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14-07-24来源:猪易网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2014年07月24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4-07-23 2014-07-22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省内最高 省内最低
东北
21 辽宁省 0.06 0.40 新民市 金州区
22 吉林省 0.02 -0.04 通化县 长岭县
24 黑龙江 0.17 0.23 双城市 宝清县
华北
2 北京市 -0.04 0.88 昌平区 平谷县
13 天津市 -0.13 -0.39 北辰区 静海县
17 河北省 0.01 0.02 宁晋县 遵化市
23 山西省 0.01 -0.10 大同县 长治县

华东

11 福建省 0.01 0.55 霞浦县 武平县
4 浙江省 0.08 -0.21 嵊州市 嘉善县
15 江苏省 0.23 -0.13 启东市 如东县
20 山东省 -0.01 -0.13 沂水县 临朐县
12 安徽省 0.14 -0.02 东至县 埇桥区
华中
14 江西省 0.05 0.26 新干县 樟树市
6 湖北省 0.12 0.13 汉川市 神农架林区
19 河南省 0.03 -0.11 正阳县 西平县
16 湖南省 0.03 0.15 湘阴县 望城县
华南
8 广东省 0.22 0.34 博罗县 高州市
9 广西 -0.11 0.30 博白县 博白县
西北
18 陕西省 -0.15 -0.11 礼泉县 周至县
3 甘肃省 -0.03 0.50 张掖市 靖远县
25 新疆 0.10 0.85 五家渠市 石河子市
西南
1 重庆市 0.02 0.86 潼南县 大足县
7 四川省 0.24 0.26 旌阳区 元坝区
10 云南省 -0.07 -0.02 景洪市 昭通市
5 贵州省 -0.00 0.95
全国
有300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0.04 0.18 博罗县 宝清县



2014年07月24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4-07-23 2014-07-22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省内最高 省内最低
东北
10 辽宁省 0.02 0.51 康平县 新民市
15 吉林省 -0.11 -0.06 梨树县 舒兰市
5 黑龙江 -0.06 0.80 宝清县 双城市
华北
1 天津市 0.00 0.00
9 河北省 0.02 0.19 滦南县 滦县
16 山西省 0.07 -0.16 沁源县 翼城县
7 内蒙古 0.00 0.00

华东

23 福建省 0.08 0.17 尤溪县 平和县
14 浙江省 0.15 0.11 温岭市 嘉善县
24 江苏省 0.20 0.07 兴化市 如东县
21 山东省 0.09 -0.15 淄川区 陵县
11 安徽省 0.18 -0.12 太湖县 埇桥区
华中
20 江西省 0.00 -0.13
13 湖北省 -0.06 -0.13 麻城市 宜都市
12 河南省 0.15 0.09 新蔡县 汝州市
8 湖南省 -0.04 0.03 衡南县 衡阳县
华南
19 广东省 0.35 0.72 廉江市 高州市
22 广西 -0.02 0.27 武鸣县 博白县
西北
18 陕西省 -0.29 0.04 周至县 泾阳县
3 甘肃省 -0.08 -0.11 张掖市 靖远县
17 新疆 0.48 0.00 石河子市 乌鲁木齐县
西南
4 重庆市 -0.04 0.95 潼南县 大足县
6 四川省 0.06 0.53 旌阳区 元坝区
2 贵州省 0.00 0.00
全国
有218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0.03 0.25 潼南县 如东县



2014年07月24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4-07-23 2014-07-22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省内最高 省内最低
东北
7 辽宁省 0.03 0.56 北宁市 金州区
2 吉林省 -0.14 -0.02 梨树县 舒兰市
8 黑龙江 0.26 0.26 双城市 宝清县
华北
11 河北省 -0.02 0.44 蔚县 滦县
14 山西省 -0.14 -0.23 永济市 大同县

华东

12 福建省 0.09 0.33 新罗区 武平县
15 浙江省 -0.07 -0.19 玉环县 上虞市
21 江苏省 0.11 -0.40 兴化市 海安县
19 山东省 0.09 -0.01 商河县 青州市
10 安徽省 -0.17 -0.11 东至县 埇桥区
华中
16 江西省 0.00 0.00
9 湖北省 -0.01 0.63 麻城市 宜都市
13 河南省 0.07 0.03 淅川县 安阳县
6 湖南省 -0.11 0.19 隆回县 衡阳县
华南
17 广东省 0.20 0.41 翁源县 梅江区
20 广西 -0.02 0.39 博白县 博白县
西北
18 陕西省 -0.63 -0.38 礼泉县 泾阳县
4 甘肃省 -0.17 0.00 张掖市 靖远县
西南
1 重庆市 -0.14 1.02 潼南县 大足县
3 四川省 0.39 0.69 旌阳区 元坝区
5 贵州省 0.00 0.30
全国
有177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0.08 0.23 潼南县 海安县

