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6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21-08-26来源:综合报道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2021年8月26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8-25 2021-08-24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3 辽宁省 13.65 13.71 -0.05 -0.25
24 吉林省 13.48 13.56 -0.08 -0.51
26 黑龙江 13.30 13.32 -0.02 -0.32
华北
11 北京市 14.40 14.32 0.09 -0.21
14 天津市 14.36 14.34 0.02 -0.33
16 河北省 14.26 14.27 -0.02 -0.53
20 山西省 14.00 14.05 -0.05 -0.50
25 内蒙古 13.47 13.53 -0.06 -0.43

华东

4 上海市 15.74 15.75 -0.01 -0.31
5 福建省 15.30 15.38 -0.09 -0.70
3 浙江省 15.74 15.82 -0.08 -0.55
7 江苏省 14.73 14.89 -0.16 -0.51
10 山东省 14.48 14.55 -0.08 -0.71
13 安徽省 14.38 14.53 -0.15 -0.51
华中
9 江西省 14.59 14.88 -0.29 -0.83
19 湖北省 14.08 14.27 -0.19 -0.74
15 河南省 14.32 14.51 -0.19 -0.69
8 湖南省 14.69 14.74 -0.05 -0.50
华南
2 广东省 15.76 16.16 -0.39 -0.75
6 广西 15.20 15.54 -0.33 -0.77
1 海南省 19.41 19.46 -0.05 0.65
西北
17 陕西省 14.12 14.17 -0.05 -0.70
22 甘肃省 13.76 13.73 0.03 -0.02
28 新疆 12.48 12.52 -0.04 -0.52
西南
12 重庆市 14.39 14.66 -0.27 -0.55
18 四川省 14.09 14.15 -0.07 -0.74
27 云南省 13.09 13.49 -0.40 -0.76
21 贵州省 13.88 14.03 -0.15 -0.79
全国
有2152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4.47 14.58 -0.11 -0.50

2021年8月26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8-25 2021-08-24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2 辽宁省 13.43 13.69 -0.26 -0.61
23 吉林省 13.33 13.51 -0.18 -0.57
24 黑龙江 13.10 13.14 -0.04 -0.26
华北
13 北京市 14.02 14.03 -0.01 -1.01
9 天津市 14.41 14.27 0.14 -0.52
18 河北省 13.85 13.95 -0.10 -0.52
19 山西省 13.82 14.06 -0.24 -0.69

华东

3 上海市 15.50 15.43 0.08 1.67
4 福建省 15.46 15.30 0.15 0.15
2 浙江省 15.63 15.65 -0.03 -0.31
8 江苏省 14.45 14.18 0.27 -0.65
12 山东省 14.08 14.16 -0.08 -0.68
11 安徽省 14.31 14.32 -0.00 -0.87
华中
7 江西省 14.88 14.33 0.55 -0.12
17 湖北省 13.89 13.92 -0.03 -0.64
10 河南省 14.35 14.38 -0.03 -0.55
6 湖南省 14.95 15.04 -0.09 -0.63
华南
1 广东省 15.81 16.01 -0.21 -0.68
5 广西 15.28 15.66 -0.39 -0.72
西北
16 陕西省 13.89 13.99 -0.09 -0.57
21 甘肃省 13.56 13.44 0.12 -0.11
26 新疆 12.23 12.50 -0.27 -0.55
西南
15 重庆市 13.90 14.02 -0.12 0.00
14 四川省 13.96 13.96 -0.00 -0.77
25 云南省 12.91 13.34 -0.42 -0.89
20 贵州省 13.65 13.65 0.00 0.00
全国
有257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4.18 14.23 -0.05 -0.63

2021年8月26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8-25 2021-08-24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1 辽宁省 13.13 13.28 -0.14 -0.46
22 吉林省 13.07 13.18 -0.10 -0.51
24 黑龙江 12.69 12.22 0.47 -0.19
华北
10 北京市 13.81 13.85 -0.04 -1.01
8 天津市 14.33 14.50 -0.17 -0.17
19 河北省 13.39 13.37 0.02 -0.50
16 山西省 13.62 13.87 -0.26 -0.72

