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宁中华与参会代表畅谈林下放养蛋鸡的生命力
蛋鸡养殖模式分四种:平养,自由笼养,笼养,放养
1. 平养:室内平养或有运动场方式:神丹2万,柳江5万只,其他小规模。
2. 自由笼养:国内没有
3. 笼养:高密度大规模饲养;一般密度规模饲养;公司+农户;农户小规模饲养
(1)高密度大规模饲养:单场存栏百万以上,单栋5万以上
优点:设备引进国外或模仿,自动化程度高比较先进;环境控制,性能稳定
问题:一次资金投入大;养殖和销售成本高;自己销售鸡蛋,体现不出高效益
(2)一般密度规模饲养:单场规模10~100万,单栋鸡舍1~2万
优势:多由小鸡场发展而来,经验丰富;规模适度,粪便等容易就地消纳;投资成本中等;鸡蛋由蛋贩销售,不压资金
问题:自动化程度低,只实现自动加料和淸粪;人员比较多
(3)公司+农户:小规模、大群体饲养,农户养殖2000~1万只蛋鸡;自养部分精品。
优势:利用农民去养鸡,上下游由公司负责,成本低;养殖户利润保障,责任心强;公司直接销售鸡蛋,有利于树立品牌
问题:养殖设施和养殖水平参差不齐;防疫问题;质量控制难度大
(4)农户小规模饲养:饲养规模相对较小,低于1万,养殖条件较差,独立经营
优势:投资少,转型快;顺便养鸡,劳动力成本不计算;销售灵活,被服务的对象
问题:设施设备简陋,开放鸡舍受环境影响大;环保问题严重;技术上模仿大户
4. 放养:规模放养;‘别墅’养鸡
林下放养是新兴模式
规模放养:群体500-3000千,每亩地200-300只,多为平原林下。
突破点:修建一定的设施保障冬季产蛋(非严寒地区);使用高产蛋鸡避免抱窝,效率提高;控制密度生态保持;空气环境新鲜保障生物安全
模式有两种:规模放养(平原地区);小规模大群体放养(别墅)
通过测量放养鸡两年以上和未放养鸡林地同年种植杨树的树木围径,检测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研究平原林地放养鸡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
树木围径:放养鸡林地>未放养鸡林地
土壤养分:放养鸡林地>未放养鸡林地
表层土壤 > 5cm处土壤
实验地土壤养分>肥力标准
平原林地放养鸡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林木生长,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但实践中应该防止过度放养导致土壤板结、植被破坏等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林下放养的最终定论
生态牧养能显著改善鸡蛋物理品质;和谐林木生长环境
生态牧养蛋鸡日粮中即使不添加复合维生素补料,在较短时间内也不会对鸡蛋的物理品质造成不良影响,但会显著影响鸡蛋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
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有助于维持鸡体健康、显著减缓产蛋率下降速度。
效益很好,关键是销路。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