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两项优质鲜鸡蛋团体标准落地10月28日实施

2025-10-10来源:中禽传媒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近日,广西蛋鸡产业迎来标准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由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牵头,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站及区内十七家大中型蛋鸡养殖企业共同起草的《广西优质鲜鸡蛋》与《广西优质鲜鸡蛋生产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已于9月9日正式发布,并将于10月28日全面实施。这两项标准不仅填补了广西优质鲜鸡蛋领域的标准化空白,更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为“优质鸡蛋”立下清晰标尺,同时为产业规范化生产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指南。

  不同于传统标准侧重生产端的技术指标,此次发布的两项标准最大亮点在于“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定义逻辑。以往消费者选购鲜鸡蛋时,常因“优质”缺乏明确界定而陷入“凭外观、靠经验”的困境,而《广西优质鲜鸡蛋》标准直接从消费视角出发,明确了优质鲜鸡蛋的关键鉴别维度——无论是新鲜度(如蛋黄形态、蛋白粘稠度)、安全指标(如无抗生素残留、微生物限值),还是营养品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参考范围),都给出了通俗易懂的判断依据,让消费者无需专业工具,也能快速识别真正的优质鲜鸡蛋。

  配套的《广西优质鲜鸡蛋生产规范》则从产业源头筑牢质量防线。标准覆盖蛋鸡养殖的全流程,从养殖场地选址、鸡舍环境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到饲料配方、疫病防控,再到鸡蛋采收、清洗、包装、运输的保鲜要求,均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例如,针对养殖环节,标准明确要求蛋鸡饲料需符合无违禁添加剂的要求,且养殖密度需保障鸡只活动空间;在产后处理环节,规定鲜鸡蛋从产出到冷链运输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最大限度保留新鲜度。这种“从农场到餐桌”的全链条规范,既能帮助养殖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质量风险,也让消费者对鸡蛋安全有了更足的底气。

  两项标准的制定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与民主性。在起草阶段,编制团队广泛征集了消费者代表、行业协会、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及上下游企业的意见,累计梳理反馈建议百余条,并逐一纳入标准修订;最终经农业农村领域、食品质量检测领域的专家联合评审,专家组一致认定标准“内容全面、指标合理、实用性强”,既符合广西蛋鸡产业的实际发展水平,也与当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品质的需求高度契合。 此次两项团体标准的实施,对广西蛋鸡产业而言意义深远。一方面,它将分散的养殖企业纳入统一的标准化生产体系,推动小散养殖模式向规模化、规范化转型,助力广西打造“优质鲜鸡蛋”区域公共品牌,提升产业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标准为市场监管提供了明确依据,可有效减少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问题,净化市场环境。对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今后选购广西鲜鸡蛋时,有了清晰的“品质指南”,能够更安心、更便捷地买到符合预期的优质产品。

  从高校科研力量赋能产业实践,到官方机构与企业协同制定标准,广西此次在优质鲜鸡蛋领域的探索,不仅为地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发展提供了“广西样本”,更彰显了产学研用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10月28日标准正式落地,广西蛋鸡产业将迈入“标准引领、品质制胜”的新阶段,为保障民生消费、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