 


2014年7月24日猪评:生猪供需双方显露博弈痕迹

  据锐奇数据监测的当地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4年07月24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3.85元/千克,较昨日猪价上涨0.10元/千克,涨幅为0.73%;较上周同期猪价(07月17日)上涨0.31元/公斤,涨幅为2.29%(见图1)。今日猪粮比为5.39:1,较昨日猪粮比上涨0.03,涨幅为0.58%;较上周同期猪粮比(07月17日)上涨0.07,涨幅为1.35%。

 

  7月24日生猪市场行情较昨日震荡上扬,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内蒙古省,生猪平均价为15.30元/千克,最低地区为江苏省,生猪平均价为13.06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我国的生猪市场存在着极大的发展和稳定隐患

  中国生猪养殖行业最大的缺点以及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就是猪价上下波动幅度太大。有人说价格波动是正常现象,但是对比一下国外的猪价走动趋势,就可以看出我国的生猪市场存在着极大的发展和稳定隐患。

  由此可以看出,问题多就表示建设的还不够好,就像养猪行业的一些软肋,一触碰到这些地方,猪场就基本处于瘫痪的地步了。

  首先便是生产信息的不对称性。可以说信息这方面的建设还是落后的,养殖户还不能跟市场齐步走。信息预警监测工作,依然存在难以普查、抽测误差、收集基础数据困难、数据真实有效性差等特点。而养殖户们对行情的预测全靠这些,因此也吃了不少亏。其次便是疫病防控。中国养殖场由于疫病造成的死亡率是相当高的,而且基本处于患了病要么治不好,要么死的境地,抵抗疫病的免疫力相当差。政策在这方面的建设投入还很少,希望能够引起重视。最后便是规模化水平低。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由于太分散而导致不好领导也是个事实。但是你从跟上找原因还是因为事情国庆决定的。业界称当规模化养殖占到市场的80%以上,生猪价格才会趋于稳定,“猪周期”振幅趋于平稳。我们且不论他说法的对与错,以及所占立场问题,规模化确实是一种趋势,所以我们适度发展规模或者发展特色养殖都是不错的方向,而且也能起到规范的作用。


高唐县畜牧水产局严防“猪高热病”

  入伏以来连续的高温高湿天气,对“猪高热病”的防控以及生猪生产的发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县畜牧水产局及时派出畜牧兽医科技人员下基层、访农户、踏猪栏,督导基层动物兽医站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加强对生猪的免疫和疫情的监控,指导养猪户加强科学管理,严防“猪高热病”的发生。

     一是宣传预防知识。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是“猪高热病”多发季节。畜牧兽医科技人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生猪养殖户介绍“猪高热病”易发生的环境和发病特点,以及预防该病的基本知识和一旦发生该病应采取的措施,指导养猪户正确对待,加强管理,及时消毒,积极应对。

  二是传授防控技术。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传授当前“猪高热病”的临床诊断、综合防控等技术,使基层广大动物防疫技术人员和养猪户更多的了解“猪高热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以及防控措施,为提高防控工作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落实预防措施。猪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0~28℃,气温太高或太低,都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因此,夏天高温季节要做好猪舍的遮阳透风,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给猪群供应充足的饮水,猪饲料中可适当添加小苏打;做好养殖场的封闭管理,加大消毒频度,每天对猪场及周边环境消毒1-2次,杀灭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病原,改善饲养环境,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猪舍中的粪尿和污物,增强猪群的抗病能力;适当减小猪舍内猪群的密度,提供充分的活动场所;注意多观察,了解猪的皮毛、眼眵、鼻镜、饮食、粪尿、神态等,一旦发现异常在采取果断措施的同时,及时上报。


福喜事件深度波及日本 1年进口6千吨上海加工肉

  7月23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发表消息说,就中国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使用过期鸡肉问题,经过厚生劳动省调查显示,到7月21日为止的一年里,日本从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共进口了约6千吨的加工肉食产品。

