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鸡群常见的肠道病及防治措施

2025-08-31来源:鸡与蛋的那些事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一、夏、秋季节鸡群常见的肠道病

  (一)肠炎型大肠杆菌病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具有较快传播速度,同时具有较高致死率的传染性疾病。

  1、诱发因素:夏秋季节,前期高温高湿天气,后期忽冷忽热的气候变化,养殖场饲养和管理失调,卫生条件差,各种应激因素,机体抵抗力降低。

  2、禽大肠杆菌病的临床表现方式:根据其年龄、抵抗力以及大肠杆菌的致病力、感染途径的不同,可表现为败血症、气囊炎、卵黄腹膜炎、输卵管炎、全眼球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脐炎及肠炎等。

  ①急性败血症型: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②气囊炎;③ 输卵管炎;④卵黄性腹膜炎;⑤初生雏鸡脐炎;⑥全眼球炎;⑦大肠杆菌性肉芽肿;⑧肠炎:羽毛粗乱,翅膀下垂,精神委顿,腹泻,肛门下方羽毛潮湿、污秽、粘连。

  3、病理变化:肠道上1/3至1/2肠粘膜充血、增厚,形成卡它性或出血性肠炎

  (二)坏死性肠炎

  由A型或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以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坏死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土壤、饲料、污水、粪便及人肠道内都可分离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高温高湿的夏季和秋季发病率较高。

  1、流行特点

  易感性:自然条件下仅见鸡发病,肉鸡、蛋鸡均可发生,尤以平养鸡多发,育雏和育成鸡多见,肉用鸡发病多见2~8周龄。

  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多发。

  发病诱因:鸡群密度大,通风不良,饲料的突然更换且饲料蛋白质含量低,在全价日粮中额外添加鱼粉、黄豆、小麦、动物油脂等高能量或高蛋白质原料,不合理地使用药物添加剂,球虫病的发生,环境中的产气荚膜梭菌超过正常数量。

  2、临床症状

  发病突然,病鸡常无症状突然死亡;

  精神沉郁、羽毛粗乱、两翅下垂、采食量下降、体重下降、两眼迷离,对外界刺激不敏感,严重下痢,排出暗红色或暗黑色间或有血液和粘膜的粪便,恶臭。

  3、剖检症状

  病变以小肠中后段粘膜坏死为特征,尤以回肠和空肠部分最明显。

  肠道表面呈污灰黑色或污黑绿色,肠腔扩张充气,是正常肠管的2~3倍。肠壁增厚,肠腔内容物呈液状,为血样或黑绿色,有腥臭味。肠壁有出血斑,粘膜坏死,呈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麸皮样坏死灶。

  (三)球虫病

  1、发病特点:

  季节性:一般发生于每年6~10月份。

  易感性:3~5周龄雏鸡最易感,成年鸡发病症状较轻。

  传染源、传播途径:病鸡是本病的传染源,被病鸡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均有虫卵存在。鸡吃进感染性卵囊是主要传播途径,苍蝇、鼠类均为机械性传播媒介。

  诱发因素:鸡抵抗力下降,饲料中维生素A、维生素K缺乏、营养不良均可诱发此病。

  2、临床症状:

  盲肠球虫:鸡冠发白,精神萎靡,翅膀下垂,羽毛松立,排出带有血液的稀粪或排出全血,2~3日可出现死亡,治疗不及时,雏鸡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小肠球虫:无明显症状,厌食、少动、消瘦、生长缓慢、脚趾轻瘫,拉稀,肉样或胡萝卜样、西红柿样粪便、酱色样粪便、采食下降、闭眼缩头,羽毛松乱乍毛等。

  3、剖检:

  盲肠球虫:全身有明显贫血症状,肌肉或全身脏器的颜色偏淡。盲肠膨大,比正常粗几倍,成暗红色,肠壁增厚,内容物为血液和血凝块。

  小肠球虫:小肠暗红色,空场、回肠粘膜米粒大小的出血点或者白色结节,肠腔内有胡萝卜色胶冻状内容物。

  (四)肠毒综合征

  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大肠杆菌、梭菌、球虫,电解质不平衡)引起的,以腹泻、过料且粪便中含有血丝样、西红柿样粪便为特征的肠道病。

