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品市场加税潮:“虚不受补”的行业困局

2025-03-13来源:肉类食品网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加税消息引发市场波动

  在看似寻常的周末,一则重磅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继周二我国宣布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 10% 关税后,昨日针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再度加征 25% 关税。这一系列关税调整举措,迅速成为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冻品市场引发强烈反响。

  消息传出后,冻品市场迅速活跃起来。2024 年加拿大冻品进口量仅为美国的一半,从市场占比来看,加拿大冻品对我国市场整体影响规模小于美国冻品。然而,此次对加拿大冻品加税幅度高达 25%,远超对美国的加税幅度,这一力度向市场传递出不同寻常的信号,瞬间激发了冻品市场从业者的关注。

  周六,加拿大进口的奥妙肋排、前肘率先涨价,猪脚、手铮、规格较好的颈骨、猪头也纷纷提价,实际成交价格每吨上调约 300 元。尽管正值周末,市场实际成交量有限,但这并未阻碍从业者对涨价的预期,不少商家选择封盘观望,计划等周一再根据市场变化做出进一步决策,期望借助此次加税契机,在后续市场交易中获取更大利润。

  加税对冻品市场的影响

  (一)价格与成交量变化

  关税政策调整后,冻品市场价格变化迅速且显著。加拿大进口的各类冻品价格应声上涨,奥妙肋排、前肘等市场欢迎度较高的品类,价格率先上扬,带动猪脚、手铮、颈骨、猪头价格纷纷上涨。每吨约 300 元的价格上调幅度,虽看似不大,但在庞大的冻品交易体量下,对市场各方的成本和利润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然而,由于政策发布恰逢周末,市场交易节奏放缓,实际成交量未能充分释放。许多商家处于观望状态,一方面期待价格在后续进一步上涨,获取更多利润;另一方面担心市场需求能否真正消化这部分涨价成本。这种不确定性促使商家封盘观望,等待周一市场开市获取更多信息后再做决策,导致周末冻品市场交易较为冷清。

  (二)与美国加税影响对比

  与美国加税情况相比,加拿大冻品进口量在我国市场占比确实较小。2024 年加拿大进口量仅为美国一半,从市场份额角度来看,其对我国冻品市场整体影响规模相对有限。但此次对加拿大加税幅度高达 25%,远超过对美国的 10% 加税幅度。这种较大的加税力度,彰显了政策调整的决心和力度,也成为市场价格上涨的重要驱动因素。高幅度加税使加拿大冻品进口成本大幅增加,进口商为保证利润,必然提高销售价格,进而带动整个市场价格预期上升,刺激市场交易热情,即便实际成交量在周末受限,市场情绪也已被充分调动。

  市场供需现状剖析

  (一)供应层面

  当前,生猪市场供应端呈现复杂态势。从基础供应来看,生猪基础供应逐月递增。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量虽在一定阶段有所调整,但整体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为生猪后续供应提供了稳定基础。据相关数据统计,过去几个月,生猪出栏量稳步上升,反映出市场生猪供应持续增加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行业内压栏、增重现象较为普遍。养殖户受未来价格上涨预期以及降低养殖成本等因素影响,普遍选择延长生猪饲养周期,进行压栏增重。从市场实际情况看,多地养殖场生猪出栏均重明显增加,部分地区生猪出栏均重超出正常标准 10 - 15 公斤。这种行为虽在短期内减少了市场生猪供应量,但在后期积累了更大的供应压力。一旦养殖户集中出栏,市场生猪供应将大幅增长,对价格形成巨大下行压力。

  回顾今年上半年,脉冲式二育现象对市场起到一定托底作用。二次育肥户在生猪价格较低时购入仔猪或标猪,进行短期育肥后再出售,通过这种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市场生猪供需关系。当市场供应过剩、价格下跌时,二育户的收购行为增加了市场需求,稳定了价格;而在价格上涨时,他们的出售又增加了市场供应,抑制了价格过度上涨。然而,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市场对大猪需求减少。高温天气下,消费者对脂肪含量较高的大猪肉需求降低,更倾向于选择瘦肉率较高的猪肉产品。这使得压栏增重的大猪面临销售困境,养殖户不得不考虑提前出栏,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压力。