华东

1 上海市 15.15 15.23 -0.08 0.12
4 福建省 14.82 14.70 0.12 -0.08
5 浙江省 14.69 14.89 -0.20 -0.48
13 江苏省 13.70 13.69 0.01 -0.30
18 山东省 13.50 13.62 -0.12 -0.69
9 安徽省 14.06 13.87 0.19 -0.78
华中
6 江西省 14.63 14.01 0.61 0.00
15 湖北省 13.62 13.76 -0.13 -0.39
14 河南省 13.66 13.87 -0.21 -0.65
7 湖南省 14.51 14.47 0.04 -0.55
华南
2 广东省 15.07 15.36 -0.29 -0.85
3 广西 14.86 15.23 -0.37 -0.70
西北
17 陕西省 13.53 13.57 -0.04 -0.44
20 甘肃省 13.18 13.06 0.11 0.08
25 新疆 12.07 11.92 0.15 0.00
西南
12 重庆市 13.76 13.34 0.42 -2.24
11 四川省 13.81 13.68 0.13 -0.46
23 云南省 12.82 13.07 -0.26 -0.96
全国
有235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3.82 13.82 0.00 -0.74

猪评:猪价持续偏弱 后期大反转可能性较低(2021年8月26日)


  据数据统计,2021年8月26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4.79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04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8月19日)下跌0.21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3省份猪价上涨,23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下跌0.08元/公斤于12.71元/公斤。广东与昨日持平。

1.png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7.0-7.3元/斤,河南7.2-7.5元/斤,江西7.3-7.6元/斤,广东8.0-8.3元/斤,湖南7.3-7.6元/斤,山东7.2-7.5元/斤,湖北7.1-7.4元/斤,河北7.0-7.3元/斤,北京7.1-7.4元/斤,辽宁6.7-7.0元/斤。

  今日猪价持续偏弱。猪肉需求面持续疲软,制约猪价行情,部分地区企业有加速出栏的情况,市场生猪供应充足,屠宰企业收购没有难度。目前猪肉价格也是呈现持续下跌的态势,零售价格跟批发价格的价差越来越小,零售商的利润也越来越低,但是需求面没有明显好转,为促进猪肉销量不得不降低销售价格。预计9月份自产猪肉供应缺口环比8月会有所加大,但是屠宰企业库存猪肉量依旧庞大,仍可能会限制9月份生猪价格涨势,虽然后期消费会有所好转,但猪价大反转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养殖户还是不要抱有过高期望。


跌跌不休!“二师兄”为何“不香了”?


  进入8月份以来,生猪期货所有合约都走出了一波流畅的下跌行情,现货价格也表现持续低迷。

  “生猪期货从2月底启动了跌势,一直下跌到6月底,整体跌势流畅,直至7月初小幅探底式反弹之后,受供应宽松影响期价仍旧承压。”中原期货高级分析师陈昱允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据格林大华期货生猪分析师张晓君分析,生猪期货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7月底国内多地新冠疫情防控升级,养殖户担心出栏受阻纷纷加快出栏速度,同时因疫情防控影响,多地暂停餐饮堂食、学校延期开学等直接影响消费,使猪肉消费淡季雪上加霜,施压猪价继续走低;另一方面,随着LH2109月合约首次交割的临近,生猪期货大幅升水现货, 7月30日基差仍为-3065元/吨,消费不振压制现货,基差回归压力开始显现,截止8月24日,2109合约基差大幅回归至-550元/吨,LH2109合约基差回归带动生猪期货合约集体走低。

  “从期货来看,LH2109合约基差大幅回归,基差利空基本释放,但现货弱势不改,基差仍有一定的回归空间,期货盘面仍将继续向现货靠拢,施压近月合约走弱。中长期来看,猪周期下行周期仍未结束,价格底部仍未显现,2022年猪价仍有下跌空间,建议规模养殖企业关注远月合约的卖出套期保值机会。”张晓君说。

  观察现货走势,记者了解到,从今年1月上旬高位之后,猪价一路延续下跌,同样是下滑至7月初才稍微小幅反弹,目前现货价格跌至15—16元/公斤。陈昱允表示,期现价格连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大猪存栏在逐步消化;二是近期集团企业冻肉库存和港口库存的消化进度加快;三是生猪出栏量和出栏体重的结构性变化;四是国家收储政策稳定市场信心。

