其中,蔬菜产量38.69万吨,增长0.7%;牛奶产量65.22万吨,增长29.7%;水产品产量1.67万吨,增长0.9%。
22、海南:一季度出栏生猪75.23万头
4月20日,海南省举行2021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副局长王瑜介绍,一季度海南省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各项主要指标增长实现开门红。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3.37亿元,同比增长5.2%。生猪生产持续回升,出栏量75.23万头,同比增长38.7%。水产品产量41.72万吨,同比增长12.8%。
为什么非瘟爆发半年后猪价才上涨?此轮疫情决定了后续猪价走向
最近一段时间,养猪人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猪价走势问题,过完年猪价连连下跌,好不容易上涨了几天,最近又开始下跌,养殖户对于养猪前景也看得有点悲观。
“下半年行情怎么样?”“什么时间开始涨价?”“今年养猪还能赚钱吗?”类似的话题不断在网上刷屏,下半年猪价走势到底怎么样?
国内母猪存栏量、生猪出栏量、国内猪肉消费量、猪粮比等都是影响猪价走势的重要因素。但我认为今年下半年主要因素还是南方非瘟疫情的爆发情况,近两年猪价断崖式走势都是由于非瘟疫情的影响造成的。非洲猪瘟没有进入我国之前,国内生猪价格是没有超过20元/斤的。
猪价行情走势一直都有周期性,一般是4年一个周期,养猪人根据行情变化分析得出,赚一年,平一年,赔二年的客观变化规律,但是涨幅一般比跌幅要大一些,因此很多猪场只要坚持持久养猪,在猪价行情到来时,多数会赚一波红利。
但是非洲猪瘟来了以后,从2018年8月份,东北首次发现国内第一例,东北猪价跳崖式下跌,紧接着养猪大省河南发现第二例,华北猪价暴跌。自此之后,疫情自北向南袭来,2019年3-5月份,两广开始发病,5-6月份, 四川、湖南等地开始发病,最晚是湖北,一直持续到2019年下半年,猪价都是低迷状态。
而猪价转折点是在2019年9月份,也就是中秋节前后,全国疫情基本结束,这距离国内大部分地区非瘟发病大约有大半年时间,时间节点以3月份为基准,从东北到南方。
为什么猪价上涨发生在非瘟爆发后半年呢?
大家回想一下,对于非瘟发病的猪场,大家会怎么操作?如果前期发病,多数猪场会选择“拔牙”操作,如果大规模大病,那猪场就只有快速处理,无论大小,只要能处理的猪只,全部处理掉,剩下一些毫无价值的猪只,只能等待死亡。
那么处理的生猪去哪了?走访客户过程中,我们发现只要超过100斤的猪,都有人来收,大猪进入屠宰场,小猪做成分割品进入冷库。猪场大量抛售生猪,猪场周边、交通要道、屠宰场、市场等地点早已经被污染。
去屠宰场卖猪的车辆,去菜市场买肉买菜的老百姓,都有可能携带非瘟病毒,最终大环境被污染,那周边猪场防控压力变大,对于没有生物安全意识的散养户来说,威胁就更大了,这也就是养猪越密集的地区发病越严重的原因。
猪场大量抛售生猪出栏,一些还未达到出栏体重的猪只,也被迫进入市场,那猪肉供求就被打破,再加上屠宰场趁机压价,最终导致猪价下跌,抛售越严重,猪价下跌就越厉害。
等到抛售情况停止,冷库里冻肉也出得差不多了,猪价才开始恢复,这也就是2019年下半年猪价上涨的时间点,就好在中秋节前后,因为在那个时间,国内生猪出栏量几乎下降到最低点。如果按照这个规律分析,正好是全国大规模非瘟发病的半年后。
目前所处的时期,与2019年年初比较相似,从去年开始华北地区开始出现新一轮非瘟疫情,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最为严重,一直持续到3月末,目前这一轮疫情已经传播到安徽北部,大有自北向南传播的趋势。
下半年猪价走势可能得看南方疫情爆发情况
此轮非瘟疫情北方爆发,南方肯定也不例外,但有两种可能:
1、南方非瘟疫情散发: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疫苗毒并未跨过秦岭淮河,南方暂时区域稳定,疫情能够控制,只是散发,属于正 常出栏,产能释放,出栏增加,价格走势可以参考2020年下半年价格走势,先高后低。
2、南方非瘟疫情爆发:南方夏季梅雨季节来临,疫情爆发。南方养猪密集区出现类似华北地区的疫苗毒发病,那么下一轮抛售就开始了,淘汰、清场、拔牙等,出栏超过本来产能释放应该增加的量。抛售开始就是猪价下跌的起点,也是下一轮猪周期的开启点。价格走势可以参考2019年下半年价格走势。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方案(试行)》,自2021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距离方案正式实施没几天了,估计实施后对于非瘟疫情也会有所抑制,上述的两种情况所对应的猪价波动幅度也不会那么大。
不管是那种情况,产能都是增加的,肥猪出栏比例肯定增加,价格相对肯定下跌,高点应该在29元/公斤左右。后期建议大肥逢高出栏,不要盲目压栏。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