  昨日,日本麦当劳就已经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出于食品安全考虑,使用上海福喜原料的“麦乐鸡”已于21日停止销售。日本国内出售的麦乐鸡中,20%的鸡肉原料由上海福喜供应。日本全家便利店出售的“蒜香鸡块”也一直从上海福喜公司进口。

  截至目前,除日本外,还未有其他国家表示受到福喜“问题肉”事件的影响。


2014-2015年度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将增加7%

  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出口销售旧作大豆120,000吨,新作大豆176.8万吨,其中对中国的出口销售量为106.4万吨,对未知目的地的出口销售量为704,400吨。

  另外美国农业部在7月11日的报告中预计:明年全球大豆年末库存料达8531万吨;在7月12日的报告中预计中国2014-2015年度的大豆进口量增加7%为7300万吨。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每年的大豆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六成。

  上海JCIntelligence的一位分析师称,“随着中国饲料需求的回升和进口成本的下滑,国内大豆加工商的盈利能力增加,即每进口1吨大豆能有175元的利润空间;并且今年下半年,中国猪肉均价料上涨18%,且预计明年猪肉价格将继续上涨。


2014年7月猪价走势刷新阶段

  近几日,猪价一反前几日的冲高回落阴影,全国又传来了猪价上调的好消息,给养殖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南方猪价冲高微调的地区又开始了一波上涨,特别是浙江地区上涨明显,领跑全国。局部地区最高猪价上涨至7.5元/斤以上,刷新猪价。

  据监测数据显示,7月猪价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稳中微涨期(7月1日-7月5日)

  此阶段承接6月底猪价稳定态势,猪价稳定了十天左右后,猪价微幅上扬态势,给猪市希望。

  小幅上涨期(7月6日-7月15日)

  此阶段猪价小幅上涨,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从12.79元/公斤上涨至13.63元/公斤,平均每天上涨0.1元/公斤,约十天的时间涨幅6.6%。此阶段,先是南方涨价后带动北方猪价上涨,全国猪价整体底部上移。

  在此期间,养猪业最为关注的就是此次猪价上涨能否持续上涨,到底能持续多长时间。国内养猪业经历2014年上半年的养殖亏损的洗礼,散养户退出猪市,母猪存栏量连续六个月下降。根据农业部监测统计数据,6月底生猪存栏量4.29亿头,同比下降4.8%,减幅较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月环比则上升0.2%,已经连续17个月同比下降;能繁母猪存栏量4592万头,同比下降8.2%,降幅较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月环比则下降1%,降幅同上月相同。2014上半年淘汰过程效应加上春节前后出现的流行性腹泻等因素使得7月份猪源减少,在猪肉消费淡季,养殖户与经纪人博弈,卖跌不卖涨心理促使猪价小幅上扬。

  微幅调整期(7月16日-7月20日)

  此阶段全国大多数地区猪价微幅下调,下调0.1-0.3元/斤,东北地区下降幅度较大,在0.3元/斤附近。经历了约十天的小幅上涨,猪价微幅调整。

  猪价后市

  终因时处猪肉需求清淡时期,供需关系限制了当前猪价上扬的幅度。已进入7月下旬,猪价再次启动上扬模式。近两日,南方局部地区再次传来猪价上涨,且幅度较大,猪价超越前期猪价的消息。当前猪价与今年1月8日的猪价持平,创半年内新高,养殖亏损也从深度亏损进入中度亏损期。

  7月还剩下不到十天的时间,这几天里猪价会如何走,能上涨到什么程度是大家目前最关心的事情。目前已进入伏天,高温席卷全国,养殖户压栏心理受到影响,选择适时出栏的养殖户不在少数。当前,猪源虽紧,但猪肉消费处淡季,瓜果蔬菜对肉类消费冲击大。局部地区因当地的情况猪价会有刷新纪录的表现,全国均价也会逐渐上移,但全国均价难以达到目前全国高价。


养殖户不能过分高估后市猪价的上涨空间

  近期,全国范围猪价连续反弹,月涨幅达到了4.9%,季度涨幅达到31%。表面来看,猪价上涨缘于技术面的触底反弹:2~4月猪价连续暴跌,一度累计超过了40%;养殖户紧急杀母猪抛售,市场供应减少,终于初见成效,4月底开始猪价快速大幅反弹。但实际上,5月中旬,猪价就已经完成了筑底反弹,之后的涨幅则完全是养殖户“压栏”所促进的,即故意推后生猪的出栏与出售时间,本来该180天养成的一头猪,却让其在养猪户处多“吃喝”20天。

