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4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5年12月14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5年12月14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5年12月14日猪评:全国猪价进入弱跌态势
据数据监测的当地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5年12月14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6.58元/千克,较昨日猪价下调0.08元/公斤,跌幅为0.48%;较上周同期猪价(12月07日)下跌0.01元/公斤,跌幅为0.06%(见图1)。今日猪粮比为8.24:1,较昨日猪粮比下调0.01,跌幅为0.12%;较上周同期猪粮比(12月07日)上调0.04,涨幅为0.55%(见图2)。


12月14日生猪市场行情较昨日震荡下调,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浙江省,生猪平均价为17.51元/千克,最低地区为新疆,生猪平均价为15.59元/千克日,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今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厂家收购价格与昨日相比呈现稳中下调态势。河北地区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下调0.05-0.1元/公斤,北京、河南、天津地区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下调0.1元/公斤,吉林地区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下调0.15元/公斤,辽宁地区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下调0.1-0.15元/公斤;广西、山东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下调0.1元/公斤,河南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上调0.1元/公斤,河北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上调0.2元/公斤,广东、四川、重庆、湖南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下调0.2元/公斤;四川、广东地区部分屠宰场收购价格下调0.1元/公斤,浙江地区部分屠宰场收购价格跌涨互现,幅度在0.1-0.2元/公斤,陕西地区部分屠宰场收购价格下调0.2元/公斤;从今日结合上周末各地生猪价格走势来看,猪价呈现着弱跌的态势,吉林、黑龙江地区品种一般的良杂猪成交价格已经跌破8元/斤,辽宁地区屠宰企业采购参考价格已经向8元/斤靠近;华中、华南地区猪价也呈现弱跌态势,部分猪场下调幅度在0.1-0.2元/公斤,上周广东高价地区像惠州、河源周末下调幅度比较明显;西南地区猪价也呈现弱跌现象。从今日白条出厂价格来看,走势基本与生猪价格走势一致,呈现稳中带跌的现象,下调的企业幅度在0.1-0.2元/公斤,从屠宰企业生鲜走货速度来看,消费明显不给力,且冷冻肉轮库、出库现象比较多。望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关注疫病发展形势防止饲料霉变,及时调整存栏结构,适时出栏。
猪各阶段蓝耳病的特征简介
猪各阶段蓝耳病的特征简介
本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病”、“猪瘟疫”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
【母猪】
外观偶尔可见个别被毛粗乱,耳、外阴和腹部发绀,真皮内形成色斑、水肿和坏死。剖检母猪可见肺水肿、肾盂肾炎和膀胱炎。在自然流行和实验接种PRRSV诱发的繁殖障碍,主要特征为妊娠晚期发生流产和早产,胚胎自溶、木乃伊胎、死产猪和弱仔的数目增加。怀孕母猪实验感染PRRS病毒,其死胎和弱仔的胸腔中发现有大量清澈的积液。病毒感染的母猪产下的健康仔猪在8-12日龄剖杀时发现肺实变的小灰色病灶。显微观察,存在多病灶轻度肺炎并有单核细胞浸润增厚的肺泡间质。
PRRRS感染母猪的胎盘中发现有炎性和变性病变、病毒样结构存在于胎儿和胎盘毛细动脉细胞上,有时存在于上皮细胞间。
在妊娠母猪中通常没有特定的肉眼或显微损害。没有并发感染的流产,取其子宫作镜检,显现轻度至中度的淋巴浆细胞性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肌炎,子宫内膜水肿也常见,淋巴浆细胞性胎盘炎出现较少。轻度的淋巴浆细胞性脑炎、轻度的多灶性组织细胞性间质性肺炎和淋巴浆细胞性心肌炎不一定见到。
【仔猪共同病变】
骨骼肌肉苍白、皮下、头部水肿、胸腹腔积液,肺多出现局灶性肺炎灶,表现为充血、出血、水肿,病程长的可出现胸膜肺炎和地方性肺炎。耐过猪呈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非化脓性脑膜炎和心肌炎等病变。
【新生仔猪】
新生乳猪的肉眼和显微损害十分明显。肺有红棕色斑点,不能萎缩感染组织和正常组织常难以明确区分。病变见于肺隔叶的前缘,感染范围,部分取决于毒株的致病力和感染后的时间。淋巴结呈中度到极度肿大,灰棕黄色,在颈前、胸腔纵隔和腹股沟部位淋巴结最明显,淋巴结切面多汁外翻灰白色。
镜检可见肺不同程度的多灶性间质性肺炎,主要特征为:肺泡间隔有单核细胞的浸润;Ⅱ型肺细胞肥大和增生;肺泡炎性和坏死性渗出液大量积聚。淋巴结明显的滤泡增生,滤泡坏死灶,深染小体巨噬细胞数目增加、滤泡内有核破裂碎片。滤泡有丝分裂指数增高,混合性炎症细胞使副皮质膨大。其他损害如淋巴浆细胞性鼻炎、脑炎和心肌炎在乳猪中也能看到。
