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此次刘永好、林印孙、秦英林、刘汉元、王连增、丁磊、陈瑞爱、吴德等多位农牧业全国代表进行了提案,为农牧业发展出一份力。今天小编整理了畜牧领域热门提案,来看看代表们都提了什么。
鼓励猪肉消费,细化和完善猪肉收储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建议“稳定生猪产能,降低周期性波动,引导生猪产业平稳升级”,提案包括鼓励猪肉消费,引导支持生产企业加工研发创新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细化和完善猪肉收储。以进出口调控的政策,加强市场预期,更有效地发挥政策的调剂作用;加大对养殖企业逆周期金融支持,引导评级机构合理客观评判,完善金融风险对冲工具;通过健全食品原料溯源制度,鼓励机关单位采购可溯源的肉蛋奶产品,引导企业打通养殖屠宰下游食品一体化的产业链,提升上游养殖抗风险的能力。
对生猪养殖企业要加大信贷投入,不能限贷、抽贷、断贷
全国人大代表、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
建议“对生猪养殖企业要加大信贷投入,不能限贷、抽贷、断贷”,提案包括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模式,落实生猪活体抵押、土地经营权抵押和养殖栏舍、设备等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着力满足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对大型养殖企业开展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紧密联系带动的农户,要加大信贷支持帮扶,共同推动形成“大帮小”“大带小”“银企农互助”的良好局面。
加快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
建议“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案包括加快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应用,缓解原粮价格上涨带来生猪养殖行业成本持续上升的局面、加快生猪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生猪疾病净化,提升行业养殖水平、加大对养殖产区的支持力度,建立产销区补贴的长效机制,稳定生猪生产。
建议优化进口饲料用粮配额分配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针对强化饲料粮供应保障,推动饲料和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相关了建议。建议要优化进口饲料用粮配额分配机制,按照具备一定规模、资质的饲料养殖集团企业年度统计产量占比重新分配。建议优化库存粮饲用拍卖机制,饲料加工企业直接参与库存粮饲用定向拍卖。
加快发展特色高效经济作物,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
全国人大代表、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增
发展绿色农业,节水解肥节药,加快发展特色高效经济作物,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加大养殖粪便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要提高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品牌效益,带动和培育创新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创新组织。加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广应用,将农产品追溯与项目申报、品牌评定等挂钩,将绿色、品牌农产品优先纳入追溯管理。
同时,紧紧围绕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推进,激活多元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主动参与和推进农业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共享,让农产品也有品牌、有标准、有过程监测。推进品牌农业战略,将品牌打造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绿色、有机等产品认证紧密结合,强化品牌质量管控,加快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加快网络知识产权立法进程
全国人大代表、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瑞爱
建议“强化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必须要加快网络知识产权立法进程”,提案包括加强公证电子存证技术的推广应用,强化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能力。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运用,实现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的源头追溯、实时监测、在线识别、保全网上证据、获取电子证物等功能,提升知识产权侵权鉴定、损害评估、精准打击能力。
优化和完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海门兴旺肉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慧娟:
建议“优化和完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机制”,提案包括要在现存(场、田)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三级种质选育体系,构成稳定的资源保护与扩繁推广体系。通过严格审定,将承担国家和省级种质资源保护任务的骨干企业、全国和省域畜禽业主导(主推)品种的生产企业以及大中型扩繁加工一体化企业等纳入到种业龙头企业中来,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扶持其发展壮大,使其更好地发挥帮扶带动作用。
完善食品、农产品溯源制度,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磊:
建议“完善食品、农产品溯源制度,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提案包括尽快推动食品、农产品追溯工作法制化进程;明确食品、农产品溯源工作主管单位及协助单位,推进两者间的信息集中化管理;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程监控机制,鼓励“透明农业”;推进食品、农产品溯源工作现代化、智能化,提高突发事件反应速度和精确程度等。
支持四川种业繁育基地扩面提质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
建议“加快推进川种振兴”,提案包括支持四川建设“西南畜禽健康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支撑四川畜禽种业的重大理论创新、先进技术研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端共享与开放平台;支持四川建设国家区域性农作物种业创新中心,进一步推动科技、企业、人才等要素向园区聚集;支持四川种业繁育基地扩面提质,加大对现有的9个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县的资金投入,增加认定一批新的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满足四川优势农产品供种需求;支持四川种业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集中资源和力量对主要农作物和畜禽种源,开展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支持四川优势种业企业做大做强。
多举措科学规范功能性农产品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院长蒋小松:
建议“多举措科学规范功能性农产品产业发展”,提案包括制定不同功能性农产品的分类名称;鼓励功能性保健农产品工业化研发;成立专门机构并制定功能性保健农产品行业规范;规范功能性保健农产品的社会宣传。
尽快立项支持动物用新冠疫苗研发以及加快动物用新冠疫苗的审批进度
全国人大代表、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克恭:
建议“国家尽快立项支持动物用新冠疫苗研发以及加快动物用新冠疫苗的审批进度”,提案包括国家层面尽快立项支持动物用新冠疫苗的研发,特别是与人类接触密切的宠物犬猫和高度易感的水貂用新冠疫苗;并建议,国家通过借鉴国内外人用新冠疫苗的快速审批机制,加快动物用新冠疫苗的审批进度,从而实现以科学的方式、较低的投入控制人间新冠疫情。
多措并举提升大豆供给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北大荒集团董事长王守聪:
建议“多措并举提升大豆供给能力”,提案包括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继续扩大耕地轮作补贴政策,加强大豆绿色生产技术政策支持;多点施策稳定大豆种植效益,将大豆纳入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品种,降低种植大豆自然风险,推行“保险+期货+基差”试点,增强农民定价能力、获利能力和企业防范价格波动风险能力,促进大豆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
建议“助力农业现代化,高端智能农机需自强”,提案包括对于开展高端智能农机产品适应性研究设计和测试实验给予支持,促进农机技术攻关;政策层面,建议充分发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引导作用,加快农机购置“优机优补”工作落实,试点先行;应用层面,建议对农民购置和应用国产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给予一定的专项政策支持,建立农机国产化示范基地,加快国产高端智能农机替代进程。
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乔晓玲:
建议“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案包括进一步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和补助标准,加大经费投入,专款专用;扩大补助范围,将散养户统筹纳入补偿范围,扩大无害化处理畜禽种类的补贴政策;从中央层面制定统一的无害化处理补贴标准、补贴时间;根据当地现状,设置分布合理、建造科学、方便储存消毒的区域性病死畜禽收储点;建立区域性大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规划修建适当规模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开发新型生物技术与机械融合的处理设备,实现就地处理、肥料还田的增效、减排的良性循环;制定相应配套的法规,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设立适当的举报奖励措施,加强宣传《动物防疫法》《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相关人员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培训,使其能够正确、规范地处理病死畜禽尸体,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危害人畜健康。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