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0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5月20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5月20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进口猪肉减少6.52%!
据5月18日中国海关总署网站发布的4月进口主要商品人民币量值表显示,4月猪肉进口量为43万吨,同比增加8.7%,环比减少6.52%;1-4月猪肉进口量为159万吨,同比增加18.1%。如果按均价来看,4月进口猪肉总价为789722万元,折算均价大概为18365.63元/吨;而3月进口猪肉折算均价为17905.24元/吨,进口猪肉价格上涨是导致4月进口量下降最直接的原因。具体就来看为何猪肉进口量会下降,后期又会如何?
首先是国内猪价下滑缩小了与进口猪肉的价差,国内猪肉的成本优势正在加强。据商务部公布的全国白条猪肉价格来看,5月14日当周全国各大批发市场的白条猪批发价格为26.86元/公斤,已经是自1月15日高点47.47元/公斤的周度白条猪批发价格持续下滑,已经连续下跌四个月,下降20.61元/公斤,跌幅达43.42%,这期间基本未出现过反弹。已经跌至2019年8月9日当周白条猪肉批发价格的26.91元/公斤。国内生猪存栏的持续复苏,供应数量的增加导致了猪肉价格的持续下滑。国内猪肉价格的下跌缩小了与进口猪肉的价差,使得食品加工企业考虑使用国内猪肉的意愿加强,这也是影响猪肉进口量下滑的原因。
其次是国外猪肉价格上涨出口数量减少。受疫情以及饲料价格的上涨,国外生猪养殖企业开始挣扎,猪肉供应过剩逐渐消失和强劲的出口导致白条猪肉价格上涨。以西欧的法国为例,在我国春节期间(2021年2月15日当周)法国白条猪批发价格约1.201欧元/公斤,截止4月27日当周已经涨至1.498欧元/公斤,涨幅达24.73%,加上美国等欧美国家猪肉价格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这就导致了国内市场使用进口猪肉的成本增加,低价优势减小也是导致进口猪肉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最后是境外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还是较国内严重,特别是印度变异毒株已经在全球多地被发现,加上世卫网站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巴西等猪肉出口国的确诊病例与印度一起占据前三甲,而变异毒株的传播性较广和感染性较强,国内相关行政部门除了加强监测外,进口商为了避免风险也会降低相关的进口量,这也是进口商考虑的风险点之一。
不可忽视的是,进口猪肉成本与国内生猪价格已经比较接近,所以某些食品加工厂进口猪肉制作食品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不过因国内生猪养殖的持续恢复,供应数量逐步增加,猪肉价格将会逐步回归常态,食品加工企业在使用国内猪肉的优势将增加。
豆粕、玉米上涨近800元/吨,生猪是止跌还是减产?
今年年后猪价基本呈现持续走跌的态势,2月中旬也就是春节期间,全国生猪均价还在30元/公斤左右,而截止今日仅19元/公斤左右,短短3个月的时间猪价跌了近11元/公斤。
在五一假期前,大家都预计今年五一假期将会迎来报复式出游,消费需求也会受到带动。而假日期间人流量也确实比较大,“某某景区爆满,因人太多游客要求退票”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但是,假日期间人员的流动并没有给生猪市场带来太大的利好提振,养殖户期待的猪价反弹也并没有到来,并且在节后猪价更是加速探底。
目前大部分地区猪价单斤已经跌至个位数,10元以上的寥寥无几,猪肉价格也随之大幅走跌,不少地区猪肉价格早已跌回非瘟前水平,笔者附近的市场猪肉零售价格已经跌到了12元/斤。在猪价跌至阶段性新低后,养殖户接受程度下降,抵触情绪增强,近日猪价跌幅有收窄之势,但反弹力度不足。
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1595万头,能繁母猪存栏4318万头。在生猪产能的恢复供应增加以及市场消费低迷的共同作用下猪价持续探底,但目前产能并未恢复至非瘟前水平,总体上供应仍处于绝对偏紧张状态。且不管是养殖企业还是中小养殖户依旧面临大量三元母猪更换的问题,产能增速能否达到预期尚是未知数,这一数据是否真实反映了当前生猪市场的存栏情况也未可知,毕竟近期地方政府鼓励养殖户扩产的扶持政策仍时有出台。
另外,受人工以及防疫成本、饲料成本的上升,现在全国平均成本已高达17.4元/公斤左右。外购仔猪养殖户从2月份就开始亏损,自繁自养的利润一公斤也仅剩2块左右。如果猪价继续下跌,养殖户生产积极性必将下降甚至减产,但目前并未到去产能的时候,因此饲料价格的上涨也将限制猪价继续下跌空间。
