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1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东北 |
24 |
辽宁省 |
11.82 |
11.78 |
0.04 |
-0.22 |
22 |
吉林省 |
11.89 |
11.79 |
0.10 |
0.12 |
25 |
黑龙江 |
11.59 |
11.31 |
0.28 |
-0.09 |
|
华北 |
15 |
北京市 |
12.13 |
12.10 |
0.03 |
-0.37 |
13 |
天津市 |
12.26 |
12.45 |
-0.19 |
-0.32 |
17 |
河北省 |
12.06 |
12.07 |
-0.01 |
-0.37 |
23 |
山西省 |
11.89 |
11.86 |
0.03 |
-0.32 |
21 |
内蒙古 |
11.90 |
11.51 |
0.39 |
0.00 |
|
华东
|
6 |
上海市 |
12.65 |
12.50 |
0.15 |
0.15 |
3 |
福建省 |
13.06 |
13.50 |
-0.44 |
-0.18 |
5 |
浙江省 |
12.93 |
13.35 |
-0.42 |
-0.39 |
8 |
江苏省 |
12.38 |
12.71 |
-0.33 |
-0.28 |
10 |
山东省 |
12.35 |
12.28 |
0.07 |
-0.38 |
12 |
安徽省 |
12.27 |
12.57 |
-0.30 |
-0.08 |
|
华中 |
11 |
江西省 |
12.31 |
12.56 |
-0.25 |
-0.56 |
18 |
湖北省 |
12.03 |
12.23 |
-0.19 |
-0.24 |
16 |
河南省 |
12.07 |
12.01 |
0.06 |
-0.27 |
2 |
湖南省 |
13.16 |
12.99 |
0.17 |
0.43 |
|
华南 |
4 |
广东省 |
12.96 |
13.35 |
-0.39 |
-0.74 |
7 |
广西 |
12.50 |
12.82 |
-0.33 |
-0.65 |
1 |
海南省 |
17.07 |
17.07 |
0.00 |
0.20 |
|
西北 |
20 |
陕西省 |
11.92 |
11.94 |
-0.03 |
-0.25 |
27 |
甘肃省 |
11.17 |
11.31 |
-0.13 |
-0.44 |
28 |
新疆 |
10.85 |
11.03 |
-0.18 |
0.05 |
|
西南 |
14 |
重庆市 |
12.17 |
12.52 |
-0.35 |
-0.43 |
9 |
四川省 |
12.36 |
12.65 |
-0.29 |
-0.38 |
26 |
云南省 |
11.39 |
11.67 |
-0.28 |
-0.23 |
19 |
贵州省 |
11.98 |
12.00 |
-0.02 |
-0.40 |
|
全国 |
有1062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
12.33 |
12.43 |
-0.10 |
-0.23 |
|
2022年3月11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东北 |
20 |
辽宁省 |
11.78 |
11.74 |
0.04 |
-0.24 |
19 |
吉林省 |
11.80 |
11.67 |
0.13 |
-0.22 |
23 |
黑龙江 |
11.19 |
11.28 |
-0.09 |
-0.28 |
|
华北 |
14 |
北京市 |
12.02 |
11.94 |
0.08 |
-0.17 |
10 |
天津市 |
12.23 |
12.10 |
0.13 |
-0.23 |
17 |
河北省 |
11.92 |
11.89 |
0.03 |
-0.26 |
18 |
山西省 |
11.85 |
11.65 |
0.20 |
-0.20 |
|
华东
|
7 |
福建省 |
12.39 |
12.60 |
-0.21 |
0.00 |
3 |
浙江省 |
12.67 |
13.00 |
-0.33 |
0.00 |
12 |
江苏省 |
12.06 |
12.03 |
0.03 |
0.19 |
11 |
山东省 |
12.08 |
12.02 |
0.06 |
-0.40 |
9 |
安徽省 |
12.29 |
12.44 |
-0.15 |
-0.18 |
|
华中 |
5 |
江西省 |
12.52 |
12.47 |
0.05 |
-0.38 |
13 |
湖北省 |
12.06 |
12.05 |
0.00 |
-0.46 |
15 |
