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21-10-29来源:综合报道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2021年10月29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10-28 2021-10-27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2 辽宁省 15.76 15.27 0.49 1.69
23 吉林省 15.68 15.29 0.39 2.04
26 黑龙江 15.54 14.95 0.59 1.76
华北
13 北京市 16.16 15.61 0.55 1.29
10 天津市 16.21 15.62 0.58 1.95
15 河北省 16.10 15.68 0.42 1.87
21 山西省 15.92 15.53 0.39 1.66
27 内蒙古 15.32 15.31 0.00 1.15

华东

3 上海市 17.06 16.06 1.00 2.66
9 福建省 16.37 16.11 0.26 2.32
5 浙江省 16.96 16.77 0.19 1.50
8 江苏省 16.58 16.23 0.35 1.74
18 山东省 15.99 15.70 0.29 1.93
11 安徽省 16.19 15.86 0.33 1.69
华中
16 江西省 16.09 16.20 -0.11 1.66
12 湖北省 16.18 16.24 -0.06 1.75
17 河南省 16.04 15.67 0.37 1.68
7 湖南省 16.78 16.51 0.28 1.30
华南
4 广东省 17.05 17.18 -0.13 2.05
14 广西 16.14 16.66 -0.51 1.73
1 海南省 17.63 16.41 1.22 0.00
西北
19 陕西省 15.97 15.90 0.07 1.84
25 甘肃省 15.60 15.59 0.01 1.18
28 新疆 14.51 14.51 -0.00 0.67
西南
6 重庆市 16.95 16.66 0.29 1.79
2 四川省 17.07 16.88 0.19 1.87
24 云南省 15.64 15.59 0.05 1.90
20 贵州省 15.92 16.14 -0.22 0.00
全国
有1843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6.19 15.93 0.26 1.76

2021年10月29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10-28 2021-10-27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8 辽宁省 15.81 15.47 0.34 1.90
23 吉林省 15.61 15.12 0.49 2.29
24 黑龙江 15.55 15.08 0.47 1.67
华北
22 北京市 15.62 15.46 0.16 1.01
17 天津市 15.85 15.92 -0.07 1.77
19 河北省 15.74 15.63 0.11 1.81
13 山西省 15.98 15.74 0.24 1.86

华东

9 上海市 16.24 15.87 0.37 1.57
25 福建省 15.46 16.04 -0.59 2.03
1 浙江省 17.55 17.17 0.38 3.13
11 江苏省 16.15 16.35 -0.20 1.92
20 山东省 15.64 15.53 0.12 2.01
10 安徽省 16.16 16.06 0.10 1.95
华中
6 江西省 16.69 16.14 0.55 2.02
8 湖北省 16.41 16.20 0.21 2.19
16 河南省 15.91 15.81 0.10 1.81
4 湖南省 16.96 17.24 -0.28 1.62
华南
2 广东省 17.18 17.14 0.05 2.92
7 广西 16.42 16.13 0.29 2.37
西北
15 陕西省 15.92 15.95 -0.02 1.64
14 甘肃省 15.96 15.83 0.13 1.62
26 新疆 14.67 14.80 -0.13 1.29
西南
3 重庆市 16.99 16.80 0.19 2.06
5 四川省 16.72 16.94 -0.22 1.80
21 云南省 15.64 15.75 -0.11 2.27
12 贵州省 16.00   0.00 0.00
全国
有431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6.11 16.01 0.10 1.96

2021年10月29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10-28 2021-10-27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9 辽宁省 15.49 15.25 0.24 1.66
24 吉林省 15.25 14.80 0.45 2.22
23 黑龙江 15.36 15.36 -0.00 1.52
华北
14 北京市 15.65 15.20 0.45 2.49
26 天津市 15.08 15.43 -0.35 1.21
22 河北省 15.41 15.26 0.16 1.94
18 山西省 15.50 15.41 0.08 1.76

