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蛋鸡需“进补”,要“补啥”?

2025-08-31来源:网络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鸡度过炎热夏季后,体质有所下降,入秋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蛋鸡群的采食量逐渐增加,产蛋量也应逐渐增加,此时加强饲养管理有利于蛋鸡群体质恢复,提高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

  为了保证蛋鸡获得较高的产蛋性能,取得更好的效益,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适当调整鸡群

  秋季开始,老鸡换羽、新鸡开产,这时是调整鸡群,选择种鸡的好季节,应有计划地对鸡群进行调整、鉴定;

  淘汰产蛋少的鸡、停产鸡、弱鸡、僵鸡、有严重恶癖的鸡、产蛋高峰期短的鸡、过肥或过瘦的鸡和无治疗价值的病鸡,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鸡。

  二、调整饲料

  入秋后应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并在饲料中加人多种维生素,补助尚未换羽的鸡继续产蛋,促进已换羽的鸡羽毛迅速长成,尽早恢复生产;

  由于这时鸡的神经非常敏感,在增加较高营养的饲料时,必须慢添慢撒,以免鸡的神经受到刺激而换羽停产,春天饲养的新蛋鸡也必须供给营养比较丰富的饲料,以提高产蛋量。

  三、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补充光照

  保证鸡舍内的小气候变化幅度不太大,减少日夜温差,对于舍外放养的鸡白天温度过高时,要把鸡赶至树荫下或凉棚内;晚上气温低时,赶鸡入舍。

  入秋后自然光照时间逐渐缩短,蛋鸡产蛋期间应适度 补充光照,蛋鸡比较适宜的温度为13—24℃,相对湿度为50%~75%,过高和过低都会降低鸡的产蛋率。

  四、控制密度,合理分群

  根据日龄、饲养和通风条件等,一般地面散养的适宜密度为1~20日龄每平方米25—30只,21~40日龄每平方米15~20只。一般笼养蛋鸡为每平方米15~16只。

  五、做好秋季防疫工作

  早秋雨水多、湿度大,天气闷热、舍内潮湿,鸡易发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因此,加强卫生防疫是保证蛋鸡高产稳产的又一重要环节。

  ① 加强通风换气

  白天打开门窗,加大通风量,晚上适当通风,以降低温度和湿度,有利于鸡体散热和降低鸡粪中的水含量,减少鸡舍内鸡粪酵解的条件:对鸡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食槽、水槽等食具应定期消毒,以减少鸡病的发生。

  ②疫苗预防

  结合秋防,给鸡注射疫苗,并驱除体内寄生虫(特别是蛔虫和绦虫),给鸡驱虫期间,对鸡的粪便要及时清除,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

  ③ 经常观察

  注意鸡的精神、采食、行动、排便等情况,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治疗,以防蔓延。

欢迎来鸡病专业网论坛学习交流!

欢迎来报价中心提交报价!

鸡病专业网蛋鸡信息采集官方微信号:15237170695,手机号同步。欢迎提供信息给我们!

每天鸡蛋价格全面及时了解 关注一个公众号就够了
可扫描二维码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