河南省 |
11.98 |
11.88 |
0.09 |
-0.23 |
1 |
湖南省 |
13.42 |
13.27 |
0.15 |
-0.23 |
|
华南 |
2 |
广东省 |
12.90 |
12.84 |
0.06 |
-0.62 |
4 |
广西 |
12.54 |
12.44 |
0.11 |
-0.56 |
|
西北 |
21 |
陕西省 |
11.64 |
11.75 |
-0.11 |
-0.01 |
22 |
甘肃省 |
11.31 |
11.32 |
-0.01 |
-0.16 |
24 |
新疆 |
10.89 |
10.83 |
0.06 |
-0.17 |
|
西南 |
6 |
重庆市 |
12.47 |
12.47 |
0.00 |
0.03 |
8 |
四川省 |
12.35 |
12.24 |
0.11 |
-0.32 |
16 |
云南省 |
11.95 |
12.11 |
-0.15 |
-0.20 |
|
全国 |
有267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
12.10 |
12.09 |
0.01 |
-0.15 |
|
2022年3月11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东北 |
16 |
辽宁省 |
11.55 |
11.54 |
0.01 |
-0.31 |
20 |
吉林省 |
11.46 |
11.28 |
0.18 |
-0.31 |
22 |
黑龙江 |
11.19 |
11.20 |
-0.01 |
-0.08 |
|
华北 |
9 |
北京市 |
11.88 |
11.78 |
0.10 |
0.00 |
11 |
天津市 |
11.85 |
11.85 |
0.00 |
-0.22 |
18 |
河北省 |
11.50 |
11.48 |
0.02 |
-0.32 |
19 |
山西省 |
11.48 |
11.31 |
0.17 |
-0.26 |
|
华东
|
5 |
上海市 |
12.15 |
12.17 |
-0.02 |
0.00 |
6 |
福建省 |
12.14 |
11.90 |
0.24 |
0.00 |
21 |
江苏省 |
11.45 |
11.53 |
-0.09 |
0.35 |
14 |
山东省 |
11.61 |
11.58 |
0.02 |
-0.44 |
10 |
安徽省 |
11.85 |
12.02 |
-0.17 |
-0.21 |
|
华中 |
7 |
江西省 |
12.04 |
12.10 |
-0.06 |
-0.41 |
12 |
湖北省 |
11.78 |
11.82 |
-0.04 |
-0.37 |
13 |
河南省 |
11.66 |
11.59 |
0.07 |
-0.24 |
1 |
湖南省 |
12.91 |
13.11 |
-0.19 |
0.14 |
|
华南 |
3 |
广东省 |
12.37 |
12.54 |
-0.17 |
-0.85 |
2 |
广西 |
12.49 |
12.52 |
-0.03 |
-0.47 |
|
西北 |
15 |
陕西省 |
11.60 |
11.69 |
-0.09 |
0.15 |
23 |
甘肃省 |
10.89 |
11.19 |
-0.30 |
-0.45 |
24 |
新疆 |
10.64 |
10.73 |
-0.09 |
-0.08 |
|
西南 |
4 |
重庆市 |
12.32 |
12.32 |
0.00 |
-0.08 |
8 |
四川省 |
11.98 |
11.92 |
0.06 |
-0.39 |
17 |
云南省 |
11.53 |
11.00 |
0.53 |
-0.07 |
|
全国 |
有251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
11.76 |
11.81 |
-0.05 |
-0.15 |
|
两会中关于生猪的一些声音
【导语】目前生猪处于下滑周期,猪价持续下滑,原料不断上涨,双重压力之下,养殖行业长时间处于亏损阶段,因此两会期间一些措施机制不断提出。