华东

6 上海市 16.42 15.35 1.07 3.55
20 福建省 15.47 15.64 -0.16 2.60
5 浙江省 16.50 16.39 0.11 3.17
11 江苏省 15.72 15.66 0.06 1.98
25 山东省 15.12 14.95 0.17 1.98
10 安徽省 15.91 15.51 0.40 1.92
华中
8 江西省 16.28 15.92 0.36 2.35
9 湖北省 16.08 15.86 0.22 2.34
15 河南省 15.63 15.47 0.15 1.93
4 湖南省 16.57 16.61 -0.03 2.07
华南
3 广东省 16.61 16.73 -0.11 2.81
13 广西 15.71 15.56 0.16 2.05
1 海南省 17.00   0.00 0.00
西北
16 陕西省 15.54 15.61 -0.08 1.86
12 甘肃省 15.72 15.62 0.10 1.63
27 新疆 14.26 14.46 -0.20 1.04
西南
2 重庆市 16.82 16.53 0.29 2.50
7 四川省 16.36 16.47 -0.10 2.00
21 云南省 15.44 15.37 0.06 2.27
17 贵州省 15.50   0.00 0.00
全国
有407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5.79 15.62 0.17 2.15

2021已过大半 生猪屠宰毛利现涨势


  导语:2021年已过去大半,生猪价格及猪肉价格经历了深跌。对于屠宰企业而言,在经历上半年需求低迷、亏损较严重的情况过后,猪肉需求于6月开始止跌回暖,屠宰企业开工率普遍上调,生猪屠宰毛利开始回暖,并有几率在四季度末继续上升。
 
  1. 猪价肉价齐下滑
 
 
图1
 
  根据卓创资讯监测,2021年外元出栏均价最高点为1月4日的37.36元/公斤。随后生猪价格就进入了下滑模式,幅度也比较明显。10月5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价格跌至2021年最低点,价格参考10.06元/公斤。高低点间隔整整九个月,累计下滑27.3元/公斤,累计降幅达到73.07%。
 
  与生猪价格走势十分相似,今年猪肉价格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走势。根据卓创资讯监测,1月14号日猪肉价格全年高点出现,价格参考47.06元/公斤。随后受前三季度消费较为低迷、生猪价格降势明显等因素的影响,猪肉价格在10月8日达到最低点,价格参考14.79元/公斤,价格累计下降68.58%。
 
  2.屠宰毛利先震荡后上涨
 
 
图2
 
  2021年屠宰毛利依然处在震荡状态,在三季度出现好转现象,毛利开始上涨。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截至10月,2021年屠宰毛利均值参考20.35元/头,同比上涨77.12%。上半年生猪价格高位回落,但始终处于相对高位;而除春节外,上半年再无利好因素支撑消费,因此屠宰毛利整体下降。而随着猪肉价格不断下滑并降至年内低点,终端市场接货心态改善,猪肉需求同比增加。进入10月后,受低价猪肉的推动,南北方更是提前进行灌香肠等操作,进一步拉涨毛利。
 
  3.后期屠宰毛利预测
 
 
图3
 
  根据卓创资讯预计,2022年生猪屠宰毛利或先降后震荡再上涨,全年均值61.25元/头,同比上涨89.02%。最高值出现在12月,均值96.82元/头;最低值出现在8月,均值36.22元/头。
 
  2022年1月屠宰毛利相对较高,是全年次高点,屠宰毛利均值或为82.02元/头。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生猪价格相对较低,屠宰企业生猪采购成本压力较小;第二,春节备货或集中在1月中下旬进行,需求增长,屠宰企业产品走货顺畅。生猪价格或于5月末降至低位,而后震荡上涨。预计8月屠宰企业或处在生猪价格回升、需求增幅有限的双重压力之下,屠宰毛利或震荡下跌至全年低点,均值参考36.22元/头。四季度猪肉消费旺季来临,屠宰企业猪肉订单或再度增加,屠宰毛利有望于四季度末升至全年高点。
 

三季报猪肉股亏声一片 肉价涨、拐点至?多家基金已埋伏


  近期,猪肉、煤炭价格起起落落,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投射到资本市场,也出现大幅波动。
 
  10月中旬开始,生猪价格持续反弹,今年以来跌跌不休的猪肉概念股,近期也企稳回调。
 
  而受煤炭价格暴涨后遗症影响,煤炭企业普遍业绩大幅增长,火电企业三季报惨不忍睹。
 
  今年的三季度,猪肉概念股基本上全军覆没,相关企业几乎无一例外,交出了一份巨亏或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成绩单。
 
