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5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8月25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8月25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评:东北猪价全面跌破14元 7月猪肉进口小幅增长(2021年8月25日)
据数据统计,2021年8月25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4.82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05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8月18日)下跌0.21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3省份猪价上涨,24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下跌0.08元/公斤于12.71元/公斤。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7.1-7.4元/斤,河南7.2-7.5元/斤,江西7.4-7.7元/斤,广东7.9-8.2元/斤,湖南7.3-7.6元/斤,山东7.2-7.5元/斤,湖北7.1-7.4元/斤,河北7.1-7.4元/斤,北京7.1-7.4元/斤,辽宁6.7-7.0元/斤。
今日猪价继续下跌,上涨地区已经寥寥无几,东北地区猪价再度全面跌破14元/公斤。目前供应端出栏仍相对积极,而需求端没有比较明显的变化,生猪价格总体继续走跌为主,且今天下跌范围扩大,预计短期内仍将震荡偏弱为主。另外,近日海关总署公布7月份猪肉进口总量为35万吨,环比增长2.94%,同比下降18.60%,降幅明显。国内生猪养殖业快速恢复,猪价腰斩,后期虽预计随三四季度需求好转猪价会有一定的回升,但总体上回升幅度有限,且国际肉价上涨,进口猪肉均价也随之上调,进口再度明显增长的概率较小。
河南南阳市:支持牧原集团发展壮大!养猪大户强势加码屠宰产能
日前,河南省南阳市支持牧原集团发展指挥部召开支持牧原集团加快发展座谈会。会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支持牧原集团加快发展摆上重要位置,紧紧围绕牧原集团发展布局,制定出台更加具体、更加细致、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支持牧原集团做大做强。
近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拟募资不超过95.50亿元扩大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和生猪屠宰项目。其中88.7亿元用于新增23个生猪养殖基地,新增养殖规模677万头;拟投资22.87亿元用于新建4个生猪屠宰项目,合计屠宰能力1300万头。
一、河南南阳市:支持牧原集团发展壮大
8月20日,河南省南阳市支持牧原集团发展指挥部召开支持牧原集团加快发展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朝瑞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听取了相关部门和牧原集团关于企业发展运营、存在问题、下步打算及意见建议等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支持牧原集团发展壮大,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六稳”“六保”要求的有力举措,是践行“项目为王”“产业立市”理念的具体行动。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支持牧原集团加快发展摆上重要位置,紧紧围绕牧原集团发展布局,制定出台更加具体、更加细致、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支持牧原集团做大做强。
要利用牧原集团行业影响力,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拉长产业链条,推动链群式发展。
要强化服务意识,躬身入局、狠抓落实,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着力解决好企业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
牧原集团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积极融入南阳新发展格局,实现“牧原模式”南阳全覆盖,围绕做大做强主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构建覆盖上下游的生猪全产业体系,为南阳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养猪大户强势加码屠宰产能
牧原集团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始建于1992年,历经29年发展,现已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于一合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总资产1900亿元,员工15万人,子公司300余家。旗下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上市,养猪业务遍及全国24省(区)103市215县(区),2020年出栏生猪1812万头,成为国内第一养猪大户。
近期,牧原股份发布公告,拟募资不超过95.50亿元扩大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和生猪屠宰项目。其中88.7亿元用于新增23个生猪养殖基地,新增养殖规模677万头;拟投资22.87亿元用于新建4个生猪屠宰项目,合计屠宰能力1300万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下半年的猪肉供应或会比今年上半年还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受生猪产能恢复的影响,上半年猪肉产量为2715万吨,同比增长35.9%,全年猪肉总产量有望突破5000万吨。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前,我国猪肉的消费量曾达到5407万吨。而在2019年,猪肉的消费量仅为3793.70万吨。以此计算,再加上我国每年进口的猪肉量,今年的猪肉供应是非常充足的。
此种情况下,牧原股份的扩产似乎有些激进。据悉,其扩产主要针对屠宰产能。查询历年公告发现,截至目前,牧原股份投产屠宰产能合计为400万头/年。牧原股份的生猪产能此前已超过6000万头,仅本次新增的超过670万头的生猪产能就足以配套其屠宰业务。
但是,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首席战略官秦军表示,牧原股份之所以向下游屠宰行业进行规划布局,一方面是响应国家从“调猪”到“调肉”政策的转变,另一方面是考虑中原等地区属于生猪调出大区,屠宰产能不足,尤其是先进产能很稀缺。
截至目前,公司已投产河南省内乡县、正阳县两个屠宰场,设计产能合计为400万吨,预计到今年年底公司运营中的屠宰产能会超过2000万头。
三、屠宰是门好生意吗?
