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求提振国际玉米、大豆价格

2012-04-28来源:本网采编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最新美国出口数据似乎表明,持续强劲的中国需求提振了玉米和大豆价格,同时糟糕的天气令人对这些谷物的供应感到担忧。

  大豆期价近4年来首次升至15美元上方,而玉米期价上涨4%,达到两周来高位。大豆和玉米都是全球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各地消费的牛、羊、猪和家禽提供动物饲料。

  玉米价格上涨之际,美国农业部(USDA)昨日宣布销售156万吨美国玉米,这是1991年以来最大的单日销售量。分析师们表示,尽管没有指明目的地,但多数出口的玉米很可能是运往中国的。

  中国是全球头号大豆进口国,但也在大量采购玉米用于动物饲料。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的分析师表示,中国的进口曾对低于目前水平的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我们对中国的研究支持玉米饲料需求正在上升的观点,尽管批发猪肉价格自2月初以来下降了14%。”

  本周早些时候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每周对华出口销售数据,也对大豆价格起到了支撑作用。尽管价格上涨,但在人民币升值和运费降低的支撑下,需求仍保持在高位。

  由于拉尼娜(La Nina)天气现象的影响,今年南美洲大豆产量大幅下降,尤其是在巴西和阿根廷。

  高温干燥的天气意味着,在全球大豆出口总量中占大约55%的拉美各国,纷纷下调了各自的估计收成。

  昨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5月大豆价格为每蒲式耳15.0025美元,达到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位,而5月玉米价格本周上涨6%,至每蒲式耳6.5美元。

  不过,一些分析师警告称,长期而言,中国食品消费的增长将是有限的。根据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的数据,中国人均摄入热量已达到每日2970卡路里,与亚洲其他发达国家相仿。该行表示,这似乎表明“食品需求增长已渐趋成熟”。

  “中国人均摄入热量水平可能出现进一步强劲增长的唯一情景是,中国人养成与美国人类似的西式饮食习惯,”巴克莱资本表示。

  在美国,人均每日摄入热量为3770卡路里,比中国目前水平高出大约26%,蛋白质消费量高出大约三分之一。巴克莱资本补充说,这说明,农业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长将来自人口增长、在加工食品中使用谷物,以及将作物转化为燃料。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