【哺乳仔猪】
感染猪的肺不易萎陷,有数目不等的棕黄色和红色斑点。即使肺的肉眼损害不明显,镜检常显示间质性肺炎,与新生猪中所见者类似,但常较不严重,病灶更多。被PRRSV感染后出现最一致的肉眼损害,也是本病的一个标志,即显著肿大的棕黄色淋巴结。其他较不一致的肉眼损害为球结膜水肿,腹腔、胸腔和心包膜中透明液体增加。脑、扁桃体、淋巴结和心作镜检具有诊断价值。大多数PRRSV感染猪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组织细胞性脑膜脑炎和脉络膜炎,特征为血管周套、血管炎、神经胶质增生和神经胶质结节形成。淋巴组织显现增生和局灶性滤泡坏死。淋巴浆细胞性和组织细胞性心肌炎在感染7天以后常能检出。心肌炎在心肌的内皮下和血管周围区最为严重。PRRSV感染也引发轻微到严重的非脓性鼻炎,伴有上皮性转化。
【架子猪和育肥猪】
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灰白色,尤以颌下、股前、肺门淋巴结更为明显。脾一般不肿大,有时边缘有丘状突起,所属淋巴结轻度肿大,边缘充血。肾轻度肿大,外观暗红色,有弥慢性暗红色淤点,切面有弥慢性条纹状出血。胃肠道病变不明显,有轻度的卡他性炎症,小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切面灰白色。肝脏有弥慢性灰白色病灶。肺轻度水肿,暗红色,有局灶性出血性肺炎灶。
【发育成熟的死胎猪】
体表淋巴结如下颌、股前淋巴结肿大,有充血、出血的变化,肌肉呈“鱼肉样”;脾无明显变化;肾外形不整,表面有弥慢性出血点;心肌柔软,发育不良,右心轻度肥大,心冠脂肪周围有时有少量的出血点;肺暗红色,轻度淤血水肿,有局灶性肺炎灶;胃肠无明显变化,有的小肠淋巴结轻度肿大。
【胚胎】
跨胎盘感染后引起的胚胎损害对诊断有用,然而不一定能看到,因为它们不是PRRS特有的。一个典型的感染窝猪中可能包含正常胚胎、死产猪、棕色和自溶的胚胎,胚胎表面覆盖一层黏性的胎粪、血液和羊水的混合物。胚胎中最一致的肉眼损害是脐带有部分到全长出血。肾周和结肠肠系膜水肿也常看到。
镜检可以看到部分的坏死性脐带动脉炎。特征为脓性纤维蛋白性炎,血管内层和肌层坏死,壁内和血管周出血。在有些病例中可以看到间质性肺炎,特征为肺泡间隔有单核细胞浸润,2型肺细胞肿大和增生,炎性和坏死性混合肺泡渗出液增加。如发现坏死性和淋巴浆细胞性肺动脉炎也有诊断价值。在妊娠45- 49天实验感染的胚胎中有细支气管芽坏死和肺出血。透明细胞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变性、淋巴浆细胞性血管周脑炎较少看到。
【组织学变化】
肺脏病变和微循环障碍为主。肺脏见有灶性间质性肺炎变化,是PRRS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组织病理损害,即肺脏病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表现为支气管炎。常见坏死细胞聚集,有时为坏死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肿大、增生、有的脱落;管腔内渗出物中有少数脱落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细支气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肺泡隔不均匀增厚,肺泡壁增厚,间隔多量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主要是肿大、增生的毛细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浸润的淋巴细胞。泡腔出现蛋白碎片聚集物和嗜酸性胞浆过多而胞核缩小和衰老细
胞。有时还可见细胞轻度肿胀,空泡化。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的套管样脱落,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有的细支气管内充满脱落的细胞;肺间质性肺炎,肺巨噬细胞的活化增生。
淋巴结:几乎所有的病猪的淋巴结都发生了严重的坏死性变化。淋巴结的淋巴小结变性坏死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出现。
肾出血性肾小球肾炎。肝细胞变性坏死,心肌变性。
鼻甲介骨黏膜上皮鳞状变性,纤毛脱落,细胞肿胀、变圆,出现小囊腔,嗜中性白细胞增多,黏膜下层出现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
可见脑干、中脑和大脑的白质尤其是髓质呈多灶性单核细胞性脑炎,出现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核碎片等组成的“血管套”。母猪可见脑内灶性血管炎,脑髓质可见单核淋巴细胞性小血管套。可见非特异性脾炎,动脉周围淋巴鞘的淋巴细胞减少,细胞核破裂和细胞空泡化。此外,在心、肾和胃等部位偶可见到血管周围炎和间质组织炎性浸润。胸腺皮质、扁桃体滤泡、肠系膜淋巴胞,细胞变性坏死。
皮下毛细管内皮细胞肿大,活化,排列紊乱,有的增生导致微循环障碍引起皮肤发绀。
血液涂片检查发现,PRRS病猪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大多数淋巴细胞变性、坏死,表现出淋巴细胞肿胀、破碎,很难见到正常淋巴细胞;病猪淋巴细胞平均占白细胞的32.9%,而健康猪为40.3%。电镜观察发现,淋巴结和睥淋巴细胞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都受到了损伤,使其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能力降低,从而不能有效地抵御各种有害物质的侵袭。
农业部力促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与生态环保“双赢”
