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鸡蛋也能成为“运动器材”?在河南省西峡县的一个养殖专业村,这样的稀罕事正在上演:因为就地取材,在当地每年一届的乡村运动会上,“拣鸡蛋”比赛备受欢迎。时间一长,还给村里的养殖产业带来了品牌效应。
“嘀-嘀-嘀!”随着一阵急促的哨响,“拣鸡蛋”大赛正式开始。早已准备就绪的四组运动员,麻利地把鸡蛋往箱子里装。
“运动员”江华峰稍稍领先。“老江,你烂了一个鸡蛋。”紧挨着她的杨秋歌边说边加快速度。“哪一个烂了,是哪一个啊?”低头找了半天,江华峰也没看到那个“烂鸡蛋”。等到明白过来,才发现已经被杨秋歌反超了。
但总归是养鸡大户,面对落后局势,江华峰拿出“绝活”,轻拿轻放,又快又稳,很快追了上来,最终以一分钟装160个鸡蛋的速度,赢得了冠军。
“俺们村的运动会,重在参与,输赢不是关键。大家聚在一起热闹又开心,还锻炼了劳动技能,比喝酒打牌强多了。”江华峰说。
紧邻沪陕高速的回车镇西沟村,是西峡县有名的养殖专业村,全村298户1200余人,从事养殖的有近200户。因为养殖产业发达,西沟村成立了全县首个村级养殖协会,并创新推进了“支部+协会+农户”发展模式。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
村支书余保生介绍,早在2008年首届乡村趣味运动会举办前,养鸡专业户都是自己骑着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走街串巷,到附近村镇乃至县里卖鸡蛋。但几年下来,“鸡蛋运动会”成了村里的品牌,十里八乡的商贩争着来这里买鸡蛋。
“结合村里的发展特色,用运动会的形式,让村民在健身中推动产业发展,效果就是好。”余保生说,“生活富裕了,邻里之间也更和睦了,有个鸡毛蒜皮的事儿,大家在比赛中哈哈一乐,啥矛盾也没了。”
西峡县体育中心主任王合儒告诉记者,西沟村的“鸡蛋运动会”其实是全县开展农民健身活动的缩影。根据“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地就近”原则,近年来全县各乡镇农村都开展了类似的群众体育活动。由于注重项目设置的农味、趣味,运动会深受欢迎,收到了“强身、健心、睦邻、乐群”的效果。
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西峡县共计投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资金130余万元,为75个村建设了“一场两台”、每个健身场地配健身器材10余套。此外,还投入100多万元修建健身路径工程。这些乡村体育“草根舞台”的建设和完善,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出村便可锻炼身体。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