  在全国猪价连续上涨的情况下,养殖户看好8月之后的生猪市场。业内一位从事多年生猪养殖的老板算了一笔账:“餐饮业持续不景气已经超过了1年,理论上来说,下半年节假日多,需求应出现补充性反弹,而今卖猪价只有每斤6元多,延迟两三周卖,可能就会多卖个15%~20%的价格;一头猪200斤,就能多卖200元钱,扣掉多养3周的饲料钱(最多60元),我还能多赚140元。”

  此外,虽然7月是淡季,市场需求本来较其他月份更小;但由于高温炎热,猪也不长肉,部分地区的生猪还出现了体重下降的问题,导致市场总体供应趋小。

  那么,养殖户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呢?业内人士多有担忧。市场规律与养殖户心理具有复杂而微妙的博弈,养殖户“补栏”数量越来越大,带给了中线猪价较大的压力。餐饮业不景气的现状有可能延续,不太可能随着需求旺季的到来而出现较大的改观,养殖户不能过分高估后市猪价的上涨空间。


整体养猪盈利仍未能实现 但形势在不断变好

  截止17:00,2014年7月23日全国生猪(外三元)平均价格为13.73元/千克,比昨日收盘价格上涨0.37%;猪肉(白条肉)平均价格为20.46元/千克,比昨日收盘价格上涨0.1%;仔猪(15千克)平均价格为22.81元/千克,比昨日收盘价格上涨3.73%;玉米(14%水分)平均价格为2576元/吨,比昨日收盘价下跌0.56%;豆粕(43%蛋白)平均价格为3977元/吨,比昨日收盘价下跌1.55%;今日猪粮比为5.33︰1。今日猪价最高地区为浙江省14.19元/千克,比昨日收盘价格下跌0.07%;猪价最低地区为黑龙江省13.43元/千克,比昨日收盘价格上涨2.28%。

  全国各省市生猪价格中,7个省份出现下跌,下跌幅度最大的地区为陕西省,比昨日收盘价格下跌0.59%;23个省份出现小幅反弹,上涨幅度最大的地区为黑龙江省,比昨日收盘价格上涨2.28%;1个省份与昨日基本持平。

  据农博监测数据显示,今日全国生猪价格继续上涨。整体来看,由于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猪粮比近日稳定在5.33︰1,并没有随着猪价的上涨而持续推高,说明全国养猪业仍然处于盈利平衡线以下,养殖户仍在亏损。不过,据调查,部分养殖效益比较好的猪场已实现小幅盈利,养猪形势在不断变好。

  农博畜牧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养殖户要特别注意猪场防疫和饲养管理,尤其是在现阶段中小猪存栏比重较大,夏季高温和高强度降雨很容易导致猪只应激或饲料霉变。


七月尾声将至 南方猪价有望启动上扬模式

  生猪市场行情较昨日震荡持稳。北京、山西、福建、山东、重庆、湖南、广西、甘肃等地猪价维持上涨,涨幅0.10-0.20元/公斤左右;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四川、湖北等地猪价维持下滑,跌幅0.10-0.20元/公斤左右;其余地区猪价维持平稳。

  今日全国生猪均价呈现止涨趋稳迹象,南北市场猪价下滑区域有所扩大,尤其是前期高价地区价格呈现明显回落,但总体幅度不大。屠宰企业反映终端肉类走货缓慢,影响白条销售,部分企业下调屠宰量,价格出现下滑。目前,生猪养殖平均盈利70元/头,个别地区盈利100-200元/头,由于养猪效益较为理想,养户惜售心理较上周有所减弱,出栏进程加快,限制猪价大幅上涨。虽然猪价较7月初已上涨9%左右,且盈利颇佳,但仔猪补栏意愿并不高,主要是由于玉米价格持续上涨3个月有余,育肥猪配合料价格一直处于今年以来的高位,养户饲养成本不断增加所致。

  猪价后市

  终因时处猪肉需求清淡时期,供需关系限制了当前猪价上扬的幅度。已进入7月下旬,猪价再次启动上扬模式。近两日,南方局部地区再次传来猪价上涨,且幅度较大,猪价超越前期猪价的消息。当前猪价与今年1月8日的猪价持平,创半年内新高,养殖亏损也从深度亏损进入中度亏损期。