随着生猪养殖业加快发展,南方水网地区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生猪养殖与水环境保护矛盾尤为突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生猪养殖绿色发展,农业部日前发布了《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转型升级的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到2020年,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粪便处理设施配套比例达到85%以上,生猪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实现生猪养殖污染基本治理和生猪生产基本稳定。
南方水网地区包括珠江三角洲水网区、长江三角洲水网区、长江中游水网区、淮河下游水网区和丹江口库区等五个重点区域,主要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0个省(市)。南方水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也是我国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2014年,南方水网地区133个主产县生猪存栏5562万头,出栏9696万头,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1.9%和13.2%,外调生猪3700万头,对于保障南方乃至全国猪肉市场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南方水网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集,生猪规模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滞后,粪便综合利用率仅为40%,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成为生猪养殖污染的根本原因。
《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总体思路。《意见》指出,南方水网地区要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总要求,以转变生猪生产方式为突破口,优化生猪养殖区域布局,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推进种养业生态循环发展,提高生猪粪便综合利用率,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猪养殖业。
为破解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污染难题,促进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意见》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一是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根据水环境保护要求和土地承载能力,科学确定适宜养殖规模,须减则减,宜调则调。二是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深入推进生猪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改进养殖和粪便处理工艺,提升设施装备和管理水平,促进生猪养殖提质增效。三是促进粪便综合利用。加强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利用、集中处理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猪粪便处理,推进种养一体化发展。
农业部要求,南方水网地区各级农牧部门要坚持“保供给”和“保生态”两手抓,努力实现生猪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猪市行情震荡向下 长期走势以看稳为主
12月份,各地腊肉香肠制作缓步启动,肉联场的生猪屠宰量已从月头的3成增至5成,但省外猪源供应量明显增加,区域内前期压栏待涨的生猪集中出栏,市场价格反而较为弱势。从上周开始,生猪市场呈现量增价滑的局面,总体来说,上旬猪价走势较为震荡。
据监测的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5年12月13日新牧猪价指数130.79,较12月1日升高0.62个点;四川猪价指数报120.32点,较上周同期指数下跌1.44点,较上月同期上升1.44点,涨幅为1.20%。12月13日全国生猪均价为8.32元/斤,较1日上调0.04元/斤,而西南地区生猪均价报8.450 元,环比上周同期猪价下跌0.29%。四川地区生猪均价较上周同期下跌1.38%,生猪均价报8.35 元/斤;贵州地区生猪均价弱稳在8.53 元/斤;重庆地区生猪均价较上周同期下跌1.19%,生猪均价报8.30 元/斤。
总的来说,近期全国范围内猪价较为稳定,随着气温的进一步降低,月末猪肉消费会有所增加,随着受省外猪和走私猪的冲击有所减少,本地前期压栏待涨的生猪开始集中出栏,供给也较为充足。
分析师融冰认为未来整体市场呈现供销两旺的现象,生猪价格走势则较为稳定。
冬至驾到 你还在压栏吗?看完这五点你再“赌”
距离冬至日还有不到10天的时间,猪市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的时候。依据往年的经验,南方腌制腊肉需求大增,以此带动生猪市场的上涨,养猪人往往会在这时候压栏惜售“赌”行情。那么,今年的情况又将如何?有哪些因素将影响到冬至的生猪市场呢?