  虽然业绩惨烈,但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截至9月30日,多家基金公司出现在猪肉概念股新进十大流通股东的名单中,其中包括知名私募基金经理冯柳的代表作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中国建设银行旗下的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工商银行旗下的证券投资基金、中信证券旗下的证券投资基金、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
 
  事实上,从10月中旬开始,生猪价格持续反弹。多只猪肉概念股股价从8月底开始回升,截至10月28日涨幅超过10%,行业龙头牧原股份(002714。SZ)更是反弹了约30%。
 
  三季报全军覆没多家基金却现身前十大流通股东
 
  10月27日晚,温氏股份(300498。SZ)发布2021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5.76亿元,同比下降16.01%;净利润亏损97.01亿元。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9.39亿元,同比下滑18.2%;净利润亏损72.04亿元。
 
  虽然出现了大幅亏损,但知名私募基金经理冯柳的代表作——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却新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截至三季度末,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持有的股份占温氏股份流通A股比例约1.48%。
 
  不仅是温氏股份,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已经公布三季报的多家猪肉概念股,其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均出现了新进的基金。
 
  天康生物(002100。SZ)前三季度净亏损4.34亿元,同比转亏;三季度净亏损1.93亿元,同比转亏。宁波银行旗下的鹏华产业升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位列第九。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持股占比约0.5%。
 
  立华股份(300761。SZ)前三季度净亏损6亿元,同比下降596.35%;三季度净亏损3.24亿元,同比下降181.05%。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零零一组合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位列第六。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持股占比约2.08%。
 
  海大集团(002311。SZ)前三季度净利润17.46亿元,同比减少15.77%;三季度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77.94%。中国建设银行旗下的东方红启东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位列第八。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持股占比约0.5%;中国工商银行旗下的东方红启东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位列第七。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持股占比约0.81%;值得一提的是,海大集团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中国工商银行还有两只基金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六,中国银行旗下的景顺长城鼎益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位列第五,这三只基金在三季度均大幅增持了海大集团。
 
  双汇发展(000895。SZ)前三季度净利润34.53亿元,同比下降30.08%;三季度净利润9.16亿元,同比下降51.73%。公司在三季度格外受到基金青睐,新进的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位前十大流通股东,分别为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一组合(持股占比约0.82%)、中国工商银行旗下的中证主要消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占比约0.43%)、中国工商银行旗下的泰康资产丰颐混合型养老金产品(持股占比约0.42%)、中信证券旗下的天弘中证食品饮料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占比约0.39%)。
 
  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最多的猪肉概念股,当属唐人神(002567。SZ)。在6家新进股东中,第五、第六、第七位均为基金,分别为德威资本云源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占比约2.1%)、玄元元定13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占比约1.36%)、德威资本云源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占比约1.28%)。
 
  唐人神前三季度净亏损3.98亿元,同比止盈转亏;三季度亏损5.73亿元,同比下降308.78%。
 
  多只猪肉概念股股价反弹约20%猪周期拐点将至?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10月中旬开始,生猪价格持续反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从9月27日-10月3日的13.14元/公斤,上涨至10月18日-24日的15.27元/公斤,涨幅达16.21%;同期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从17.95元/公斤,上涨至20.47元/公斤,涨幅达14%。
 
  今年以来跌跌不休的猪肉概念股,近期也企稳回调。猪肉指数从7月底的2400余点,上涨至10月28日的2800.53点,10月19日一度涨至近3000点。
 
  多只猪肉概念股股价从8月底开始就已出现反弹。截至10月28日,天康生物的股价上涨约16%,立华股份上涨了约18%,双汇发展上涨了约20%,温氏股份上涨了约20%,大北农(002385。SZ)上涨了约14%,牧原股份更是反弹了约30%。此外,海大集团从9月中旬的最低点反弹了13%。
 
  猪肉价格上涨,猪肉概念股股价反弹,难道猪周期拐点将至?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亚男向红星资本局表示,“现在还不能算拐点,我们预计拐点出现在2022年5月前后。”
 
  多家券商研报也指出,本轮猪价反弹只是市场规律下的短期调整,目前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同比增速均处于历史最高区间,同比增速依然超20%,生猪产能过剩的基本面短时间内难以发生本质改变。
 

涨势连连 生猪“咸鱼翻身”?玉米成“香饽饽” 后市怎么看?