  (二)需求层面

  在需求端,鲜品价格低、鲜冻差价不利于冻品的情况较为突出。近期市场上,鲜品猪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与冻品价格形成鲜明对比。以某大型批发市场为例,鲜品五花肉价格每公斤20 - 22元,而冻品五花肉价格每公斤则在24 - 26元左右 ,这种明显的价格差使得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倾向于选择鲜品。

  终端对价格敏感度高,承接意愿弱。对于餐饮企业、食堂等冻品主要消费终端来说,成本控制是采购决策的重要因素。当冻品价格因加税等因素上涨时,终端客户采购积极性明显下降。不少餐饮企业表示,冻品价格上涨后,会考虑减少冻品采购量,增加鲜品采购或寻找其他替代品。这直接导致冻品市场需求疲软,销售难度加大。即使在周末冻品价格上涨后,市场成交量有限,也充分反映出终端对价格上涨的抵触情绪以及承接意愿的不足 。

  “虚不受补” 现象解读

  (一)中医概念引入

  在中医理论中,“虚不受补” 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概念。其指当人体体质极度虚弱时,若贸然食用营养丰富、药性峻猛的补品,不仅无法达到滋养身体、恢复元气的目的,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使身体状况恶化。这如同一个容量有限且管道堵塞的容器,若不断注入过多液体,不仅无法储存,还会导致容器破裂 。例如,一些脾胃虚弱的人,本身消化吸收功能较弱,此时若大量食用人参、鹿茸等大补之物,往往会出现腹胀、腹痛、消化不良、上火等症状。这是因为虚弱的脾胃无法运化这些补品的营养,补品不仅无法被身体有效吸收利用,还在体内形成阻滞,进而加重身体的虚弱状态。

  (二)市场类比分析

  将 “虚不受补” 概念引入冻品市场分析,可发现当前冻品市场面临相似困境。进口冻品加税带来的价格上涨,原本应是提振市场信心的积极因素。在正常市场供需环境下,加税导致进口冻品成本增加、价格上升,可能会引发国内冻品市场价格整体上扬,刺激养殖户积极性,促进市场良性循环,甚至有可能带动鲜品市场价格同步上涨,实现鲜冻协同、涨价共振的良好局面 。

  然而,当下毛猪市场供应压力巨大。生猪基础供应逐月递增,行业压栏、增重现象普遍,上半年脉冲式二育虽对市场起到托底作用,但随着气温升高,大猪需求减少,压栏增重的出栏冲击逐步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为稳住份额、换取下游接货空间,鲜品分割品不得不以低价销售。这使得冻品加税带来的涨价策略难以实施。终端对价格敏感度极高,在鲜品价格低、鲜冻差价不利于冻品的情况下,冻品价格上涨进一步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终端承接意愿进一步减弱。原本期望借助加税涨价来增强市场信心的冻品行业,不仅未能达到目的,反而因涨价后市场需求萎缩,对本就不旺盛的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就如同 “虚不受补” 的身体,在补品的冲击下,状况愈发糟糕 。

  未来市场展望

  未来冻品市场充满不确定性,诸多关键因素将深刻影响其发展走向。关税加码首当其冲,后续是否还会有新的关税调整政策出台,以及这些政策对进口冻品成本和市场价格的具体影响程度,都有待进一步观察。若关税继续上调,进口冻品成本将进一步增加,价格上涨压力也会随之增大,这可能导致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新的变化 。

  冻品市场实时反馈力度同样至关重要。市场价格波动、成交量变化、商家库存调整等实时动态,都反映着市场供需双方的力量博弈。关注这些反馈信息,能及时捕捉市场变化趋势,为从业者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例如,若市场成交量持续低迷,即便价格上涨,也难以维持市场的活跃和健康发展,从业者就需要谨慎调整经营策略 。

  终端承接能力是决定冻品市场需求的核心要素。在当前鲜品价格低、鲜冻差价不利于冻品的情况下,终端客户对冻品价格上涨的接受程度和采购意愿,将直接影响冻品市场的销售情况。一旦终端承接能力持续减弱,冻品市场份额将被进一步压缩,行业发展也会面临更大挑战 。

  鲜冻差价波动则会改变消费者和终端客户的采购选择。当鲜冻差价缩小,冻品价格优势凸显,可能会吸引更多消费者和终端客户购买冻品,促进冻品市场需求增长;反之,若鲜冻差价扩大,鲜品的吸引力增强,冻品市场需求则可能受到抑制。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