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山东企业打压态势愈发强烈,持粮主体惜售情绪再次升级又叠加天气助力,昨日到货降至200+,明面上暂时压制了企业的压价动作,但东北地区昨日进入下降环节,也谈不上试探,毕竟相较于山东,东北地区的价格波动一直都较为甚至。根据最新的市场调研,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玉米不存在所谓的“大拐弯”,阶段性降价进入收尾节后,上涨周期又打开了?
今天咱先说东北地区,随着吉林乙醇率先开启降价“大门”,黑龙江价格龙头企业跟进,但从市场的反映来看,持粮主体并不惊慌,甚至是无视,原因前面咱提到过了,持粮主体的出货目的在于南下,而当地企业目的也仅是锁定一部分粮源,所以供需双方面对价格的涨跌都显得较为平静,按照目前东北地区的价格波动,回落的空间并不大,甚至随着昨日山东降价范围缩水,有可能再次进入观望阶段!
其次就是根据最新的调研显示,东北渠道库存下降的速度较快,目前基本追平去年六月份的水平线,不过小编需要说的是,虽说渠道库存下降速度不慢,但目前市场余粮依旧高于预期,再叠加当地企业庞大的库存和中远期订单,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之路较为困难,好在今年玉米底部稳固,大幅降价的可能性也不大!
接下来就是重中之重的华北及山东地区,虽说昨日山东降价范围缩小,但华北地区的降幅却在扩大,特别是河南地区,原因小编认为主要有三个:
1、市场流通粮源扩大,企业采购难度降低
2、持粮主体出货意愿加强,但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河南地区价格上涨跨度较大,降价的幅度也会较大,但并未出圈!
3、南方春玉米入市,再叠加新麦对市场的抢占,当地企业库存问题并不突出,所以企业的压价心态也较强,不过小编认为可持续性很低!
关于山东降价范围缩小除了和持粮主体惜售有关外, 降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不过小编必须要说的是,进入七八月之后,玉米市场的不确定性正在累计,其风险也在一步步的扩大,先不过新玉米入市,就算是距离秋粮入市也就剩两个来月的时间,企业对补库的热情会进一步降低,即用即收将是山东的主要运作模式,而其它产区更多的还是以日常收够为辅,库存消耗为主!
月初咱聊到过目前饲料企业对玉米的需求降至40%多,其中的目的就是表明目前玉米的刚需并不充足,如果持粮主体不能合理的抓住每一波逢高出货的机会,后期利润缩水就是大概率的事,如果在叠加中储粮的投放,短期内玉米价格承压下降或将是主流趋势!
7.8日进口玉米拍卖结果:挂拍304080吨进口玉米,成交172712吨,成交率56.79%。虽说部分地区小幅上调了拍卖底价,但成交率的大幅下滑也直观的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官方试探价格基本结束,后续拍卖继续上涨拍卖底价的可能性降低,二是随着市场流通粮源增多,进口玉米的受欢迎程度在降低,也是一种玉米要降温的信号!
对于持粮主体,小编建议出货要有节奏,切勿盲目追涨杀跌,逢高出是最好的选择,其次是存储条件一般的老板千万不要头铁,真没啥意义,最后就是千万不要低估渠道余粮和来自政策层面的压力,有句老话说的好,好日子过了头那么坏日子也就要来了!
小结:进入本月之后,短期内玉米面临较强的出货压力,行情冲高后会陷入一段时间的“虚弱期”,也就是小编一直在说的区间震荡,目前玉米处于多空交织期,但实际落袋的利空因素并不多,再加上目前玉米市场供应依旧偏紧,持粮主体心态稳定,而政策端更多的还是求稳,实际打压的意愿(说限制更好些)有但绝对不大,而企业目前是不具备强势打压持粮主体的条件,不过随着供需双方的博弈继续,价格波动的速度也会加快, 虽说波动整体受限,甚至会在上涨的这几十块钱来回波动,但玉米市场确实也缺乏了继续上涨的基础,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涨,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接下来继续关注麦收腾仓情况,玉麦价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场购销节奏,远期行情走势有待观察。
小麦:
随着小麦开始回落,不少老板认为托市的作用在削减,其实这点在前面的文章里小编就提过醒了,目前的玉米虽说有托市的辅助,但不具备突破的条件,价格更多的还是会在区间内震荡,更别说降雨过后,小麦面临的库存压力远大于玉米,市场流通粮源扩大是必然的,而当前阶段制粉企业什么情况大家都是清楚的,本身成品销量就较为疲软,企业的开机率也不高,有叠加暑假的影响,对小麦价格上涨是绝对抵触的,而目前官方层面也不会支撑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当然也不存在大幅下跌的可能!
对于当前的贸易商来说,信心正在一步步的恢复,但绝对达不到高峰期,大家依旧是谨慎的,更多的贸易商对建库兴趣缺缺,还是以短线贸易为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明眼人都能看的出现,短期内小麦“上有顶 下有底”的格局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至于基层种植户的惜售情绪升温,确实能带来一定的利涨,但从当前的购销局面来看依旧较为活跃,惜售情绪有待继续提升!最后就是小麦玉米价差的缩小甚至是倒挂,加剧了饲料企业转向小麦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小麦的供应压力,制粉企业也缺乏强势压价的基础!
小结:针对于当前的新麦市场,小编认为华北及黄淮地区的老板们,只要把价格控制在1.2元/斤附近(净粮),都谈不上风险,从目前已上市新麦价格来看,各地区面企收购价格在1.21-1.23元/斤之间,与陈麦价格持平,高于最低保护价,所以利润空间是存在的,特别是短线运作的情况下!关于最近一段时间新陈麦不断下降,这换个角度来看就是利润在一步步扩大,毕竟有政策托市的价格摆在那里,还有粮库也正在不断地入市收购。小编认为从政策角度来看,今年新麦的价格不会低于1.25元/斤!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