生猪价格一跌再跌已成行业的心病,因此扩充边界正在成为业内的流行做法。
据牧原股份的说法,此次扩张或正是为了应对生猪价格下跌影响。秦军表示,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可能会相较于上半年小幅上升,但是仍需保持谨慎;明年生猪价格的平均水平大概率比今年更低,预计明年上半年出现低点的可能性较大,生猪价格下跌对今年和明年的利润均有一定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产能上的扩张,牧原股份也打算增加品类。牧原股份在对投资者的回复中表示,现阶段公司屠宰厂销售的产品以白条、分割产品为主。
考虑到新零售的需求与市场环境,未来其有计划增加精分割流程,针对性销售非标准化分割品。未来牧原股份在肉制品方面也会更加开放,采用多种方式扩充产能,同时积极拓展多种销售渠道。
一位上市猪企的相关负责人向中国商报记者坦言,养猪企业发展屠宰加工业务可以与养殖环节的生猪价格波动形成对冲,适度缓解了猪价下行给公司造成的整体影响。但是,短期内投入屠宰业务或也难以看得见利润。相关政策的出台也使屠宰行业在上游收购和下游销售环节面临着隐性的双重价格限制。时而发生的畜、禽疫情也会给该行业造成不利影响。此外,人力成本的逐渐升高也进一步挤压了该行业的利润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双汇发展面临的营收困境或是屠宰行业的一个缩影。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郭刚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今年二季度由于猪价持续下跌,屠宰企业出现阶段性亏损。限于冻品库存压力,屠宰企业的鲜销率一直维持83%以上。目前对于国内屠宰企业鲜销最大的利空因素主要是三点。一是市场冻品库存和肥白条的冲击;二是进口冻品的冲击;三是下游消费提升缓慢。在三重利空因素的制约下,屠宰企业鲜销率是否能保持高位还是一个未知数。
农业部三天发两文,养猪业的春天要来了?
Mysteel解读:凉风渐起 猪价是涨是跌?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处暑正当时,秋分不远矣。历经1-6月的斜坡式下跌,又走过7-8月的起起伏伏,生猪市场即将迈入“金九银十”,猪价是延续一蹶不振,还是迎来久违的上涨?
图1 2020-2021年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走势图
产能超前恢复市场不缺猪也不缺肉
市场不缺猪。自去年3-4月份国内新冠疫情形势好转以来,生猪市场老生常谈的话题便是产能恢复,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分别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101.6%、100.2%,提前半年实现恢复目标。
从数据表现来看,国内生猪产能恢复情况普遍好于市场预期,生猪供给大大增加,这也是猪价自今年1月开始持续回落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国生猪价格比本轮猪周期最高价下降了60%以上,截止8月24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报14.00元/公斤,同比下跌64.19%。
猪价持续下行,生猪养殖利润持续收窄。据Mysteel农产品跟踪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34周,自繁自养头均亏损163.53元,环比下降382.82%,同比下降105.86%,外购仔猪头均亏损1336.69元,环比下降31.28%,同比下降192.67%;猪周期尾声,养殖利润远低于同期,养殖场一方面通过降本增效,减少人工及其他成本损失,加快低产母猪淘汰,优化猪群结构,另一方面暂停或终止新项目投建,缩减产能,并保持现有市场份额。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5%,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增长,生猪供给将偏于饱和化、合理化、正常化。
市场不缺肉。2021年7月,猪肉进口35万吨,环比增加2.94%,同比减少18.6%;1-7月猪肉进口266万吨,同比增长3.9%。冻品行情苦不堪言的当下,前七个月冻品进口量仍同比增加,虽说近期为管控新冠疫情国外输入,中国海关陆续暂停奥地利、美国、西班牙等多家海外肉类工厂输华,预计下半年冻肉进口量将有所减少。但前期进口的冻肉仍静静躺在港口冷库,因国内白条肉价格随生猪价格大幅下跌,进口冻肉性价比降低,尽管冻品满库、爆库,其出货情况也不容乐观,再加上国内部分企业行情错判后遗留下的大量冻肉库存(据Mysteel农产品跟踪数据统计,国内屠企冻品库存率为29.48%),叠加上述所说的4.39亿生猪存栏转化为猪肉,并结合个人消费习惯的转变,猪肉消费量的减少,综合来看,市场是不缺肉的。
9月后需求增长刺激猪价上行 但幅度有限
图2 2019-2021年全国屠企开工率走势图
据Mysteel农产品跟踪数据统计,截止2021年34周,国内屠企平均开工率为22.98%,环比下降3.16%,同比增加22.27%,较2019年下降11.5%。产能恢复至非瘟前水平,屠企开机率却比产能严重受损的2019年还低,可见近年来猪肉消费损失的严重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居民消费的转移,鸡鸭鱼肉相较于猪肉而言,更便宜也更健康,在倡导健康饮食的当下,低脂肪的鸡鸭肉更受居民欢迎;另一方面,国内外新冠疫情时不时爆发,8月中上旬因国内疫情形势严峻,谢师宴、升学宴等聚集性餐食活动均被限制。而当前疫情已发展势头已得到有效控制,且8月底这个时间节点,正值学校开学前夕,随着月底后学校陆续开学,餐饮业将逐渐回归正常经营,对消费刺激或偏大,且历经大半年亏损后,终于将迎来猪价上涨的盼头,市场推涨心态或较为高涨,故预计9月中上旬猪价或有较大幅度上涨,同时中秋、国庆节前的备货行情,或在9月中旬上下将猪价推升至7月后最高点,但不可忽视的仍是产能恢复、生猪供给充足给猪价带来的拖累。
政策的支持真会改变猪业行情么?预计年底生猪均价约为19元/kg!
