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前:库存高企与需求萎靡的双重困境
供应端:产能过剩的重压
进入2025年,鸡蛋市场供应端的形势急转直下,压力如泰山压顶。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一举突破13亿只,较去年同期增长7.05%,产能释放速度远超市场预期。新开产蛋鸡数量如潮水般不断涌入市场,而老鸡淘汰却困难重重,可淘汰老鸡日龄普遍延长至551天。养殖户们心存侥幸,期望市场价格回升,不愿轻易淘汰老鸡,结果适得其反,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导致春节后产区库存严重积压,3月产销库存天数分别高达1.1天和1.08天,市场去库存压力达到历史峰值。
需求端:消费乏力的阴霾
节后,鸡蛋市场步入传统消费淡季,家庭消费方面,由于节日期间囤货充足,短期内采购意愿骤减;餐饮企业受生意清淡影响,采购鸡蛋时也变得格外谨慎,大幅削减进货量。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2025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反映出整体消费市场的疲软态势。与此同时,鸡蛋替代品,如猪肉、蔬菜价格处于低位,进一步削弱了鸡蛋的市场竞争力。以2025年2月为例,全国猪肉批发价同比下降5.16%,蔬菜价格也处于季节性低价区间,消费者在饮食选择上更倾向于价格实惠的替代品,使得鸡蛋需求持续低迷。
成本端:支撑减弱的隐忧
在2024年,饲料成本(玉米、豆粕)的下降曾给养殖企业带来一定喘息空间,同比降幅达17%-24%。然而,进入2025年,形势发生逆转。玉米因种植面积减少、需求持续增长等因素,供需关系紧张,价格呈现震荡上涨态势;豆粕受减量替代政策影响,价格下行空间极为有限。在此背景下,单斤鸡蛋养殖成本维持在2.8元左右,养殖利润被压缩至盈亏边缘,行业正式步入微利时代,养殖户面临严峻生存考验。
年五一后蛋价走势预判:短暂回暖难掩长期颓势
五一前:昙花一现的反弹
节日备货需求拉动
随着北方地区清明补货以及五一假期临近,市场对鸡蛋的阶段性需求有望回升。经销商为应对节日消费高峰,会积极补充库存,这将带动局部地区蛋价出现0.2-0.3元/斤的涨幅。在一些大型商超和农贸市场,节日促销活动往往会吸引消费者大量采购鸡蛋,刺激市场需求,推动价格短期上涨。
市场情绪助力
面对当前低迷的蛋价,养殖端扛价意愿强烈,期望通过集体行动推动价格回升;贸易商则看好低价囤货的潜在收益,市场参与者情绪的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蛋价短期修复,为价格上涨注入动力。
长期:上涨乏力的困局
产能过剩压制
13亿只的庞大存栏量将持续向市场输送鸡蛋,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农业农村部预测,2025年上半年在产蛋鸡存栏量或进一步增至13.1亿只,这无疑给本就脆弱的市场带来更大供应压力,严重制约蛋价上涨空间。
价格区间预测
综合来看,主产区蛋价在五一前或短暂反弹至3.5元/斤,但节后大概率回落至3.0-3.3元/斤区间震荡。展望2025年全年,蛋价运行区间预计较2024年下移10%-15%,年内低点甚至可能跌破3元/斤。这一价格走势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深刻变化以及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养殖户和从业者需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行业展望:从规模扩张迈向效率制胜
2025年,鸡蛋行业将迎来深度调整期,市场竞争核心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与品质优化。大型养殖场凭借自动化设备、规模化采购等优势,进一步挤压中小散户生存空间,行业集约化进程加速。消费升级趋势下,消费者对“无抗蛋”“功能蛋”等高品质产品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未来,行业需通过技术创新与结构优化,打破“猪周期”式价格波动魔咒,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