  光大期货生猪分析师孔海兰表示,市场此前普遍预期8月出栏量将出现下降,且大猪将消化结束,猪价将迎来反弹。但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市场仍有大猪,且出栏量并未出现下降,猪价表现持续低迷。这说明我国生猪供应增量远大于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不排除下半年大猪仍将对市场形成冲击的可能。与此同时,未来冷库冻肉的市场投放,也将增加终端市场供给。

  张晓君认为,当前新冠疫情对终端消费影响持续,终端消费低迷施压猪价延续弱势,预计新冠疫情彻底结束前猪价仍将维持低位运行,然而随着多地解封,新冠疫情影响程度逐渐减弱,现货短期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从需求方面来看,按照生猪需求的季节性规律来看,下半年需求好于上半年。猪价恢复到正常区间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对需求的利空情况下,需求将恢复季节性规律,且需求量将出现同比增加。综合分析,季节性需求将对年底猪价形成利多。2021年下半年,生猪市场供给仍将对猪价形成压制。”孔海兰说。

  “短期来看,8—9月集团企业以及散养户大猪趋于消化完毕,近期消化式供应上量对市场价格有一波冲击,但中秋节和国庆节临近,双节备货驱动开始,有望稳住价格区间。长期来看,明年上半年行业仍旧会处于加速去产能的态势,高供应背景下,生猪价格预计会持续徘徊在成本线附近运行。”陈昱允表示。


旺季不旺!8月猪价跌近10%,消费量仅为往年4成?机构:政策托市,猪价有望反弹


  8月猪价跌幅达9.17%

  进入8月以来,生猪价格开始“跌跌不休”。

  东北地区猪价小涨,散户出栏价有0.1元/斤左右的涨幅,企业及规模场价格稳定,辽宁规模场出栏价报7.0元/斤,吉林规模场出栏价报6.8元/斤,内蒙、黑龙江规模场出栏价报6.7-7.0元/斤。华北及西北地区猪价弱稳,区内屠企量价暂稳,河北规模场出栏价报7.3元/斤,陕西地区规模场出栏价报7.3元/斤,山西规模场出栏价报7.2元/斤。华中地区猪价稳定,河南本地受降雨影响较大,供需两低价格大致稳定,河南规模场出栏价报7.2-7.5元/斤;两湖地区猪价稳定,湖北规模场出栏价格报7.2元/斤,湖南规模场出栏价报7.4-7.6元/斤。

  华东地区猪价稳定,上周末屠企有提量,安徽规模场出栏价报7.4元/斤,江苏规模场出栏价报7.5元/斤,山东规模场出栏价报7.6元/斤;江西规模场出栏价报7.5-7.6元/斤,福建规模场出栏价报7.6元/斤。西南地区猪价下调,本地企业走量提前降价,四川规模场出栏价下调到7.1元/斤,重庆主流出栏价下调到7.1元/斤,贵州规模场出栏价报7.0元/斤。华南猪价稳定,中元节后消费继续转差,广东规模场出栏价报8.0元/斤,广西规模场出栏价报8.0元/斤。

  当前全国部分地区外三元生猪主流出栏价:河北猪价7.0元/斤-7.3元/斤,四川猪价7.0元/斤-7.2元/斤,河南猪价7.2元/斤-7.5元/斤,广东四会猪价7.8元/斤-8.0元/斤,江苏猪价7.2元/斤-7.5元/斤。

  分析认为,中元节后消费继续转差,南方价格首先回落,但北方部分屠企有提量,加上部分地区受降雨影响调运受阻,评估短期内全国猪价止跌持稳。建议广大养殖企业坚定信心,保持正常的出栏节奏。

  猪价为何旺季不旺?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的8月份才开始进入生猪价格的旺季。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事业部研究员魏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往年来说,中秋节前猪肉消费会明显提升,因此在这一段时间供应量也会明显提升,出现一个“供需两旺”的局面。但今年的情况是,供应旺,消费没起来。

  生猪价格在每公斤15元之下,意味着即使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的“盈亏平衡点”也被打破,几乎所有养殖户都在亏损线下运行。