  7月还剩下不到十天的时间,这几天里猪价会如何走,能上涨到什么程度是大家目前最关心的事情。目前已进入伏天,高温席卷全国,养殖户压栏心理受到影响,选择适时出栏的养殖户不在少数。当前,猪源虽紧,但猪肉消费处淡季,瓜果蔬菜对肉类消费冲击大。局部地区因当地的情况猪价会有刷新纪录的表现,全国均价也会逐渐上移,但全国均价难以达到目前全国高价。

  七月尾声将至,全国猪价经过近几天的震荡调整,大江南北区域间的差价已经拉近,均价走入了不到7元的位置徘徊不前,涨声褪去的时候,管理好猪猪的同时,更加关心的主题 就是未来怎样把自己的猪猪卖个理想的价格,因为现在并没有什么利润可言,如下见解希望能褪去你的一丝迷茫:

  1,生猪供给与消费需求达到平衡,猪价将以平稳为主,也就说没有大涨也没有大落,小幅度上行和下滑都是自然的市场反应,也是从亏损走向盈利的过渡阶段,此时就是这一特征的明显显示。。

  2,面对这种格局,养户会不惜栏,不抛售,价格差不多就卖的这种心理。屠宰场是最有收获的,无论是价格的小涨或是小落,有了价格的波动,它们都能在如意价位内轻松收到理想的猪只,来供应所需。

  3,在这个以市场模式为主的养殖业中,平稳的天平总会有倾斜的时候,毕竟现在我们养殖户没有利润可谈,怎样才能打破这种格局,让市场的天平偏向我们,上贴我曾提过卖猪的底线就是我们的底气。我们更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和用智慧去赢得和争取 这一场场无形的战争和胜利。

  在饲喂原材料玉米上涨到1.3元每斤的今天,猪价却还在7元以内徘徊不前,我们不应该满足,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清醒的思维,去面对当前平静的猪市,在每次交易中获得最大利润。

  俗语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争智者赢。价位就是交易的根本,平价卖之为勇,提价卖之为智,凭自己所能抵制屠宰场压价行为。


后市应重点关注供需变化

  7月份以业,猪价快速上涨。截至7月23日,据农博畜牧统计,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3.73元/公斤,猪粮比5.33:1,猪价继续小幅上涨。

  推动本轮猪价上涨因素为:生猪存栏结构及成本带动,供应端生猪存栏处于低位,小猪占比过大,供需将进入紧平衡状态;高温多雨天气导致外调困难,对行情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农户惜售压栏,屠宰企业收购困难,直接拉动行情上涨。

  农博畜牧预计能繁母猪存栏将进一步下降,后市向好,但猪价上涨的高度和幅度还需要结合养殖户的补栏情况和供需变化来综合分析。据养殖户反馈,此轮猪价上涨并未带动仔猪补栏,一方面是因为养殖户把握不准市场节奏,不敢贸然补栏;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处于伏天,高温高湿天气对小猪应激较大,容易引发疾病,待伏天过后,肉类消费也会有所好转,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或有所好转。另外,今年国家进行了两次国家收储,第一次国家收储之后多个省份为了抑制猪价下跌也都进行了应急收储,这批收储肉的数量是按照当地省份常住人口一个星期的人均供应量计算收购的;出库最早日期为2014年12月31日以后,在这个日期之前,任何单位和部门都无权动用。由于国家多选择在节假日放储,或将降低2015年节日期间猪价上涨的高度,养殖户应密切关注此因素对行情的影响。


市场亟待破解“猪周期”怪圈

  猪肉价格涨了,养猪户一窝蜂地跟进,市场内短期内供大于求,于是价格下跌。养猪户难以支撑,于是宰杀母猪,补栏停滞,生猪供应于是又趋紧张。价格再次上涨,养猪户再次跟进……这样的“猪周期”,让生猪养殖户犹如坐过山车,在大赚与大亏之间气喘吁吁。“养猪如同买股票,涨跌沉浮实在难以招架。”道出了不少养殖户的心声。 市场:养猪如同买股票

  老董是清徐县的养猪大户。2010年5月间,他从饲料供应商那里了解到,周围的村子正在大规模出栏母猪,每天宰杀达50多头,而且这种清仓式的宰杀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原因是全省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一段时间内,日均生猪价格只有9.1元每公斤,仔猪150元每头都无人问津。眼看着耗下去只能越养越赔,养殖户只得忍痛出栏抛售,部分养殖户赔到“颗粒无收”。

