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看畜牧动保行业的“两会”代表们都提了哪些建议?

2025-03-07来源:博观畜牧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图片


牧原集团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 

 

围绕“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持续推进养猪业的智能化发展,赋能生猪产业成为现代产业;
二、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三、构建科学的种猪育种体系;
四、持续推进猪病净化;
五、持续推行全价日粮,营养平衡、节粮增效、减少排放等。

关键词:智能,绿色,育种,净化,减碳;

 

 
图片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

 

创建农业龙头科技领军企业,解决畜牧业“芯片”卡脖子难题

一、推动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
二、促进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解决畜牧业“芯片”卡脖子难题;
三、提升农牧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四、为年轻高素质人才打造育得出、留得住、跟得上、空间广的乡村生态;

关键词:新技术,育种,创新,人才

图片
 

飞鹤乳业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冷友斌

 

推动乳品功能性原料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一、加大政策补贴力度,国家应支持乳制品深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项目,重点突破乳铁蛋白、脱盐乳清液等关键原料的“卡脖子”技术,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设立专项财政补贴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设备升级和新品研发,对建设原料生产基地的企业给予土地和资金支持。

 

二、完善法规与评估体系,结合婴配粉生产的严格监管要求,为乳品功能性原料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产品设立专门评估方法。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及时调整法规,开展乳制品深加工专项试点,推动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三、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使用国内奶源生产优质乳品功能性原料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鲜奶生产,维护食品安全和奶农利益。对从事关键乳品功能性原料研发、生产的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四、加强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国从事研发和生产工作,提供住房、科研启动资金等支持。

 

关键词:政策补贴,法规,税收优惠,人才

 
图片
 


湘佳股份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喻自文

 

强化农业科技政策支持,加速农牧业绿色转型

 

一、强化农业科技政策支持,加大农业科技专项投入,重点支持基因组育种技术、智能养殖设备、疫病快速检测技术等研发,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二、加大对基因组育种芯片使用的支持,能大大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从而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提高养殖效益。

 

三、关于加速农牧业绿色转型,建议出台专项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开展低碳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

 

关键词:政策支持、育种、绿色低碳

 

 
图片
 
 

华裕农科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王连增

 

AI赋能产业,立法促进食育—全面守护全民健康

 

一、加快AI数智化开发应用,促进家禽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二、大力支持蛋品深加工产业发展,赋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三、推动食育立法,构建全民健康饮食文化;

 

关键词:AI数智化,蛋品深加工,食育

 

图片
 

回盛生物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张卫元

 

AI技术重构研发逻辑、以绿色技术突破国际壁垒,推动兽药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跨越

一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整体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做好顶层设计,持续推进兽药产业绿色发展;
三是坚持多措并举,加快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
四是强化政策保障,创新金融支持。

关键词:科技创新,智能化,绿色,政策支持

图片

 

从上述几位畜牧动保行业的“两会”代表的建议中能够看出以下几点:

 

、新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已经成为共识,Ai数智化的对于传统生产制造企业的赋能势在必行;

 

、育种“卡脖子”的问题受到普遍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来攻克,这似乎成为了行业的共识;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成为头部企业未来战略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既是对国家“碳达标,碳中和”和“粮食安全”等宏观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企业作为行业领头羊的表率和倡议;

 

、政策支持和补贴也被多位代表提及,我国的产业政策支持有其独有的优势,但也有其不利的一面,要在“支持”与“构建企业自己核心竞争力”方面做好平衡工作,让政府的归于政府,让企业的回归企业。

 

、人才的作用再强调都不为过,在外部和内部变化加速的当下,对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支持也成为所有行业的共识,因为人才是决定其他的根本。

 

如果你是“两会”代表,你结合当前畜牧动保行业的发展会有哪些建议呢?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