  “下半年是猪肉消费的旺季,因此很多生猪养殖户会压栏到下半年出栏,这导致今年6月份出现一次生猪价格的低点,随着这一部分供应逐步消耗,生猪价格有所反弹,但也都仅反弹到养殖户成本线上下。”魏鑫指出,8月份的生猪消费旺季,却明显“旺季不旺”。

  他表示,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重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导致旅游和餐饮市场低迷,同时导致人们为应对疫情做更多的储蓄准备,消费市场受到明显影响。

  此外,在疫情背景下,人们外卖或者网购都倾向于快熟食品,由于鸡肉的烹饪时间相较猪肉短80%,加上健康消费的风潮,牛肉也受到追捧,因此肉类消费结构有一定改变。另外一个直接因素是近期极端天气频发,改变了局部的消费习惯。

  浙商期货研究员徐心澄指出,对8月反弹的预期,是因为生猪价格下半年往往是季节性上涨的,从8月开始进入上涨较快的时间点。从往年来看,8月季节性上涨主要是因为这个时间点天气炎热,对应出栏的生猪量相对较少,而且出栏生猪的仔猪是在去年冬季补栏,更容易死亡,使得总体生猪供应偏低,而需求开始季节性回升。

  “但今年完全不同,首先是生猪供应量一直很强,使得以往年份季节性上涨的逻辑本身就不存在了。其次是养殖户都知道7、8月是猪价上涨的时间点,很有可能前期囤猪然后等到这个时间点卖,导致了7、8月生猪出栏量的明显上升,反而使生猪市场受到冲击而猪价下跌。所以其实猪价没有跳水下行,已经一定程度上受到消费端季节性利好的影响了。”徐心澄说。

  他指出,之前对超商的调研称猪肉消费量只有正常年份的80%左右,但养猪户认为今年的消费水平非常低,仅为正常年份的四到六成。

  生猪养殖“再洗牌”?

  与生猪价格“跌跌不休”不同,部分饲料价格却在上涨。

  数据显示,玉米(饲料原料)的价格在8月25日达到2828元/吨,较5月5日的低点2723元/吨,上涨超过100元。

  这导致了生猪养殖成本的上行。魏鑫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由于饲料价格上涨,生猪养殖进入一个高成本区,加上非洲猪瘟的影响仍在,导致养殖户每公斤成本至少增长1元左右。目前生猪价格基本上是贴着养猪户的成本线以下在运行。

  中金公司的最新研报指出,7月份以来,为应对生猪和猪肉价格过快下跌,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实施了三次政策性收储,合计挂牌收储5万吨中央冻猪肉储备,稳定市场预期。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8月初,六部门联合印发了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业农村部正在制定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分省明确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养殖场户保有量等核心指标,并出台考核办法。

  魏鑫表示,目前来看,猪价的救市政策无非两种,一种是补贴政策,一种是托市收购政策。从托市政策来看,主要是起到引导市场的作用,对市场的实际影响是有限的。后续的救市政策,需要看一些指标,比如存栏母猪的数量是否持续下降,猪粮价比是否持续下跌。

  但他认为,目前导致猪价连续下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供给过剩,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救市,就会导致部分应该退出的产能不会退出,导致风险更加溢出。在目前微亏的情况下,可以维持一段时间,让部分高成本的养殖户先退出,使生猪供给逐步进入到供需平衡,这应该是未来政策的一个操作方向。

  目前来看,生猪价格未来数月有可能出现一定反弹,但反弹的幅度可能不大。

  魏鑫表示,生猪最大的销售旺季在11月到明年1月,但是考虑到今年生猪最大的出栏窗口也在四季度,因此生猪整体价格可能将处于区间震荡的水平,有可能比目前高一些,但达不到往年猪周期的高点。


猪肉市场供应充足上周零售价环比下降0.3% 发改委数据显示养猪已连亏14周 农业农村部加快制定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


  商务部:猪肉市场供应充足上周零售价环比下降0.3%

  商务部网站公布的上周(8月16日-22日)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零售价格情况显示,猪肉零售价格小幅下降。商务部监测情况显示,生猪养殖出栏积极性增强,市场供应充足,上周猪肉零售价格环比下降0.3%。中秋及国庆节日临近,猪肉市场需求逐步回暖,预计近期猪肉价格启稳运行。