近期猪价表现稳定为主,南方略高
我们首先关注近期的生猪价格走势。根据“动力猪价”指数统计,截止到12月12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7.02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11元/公斤,上涨0.65%。
可以看到,近期猪价以稳为主,南方大部分地区超过17元/公斤的关口,北方猪价相对较低,普遍在16元/公斤左右徘徊。
具体来看,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16省份猪价上涨,10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海南,高达18.40元/公斤,其次为青海,为18.10元公斤。其他省份都在18元以下,其中贵州17.50元/公斤,上海17.50元/公斤,四川17.50元/公斤,浙江17.40元/公斤。最低猪价出现在新疆,为15.70元/公斤,其他省份如黑龙江16.10元/公斤,山西16.30元/公斤,山东16.50元/公斤,河南16.50元/公斤,河北16.60元/公斤等省份猪价为较低省份,均低于17元的关口。
你在压栏吗?警惕这几个因素影响冬至猪价
从近期的走势可以看到,由于南方需求回暖较为明显,猪价也快速上了一个台阶,而需求利好仍在加强。至于后期猪价是否还能上涨?养殖户是否可以压栏惜售?小编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个因素对于冬至猪价的影响,谨慎压栏。
天气
天气对猪价的影响是“双刃剑”,前期北方大雪和雾霾天气造成生猪运输困难。近来北方地区没有了降雪的支撑,温度也有所回暖。交通运输恢复,屠宰企业认为市场供应尚可,因此不着急提价,依旧观望市场。不过天气好转有利于南方腊肉制作,如今偏强的续涨态势也是得益于此,可以说此次猪价上涨的直接因素在于此。
消费
近两年来,由于经济大环境疲软及居民饮食结构改变,猪肉消费增长幅度极其微小。尤其是今年10月底,世界卫生组织将加工肉制品列为1类致癌物,将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以来,猪肉消费受到一定冲击,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供给
从8月底起,猪市已经明显发生改变,前半年属于供应短缺,猪少是事实,价格也在快速上涨,但后半年基本达到供求平衡,生猪出栏量逐渐恢复,价格也是一路走低,回归到正常水平。目前来看,猪源已经在稳步回升,各大屠宰企业的屠宰量是逐步增加的。
农业部和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屠宰量和猪肉产量第四季度环比增幅扩大,同比降幅缩小,部分反映了国内第四季度猪肉产量及屠宰量偏大的事实,预计12月份规模厂屠宰量有望突破2000万头,在生猪供应量一定的情况下,屠宰量大小和猪价有直接的关系。而今年冻肉储备量普遍不大,导致需求旺季的屠宰量偏大,对猪价利好。
储备肉
今年整体经济并不景气,物价、CPI,GDP等宏观经济指标非常敏感,政府对猪价变化也非常敏感,既要保持CPI在合理增长范围,又要保护养殖户利益,促进产能尽快恢复,二者很矛盾。但从政府出台的政策来看,未来猪价可能保持在合理盈利范围内,但暴涨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暂时也未看到政府投放储备肉的报道。
进口肉
这是一个越来越无法回避的事实。近年来,我国的猪肉进口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根据海关数据,今年前6个月,我国猪肉进口29.7万吨,同比增9.2%;而荷兰合作银行更是预计,今年中国猪肉进口将跳升54%至200万吨,越来越多的进口肉,冲击的不仅是猪肉市场,更是中国养殖户的信心。
综合以上各个因素,小编认为,冬至猪价利好和利空因素同在,从总体趋势来看,看好猪价维持目前维稳的现状。但作为养殖户应理性对待,适时出栏,避免扎堆,“为逢节必掉”埋下伏笔。
上涨动力不足猪价震荡 涨势仍有养户莫慌
1、生猪价格行情分析
今日全国生猪均价上涨地区较少,下跌地区较多,涨幅小于跌幅,各省市涨跌幅度在-0.51至0.22元/公斤之间。今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6.82元/公斤,与昨日持平,同比上周上涨0.05元/公斤,辽宁省、河北省、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甘肃省、新疆小幅上涨,其余各省市微幅下跌;涨幅维持在0.01-0.22元/公斤,跌幅集中为0.01-0.51元/公斤。
浙江省、甘肃省、新疆上涨前三。
云南省、广西、陕西省下跌排前。
2、饲料价格行情分析
今日全国玉米均价为1989元/吨,较昨日下跌14元/吨,同比上周下跌35元/吨,猪粮比为8.46:1;今日全国豆粕均2753元/吨,较昨日上涨8元/吨,同比上周上涨8元/吨。
近期销区玉米价格窄幅震荡,产区玉米运往销区到站价格有所下调,下游企业购销不畅,对玉米需求量偏低,企业备库意愿不强,加之产区供应量陆续增加,价格波动频繁,预计短期内销区玉米价格将以弱势运行为主,上涨动力不足。生猪市场表现为南强北弱,南方进入腊肉制作期间,支撑猪价略有上涨,而北方随着天气逐渐转好,屠宰厂压价严重,猪价小幅下调,因此生猪市场对玉米影响整体来说偏弱;国内方面,国内豆粕现货市场上,行情将跟盘面偏弱震荡,虽然油厂存在挺价心里,但供需基本面差,且外围重回弱势,行情将偏弱调整。
3、后市分析
周末之后猪价震荡,多地维稳,南方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到腊肉制作开展,导致需求增幅不明显,终端需求动力不足,猪价震荡波动,但养殖户惜售,导致猪价波幅有限。冬至过后,预计南北方需求将均有明显的变化,对猪价提振,预计后期猪价小涨的态势不改。因近期玉米价格下跌,生猪价格上涨,导致猪粮比升至8.46的历史高位。天冷猪群易闹病,养猪户要多巡栏,注意猪群健康,有猪才是王道。对于压栏赌市也要谨慎,要合理调整猪群结构。
近段时间企业压价逼量对猪价产生较大影响
今年猪肉终端需求不及往年一直对生猪价格的涨幅有制约作用。虽然猪价上涨不单单是消费的事儿,但是其也代表了消费端出现了一些变化。说起消费,肯定要从我们现在运行的经济层面说起。今年经济增速下滑,对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消费均有很大的影响。目前许多企业面临着贷款难、融资难的困境。
