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速的作用机制及对家禽的影响

2024-05-21来源:鸡保姆 作者:张少帅文章编辑:灵儿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1、 风速对家禽热平衡调节的作用机制

  风速对家禽的影响有一套特定的作用机制。风速通过影响对流散热,进而改变体热平衡,最终对家禽的生理和生产造成影响。家禽体内同样存在一套维持热平衡的响应机制,如图1.2。

  温度,湿度和风速综合表征环境的热负荷量,作用于家禽体热感受器,包括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这些器官将感受的热信息上传至中央处理器,调节体温的中枢结构存在于从脊髓到大脑皮层的整个神经系统内,但是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其中 PO/AH 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关键部位。热信息经过中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神经或(和)内分泌途径支配效应器产生反应,调节产热量和散热量,完成热平衡的调节,以达到机体热平衡的状态。

  家禽的散热方式分两类:可感散热(sensible heat loss,SHL)和潜热散热(latent heat loss,LHL)。SHL又称为“非蒸发散热”或“显热散热”,包括辐射、传导和对流,皆为物理散热方式。

  LHL 又可称为“不可感散热”或“蒸发散热”,包括皮肤和呼吸道水分的蒸发。由于家禽身体大都被羽毛覆盖,没有汗腺,无法靠体表直接出汗散热;同时传导需要温度不同的介质相互接触,对于家禽的散热贡献不大。

  因此,实际上家禽的散热方式包括以下两种,四个方面:1. 以辐射和对流为主的 SHL;2.以呼吸蒸发机制和皮肤蒸发机制为主的 LHL。家禽体表面和外界的温度差是 SHL 的驱动力,只要差值是正的,就会一直在进行,而且全程是物理作用,不会消耗额外的能量。以热喘(panting)为重要散热方式的LHL 则恰恰相反,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风速影响家禽的散热方式。风速增大,任何热物体的对流传递的热量也随之增大,这一复杂的过程可以用“热边界”。

  Simmons等研究了风速对 SHL 和 LHL 的影响,发现环境温度在 29-35 ℃之间时,总的散热量不会随着风速的增加(从 61 增加到 183 m/min)而改变,相反,却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风速上升,SHL 增加,LHL 下降;而温度上升,却伴随着 SHL 下降,LHL 上升;而且,当风速为 2.0 m/s 左右时,无论温度如何上升,总散热量会保持相对恒定;风速提高,LHL 转化为 SHL,能够促进肉鸡的生产性能。实际上,以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 SHL 为节点,发现 SHL 在高温环境下肉鸡能量平衡调节中起到主要作用,证实了风速对 SHL 的重要影响;同时发现,适宜风速通过调节水平衡减少 LHL;高温下风速的提高促使 LHL 向 SHL 转化,进而增加 SHL 的占比,相应减少 LHL,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总之,风速通过对家禽能量平衡、水平衡的调节,进一步影响 SHL、LHL 及其比例,从而达到调节热平衡的目的。

  2 、风速对家禽的影响

  最早开始研究通风对于家禽的影响要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

  Drury 等(1966a;1966b)首次提出了“肉鸡生产得益于风速产生的风冷作用”,并得出风速可以改善肉鸡生产性能。随后的几十年,包括美国、以色列和巴西等国先后开展了相关研究。在 20 世纪末,通风已经在家禽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诸多试验证实了风速对家禽生产性能的提高作用。生产性能的提高是风速对高温环境下家禽热平衡调节的结果。风速对生产性能是否提高取决于风速大小、家禽日龄(Dozier et al.,2005; Simmons et al.,2003)、环境温度等因素。且家禽所需的适宜风速也会根据上述因素的变化而不同。

  风速同样影响家禽的生理指标。Furlan 等在研究不同风速(5.7、4.2、3.1、2.4 和 1.8 m/s)和处理时间(0、10、20 和 30min)对 36-42 日龄肉鸡体表温度和直肠温度时发现,处理时间显著影响腿部皮温和体温,且处理前 10min 下降最快;4.5 m/s 以下的风速不会影响头部和背部温度;2.0 m/s 时,腿部温度开始下降。而 Yahav 等在研究不同模式温度(恒温 20 ℃;变温 35/25 ℃,30/20 ℃)和风速(0.8-3.0 m/s)对火鸡影响时发现,其体温均维持在正常温度范围,这可能跟火鸡较强的耐热力和不同的处理方式有关。在 Yahav 等另一项研究中,在高温环境下(35±1.0 ℃, 60±2.5% RH),最适宜的风速为 2.0 m/s,此时体温最低,过高(3.0 m/s)过低(0.8 m/s)都不会升高体温。

  国内开展风速对家禽体热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较晚,专业性的理论研究较为匮乏。经查阅文献发现目前仅有陶秀萍对温湿风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得出了肉鸡温湿风指数模型,探究了风速对肉鸡生理生化的影响。不过其研究的试验条件为高温(35、38 和 41 ℃)和低风(0、0.7和 1.2 m/s),并没有探究偏热温度(26-32 ℃)和较高风速(2.0 m/s)对肉鸡的影响。而风速对于家禽免疫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也未见报道。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