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惯性下跌!春节过后,生猪市场回归正轨,基于市场多空博弈,在消费缺乏支撑下,生猪供应压力明显增加,国内猪价呈现“断崖”下跌的走势!从市场反馈来看,今天全国南北地区,猪价延续大部下跌的走势,仅有辽宁地区,猪价微涨0.05元,价格显得格外的“惹眼”。不过,由于理性来看,此次猪价下跌仍未到底,2月底,猪价易跌难涨或将突出,后市要关注市场抄底心态的变化!
据机构分析,目前,猪价面临严峻的考验,阶段性产销呈现“错配”的压力,猪价短期内或有延续震荡下行的基本面!理性来看,春节后到五一前,消费市场难有明显的变化,猪价处于阶段性的淡季,价格或将呈现逐步“筑底”的走势,而对于猪价“底线”的分析,个人认为,重点关注市场抄底心态的变化,理论来看,生猪均价跌破14元/公斤后,二次育肥或屠企分割入库或将小幅入场,而养殖端低价认卖心态也将减弱,猪价“底线”或将徘徊在13.5~14元/公斤左右!
秦英林:我们不忍心行业持续浪费大豆
开年之时,CCTV财经“对话”栏目以“寻找确定性”为题对话中国企业8位行业领军大佬,第一期对话了中国猪业、乳业、太阳能产业的最大掌舵人,其中就有来自南阳的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
秦英林向CCTV对话栏目主持人介绍:养猪的上游是饲料,饲料中用的豆粕量非常大。目前国内养猪与国外养猪多用大豆资源一倍以上。原因是行业技术、装备差等各方面原因造成的。
正是因为“我们不忍心行业这么持续浪费大豆”,企业决定把自己降本增效的核心技术——低蛋白日粮技术向全行业公开。
现在,公司持续走在降低养殖大豆用量的创新道路上,已上马合成生物项目,持续替代养猪大豆用量。当突破合成生物这个技术以后,我们快速落地到产业中。现在3万吨异亮氨酸的生产,最多能减少2000万吨的消耗,养猪就能很大程度上摆脱对大豆的依赖,同时也解放了土地。
据了解,去年12月19日,由牧原集团投资的河南牧元安粮合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合成生物(异亮氨酸)产品项目开工仪式在南阳内乡培土奠基,该项目聚焦豆粕减量替代和其他生物基产品,基于合成生物开发新一代“高效、低耗、绿色”的生物智造技术,打造生物发酵和生物制品的产业平台。
“对话”栏目主持人还走进牧原养殖综合体。位于南阳内乡县的牧原养殖综合体,是全球最大的一体化智能楼房养殖集群,28栋大楼,一年出栏规模210万头。
在楼房猪舍内,秦英林向对话栏目主持人介绍:我们都用了自动化的装备。这里的巡检机器人集成可见光摄像头、3D摄像头、红外热像仪、拾音器、气体检测仪等各类传感器,实时传送着温度、湿度、风机转速、异常声音等指标,后方平台通过云监控、大数据分析和自动化设备运行,实现生猪养殖的智慧管理。
温氏:2023年委托养殖费增长至108亿元
2023年,生猪养殖户经历了行业的寒冬。在此背景下,跟温氏股份合作的农户收益不降反增,财报显示,温氏股份在2023年支付农户的委托养殖费增长至10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兑现了该企业董事长温志芬在去年中旬曾提出的“养殖户收益超百亿元”的目标。
“去年生猪市场行情低迷,但公司依然保障了我们的合理收益。跟着温氏走,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60岁的朱文斌跟温氏合作饲养了950头猪,近一年收益超60万元。
朱文斌只是温氏股份合作的4万多农户的一个缩影。在养殖业,温氏有个为外界熟知、被业内大量复制的“温氏模式”。温氏自成立起就深谙农家开展养殖业的难点和痛点,开创了适合普通农户参与养殖业发展的“公司+农户”模式,让小农户轻松对接大市场,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在“公司+农户”的基础上,近年来云浮市又首创“政银企村户”共建模式,由政府联合村集体,组建平台公司,通过扶持资金入股、撬动银行低息贷款等方式投资建设养殖小区,同时引进当地拥有相关资质的龙头企业经营。温氏作为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其中,这一模式既为企业提高了产能产量,又将经营所得稳定回馈给农村集体经济,破解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的难题,激活了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蹚出了一条路子。
如在云浮市新兴县车岗镇,当地通过投入专项资金加建一个500亩单批存栏1万头以上的现代化养猪场,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题。2022年,温氏参与的“政银企村共建”养殖小区建成16个,项目投资5.6亿元;投产小区每年带动522个村级集体组织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