  “近期,玉米价格上涨比较快,其中大连玉米主力合约期价两天之内就上涨了100元/吨,同时猪肉价格紧跟着大幅提升,近日更是连青菜价格也高的令人吃惊。”河南省郑州市粮油超市供应商李军伟告诉期货日报记者,10月初,超市里的纯瘦猪肉价格不足10元/斤,现在就是白条猪的价格也没有这么低了。

  从相关权威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我国粮油产量是获得丰收的,国产玉米及进口玉米等的供应量更是十分充足,更不用说生猪产能及存栏量已经恢复到了2017年时较好的水平了。在玉米丰收与生猪存栏量高企及农民种菜积极性较强的情况下,上述品种市场价格为什么会不断上行呢?

  河南省新季玉米霉变粒占比较高,降低了市场有效供应量

  河南省许昌市老粮商齐志红表示,截至目前,河南产新季玉米都没有形成集中上市高峰,9月下旬与10月上旬河南省各地持续出现的降雨天气,一方面延迟了玉米的收获时间,拉长了玉米上市期。另一方面造成收获后的玉米无法晾晒,在河南省玉米市场普遍缺乏烘干设备的情况下,新季玉米发生霉变的概率不断提高。

  “公司早就备好了粮仓计划收购新季玉米,但在各产区跑了一大圈后,公司决定暂时不收了,主要原因是霉变粒占比太高了。”齐志红说,当前大量的玉米集中在农户手中,而且大部分还是以玉米棒子的方式存在,没有像往年那样及时得到脱粒。由于当前产区农民不是忙于小麦播种就是忙于外出打工,估计玉米集中上市期还会后推。

  据河南省金五谷粮油商贸公司副总经理李彦军介绍,由于玉米生长期雨水充足,再加上今年河南省玉米播种面积增长不少,虽然河南省北部部分地区在夏季出现了洪涝灾害,但河南省新季玉米的单产与总产量还是较为乐观的,只是玉米质量较差,这降低了市场有效供应量。

  “河南产玉米商品率并不高,大部分玉米是自产自用的。不过,河南省是养猪大省,在新季玉米质量出现问题之后,后期必定要从外地大量调入,对全国玉米市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利好因素。”李彦军说,河南及其周边的河北、山东、陕西、湖北五省的玉米市场是一个整体,今年均遇到了降雨较多的问题,整体质量出现了下降,当前质量较好的玉米市场价格正在通过不断上涨来体现这一些变化。

  新年度小麦播种受阻,刺激市场形成看涨心理

  “多雨天气除了造成新季玉米收获期后延及质量下降以外,还影响了新年度小麦的顺利播种。”齐志红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公司近日正在大力推广郑麦366的种植,主要原因是这个品种适合晚播。

  据记者观察,截至10月上旬,河南省各地很多玉米田里仍是积水满满的,进入10月中下旬以后,随着晴好天气的增多,很多地区的农民才开始砍收玉米桔杆,当前已有超过一半的农田播种上了小麦。与往年相比,河南省新年度小麦播种期推迟10天左右。

  “我们当地的小麦已播种了80%左右,个别低洼地机械仍进不去。”河南省滑县小麦收购商齐凯告诉记者,当地普麦粉厂收购价已涨到1.33元/斤,估计年底前会涨到1.40元/斤左右。究其原因,玉米霉变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减少了农民等的玉米口粮需求数量,另一方面增强了农民惜售小麦的心理。更为重要的是会让后期小麦替代玉米的优势越来越被削弱。

  陕西省玉米贸易商胡银滨认为,小麦价格持续振荡上行的态势日渐显现,不但会提振玉米价格,而且还会刺激市场形成看涨的心理。关键点有三个:一是新年度小麦播种面积预期不容乐观。二是在有关机构上调明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之后,市场更是感觉到陈小麦库存的压力将大大减弱。三是除了河南小麦的播种受阻之外,陕西、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小麦播种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降雨天气的不利影响。

  东北玉米成为市场“香饽饽”,市场价格正自底部升起

  “近三天时间,玉米就库价涨了30元/吨。”黑龙江省巴彦县玉米贸易商老潘告诉记者,三天前他还需到处推销玉米,上车价只有2270元/吨,还没有等他把样品全部寄出,价格就涨到了2300元/吨。