  发改委8月第3周数据:养猪已连亏14周

  国家发改委网站最新披露的《2021年8月第3周猪料、鸡料及蛋料比价》显示:8月第3周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5.84元/公斤,环比上周跌1.68%。

  根据发改委测算的数据,本周全国猪料比价为4.81,环比跌幅2.43%。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629.71元。

  养猪行业从5月第3周开始预亏,到8月第2周已经是连续14周预亏。

  农业农村部加快制定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

  农业农村部日前透露,正在制定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分省明确能繁母猪存栏量、规模养殖场户保有量等核心指标,并抓紧抓实生猪产能巩固,多措并举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介绍,前两年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国内生猪出栏量和存栏量明显减少,助推国内猪肉价格不断走高。目前,生猪生产已完全恢复,猪肉市场供应相对充裕,价格明显回落。从今年2月份开始,国内市场生猪价格连续6个月下降。

  生猪期货跌超3% 刷新上市以来新低

  8月25日,生猪期货震荡下跌,并刷新上市以来新低。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9:38,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报14835元/吨,跌3.01%,最低至14805元/吨,刷新今年1月8日上市以来新低。

  8月份第3周生猪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8月份第3周(采集日为8月18日)生猪、羊肉价格下降,家禽产品、生鲜乳、豆粕、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上涨,牛肉、玉米、蛋肉鸡配合饲料价格持平。

  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5.21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1.6%,与去年同期相比(以下简称“同比”)下降59.1%。

  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5.3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1.2%,同比下降54.7%。

  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62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3%,同比上涨11.4%。


猪市节节溃败,后市仍可期?


  猪市节节溃败,后市仍可期?

  7、8月份,猪价持续震荡下跌走势。7月初猪价在16.5元/kg,开启温水煮青蛙式下跌,反弹高点一波比一波低,我们看7月份猪价每次反弹时间大概在5、6天,下跌时长也在5天左右;而8月份猪价反弹时间缩短,前两次是3天,而上周末仅反弹了一天,当前全国生猪均价已逼近14元/kg。

1.png

  随着猪价的不断下跌,仔猪市场已溃不成军。从图上可以直观的感受仔猪价格的下跌,年后仔猪价格由2000元/头连续下跌,目前北方市场二十多斤仔猪价格低至100元/头,甚至存在新生仔猪白送现象。

2.png

  据博亚和讯监测,出售仔猪已亏损两个月,自繁自养生猪出栏亏损也有3个月了,外购养殖自年后以来逐步陷入深度亏损,二次育肥更是叫苦不迭。

  面对亏损,养殖端母猪以替换低效产能、适度淘汰为主,生猪存栏量依旧在高位,生猪出栏体重下降缓慢,短期市场供应仍充足。

  猪价持续阴跌,若猪价过度下跌,粮比价再跌破5:1,将会触动国家收储机制来托市,因此预计猪价再跌空间不大;9月份学校逐渐开学,加上中秋节利好,未来消费趋旺,对猪价有一定的支撑,但是高利润阶段已经结束,周期底部猪价再反弹幅度也有限,那么今年猪价走势是否会和2017年是大同小异呢,让我们一起期待接下来猪价将如何演绎。

3.png


8月旺季生猪价格跌近10%,大型养殖户盈亏平衡也被打破


  进入8月以来,生猪价格开始“跌跌不休”。

  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生猪(外三元,下同)的价格,从8月2日的16.04元/公斤,跌到8月25日的14.63元/公斤,价格跌幅达到8.79%。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的8月份才开始进入生猪价格的旺季。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事业部研究员魏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往年来说,中秋节前猪肉消费会明显提升,因此在这一段时间供应量也会明显提升,出现一个“供需两旺”的局面。但今年的情况是,供应旺,消费没起来。

  生猪价格在每公斤15元之下,意味着即使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的“盈亏平衡点”也被打破,几乎所有养殖户都在亏损线下运行。

  比如,近期温氏股份对投资者表示,正常年份,公司养猪业务完全成本6元/斤左右。未来,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处于常态化阶段。考虑到日常性防疫生物安全体系运行、疫病损失等因素提高部分成本,预计未来正常水平为7-8元/斤左右。

  “对于大型养殖户来说,纸面的养殖成本在17元每公斤左右,部分大型企业会报15元左右的养殖成本。可以说,目前生猪养殖业是全行业亏损的。”浙商期货研究员徐心澄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猪价为何旺季不旺?