2021年末,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已经恢复至非洲猪瘟发生前的水平,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已经进入猪周期低谷,同时叠加玉米、豆粕等饲料原粮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养殖行业陷入亏损状态,我国养殖行业要从养殖大国往养殖强国迈进,生猪产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今年建议案围绕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建议如下: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实现行业智能化升级。二是实现种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减少豆粕用量,降低饲料成本。四是推进行业疾病净化,提升行业养殖水平,助推生猪养殖行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加大对养殖产区的支持力度,建立产销区补贴的长效机制,稳定生猪生产。
全国人大代表、正邦集团董事长、总裁林印孙:金融机构越是在行业困难期,越要拿出有力措施配合中央政策,加大金融支持,稳定行业信心,帮助生猪养殖行业应对“猪周期”压力,避免产能和价格大起大落,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对生猪养殖企业要加大信贷投入,不能限贷、抽贷、断贷。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猪粮安天下”,规模化、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养殖是保障生猪自身供给持续平稳的关键,也是平抑猪周期、防止生猪产业大起大落的转型升级方向,更是减少社会财富损失、保障猪肉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今年全国两会带来了《关于稳定生猪产能,降低周期性波动,引导生猪产业平稳升级的提案》,就解决猪肉价格大幅波动,消除减少猪周期对行业和对国家经济运行的影响,提出了四方面建议,包括:第一:鼓励猪肉消费,引导支持生产企业加工研发创新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第二:细化和完善猪肉收储。以进出口调控的政策,加强市场预期,更有效地发挥政策的调剂作用。第三:加大对养殖企业逆周期金融支持,引导评级机构合理客观评判,完善金融风险对冲工具。第四:通过健全食品原料溯源制度,鼓励机关单位采购可溯源的肉蛋奶产品,引导企业打通养殖屠宰下游食品一体化的产业链,提升上游养殖抗风险的能力。
图1
图2
从上图看出,无论是自繁自养还是仔猪育肥,进入2022年之后养殖盈利多数处于亏损阶段,自繁自养亏损值高于外购仔猪,全国亏损值在450-500元/头之间,原料成本持续增加,豆粕因供应偏紧,价格持续上涨;但猪价继续下滑,均价已经跌破六元关口,养殖场亏损持续拉大。
目前市场淘汰母猪数量不多,能繁母猪仍然居于高位,产能供应充足,因此短期内养殖场难改亏损局面,结合两会中对于生猪养殖的声音,养殖场需要降本增效,来助推生猪产能高质量发展。目前对于养殖行业来说,资金链是生存首要法则,尤其是亏损局面,养殖集团需要充足的资金链进行周转,部分人大代表指出生猪养殖企业要加大信贷投入,不能限贷、抽贷、断贷。
后市预测
供应:3月份猪源供应量环比增加,且猪价持续下滑,养殖场单日计划完成欠佳,整体出栏压力较大。随着气温升高,终端对肥猪需求减弱,养殖场有减重意向,体重多控制在115-120公斤;近期不断收储,利好业者信心。
需求:需求不济,近期企业屠宰量维持疲软态势,整体增加不明显,尤其是终端批发市场,走货速度缓慢。
观点:目前养殖场仍未出现去产能阶段,因此猪价低点持续后移,或出现在4月。3-4月行情整体处于低位盘整阶段,猪价或处于11.0-12.0元/公斤震荡。
千呼万唤的猪周期拐点何时才可以到来?
短期来看,大家对于猪价在今年上半年再度探底的看法是一致的:
首先,去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尚在高位,对应今年上半年的生猪供给量偏高;
其次,从季节性规律看,春节过后猪肉消费将进入淡季,可以说3到5月份需求端都会比较疲软的。
因此,在供需错配之下,猪价大概率将再度触底。而目前的猪市也确实呈现了这种态势,尽管中央冻肉收储已经开展两次了,对于提振市场信心自然有用,但是就目前的数量而言却很难把处于低谷的猪价拉上来。
随着中央冻肉收储的启动基本上可以说猪市底部现象的形成了,但是至于二次探底似乎目前的猪价下行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再跌就进入5元区间了,但这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供需两端的利空因素尚未释放殆尽。至于业内认为的今年下半年大概率将迎来生猪价格上涨的说法,理论上是如此,但如果养殖端存在压栏赌后市的做法,后面猪价的涨幅和力度必然受到限制。
猪肉收储再一再二 可否劝退猪市二次探底?