  从大连玉米2201合约期价的走势来看,从10月25日的最低价到10月26日的最高价,累计涨幅超过了100元/吨。原本一直弱势振荡的玉米期价为什么突然走强了呢?江苏省无锡市玉米期货投资者老陈告诉记者,从新季玉米产量及需求量来看,产不足需的格局没有任何改变,前期国内期现货玉米价格之所以走低,是因为陈小麦、陈稻谷的替代量庞大,同时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数量也较为充足。而当前在全国多个小麦主产区播种出现受阻现象之后,市场很容易就出现看涨心理。他所在公司就已经在东北三省玉米主产区租赁了多家粮库计划收购玉米。

  胡银滨告诉记者,近日他正在东北地区考察玉米市场。从他了解的情况分析,在前期玉米价格的不断下滑过程中,很多囤有较多玉米的粮商损失严重,因此,在新季玉米上市后,东北地区玉米收购进度并不快。而从东北新季玉米产量和质量来看,是近年来少见的好年景,市场存在较好的介入机会。

  山东省玉米贸易商马广峰认为,当地小麦价格已接近1.35元/斤,在支持玉米价格走高的同时,也让小麦替代玉米的规模不断缩小。与此同时,由于各小麦主产区仍有一部分田块湿度较大,最终可能让小麦播不进去,新年度小麦单产及总产前景不是十分乐观。

  另据记者了解,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日前表示,秋季北方降雨偏多,特别是9月下旬以来两轮强降雨,给北方的秋收带来了不利影响。我们常说“三春不如一秋忙”,今年的秋雨使秋收格外忙。一方面,秋雨连绵造成秋收进度放缓,如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土壤普遍过湿,常规机械下不了地,秋收进度慢。另一方面,秋雨连绵造成了秋收成本增加。为了应对地湿的问题,把丰产的粮食收上来,有的农民需要把轮式收割机改成履带式,有的要把稻麦收割机改成收玉米的,有些需要人工来抢收,这些都明显增加了收获成本,如黄渤海地区机收玉米每亩增加成本大50—100元。此外,9月以来的持续降雨不仅影响秋收,更主要影响秋种,由于土壤普遍偏湿,腾茬整地困难,冬小麦播种受阻。截至10月19日,全国冬小麦播种进度26%,比常年慢了27个百分点,特别是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大部播种比常年晚了15天以上。今年晚播麦比例大,晚播麦冬前积温就不足,将导致冬前分蘖减少、个体偏弱、群体偏小,不利于培育冬前壮苗。有的地方农田积水没法排除,可能会错过播期,无法下种。土壤过湿也会加重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等病虫草害发生。

  “种粮成本增加明显估计也会支持玉米、小麦价格上行。”齐凯说,今年国内农资价格不停地上涨,特别是化肥价格出现大幅攀升。据了解,1—9月份,国产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和复合肥平均出厂价为2279元/吨、3186元/吨、2568元/吨和2696元/吨,同比分别涨了25.2%、30.1%、23.7%和21.3%,涨幅比较明显,推高了今年粮食生产的成本。目前,在煤炭、天然气、硫磺等化肥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明年开春后小麦的田间管理投入肯定仍是增长的。

  生猪期价17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超4000元/吨

  “我现在持有的是生猪期货多单。在国庆假期期间,我发现很多质量稍差点的母猪被大货车大量拉向了南方,在京港澳高速河南段上我看到了不少这样的运输车。母猪都送屠宰厂了,未来的生猪出栏量肯定不会太充足。这就是我持有多单的逻辑。”期货投资者郭辉告诉记者,在今年上半年,一头仔猪的售价高达2000元,而到了8—9月份,养殖户购买饲料时饲料厂则免费搭送仔猪,就这养殖户也不愿意要。这些反常现象的出现表明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再加上当时国内部分超市猪肉零售价跌到了8—9元/斤,很多养殖户与养殖企业已陷入亏损的泥潭,他认为市场价格已经到了反转的临界点。