  近期,猪价再次步入下行通道。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明显下跌,8月2日为22.08元/公斤,8月24日为为20.90元/公斤。

  从生猪价格来看,8月25日达到14.63元/公斤。这是继今年6月份猪价触底反弹之后,又一次生猪价格跌穿15元大关。

  “下半年是猪肉消费的旺季,因此很多生猪养殖户会压栏到下半年出栏,这导致今年6月份出现一次生猪价格的低点,随着这一部分供应逐步消耗,生猪价格有所反弹,但也都仅反弹到养殖户成本线上下。”魏鑫指出,8月份的生猪消费旺季,却明显“旺季不旺”。

  他表示,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重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导致旅游和餐饮市场低迷,同时导致人们为应对疫情做更多的储蓄准备,消费市场受到明显影响。

  此外,在疫情背景下,人们外卖或者网购都倾向于快熟食品,由于鸡肉的烹饪时间相较猪肉短80%,加上健康消费的风潮,牛肉也受到追捧,因此肉类消费结构有一定改变。另外一个直接因素是近期极端天气频发,改变了局部的消费习惯。

  徐心澄指出,对8月反弹的预期,是因为生猪价格下半年往往是季节性上涨的,从8月开始进入上涨较快的时间点。从往年来看,8月季节性上涨主要是因为这个时间点天气炎热,对应出栏的生猪量相对较少,而且出栏生猪的仔猪是在去年冬季补栏,更容易死亡,使得总体生猪供应偏低,而需求开始季节性回升。

  “但今年完全不同,首先是生猪供应量一直很强,使得以往年份季节性上涨的逻辑本身就不存在了。其次是养殖户都知道7、8月是猪价上涨的时间点,很有可能前期囤猪然后等到这个时间点卖,导致了7、8月生猪出栏量的明显上升,反而使生猪市场受到冲击而猪价下跌。所以其实猪价没有跳水下行,已经一定程度上受到消费端季节性利好的影响了。”徐心澄说。

  他指出,之前对超商的调研称猪肉消费量只有正常年份的80%左右,但养猪户认为今年的消费水平非常低,仅为正常年份的四到六成。

  “抛开短期集中出栏的影响,当前生猪出栏可以说极为富余,在养殖户集中出栏的情况下,商品猪存栏量却还有惯性导致的增量。猪价下跌,究其原因,就是当前的供需关系完全不匹配。”徐心澄表示。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目前,生猪产能已完全恢复。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分别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101.6%、100.2%,提前半年实现恢复目标。

  生猪养殖“再洗牌”?

  与生猪价格“跌跌不休”不同,部分饲料价格却在上涨。

  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玉米(饲料原料)的价格在8月25日达到2828元/吨,较5月5日的低点2723元/吨,上涨超过100元。

  这导致了生猪养殖成本的上行。魏鑫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由于饲料价格上涨,生猪养殖进入一个高成本区,加上非洲猪瘟的影响仍在,导致养殖户每公斤成本至少增长1元左右。目前生猪价格基本上是贴着养猪户的成本线以下在运行。

  “当然,这也要分地区来看。有一些地区由于饲料成本偏低,在不考虑折旧人工等因素的情况下,可能还能维持现金流的正常流动,但很难赚到钱。对于大型的养殖户来说,目前的生猪价格也基本在成本价下运行,但并不是深度亏损,只是小亏。”魏鑫表示。

  徐心澄指出,据之前他们调研的养殖户数据,生猪自繁自养模式有大量的前期投入,包括土地、厂房等成本,成本回收周期较长。再考虑厂房折旧,成本每公斤将在18-19元左右,目前来看,这基本上就是行业里绝大部分养殖户的养殖成本,所以目前生猪养殖业仍然是全行业亏损的。

  中金公司的最新研报指出,7月份以来,为应对生猪和猪肉价格过快下跌,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实施了三次政策性收储,合计挂牌收储5万吨中央冻猪肉储备,稳定市场预期。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8月初,六部门联合印发了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业农村部正在制定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分省明确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养殖场户保有量等核心指标,并出台考核办法。