同时效益的不断下降、利润的亏损,直至资金链的断裂。可以说这两年相关行业倒闭企业的数量是增多的。居民收入水平增速减缓,对于猪肉的需求也会下降。尤其是对餐饮业的影响非常之大,今年其在猪肉方面的消费已经减少了许多。
屠宰企业与养殖户可以说都是做着与养猪业相关的事情,但是二者又是对立面。至少在目前现有的产销格局中,二者对立的关系还将继续保持。其实二者的身份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个是商,一个是农。你可以说压价逼量是手段,也可以说是天性。
屠宰企业是一个处在养殖和消费中间环节的群体,是连接上下游的纽带,所以和上下游的交锋比较多,同时对上下游的影响也比较大。今年养猪业处于上行周期,猪价整体呈上涨态势,加上产能供应趋紧,因此对屠宰厂来说,日子并不好过。成本过高,导致利润下降,因此屠宰厂频繁的下调收购量,压价。
今年8月份开始,猪价进入持续调整期,屠宰厂压价逼量在这场行情起到了不小的影响。进入11月份以来,虽然屠宰企业的话语权越来越薄弱,但是最后一道防线并未被养殖户多攻破,因此其对猪价的掣肘作用还在。
养猪业面临着价格和结构的双向调整
今年生猪养殖业面临着太多的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环保新常态、转型新常态等等。猪肉消费在我国消费占有较高的话语权,因此常常被认为是CPI的最佳“代言人”。
然而,2014、2015这两年注定是不平静的。14年全行业的重度亏损,引发了15年生猪养殖行业一些列的动作。产能过剩的大清理,传统养殖行业转型。大周期的影响的弱化,小周期时代的来临。养殖利润再也不能靠博行情,高成本竞争时代已来临。小散的不断退市,规模产业化趋势登上历史舞台。可见近一两年内,养猪业面临着价格和结构的双向调整。产能存栏数据创7年来最低,但是要不要大量补栏在养殖户的心中还是一个疑问。长期行情走势尚不明朗,大浪淘沙这场风暴还未完全褪去,市场结构还未真正定型,一切还在变化的变化中。
福建厦门加快生猪退养步伐 明年起将公布环保红黄牌企业
为加快溪流治理,厦门加快了生猪退养步伐,出台了《厦门市生猪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14年—2017年)和《厦门市生猪养殖空间布局与污染防治规划》(2015年—2020年),明确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禁养区内的生猪退养。并决定从明年起,将定期公布环保“黄牌”(超标和超总量排污企业)和“红牌”(整治后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排污企业)企业名单。
厦门加快生猪退养步伐 明年起将公布环保红黄牌企业
溪流的水质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厦门近岸海域水环境的品质,影响着厦门乡村的生态环境治理。昨日,厦门市水资源办副主任、市水利局副局长陈世真做客政府网,介绍岛外9条溪流污染整治情况,并与网民在线交流。
陈世真介绍,厦门境内有9条主要溪流,流域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5%。从水利和环保部门检测结果看,厦门溪流近几年水质大多为劣ⅴ类。去年10月厦门召开全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岛外9条溪流污染整治作为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工作来抓。随后,厦门全面启动溪流污染治理。
为加快溪流治理,厦门加快了生猪退养步伐,出台了《厦门市生猪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14年—2017年)和《厦门市生猪养殖空间布局与污染防治规划》(2015年—2020年),明确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禁养区内的生猪退养。同时,在同安区、翔安区,计划保留67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对拟保留的生猪养殖场,在明年年底前,要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改造,实现零排放。为从根本上解决厦门农村生活污水问题,从今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实现流域内城镇生产、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全处理不直排入河。
下一步,厦门将建设安全生态水系,以集美区田李溪河道治理为试点,推进全市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从明年起,将定期公布环保“黄牌”(超标和超总量排污企业)和“红牌”(整治后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排污企业)企业名单。
2015年——猪价将呈分水岭式的变化
也许是因为去年的猪价跌的太惊心动魄了,所以2015年的猪价一直牵动着畜牧行业敏感的神经。今年养猪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猪少了。
而且能繁母猪存栏一度低至历史低位,生猪市场供应趋紧,养殖户补栏量也破天荒的减少了许多。而且由于去产能量很大,与之相关的饲料、兽药等相关行业盈利均受到了折损。就拿今年的玉米来说,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持续下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今年业内曾经表示猪价即将迎来小周期时代。回顾猪价的上涨历程,第一季度属于低迷期,基本上从第二季度开始猪价才开始全面触底反弹,出现逆袭。到了7、8月份猪价涨至年内高位,但是8、9、10三个月却是猪价冲高回落,震荡调整的三个月。同时猪价失去9元时代。
直到进入11月份,猪价才又重新开启上涨通道,到下旬全国猪价普涨,已经进入8元时代。目前供应趋紧,需求增加,因此传统旺季的猪价呈上涨态势。
但业内认为由于政策、经济、行业自身发展的变化,导致 2015年的猪价将呈分水岭式的变化,猪周期也不在那么灵验。
养殖户买到问题疫苗血本无归,竟是业务员自制产品!