  从大连生猪主力2201合约期价走势来看,自9月24日的最低点13365元/吨至10月25日的最高价17470元/吨,17个交易日内的累计上涨超过4000元/吨。而这还是在国内生猪供应较为充足的情况下发生的,说明市场心理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459万头、生猪存栏4.38亿头,均相当于2017年年末水平。与此同时,牛羊和家禽平稳发展,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加4%,牛奶产量同比增加8%,水产品产量同比增加3.8%。蔬菜水果量足价稳,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日前表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猪生产在二季度已经完全恢复。1—9月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生猪同比增长60.9%,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95.2%。今年1月下旬开始,猪肉价格连续8个月回落,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也没有出现猪肉价格反弹。10月份第2周,集贸市场的猪肉平均价格每公斤21.03元,比今年1月份下降了60.8%,9月份全国养猪场(户)亏损面达到76.7%。从6月份开始,有关机构就引导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有序安排生猪出栏。7月份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结束增长势头,环比连续3个月减少。当前一些养殖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企业采取“十头母猪淘汰一头低产母猪,一窝仔猪多淘汰一头弱仔,育肥猪提前十天出栏”等措施,对于企业减少亏损和行业去产能具有积极作用。

  业内专业人士认为,猪价在国庆节期间见底之后出现持续上涨,累计反弹幅度已经比较大,预计未来将进入振荡期。一方面,气温下降和猪肉处在低价区刺激了消费,促使国内居民及时制作猪肉食品,提振了市场价格。另一方面,有关机构大量收储正在显现效果,再加上投资机构的看涨心理渐浓,共同造就了上涨行情。不过,猪价过快上涨已消化了利多因素的作用,在当前生猪存栏量较高的情况下,养殖户及养殖企业随时会推出育肥猪,且加大存栏量,再加上消费需求增长趋缓的概率较大等,预计年底前市场价格会趋稳。

  在猪价大幅反弹的背景下,饲料原料价格何去何从?以下是光大期货分析师王娜的观点:

  “十一”长假过后,国内多地猪价不跌反涨。生猪期货主力2201合约在连续7个月下跌后,在9月24日开始企稳反弹,并连续收阳。10月25 日生猪期货主力2201合约触及涨停,期价反弹至17470元/吨,较9月24日的价格低点13365元/吨,反弹4105元/吨,涨幅30.71%。

  与国内生猪期价持续反弹表现不同的是,国内生猪养殖的主要饲料产品豆粕和玉米期、现货价格延续振荡偏弱表现。对此,市场普遍预期因三季度养殖端的上市公司大幅亏损,生猪养殖行业在四季度去产能的进程还将持续加快。如果2022年春节后肥猪集中出栏,生猪存栏逐月下降,那么国内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消费将跟随下降,进而影响下游养殖及饲料企业备货热情。

  冻肉收储政策利好,猪价上涨

  10月份,受到国家冻肉收储政策的利好因素影响,国内生猪期、现价格联动反弹。9月末,我们在辽宁台安地区进行生猪及饲料养殖调研,当时也是中秋节后猪价最为悲观的时候。在2021年上半年,猪价持续下跌的利空情绪影响下,养殖户对于国庆假期后的猪价预期更为悲观。

  “十一”长假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国内生猪期价不跌反涨,当日生猪主力2201合约上涨2.49%。在其后的几个交易日,生猪期价延续反弹。对此,市场普遍认为因国庆节后生猪价格超预期反弹,和节前悲观情绪达到峰值有很大关系。“十一”前因担心节后猪价继续下跌,养殖户节前积极出栏,这导致节后标猪出栏量减少,且春节前二次育肥量增加,国家冻肉收储3万吨成交火爆,以上因素都是促成猪价短期反弹的主要原因。但是,从四季度长周期的时间来看,春节前大型养殖企业生猪出栏还将维持高位,国内五大猪企9—12月生猪出栏总量创历史单月新高,全国定点屠宰企业的单月屠宰量也将在四季度进入峰值。这说明生猪市场在四季度的季节性供应压力仍在持续释放,猪价以倒V形态走出底部行情的概率依旧较低。

  华北玉米延迟上市,玉米反弹

  10月初华北降雨天气导致玉米品质下降,上市延迟。10月中旬,华北玉米上市进度仍慢于历史同期,深加工企业上调玉米收购报价,玉米现货反季节上涨。农业农村部10月中旬公布数据显示,本月预测我国2021/2022年玉米单产和总产均小幅下调,玉米产量为2.71亿吨,较上月下调85万吨,比上年产量增加1000万吨。单产下调主要考虑9月以来的持续阴雨天气对华北夏玉米单产和品质造成的不利影响。东北中北部地区的水热条件总体较好,初霜较常年同期明显偏晚,有利于玉米产量的形成。在华北玉米收割延续的情况下,今年东北、华北玉米上市期间也将面临农户惜售的情绪,上市初的涨价不利于供应期现货市场有效流通。

