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福喜不涉食品安全问题 冷冻肉可重算保质期

2014-08-22来源:腾讯财经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就近日发生的上海福喜公司过期肉类食品事件,腾讯财经采访的美国有关食品安全专家认为,从事件目前所呈现出的事实来看,并不涉及到食品安全的问题。

  美国食品质量控制专家斯蒂夫·格鲁勒(Steve Gruler)17日对腾讯财经表示,对于媒体和公众普遍提出质疑的福喜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他表示“非常疑惑”。

  “我必须承认,我非常困惑为何目前的情况会引起对食品安全的质疑和争议。”格鲁勒说。

  他表示,就目前事件所呈现出的事实依据来看,并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相比食品安全,他更倾向于将事件定性为某些人员未能遵循生产标准和流程的问题。

  美国肉类协会科学事务副主席贝琪·布伦(Betsy Booren)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对于应如何正确认识冷冻储藏食品的过期情况做出详细解释。

  布伦称,对于冷冻储藏食品,并不能简单地将食品包装上的过期日期与现有日期做比较,而得出是否过期的结论。

  他举例称,一名消费者买了几袋7月10日过期的热狗肠,如果在7月5日解冻了其中两袋,那么这两袋的保质期就会被暂停在7月5日,如果食品一直像这样被冷冻,它就不再会在7月10日过期,它的保质期将会在解冻后继续计算。

  布伦指出,在工厂环境中,上述规则依然有效。因为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一个加工厂会买鸡腿肉来制作鸡排,但却突然接到一个大订单被取消的通知,由此一来,鸡腿肉就会有大量的剩余。

  “加工厂于是可以选择将这些鸡腿肉冷冻起来以待下一个订单。如果下一个订单到来时鸡腿肉的保质期已过,这些鸡腿肉也仍可以被拿来用,因为在被冷冻的那一刻起,这些肉的保质期就停止计算了。”

  格鲁勒也对上述观点表示完全同意,并认为,在此次福喜事件中,并不存在任何真正过期的冷冻食品,记者调查所发现的保质期时间超过采访时间的冷冻食品,实际上在保质期前进行冷冻,因此并不过期。

  格鲁勒指出,涉及到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温度和食品储藏区域的卫生状况。

  对于在福喜事件记者采访视频中出现的工人将掉在地上的肉重新捡起的行为,格鲁勒则认为,这一过程使食品污染致病菌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福喜集团遵循非常高的卫生标准,对其工厂内致病菌实行严格的实时监控。

  “致病菌需要在非常理想化的状态下才能生存,在福喜工厂内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极小。”格鲁勒说。

  由格鲁勒担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全球质量咨询(Global Quality Consultants)公司主要对食品品牌的质量和风险控制提供咨询服务,福喜集团是其所服务的客户之一。格鲁勒在食品安全领域有超过40年的经验。

  格鲁勒说,根据其对福喜集团在亚洲、欧洲和美国工厂的调研结果,他并没有发现任何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重大疏漏和违规的行为。

  “对于福喜,我在其全球各个工厂所看到的是,他们都遵循唯一一个同样的食品安全流程。”格鲁勒说,“以我在食品安全领域超过40年的经验,我可以绝对负责任的说,福喜的食品安全系统是位居全球前列,我可以确认的是,是我所看到的在亚洲地区是最好的,否则不会成为肯德基、麦当劳的长期供应商。”

  目前福喜事件仍在调查过程中,福喜集团最新声明称,正在上海市食药监局的帮助和指导下,对问题产品进行回收,以配合调查。此前,复习集团已派出国际调查专家团队进行内部调查。


