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是蛋鸡养殖的“头号大敌”,持续的环境高温不仅会导致蛋鸡采食量锐减、产蛋率下降,严重时更会引发热应激死亡。作为养殖场核心降温设备,水帘的科学运用直接关系到鸡群健康与生产效益。本文将从降温原理、前期配置、操作规范到日常管理,系统梳理一套可落地的水帘使用方案,助力养殖场实现精准控温与高效生产。
一、水帘降温的核心原理:蒸发与体感温度调控的关系
水帘的降温机制基于“蒸发吸热”原理:当干热空气穿过湿润的蜂窝状水帘纸时,水分蒸发会吸收空气中的显热,促使空气温度下降;同时,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潜热,形成“等焓降温加湿”过程。研究表明,鸡舍温度每降低1℃,湿度约上升4.5%,因此水帘的关键作用是通过“风冷效应”降低鸡群体感温度,将舍温维持在22-24℃的理想区间。
影响水帘降温效果的三大要素包括:
1、接触面积:蜂窝结构设计已最大化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过帘风速:15cm厚水帘的理想风速为1.7~2.2m/s;
3、水温控制:20-26℃常温水蒸发效率最佳,冰水反而会抑制蒸发。
二、前期准备:水帘配置与安装的技术规范
1、规格选型与面积计算
(1)厚度选择:高温高湿地区优先配置15cm厚水帘(过帘风速1.78~2.29m/s),高温低湿地区可选10cm厚(风速1.27~1.52m/s);
(2)面积公式:水帘面积=鸡舍最大通风量(m³/min)÷60s÷过帘风速(m/s)。
以100m×12m的鸡舍为例,适配水帘面积约56㎡。
2、安装关键细节
(1)高度与角度:安装高度建议1.5~1.8米,导流板以45°朝外倾斜,可优化蒸发效率并减少积水;
(2)密封要求:确保水帘与鸡舍连接处严密封闭,避免漏风导致局部热应激。
三、水帘启用策略:循序渐进的应激防控方案
1、启动时机判断
当纵向通风(全开风机)无法控制温度,鸡舍温度持续高于29℃,且5%~10%鸡群出现张嘴呼吸时,需立即启动水帘降温模式。
2、首次启用三步法
(1)小面积试探:先打湿前端水帘的1/3面积,持续2天观察鸡群采食与精神状态;
(2)逐步扩展:2天后将前端水帘打湿至1/2面积,若中午仍有10%以上鸡群张嘴,再按1/3→1/2→全部的顺序开启两侧水帘;
(3)间歇给水:水泵单次开启时间控制在40秒左右,待水帘纸表面发白(约4分钟)后再重复给水,避免连续湿润导致舍内高湿。
四、日常精细化管理:温湿度与设备的动态平衡
1、温湿度协同控制
(1)湿度>80%的桑拿天:减少水帘使用面积,通过全开风机增强风冷效应;
(2)湿度<70%的天气:可适当延长给水时间,同时将舍温波动控制在1-2℃内。
2、负压与风速管理
(1)负压标准:维持0.05-0.1寸水柱(12.5~25Pa);
(2)风速控制:鸡背风速需保持2~3m/s(不超过3m/s),若进风小窗未关严导致负压过大,易造成舍内前后温差>2℃,需及时调整进风口面积。
3、设备维护要点
(1)定期清理水帘纸表面鸡毛、灰尘,防止孔隙堵塞;
(2)检查上水管滤网,每周清洗蓄水池以避免绿藻滋生;
(3)若发现水帘局部无水,需及时疏通喷水管或更换堵塞的水帘纸。
五、常见操作误区与规避指南
误区1:水温越低越好,认为冰水降温更快,实际上水温<15℃或>30℃均会抑制蒸发,20-26℃常温水效率最佳;
误区2:水帘越湿越好,追求全湿状态,但是过度湿润会堵塞蜂窝结构,理想状态应该为“半干半湿”,避免水滴进入鸡舍;
误区3:水帘与小窗同时开启,认为可均衡温度,然而小窗开启会降低负压,导致过帘风速不足,反而加剧热应激;
误区4:冷风直吹鸡群,误以为降温更快,这种情况造成冷空气直接吹鸡引发冷应激,所以侧墙水帘导流板角度应小于60°,让冷风从笼顶混合后下落到舍内,实现均匀降温。
六、结语:以鸡群状态为核心的动态管理思维
水帘的科学使用没有固定公式,需结合鸡舍结构(长度、宽度、密封度)、地域气候(温湿度特征)及鸡群实时状态(采食、饮水、精神表现)灵活调整。夏季养殖管理中,建议饲养人员每日多次进舍观察,重点关注早晨开灯前后的温度变化,通过精准调控水帘开启时间、面积及风机组合,实现“控温防应激、降本增效益”的管理目标。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