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中华:蛋鸡饲养的新兴模式——林下放养

2013-11-03来源:畜牧大集网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宁中华与参会代表畅谈林下放养蛋鸡的生命力

  蛋鸡养殖模式分四种:平养,自由笼养,笼养,放养

  1. 平养:室内平养或有运动场方式:神丹2万,柳江5万只,其他小规模。

  2. 自由笼养:国内没有

  3. 笼养:高密度大规模饲养;一般密度规模饲养;公司+农户;农户小规模饲养

  (1)高密度大规模饲养:单场存栏百万以上,单栋5万以上

  优点:设备引进国外或模仿,自动化程度高比较先进;环境控制,性能稳定

  问题:一次资金投入大;养殖和销售成本高;自己销售鸡蛋,体现不出高效益

  (2)一般密度规模饲养:单场规模10~100万,单栋鸡舍1~2万

  优势:多由小鸡场发展而来,经验丰富;规模适度,粪便等容易就地消纳;投资成本中等;鸡蛋由蛋贩销售,不压资金

  问题:自动化程度低,只实现自动加料和淸粪;人员比较多

  (3)公司+农户:小规模、大群体饲养,农户养殖2000~1万只蛋鸡;自养部分精品。

  优势:利用农民去养鸡,上下游由公司负责,成本低;养殖户利润保障,责任心强;公司直接销售鸡蛋,有利于树立品牌

  问题:养殖设施和养殖水平参差不齐;防疫问题;质量控制难度大

  (4)农户小规模饲养:饲养规模相对较小,低于1万,养殖条件较差,独立经营

  优势:投资少,转型快;顺便养鸡,劳动力成本不计算;销售灵活,被服务的对象

  问题:设施设备简陋,开放鸡舍受环境影响大;环保问题严重;技术上模仿大户

  4. 放养:规模放养;‘别墅’养鸡

  林下放养是新兴模式

  规模放养:群体500-3000千,每亩地200-300只,多为平原林下。

  突破点:修建一定的设施保障冬季产蛋(非严寒地区);使用高产蛋鸡避免抱窝,效率提高;控制密度生态保持;空气环境新鲜保障生物安全

  模式有两种:规模放养(平原地区);小规模大群体放养(别墅)

  通过测量放养鸡两年以上和未放养鸡林地同年种植杨树的树木围径,检测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研究平原林地放养鸡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

  树木围径:放养鸡林地>未放养鸡林地

  土壤养分:放养鸡林地>未放养鸡林地

  表层土壤 > 5cm处土壤

  实验地土壤养分>肥力标准

  平原林地放养鸡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林木生长,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但实践中应该防止过度放养导致土壤板结、植被破坏等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林下放养的最终定论

  生态牧养能显著改善鸡蛋物理品质;和谐林木生长环境

  生态牧养蛋鸡日粮中即使不添加复合维生素补料,在较短时间内也不会对鸡蛋的物理品质造成不良影响,但会显著影响鸡蛋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

  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有助于维持鸡体健康、显著减缓产蛋率下降速度。

  效益很好,关键是销路。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