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6月华北涨势明显,7月或不及预期

2022-06-16来源:卓创资讯 作者:沈震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导语】截至6月中上旬,华北主产区小麦进入集中上市期,当前整体收割进程已接近六成,市场贸易主体积极进行新季小麦收购工作的同时,玉米出货积极性普遍不高,市场供应逐步收紧,终端深加工企业连续提价促收。7月份下游饲料及深加工需求均有一定制约作用,玉米价格涨幅或不及预期。
 
  深加工企业到货量低位,纷纷提价促收
 
  6月份华北市场玉米整体供应逐步收紧,深加工企业到货量连续处于低位。据卓创资讯调研,6月上半月,山东深加工企业晨间日均玉米到车379辆,环比上月同期降幅36.83%;原料玉米收购均价上涨102元/吨,最大涨幅3.59%。近期华北地区新季小麦大量上市,贸易商操作小麦为主,玉米出货积极性不佳,导致企业到货量迅速减少,企业为保证粮源供应陆续提价促收,玉米价格重心上移。
 
  基层余粮见底,贸易环节挺价心态较明显
 
  导致近期市场供应收紧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贸易主体将收购重心转移至小麦;另一方面是当前市场的基层余粮已经见底,且收购成本偏高,贸易环节对后市仍有一定看涨预期,因此现阶段出货积极性普遍不高。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截至5月底,华北地区玉米售粮进度整体已经达到96%,基层农户余粮已不足1成,贸易商还有部分存粮。
 
 
  华北、东北价差逐步走阔,后期东北粮源有望供应华北
 
  根据往年市场货源流向来看,华北地区作为国内主要的产区与销区,消费粮源除本地以外还有部分东北粮源进行供应。2022年春节过后,由于两大产区价差偏低,东北粮源流入华北市场成本高企,对华北市场的供应量明显减少。近期随着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分化,华北、东北两大产区价差逐步放大。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截至6月14日,华北市场玉米均价较东北均价高出97.94元/吨,环比5月份价差扩大68.21元/吨,涨幅超过2倍。
 
  以华北市场为例,若两大市场价差超过150元/吨,东北粮源供应华北市场将逐步实现顺价。根据目前市场行情走势来看,华北涨、东北跌,两大产区价差增大的趋势已经逐渐形成,未来东北粮源大量流向华北的可能性逐渐增大。随着东北粮源的有效供应增多,后期也将抑制华北地区玉米价格的上涨幅度。
 
 
  需求面及替代品制约作用显现
 
  目前来看,影响玉米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除市场心态以及囤粮成本等,更多的是终端需求的变化。
 
  从玉米最大的下游饲料、养殖行业来看,5月下旬超期稻谷陆续开始供应市场,因有一定价格优势且毒素较低、营养价值高,部分饲料企业采购意向提升,饲料企业为控制成本或进一步减少玉米使用量。另外,随着夏季高温天气持续,中小养殖规模的畜禽活体采食量普遍有所减少,在总存栏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畜牧养殖饲料需求减少也将限制玉米的终端需求。据卓创资讯调研了解,6月份深加工行业开机率波动幅度有限,玉米市场消费暂无明显利好提振。需求面放量支撑力不足,或同样限制玉米价格的上行空间。
 
  结论:供需均有一定利空,玉米价格涨幅或不及预期
 
  卓创资讯认为,目前余粮逐渐减少、囤粮成本逐步抬升,玉米现货重心易涨难跌。由于6月中上旬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提前透支部分涨幅。7月份华北地区麦收步入尾声,玉米出货量增加或将限制玉米价格的上行空间;同时畜牧行业需求处于季节性低谷,深加工玉米淀粉行业需求难放量,对玉米价格上涨亦有一定牵制作用。预计7月份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幅度或不及预期。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