  8月中旬,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生猪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养殖场(户)优化猪群结构,推广节本增效饲养管理技术,促进产销衔接,千方百计降低养殖亏损,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5万吨量很小,对于生猪市场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个人认为,这个政策就是给猪价托底,而不是使猪价反弹上涨。”徐心澄表示,按照发改委之前发布的《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猪价近期下跌后,已再次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中央和地方可能会再次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魏鑫表示,目前来看,猪价的救市政策无非两种,一种是补贴政策,一种是托市收购政策。从托市政策来看,主要是起到引导市场的作用,对市场的实际影响是有限的。后续的救市政策,需要看一些指标,比如存栏母猪的数量是否持续下降,猪粮价比是否持续下跌。

  但他认为,目前导致猪价连续下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供给过剩,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救市,就会导致部分应该退出的产能不会退出,导致风险更加溢出。在目前微亏的情况下,可以维持一段时间,让部分高成本的养殖户先退出,使生猪供给逐步进入到供需平衡,这应该是未来政策的一个操作方向。

  目前来看,生猪价格未来数月有可能出现一定反弹,但反弹的幅度可能不大。

  魏鑫表示,生猪最大的销售旺季在11月到明年1月,但是考虑到今年生猪最大的出栏窗口也在四季度,因此生猪整体价格可能将处于区间震荡的水平,有可能比目前高一些,但达不到往年猪周期的高点。

  徐心澄表示,生猪去产能速度很慢,未来在春节等重叠利好过去后,预计2022年的2月开始猪价又要受到自身产能的冲击而阴跌。如果去产能不顺利或部分养殖户继续扩产能,猪价跌势甚至可能延续至2022年下半年。


毛猪“破7入6”,仔猪跌破新低,高价补栏已后悔,粮涨猪跌怎么破


  10元成梦,8元已破,7元不保,6元马上就要来到,这猪价走势真是骨骼惊奇,意外连连,你没看错,这就是当前的猪市现状:没有最低,只有更低!随着处暑节气的来到,所谓的季节性反弹并没有出现,相反,随着市场恐慌抛售的进一步增多,毛猪价格越跌越猛,养猪亏损也在不断加剧,就连前期一直比较看好的仔猪价格,也快跌成了“一地猪毛”,二三百一头的仔猪价格,让那些刚刚高价投资扩产的能繁母猪养猪户们后悔不已,不少养猪户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准备听天由命了!

  猪价“破7入6”

  马上就要进入月底了,随着处暑节气的来到,一年一度的三伏暑天终于落下了帷幕,秋高气爽的凉爽天气终于来到了。不过让人诧异的是,随着猪肉季节性消费旺季的来到,貌似也阻挡不住生猪价格的下跌步伐。自从月初短暂的触底反弹过后,猪价震荡回落几乎就没有怎么停止过,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猪价已经破7入6掉进了6元区,特别是东北,西南猪源产能恢复迅猛的地区,局部猪价甚至跌到了6.4元/斤,这样的行情对于大多数养猪户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想不亏本都恐怕比较困难。

  谈及当前猪价下跌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产能恢复,消费疲软,市场调控,进口增多等利空因素,不过个人认为,其最主要因素,就是我们养猪户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原来大家还一致看涨后市猪价,盲目乐观认为随着三季度消费旺季的来到,猪价有望迎来一波行情反弹,甚至还有业内专家鼓吹大涨情怀,认为随着8月生猪断档空窗期的出现,猪价甚至还有突8冲9的可能!

  如今来看,就像是一场笑话,所谓的生猪断档空窗期并没有出现,季节性消费旺季也没有等到,伴随着猪价的持续回落,一些抗价惜售的养猪户已经不能自己,为了减少损失,只能大刀阔斧的加快手里牛猪的出栏进度。大量的生猪涌入市场给猪肉销售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正是当前养猪户和规模化猪企不管不顾的盲目抛售,导致猪价不断跌破新低的出现。

  截止到8月25日,根据猪价系统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外三元平均价格已经跌至14.43元/公斤,环比昨日跌幅进一步扩大,单日跌幅达到了0.11元。其中,北方产区跌幅迅猛,由于消费疲软,外调受阻,养殖端悲观情绪发酵,二次抛售大幅增加,屠企杀跌情绪高涨,东北,华北多地猪价已经全面迈入“6元时代”。而在南方销区,虽然猪肉消费有所缓和,但是受限于规模化降价出栏的占比增多,市场猪肉供强需弱仍较突出,除了两广,海南,江浙,上海地区猪价还能维持8元关口以外,其余地区猪价皆已跌回7元附近,距离“破7入6”仅剩一步之遥!