(专业见解)食品服务企业需正确解读肉禽类产品(包装所标)保质期

  近来,国际媒体报道提及海外肉类加工与食品服务企业使用,生产和销售“腐坏”或“污染”了的肉。那些肉真的变质了吗?还是说,加工过程中的一些正常处理流程未被员工和消费者知晓?此外,肉类产品包装上标注的日期时常令人困惑,产品质量与产品安全概念也常被人混淆。产品质量主要体现在诸如口感、味道、风味、多汁、嫩度以及其它影响产品食用体验等方面,而不是指致人生病等因素。为了保障食用者的安全健康,食品安全一定要保证。

  肉类加工企业以生产安全而健康的产品为荣。为了保障安全,肉类产品须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储存以及烹饪。通常来讲,产品质量大大限制了产品的保质期,以避免其产生安全问题。对于鲜肉来说,最常见的产品质量限制因素是零售期间的颜色。食品服务企业购买的肉类通常是真空包装的,颜色也就不是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从肉里流失的水分和营养也会成为影响汁嫩感与味道的主要食品质量因素。

  一般而言,零售的肉类与食品服务行业所用肉类是以不同的方式来标注保质期的。因此消费者有时会被肉类产品上不同的“保质期”所误导。肉类产品的保质期并不是由美国农业食品安全调查局(FSIS)决定的,而是由肉类加工企业决定的。正如之前所提到的,在肉类产品安全成为问题之前,其质量就会明显下降。然而,为了确保生产出来的肉类产品都是安全而健康的,美国农业食品安全调查局(FSIS)会严格监控肉类加工厂里的食品安全操作。所以大多数肉类加工厂都会过度谨慎,导致产品实际保质期远远超过肉类产品包装上标注的日期。

  冷冻是用来延长肉类产品贮藏日期的常用方法之一。冷冻的肉如果一直冷冻下去,不论多久都是安全的。对于冷冻肉类来说,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之前,食品质量会先下降。因此,肉类产品可在保质期前冷冻储存,之后解冻进而烹饪食用。

  即使在保质期之前冷冻起来的肉类产品,食品服务企业管理也应当制定一系列储存并管理肉类产品保质期的制度。他们更要将这一制度告知员工,以避免肉类产品解冻后被误以为过期或腐坏了。密歇根州立大学分校鼓励食品服务企业在肉类包装上增加“于此日期前冷冻储藏”的标签,以避免员工或消费者误以为企业使用的是“腐坏”或“污染”了的肉。。
 


福喜事件与中国食品安全难题破解之道研讨会8月23日召开

  上海福喜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举国震惊。为响应党和政府“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号召,为深度解剖麻雀,深入研讨,并以点带面,促进中国食品安全事业实现更快进步,由中国社科院食品安全课题组、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北京工商大学食品政策研究中心、中科院植物所弘毅生态农业科研团队等10多家食品安全相关组织,以及40余位食品安全相关的著名学者、著名记者等各界人士共同发起的“福喜事件与中国食品安全难题破解之道”学术研讨会,将于8月23日召开,并将以线上、线下两个会场同时进行的方式举行。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负责承办线下的现场会议“江南论坛”,决不食品安全工程秘书处负责承办线上的网络会议“决不论坛”。

  中国食品安全百人会及本次会议的共同发起者之一,“决不食品安全工程”发起人王义昌说:“我们希望将本次会议办成一次有特色、高水平的食品安全研讨会,会议将追求理性、建设性、可实施性,并将响应中央号召按照简单朴素、力求实效的原则进行。在提供现场参会机会的同时,着重鼓励文章参会、视频参会等新型网络参会方式,通过微信号wych999提供大会服务也是本次会议的亮点之一。我们还刚刚面向学界和社会各界发布了研讨会征文参考标准,希望所有的参会文章全文控制在1500字左右,并以不超过1/2的篇幅进行现状描述、问题分析,不少于1/2的篇幅,谈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实实在在的具体思路和方案。”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为中国食品安全难题的破解,为党、政府和人民提出一些实实在在的、具有很强可实施性的创新思路、创新技术和创新方案”,中国食品安全百人会及本次会议的另一位发起人、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主任徐立青教授说。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