2012年底,朱某在广州天河区制造假冒伪劣兽药。他利用之前学到的制兽药知识,并到网上搜索资料,开始自制疫苗配方。通过快递或物流销往湖北等十几个省市。...
新快报讯 一团伙租了一栋出租楼,自制疫苗配方,大肆生产、出售仿冒“名牌”兽药。近日,广州天河警方打掉一个藏身于城中村的制售假兽药团伙,捣毁5个储存仓库和1个加工窝点,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缴获“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雏番鸭细小病毒”等假冒伪劣疫苗一批,案值逾1000万元。
养殖户买问题疫苗血本无归
从事养殖业的老杨在天河区凤凰街柯木塱承包了十余个鸭棚。今年10月,他给番鸭养殖棚里的23000余只鸭苗注射了一种名叫“雏番鸭细小病毒”的疫苗,以提高鸭苗的抵抗力。老杨刚开始使用正规厂家出售的疫苗,但只购买了5000余只鸭苗的用量。他想起之前有人上门推销的一款疫苗,售价比市场价低两成,为了节约养殖成本,老杨一次购买了十几箱疫苗。
正当老杨为买来“笋货”高兴的时候,一些鸭苗陆续出现了不进水、不进食、精神不振的情况,短短几日后便相继死亡,经济损失5万余元。后经天河区有关职能部门鉴定,鸭苗的死因系注射抗体引起的急性败血性死亡,该种“问题疫苗”没有取得国家质量监察机构的注册生产许可,均为假冒伪劣产品。懊恼不已的老杨立即携带鉴定报告前往天河区公安分局凤凰派出所报警。
狡猾团伙仓库外装摄像头“深夜时分机器声轰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味。”社区民警张警官夜巡至辖内渔沙坦楼角东街某栋大楼时发现了这一异常情况,该线索很快被专案组民警掌握。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们发现该团伙非常狡猾,大楼每个仓库外面都装有两三个摄像头,专门用来监视周边动静,一旦有风吹草动,他们就可以马上将仓库内的物品销毁或转移。”
专案组民警经过十几天的蹲点调查后迅速出击,于近日在“黑作坊”内,抓获正在加工制药的朱某(男,52岁,江苏人)等3名犯罪嫌疑人,并查扣“小鹅瘟弱毒苗”等60多种成品、半成品兽药27600余瓶,及大批药瓶、包材、成套生产设备等。
利欲熏心 自制疫苗“坑人”
经查,犯罪嫌疑人朱某供认,他曾在湖北某兽药厂当过两年业务员,积累了很多客户。此前,通过帮养殖户联系兽药厂买药,从中赚取提成。为把“事业”做大,牟取更丰厚的利润,2012年底,朱某在天河区渔沙坦楼角东街承租了一栋出租楼,制造假冒伪劣兽药。他利用之前学到的制兽药知识,并到网上搜索资料,开始自制疫苗配方。
朱某及其团伙利用电话、网络等推销途径,大肆生产、出售仿冒“鸭×皇”、“双×连口服液”等“名牌”兽药。该团伙白天锁门加工,夜间偷偷出货,通过快递或物流销往湖北等十几个省市。
目前,天河警方已将朱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天河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兽药质量直接关系到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市民的身体健康。市民要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和兽药经营许可证的正规厂家购买兽药,确保自己购买的兽药质量安全,避免养殖的畜禽由于使用假劣兽药而造成惨重损失。
福建百斤生猪价一度跌破800元
10日,福建省物价局消息,因需求平淡,11月全省主要食品价格降多升少,总体呈现小幅下跌态势。其中,百斤生猪价一度跌破800元,禽蛋、水产品、蔬菜及水果价格均呈现跌势。随着年底肉禽类消费将进入旺季,天气转冷产蛋率下降,蛋价或将上涨,预计本月我省食品价格总体将趋于上涨。
据了解,8月我省生猪平均出场价每50公斤涨至946.98元,不过,9月起,生猪平均出场价格每50公斤持续下跌至882.87元,10月每50公斤跌至849.12元。
而受玉米等饲料价格下跌、养殖成本下降、终端消费平淡等因素影响,11月生猪出场价格小幅续跌,并在中旬(11月11日)跌破每百斤800元,虽然下旬生猪出栏有所减少,猪价略有回升,但上涨幅度不足以改变全月价格下跌的态势。
“11月份,全省每50公斤生猪平均出场价为812.45元,较上月下跌4.3%。”省物价局相关人士称,受此影响,白条肉价格顺势下跌,全省平均每公斤白条肉21.67元,下跌6.4%。