今年不管是豆粕还是玉米价格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
豆粕价格虽在春节后有所回落,但受美豆库存下降及天气炒作影响,在5月份美豆一度突破1600美分,创下近年来新高,国内豆粕价格也随之再度上涨,截止上周豆粕均价涨至3641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870元/吨。近期随巴西大豆的大量到港,国内大豆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所缓和,但总体上豆粕价格并未出现太大回调,以高位震荡为主,2021年豆粕价格整体也将高于2020年。
而玉米价格也因供应紧张持续高位,截止上周玉米周度均价为2867元/吨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价差也高达780元/吨左右。2021年玉米整体价格高于2020年价格也基本毫无悬念。
因此,不管是从生猪供应还是成本方面来讲,猪价继续下跌的空间均有限。加之居民消费的逐渐恢复,以及冬季非瘟疫情的影响,市场还是看好6-8月的行情的,预计近期猪价也有望逐渐趋于平稳。
发改委最新数据:猪价较高点跌去35.7%!养猪头均利润创新低
国家发改委网站最新披露的《2021年5月第1周猪料、鸡料及蛋料比价》显示:5月第1周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23.36元/公斤,环比上周大跌3.79%。自2021年1月第1周上涨到本轮高点36.33元/公斤以来,近期猪价具体走势图如下:
5月第1周的23.36元/公斤,较本轮高点36.33元/公斤跌去35.70%。
5月第1周23.36元/公斤的猪价,创下2019年8月第3周以来新低,较2019年10月第5周猪价最高时已下跌了41.31%。
根据发改委测算的数据,本周全国猪料比价为7.04,环比下降3.16%。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270.25元。
我们来看下自2019年1月以来每头猪的预期盈利趋势:
在猪价下跌和饲料等成本上涨的戴维斯双杀下,5月第1周每头猪270.25元的盈利预期,已经创下2019年3月第2周以来新低(当时猪价尚未受到非洲猪瘟影响。)
发改委分析认为:五一假期期间,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略有好转,带动猪价短时走高,但随着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提升,加之生猪出栏体重依旧偏大,市场消化能力有限,随后猪价下跌。目前养殖端抗价情绪升温,猪价再降空间有限,预计下周生猪价格或震荡调整为主。
猪粮比还在8:1,猪企纷纷陷入亏损泥潭
猪粮比才刚刚跌到8:1,猪企已经大量陷入亏损。在本轮罕见的猪价波动中,猪粮比也随之失常,通过传统的猪粮比波动观察行业利润状态,从而调整养殖规模已经不合时宜了。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不断下跌,猪粮比不断回落。据中国政府网发布的中国大中城市猪粮比价数据,该指标目前已从2019年10月中旬最高点20.1回落至8.43。
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收盘,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报24950元/吨,盘中一度创下今年1月25日以来新低24750元/吨;同时,玉米期货主力收报2831元/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869元/吨。按照5月11日两者的收盘价计算,二者比价为8.8:1,与现货市场猪粮比价基本保持一致。
以往,猪粮比进入9:1-6:1区间,通常意味着猪企日子过得还不错,但现状并不是这样。
“据我们测算,自繁自养成本为15.42元/千克,外购仔猪成本为20.80元/千克,外购仔猪已全面亏损,自繁自养企业若加上厂房、设备折旧也几乎处于盈亏边缘。”光大期货农牧类分析师吕品表示。
据卓创资讯最新数据,截至5月11日,生猪自繁自养盈利为584.77元/头,较上月同期下滑41.11%。卓创资讯分析师牛哲对记者表示:“自繁自养的养殖企业当前的盈利空间虽然较前期大幅缩水,但尚处于小幅盈利状态。外购仔猪或者购买小体重标猪进行二次育肥的养殖单位,目前已经深陷亏损的泥潭。由于前期补栏的仔猪每头成本多在千元以上,加之饲料价格处于高位,补栏、育肥成本较高,这部分群体亏损约在300-600元/头。”
“生猪养殖从规模上分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养殖户。大型企业多有母猪储备,因此总体依然维持盈利,盈利水平同母猪储备量相关,中小养殖户灵活性更强,仔猪成本目前是主导养殖利润的核心因素。”中信建投期货生猪分析师魏鑫分析。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