  精明的老董马上意识到,母猪的大量减少,是猪价探底的直接表现。不出半年,猪肉价格肯定会反弹,正是入市的最佳时机。于是老董当机立断,大量购进猪仔。第一次生猪出栏,老董就赚了近5万元,第二次出栏净赚14万元,第三次又有20万元入账。

  在这波行情中,老董是赚了,但是大部分养猪户赔翻了。 原因:小户难敌大市场

  没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原因就是养猪户不成规模,小散户难敌大市场。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太原市生猪生产仍以中小规模散养为主,规模在100头以下的养殖户占到总数的87.8%,100头至500头的占到11.2%,5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只有1户,500头规模以下的生猪出栏数占到全市出栏总数的76.9%。

  没有协会组织的帮助、政府又不能准确及时地公布市场行情,养殖户普遍只能通过中间商、猪贩子来获取市场信息,或凭个人经验对市场进行判断,价格对生猪供需情况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当“小生产”面对“大市场”时,很容易因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而决策失误、遭受损失。所以在市场价格不稳定,大起大落时,许多散养户只能被淘汰出局。

  此外,不断上升的养殖成本压缩利润空间、养猪业贷款难、疫情防控基础脆弱、规模养殖用地困难等等,都是导致养殖户难以抵御市场风险的原因。 专家:规模、保险、产业链

  只有规模化饲养,方可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省统计局农村处专家介绍,规模养殖生猪,便于推广先进养殖技术,集中购买生产物资,降低成本。而且,规模养殖户掌握市场信息的渠道广,有较强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可减小市场波动,因为规模养殖户以养猪为主业,不会随意退出市场,能提供较为稳定的生猪源,国家也便于调控。

  此外,通过保险提供补偿保障,已成为现代农业规避风险的主要手段。南方不少县市已经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民可为生猪、奶牛、肉鸡等投保,保费享受70%的财政补贴。

  目前,我市猪肉加工业还不发达,缺乏上档次、上规模的猪肉加工品,大力发展猪肉加工业,形成以此为龙头的产业链,可降低饲养生猪的风险。另外还可以考虑建立生猪收购保护价和成立风险基金来解决这个问题。 政府:探索目标价格制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市场价格过低时对生产者进行补贴,过高时对低收入消费者进行补贴。

  省统计局农村处的专家称,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实行目标价格政策后,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产品。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放补贴。目前,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试点已经开始,新疆棉花、东北及内蒙古大豆被纳入首批试点范围。如果试点成熟的话,猪肉也适合这样的目标价格制,即设定目标价格,进行差价补贴,既降低养殖户的风险,同时给保障消费者需求。


共享绿色生意经 英企在华投资养土猪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绿色食品”作为一个巨大市场让欧洲企业“越洋而来”。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的大山深处,就“隐藏”着这样一家英中合资土猪饲养企业。

  全封闭式生产是这家由巴山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英国EVER集团合资企业的“绿色保证”,员工进入厂区需层层消毒,喂养生猪的饲料均自给自足。巴山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中方投资人张育贤介绍:“在中国消费者更加注重食品安全与绿色有机来源的背景驱动下,我们和英国EVER集团决定共同投资农家土猪养殖产业,” 在双方共同考察了十余个地点后,最终选择了巴中通江县这一地区,而选址的最大因素是该地区人类活动稀少。

  2010年,由英中两家企业共同出资,养猪企业正式投产。英方提供技术,中方负责运营管理。“我们每天都会对该地区进行水质、土壤以及PM2.5监测”,张育贤称,这家企业是目前中国唯一通过欧盟ECO CERT认证的肉类企业,除了为中国大陆、港、台等高端餐饮商家提供肉类食材,其产品已经进入欧盟市场,摆上欧洲人的餐桌。

  近年来,发展生态农业受到中国各地重视。在牧业方面,河北、山东、新疆等地均有类似中外合资养殖企业,其产业涉及土猪、野兔、奶牛等市场需求量大的饲养品种。

  中共通江县委的一位官员表示,发展生态养殖业对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很小,既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又可以调动地区生产力,是当地政府非常欢迎的投资方式,未来还将在引资及产品出口方面推出扶持政策。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