受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影响,11月份我省猪肉零售价格继续回落,全省平均每500克精瘦肉14.68元、肋条肉13.01元、后腿肉11.48元,分别下跌1.6%、1.5%和0.8%,肋排24.83元,微涨0.5%。不过,与上年同期比,4种猪肉价格平均涨幅达17.8%。
省物价局分析称,随着天气转冷,猪肉消费进入旺季,尤其南方地区进入腊肉、腊肠制作期,屠宰企业启动年前备货,猪肉需求将进一步回升,加上目前生猪存栏量仍相对较低,养殖户惜售待涨心理增强,预计后期生猪价或将继续小幅上行。
此外,我省天气持续晴好,应季蔬菜陆续上市,市场供应充足,上月蔬菜价总体呈现小幅下跌的态势。与上月相比,监测的18种蔬菜价格11降7升,平均跌幅为5.3%。
因产蛋量增加,上月蛋价继续回落,全省平均每500克鸡蛋4.89元,鸭蛋6.69元,分别下跌4.3%和2.6%。水产品价格也以跌为主,监测的7种水产品价格6降1升,全省平均每500克冻带鱼15.53元、鲜带鱼21.89元、冻黄鱼18.3元、草鱼7.66元、鳙鱼9.81元、鲫鱼12.47元,平均下跌1%;明虾33.93元,上涨2.6%。
分析称,随着冬季来临气候转冷,产蛋率降低,后期蛋价将震荡趋稳或趋于上涨;若不出现极端异常天气,我省各地蔬菜价格将平稳波动。
缘何养殖股崩塌式下跌?
《专题分析》:本周缘何养殖股崩塌式下跌?基本面or资金面?
最近2周,国内养殖股(特别是养猪股牧原、雏鹰、正邦、天邦等)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跌,大致统计下本周跌幅达10-12%,自11月底阶段性高点跌幅达15-20%,其中龙头牧原等跌幅更甚。对此,很多投资者朋友来电交流最新对于养殖股(养猪、养鸡)看法,当中为何跌幅超预期为主要问题,但很少有人问是否可以买。
1、对于养殖产业最新看法:反转还在持续。本轮养猪和养鸡反转大逻辑是相同的,在于供给端的持续性收缩,不同点在于当前处于周期的何种阶段。就供给端去化进程看,养殖股整体来说产业的反转还将持续,按照各自生长规律测算,养猪股产业高景气会出现在2016年Q4,养鸡股要持续到2017年。总体来看,2016年全年养殖股维持高景气基本确定无疑。
而相对于以往周期,因宏观经济、环保现状和进出口限制等额外变量影响,本轮周期产生不同的底部产业特征和反转新形态。(1)需求端下滑影响了底部持续时间,导致2014年年底超预期旺季下跌,但对于当前投资逻辑影响不大。(2)环保和土地管控趋严,这是本轮畜禽链遇到的非常不同的新变量,导致行业整体进入壁垒增加。过去2年多因亏损等退出的散户很难立刻进入行业,增加养殖产能(可参照我们养殖个体行为分析)。这使得行业出现“L”型底部,因此行业景气高点推迟、景气持续时间延长。(3)祖代鸡进口限制同样是新的影响变量,从源头直接限制国内白羽鸡供给,因而白羽鸡供给端持续收缩将会持续到2017年年底(按照美国3-4月份开关假设、法国实质性封关我们也在当时第一时间向各位汇报过)。
2、为什么最近2周养殖股出现明显下跌?
最近产业现状:猪价从16元/公斤阶段性低点开始微幅上涨,并没有出现15年同期时的旺季下跌;同时能繁母猪数据也未有明显变化(11月可能微幅下降);禽链方面,父母代价格开始如期上涨。从中期看,反转逻辑并没有特别大变化,如果是有利空的话,那就是猪价涨幅短期并没有那么大。
那养殖股短期为什么跌幅较大?短期猪价符合预期,博弈资金退出。按照以往经验,我们大致可以将投资周期股的人分化两类:坚定看好养殖反转、持股周期较长,一般等到行业景气高点卖出;第二类较多,短期猪价变动较大,买入或者卖出养殖股,博弈层面更重(第二类中相对收益者占比更高)。实际上,最近聊下来,确实猪价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但同样没有大幅下跌),行业整体缺乏催化剂,相对收益确实不明显。那么从资金层面看,部分博弈资金逐步退出是更为合理的解释。和2014年年底养殖股表现有点雷同,但不同在于当前隐含很多对于反转逻辑的质疑,因此去年跌幅更大点(牧原2014年12月跌幅达30%以上)。
那么当前对于养殖股投资策略是什么?养殖股投资逻辑在于“反转不尽、投资不止”,但同样要正视当前养殖股的产业阶段和投资阶段。我们认为,从投资阶段看,禽链当前肯定比猪链好,同时禽链短期催化剂也较多;而对于最近跌幅较大的龙头养猪股,我们判断不需要悲观,相反,如果博弈资金退出,应该敢于寻低买入!