8月20日,中国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刚表示,将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保持能繁母猪合理存栏水平,稳定规模猪场存量。农业部官网刊登的政策解读指出,目前生猪生产已完全恢复,下半年是猪肉的消费旺季;综合判断,猪肉市场供需在一定时期内会维持基本平衡,养猪业有望保持适当盈利,但养猪的高利润阶段已经过去。
8月20日,中国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刚表示,将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保持能繁母猪合理存栏水平,稳定规模猪场存量。农业部官网刊登的政策解读指出,目前生猪生产已完全恢复,下半年是猪肉的消费旺季;综合判断,猪肉市场供需在一定时期内会维持基本平衡,养猪业有望保持适当盈利,但养猪的高利润阶段已经过去。
政策的支持真会改变猪业行情么?事实并非如此!
在短暂反弹后,国内生猪价格又陷入阴跌行情。8月24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201跌破17000元/吨大关,刷新上市以来新低。
与期市近期走跌行情相同,生猪现货市场价格也不乐观。据统计数据,8月24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4.54元/公斤,较前一日的14.68元/公斤下跌了0.14元/公斤,单日跌幅0.95%;
近一周以来,猪价呈小幅下行态势,最近三四天猪价跌势趋缓企稳,围绕14.8元/公斤保持窄幅平稳震荡局面。目前最低价东北地区行情维持在13-13.5元/公斤,多地大肥猪出栏价格低于12元/公斤。南方高价区大部市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除广东和海南两省高位持稳外,其他各地维持在15.5-16元/公斤左右。对比此前生猪价格高企时供应紧缺的市场环境,目前国内生猪供应量较为充足,成为导致猪价难以提振的原因之一。
政策出台的原因是因生猪市场在去年的时候利润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今年急转直下,出现了深度的亏损,之前保生猪供应的任务要完成,而现在价格一降再降并已出现亏损,感觉是因产能过剩导致的,所以因产能的巨幅波动对生产者,对消费者都是不利的。在这个背景下,出台了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并分省明确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养殖场户保有量等核心指标。
在国家收储政策托底提振下,市场恐慌情绪有所缓解,养殖户对屠企持续性压价抵触情绪较强,限制了猪价下跌表现;但由于饲料养殖成本上涨叠加双疫情压力影响,养殖端趁猪价稍有上涨有一定的逢高出栏情意愿,持续对猪价反弹上涨形成牵制,另一方面,下游消费需求表现持续不佳,虽立秋节气后,市场贴秋膘需求增多,但受国内新冠疫情散发病例增多,餐饮行业及户外旅游消费需求受到阻碍,终端消费季节性转好不及预期,屠企高价接受度有限,加剧了屠宰压价情绪的反弹。
但是短期来看,8月下旬养殖端仍有抗价惜售意向,月底规模场出栏计划减少;同时,学校开学对消费有一定提振,预计下旬生猪价格或先跌后涨,其中跌幅相对有限。将预测周期拉长,9月份生猪存栏增加,供应依旧充足,但养殖端抵触低价,或仍存抗价惜售的心态。需求方面,随着天气转凉,终端消费或有一定好转,但幅度或有限;中旬左右部分高校开学,南方疫区或解封,月底有双节提前备货,或皆对需求有一定提振。综合来看,预计9月上半月生猪价格震荡运行为主,下半月价格有上涨可能,整体月均价与8月或差距不大。
生猪价格不断震荡,与低位盘整的供需密不可分
8月23日,中金公司指出,虽然四季度是生猪消费旺季,但需求端仍存较大不确定性,预计年底全国生猪现货均价突破20元/千克的可能性已经较小,鉴于南北方地区的价格差异,我们将四季度生猪出栏均价由23元/千克下调至19元/千克。
供给量的大概率增加,或将对价格形成压制。据我们分析,能繁母猪存栏量与生猪平均价存在滞后负相关性,即当期能繁母猪存栏量与五个月后的生猪价格存在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可达-0.7。当前,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564万头已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102.1%。同时,二元母猪占比明显回升,猪群结构进一步优化。虽然,农业农村部预计7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小幅下跌0.5%,但是4500万头以上的绝对存栏仍是近年来高位,这将对下半年我国生猪价格形成抑制。
下半年供需博弈是关键,在供给大概率增加的背景下,需求端的恢复情况直接影响价格的走势。在需求端预期增加的前提下,鉴于南北方地区的价格差异,我们认为三季度全国生猪均价或在17元/千克,四季度均价突破20元/千克的可能性已经较小,我们预计均价约为19元/千克。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