  1、临床症状

  可感染各年龄段的蛋鸡、肉鸡,蛋鸡多以40-90日龄多发,产蛋鸡也可发生。

  蛋鸡:排黄色过料粪(青年鸡多为干粪,产蛋鸡为稀粪), 粪中含有西红柿样,胡萝卜丝的杂质,羽毛杂乱,生长发育不良,产蛋鸡产蛋率下降,逐渐消瘦。

  肉鸡

  初期,鸡群无明显临床症状,有个别鸡粪变稀、不成形,粪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

  中期,鸡群大部分腹泻,水泻,粪便呈浅黄色或浅黄绿色;

  后期,西红柿样或鱼肠子样粪便,采食明显下降10%-20%,严重者达30%以上;

  兴奋不安、尖叫、头部震颤,瘫痪、衰竭死亡,死亡率1%~1.5%。

  2、病理剖检:

  初期:十二指肠、空肠黏膜增厚,似一层厚麸皮,极易剥离,肠腔空虚,可见未消化饲料。

  中后期:肠壁变薄,黏膜脱落,小肠中后段充满橘黄色柿子样、鱼肠样或胡萝卜样粪便。

  3、鉴别诊断:

  肠毒综合症---排瘦肉样、西红柿样粪便,出现过料症状。

  坏死性肠炎---不表现为过料症状,粪便发黑,有脱落的肠粘膜。

  小肠球虫---肉样或胡萝卜样、西红柿样粪便、酱色样粪便

  4、病变:

  肠毒综合症---全面肠道变薄,肠道内容物呈橘黄色的柿子样、鱼肠样或胡萝卜样粪便,肠道无气体产生。

  坏死性肠炎---肠腔扩张充气,是正常肠管的2~3倍,肠道表面呈污灰黑色或污黑绿色,肠道内容物发黑。

  小肠球虫---空肠、回肠高梁粒大出血点和米粒大白色结节,内有番茄酱样内容物。

  (五)霉菌毒素中毒

  1、诱发因素:

  夏秋季节雨水多,空气湿度大,夏天温度高,饲料及其原料在贮存过程中霉菌及其毒素滋生多。

  黄曲霉毒素损伤肝脏,肠道内有害菌因肝脏胆盐分泌异常而迅速增殖,导致鸡群发生肠炎。

  T-2毒素可致使消化系统发生溃疡(口腔、腺胃、肠道),致使消化系统发生广泛性炎症。

  2、临床症状:

  可发生于肉鸡及蛋鸡饲养的各个阶段;

  大量红色粪便和黑色粪便,夹杂黄色粪便或水样粪便;

  鸡群平均体重和均匀度偏低;

  初产鸡群达不到产蛋高峰(85%左右),产蛋高峰鸡群产蛋率下降1%~3%,严重者下降5%以上。

  3、解剖病变

  腺胃轻微肿胀,腺胃乳头不同程度肿胀、大小不一,肠壁肿胀,肠腔内有大量气泡,肠粘膜部分发黑、脱落,肠系膜发黑。

  4、霉菌性肠炎与其他病引起肠道感染鉴别:

  霉菌性肠炎,粪便红色、灰色、灰黑色;

  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效;

  整个肠道发黑(坏死性肠炎空肠与回肠发黑),肠系膜的发黑,肺脏霉菌结节。

  二、夏、秋季节肠道病的防治措施

  (一)预防

  1、加强饲养环境管理:加强通风换气,降低鸡舍温度,保证鸡舍温湿度合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保持鸡舍清洁卫生,重视消毒工作,定期带鸡消毒,重视水线和料槽的清洁。

  3、防止饲料发霉,禁止使用霉变饲料。把饲料放置在干燥、通风条件好的位置;注意饮水器漏水导致饲料发霉、酸败;使用脱霉产品(霉毒净)。

  4、平时做好各种寄生虫的预防(如绦虫、球虫),饲料中定期添加驱虫药物。

  5、适量添加多维、电解质、VA、VE、鱼肝油等营养产品,促进鸡的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减少热应激的发生。

  (二)治疗

  消灭病原体(细菌、寄生虫):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氨基糖甙类、 中药制剂。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