  消费市场方面,猪企公布三季报,上市公司大幅度亏损。市场普遍预期四季度生猪存栏维持高位,猪价延续下行。春节后在养殖亏损利空因素影响下,生猪存栏逐步下降。深加工市场方面,在玉米原料供应紧张、环保限电等因素影响下,深加工行业开机率维持低位。2021年上半年玉米淀粉行业持续亏损,淀粉行业开机率降至历史低位。市场普遍预期2021年全年淀粉行业开机率维持在50%附近的低位水平,较去年下降10个百分点。四季度玉米处于集中收割期,天气仍是影响玉米收割及阶段性供应的首要因素,现阶段延迟上市导致阶段性供应收紧,玉米期、现价格反弹。

  USDA报告利空兑现,豆粕低位振荡

  10月USDA供需报告超预期利空,美豆价格跌至1200美分/蒲式耳一线。10月报告预计美国2021/2022年度大豆单产为51.50蒲式耳,较9月报告增0.9蒲式耳。大豆收割面积预估为8640万英亩,较9月报告持平。2021/2022年度大豆总产预估为44.48亿蒲式耳,高于9月预估的43.74亿蒲式耳。10月报告中美豆单产、总产大幅提升,美豆年末库存达到3.20亿蒲式耳,较9月报告的1.85亿蒲式耳增加1.35亿蒲式耳,库存超预期利空,再次确认2021/2022年度美豆丰产的基调。随后,国际豆类市场关注焦点转向需求和南美新作主要是巴西大豆播种。目前巴西大豆播种顺利,进度快于去年,市场对新作产量保持乐观态度。

  “十一”假期结束后,油厂反馈豆粕走货进度放缓。“十一”假期前,饲料企业为补充假期备货,加大订单采购,“十一”假期后因下游需求表现不及预期,豆粕采购企业提货速度放缓。我的农产品跟踪数据显示,第38—40周豆粕累计压榨量为471.06万吨,较去年同期633.06万吨减少25.6%,较五年同期均值539.74万吨减少12.8%。

  国内豆粕市场一方面受到国际市场美豆原料供应端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下游养殖需求牵制。“十一”长假过后,国内豆粕在美豆下行压力下,豆粕期价跳空下行。随后,在油脂强势拉升的影响下,豆粕延续偏弱表现。10月中旬开始,国家多部门联合打压高煤价对居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期货市场中的煤炭、化工、油脂等商品价格高位回落,处于价格洼地的生猪、豆粕、玉米等商品关注度上升。


农业农村部:猪肉价格短期震荡回升,市场供应充裕


  农业农村部10月26日发布消息,10月中旬以来,猪肉价格出现震荡回升,生猪市场供应宽松充裕。农业农村部建议养殖场户要继续淘汰低产母猪,应对明年春节后可能出现的低迷行情。

  秋冬季为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10月中旬以来,受加工增加、消费回暖等主要因素影响,猪肉市场价格震荡回升。截至26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1.25元/公斤,略高于成本线。

  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当前,生猪生产仍在惯性增长,价格下行周期还没结束。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的育肥生猪同比还将明显增长,生猪供应相对充足,价格下行的压力仍然不小,如不实质性调减产能,猪价低迷态势难以扭转。特别是明年2、3月份,生猪出栏量将持续增加,4月可能达到出栏高峰。而这段时间恰恰是明年春节过后的消费淡季,随着生猪出栏量增加,猪价可能继续走低,造成生猪养殖重度亏损。

  为此,建议养殖场户要有序安排生猪出栏,不要因为当前猪价回升而盲目压栏,更不要急于扩充产能,避免后期出现重度损失。


新华社:止跌回升,猪周期拐点来了?未来猪肉价格走势如何?


  继9月同比下降46.9%之后,猪肉价格近期止跌回升。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0月15日至22日,猪肉批发价格每公斤19.73元,比前一周上涨10.2%,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4.7%。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说,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肥猪同比还将明显增长,生猪供应相对过剩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如不实质性调减产能,猪价低迷态势难以扭转。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