1.jpg

  仔猪价格突破新低

  不光价格持续大跌,仔猪市场也是噩耗不断,由于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户对后市信心不足,导致仔猪补栏积极性大幅下降,引发了仔猪价格跳水的出现。根据业内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到8月第二周,全国仔猪均价跌至39.43元/公斤,环比上周下跌3.5%,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3.6%,这也是自今年6月跌破50元大关以后,时隔7周再破年内新低。

  仔猪是生猪养殖的关键一环,由于处在前道工序,行情走势对接下来的生猪价格具有较大影响效应,也是行业预判后市猪价走势的一个重要指标。早在年初的时候,猪价行情居高不下,仔猪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一头二十多斤的猪仔价格动则卖到了一两千元,当时的仔猪价格让养猪户赚的是盆满钵满。很多养猪户也因为仔猪暴涨,看涨后市,纷纷扩建了猪场,提高了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希望借着仔猪暴涨的机会豪赚一笔。

  如今半年多的时间,补栏扩充的仔猪产能还没实现盈利,仔猪价格就已经缩水了一大半,按照目前的市场均价,一头二十斤的仔猪不过三四百元,局部地区甚至还有一二百头仔猪的声音。算上之前的投资成本,这样的价格别说盈利,能够保本就不错了。更要命的是,仔猪价格已经跌至谷底,但是市场销路却是愈加萎缩,愿意补栏采购猪仔的猪场越来越少,市场甚至出现烂市的迹象,不仅价格杀跌严重,猪仔销售也是困难重重。

  面对仔猪行情的突然转变,养猪户也是一时难以接受,特别是之前刚刚高价补栏投资母猪育肥的养猪户们,由于盲目预估了后市行情,前期能繁母猪补栏价格奇高,一头150斤的后备母猪一度炒到了八九千元。如今仔猪价格跳水大跌,他们的损失也是最大的的。伴随着仔猪价格的跌跌不休,此刻高价补栏的养猪户们,心里恐怕已经是有苦难言,后悔不已了。

  粮涨猪跌怎么破?

  一边是产能的不断增长,一边是猪肉市场的提振不畅,当前养猪市场可谓是多事之秋了。不过让人担心的是,猪价持续下跌的背后,饲料价格还在持续震荡上扬,不断突破价格新高。根据发改委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到8月第二周,全国猪料比已经降到了4.93,环比跌幅0.6%,按照目前的养殖成本,未来生猪出栏头均亏损或达618.68元,不少外购仔猪育肥头均亏损甚至已经超千元。

  而这一切的背后,除了猪价大幅下跌以外,饲料成本的急剧攀升也是养猪亏损的主要原因。由于生猪产能的大规模扩增,对饲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加大,包括玉米,麦麸,豆粕等饲料主要成份,这些粮食的市场需求加大大,刺激了国内饲料价格的持续上涨。根据业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饲料价格已经连续多次上涨,特别是进入8月份以后,第三轮饲料涨价的范围更为广阔。其中乳猪料,浓缩料均价上涨了50~125元/吨,全价饲料均价上涨了80~180元/吨。

  虽然猪价超跌出现引发了市场监管部门的关注,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市场,优化猪群结构,保障养猪市场稳步健康发展。但是对于行业来说,当前面临的亏损难题并不容易解决。因为猪周期的建立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随着国内生猪产能的恢复正常,猪价已经进入了下行周期,短期内随着出栏生猪的数量增多,猪价下跌的风险只会越来越大。

  因此,想要扭转亏损局面,不能全靠着猪价上涨,降本增效,优化改革,淘汰劣势产能,降低养殖成本,也是我们养殖户首先要去采取的措施。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制定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稳定市场,促进猪市健康平稳发展,尽最大的努力防止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的出现。所以养殖们也不要过于悲观,随着市场调节的加强,未来生猪市场也会愈加平稳,出现大波动的可能性也将会越来越小,直至走出行业低谷!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