昨日,中央冻肉第二次收储共计3.8万吨,第一次是4万吨,不知道最终的收储结果如何,有没有流拍的现象,但至少养殖户最期待的事情还未发生,继第一次收储完成之后,猪价不涨反跌,持续横盘震荡的僵局被打破,猪价再次微幅下探。
其实,受限于收储数量有限,它很难对庞大的生猪市场的供需产生明显改观,因此收储过后,无论是一次收储、二次收储还是三次收储,最终猪价走势还是由供需基本面决定,现在供给充足甚至过剩,所以猪价重回弱势下跌几乎是必然的。
对于猪价后市走向目前整体生猪供给仍处于过剩阶段,随着消费淡季的持续影响,预计猪价仍存下行压力,产能去化将持续。
当然,现在的猪市正处于能繁母猪环比持续下降态势,所以未来供应减少、价格反转已是大概率事件。只是,当下,就目前的猪市条件而言,无论是收储的出现,还是猪肉概念股的大涨都尚不足以认定猪价会出现拐点,因为供需基本面不改,一切的一切都是假象。生猪养殖行业依旧处于寒风阵阵的行情之中,供给端产能还在释放,因此二次探底也很难被劝退。
豆粕、玉米价格至历史高位 饲料成本扶摇直上 但却是补栏的好时机
最近这段时间,玉米和豆粕价格涨势很高,尤其是豆粕价格已突破历史新高,而玉米价格正在通往突破历史高位的路上,而现在玉米、豆粕价格的上涨,已导致每头猪的饲养成本上涨了近2元/公斤,这样的上涨幅度是很严重的,因为其直接蚕食的是养殖户的利润,这也是最近养殖户不堪重负纷纷提前出栏的原因。
而无论是猪价的止跌还是饲料价格的止涨短期内都很难实现,因此,养殖户要根据自己的资金链情况来定夺出栏的情况,如果资金紧张可以出栏体重稍小一些的猪源,但如果之间较为充足,可以继续饲养一段时间,但无需过度压栏养大猪。
至于补栏仔猪其实现在是个好时机。一般情况下,现在的时间点也是传统补栏仔猪的旺季阶段,而且此时仔猪价格较低。如果现在补栏仔猪的话,大多可以赶在国庆节以前出栏,而那个时候价格大概率是比现在好的。所以,建议想补栏仔猪的养猪人,可以抓紧时间进行补栏,此时的时机还是比较理想的,条件允许的话各位养猪人可以考虑补栏计划。
东北猪价反弹!天要亮了?
是什么支撑着你还在养猪?


这两天东北价格小幅上调,收购价再次回到6元左右,但南方继续下跌,我们养猪人出栏一头猪仍亏300-500元。
天,真的快亮了吗?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今天我们来看看多方的说法
首先是3月6日农业部在河南召开会议,会议认为,春节后猪肉进入消费淡季,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后两个月价格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其次,福能期货生猪分析师马晓鲁表示,根据去年的新生仔猪数据以及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推断,今年5月前有较多生猪出栏,生猪供应压力仍存,所以一、二季度预计猪价仍低位振荡,难有上行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立坤说,“生猪去产能推动猪肉价格逐步进入上行周期,预计二季度或三季度,猪肉市场将由供求基本平衡转向供小于求状态,届时猪肉价格将进入上行通道。”
从以上几个角度来看,大部分观点认为二季度或三季度才迎来实质性的反转。而现在是3月上旬,一季度末尾,也就是还需要2-3个月猪价或许才会改善。
根据猪易数据调查了解,目前家庭场出栏成本大致在7-8元左右,目前出栏一头猪亏损200-400元左右。
问题是,养猪的你,还能承受2-3个月的亏损吗?
另一方面,假设猪价上涨,猪价需要上涨到8元以上家庭场才小有盈利,猪价若真的在6-8月突破8元,又能维持多长时间呢?这期间的盈利,是否能覆盖其他时间的亏损呢?
2021年10-12月补充后备的情况较多,2022年四季度大猪出栏预计增长,即使消费旺季,猪价会走强吗?还是会如同2021年的的情形?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