《产业和政策本周跟踪》:秋粮收储最新情况跟踪,重点推荐产业链整合者史丹利和象屿股份。
秋粮收储情况:黑龙江粮食局发布秋粮收储情况公告。截至12月初,黑龙江全省累计收购粮食738亿斤,同比增加236亿斤,增幅47%。其中:政策性粮572亿斤,占收购总量的77%;市场化收购166亿斤,占收购总量的23%。玉米方面,市场购粮积极性不高,玉米收购价格较低,每市斤维持在0.82元左右,临储启动后市场收购均价在0.97元。截至12月初,玉米累计收购406亿斤,同比增加232亿斤,增幅133%,其中政策性粮334亿斤,占收购量82%。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仓储压力也随之增大,随着临储价格下降,农民对于种粮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的需求也迫在眉睫。建议积极关注象屿股份(拥有仓储优势,综合农服)、史丹利(复合肥优势,综合农服)。
《本周策略》:畜禽中期逻辑未改,逢低买入享反转红利,同时积极关注农业综合服务相关标的。上一周农业板块震荡整理,畜禽板块有所回调。我们认为当前时点,产能去化超预期,猪价仍在不断上行,中期反转逻辑十分清晰,回调即是买入布局良机。种植方面,综合农服相关标的表现稳中有升,未来空间巨大,当前率先跑马圈地、占据市场先发优势的企业值得持续关注(史丹利、象屿股份、神农基因)。
个股推荐:重点推荐畜禽链白马温氏、牧原、金宇;就商业模式创新而言,重点推荐农业综合服务方向:史丹利、象屿和金正大;其他天邦、益生、农发、普莱柯等弹性品种重点推荐。政策预热开始,重点关注农村现代化(电商、机械化、种业)。
本周重点调研:温氏股份、金河生物。
农牧企业巨头纷纷携手联合,成立产业投资并购基金
养猪业,甚至说整个农产业一直都是较为高风险的行业。如何通过创新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成为行业热议话题。资本改变行业的大潮已起。
金新农与东进农牧达成战略合作协定,双方将投资5亿成立并购基金
12月9日,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三板上市企业惠州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小板上市企业深圳市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定,双方将投资5亿元,成立生猪产业链并购基金项目。
在“猪业金融服务高峰论坛暨金新农&东进农牧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会议上,双方董事长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它们之间的战略合作主要内容包括:

在双方的合作项目中,包括产品、管理、技术、金融等方面的内容,很多创新项目受到业界关注。例如,双方除了投资5亿元成立并购基金,还将共同打造无抗猪肉。
大北农、金正大、普莱柯联手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
据公开消息,12月11日,大北农、金正大、普莱柯三家上市公司披露将共同发起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聘请北京融拓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基金认缴总规模为80800万元,其中金正大、大北农、普莱柯和融拓资本分别认缴2亿元、5亿元、1亿元和800万元。
在投资运作时,产业基金将视情况与其他社会资本共同发起成立若干专项子基金进行项目投资。根据基金投资规划,投资期产业基金及专项子基金合计投资规模预计不超过30亿元。
记者注意到,发起设立该基金的三家公司均涉足农业领域。其中,大北农是重点面向养殖业发展的国内领先的饲料、动保、种业及农村“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企业;普莱柯是国内兽用生物制品和动保产品的主要生产企业;金正大则重点服务于种植产业链,以研发、生产和销售复合肥、缓控释肥、硝基肥、水溶肥及其它新型肥料为主业,并积极拓展农村电商业务模式。
据介绍,该基金将紧紧围绕金正大、大北农和普莱柯的发展战略及业务方向进行投资,着力为三家上市公司培育和孵化优质标的资产。
华农温氏首家工厂化猪场投产,人均效率提高五倍,未来将普及
温氏股份
12月9日上午,由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新兴分公司投资建设,广东南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承建,位于新兴县稔村镇的高村猪场举行启用揭牌仪式,标志着温氏投资建设的首家高效工厂化猪场正式投产。华农温氏总经理蓝天、南牧设备公司总经理张小云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蓝天在致辞中表示,高村猪场占地面积约168亩,在2015年3月投入约3900万元对项目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农牧设备、生产工艺及管理技术升级,饲养量增加两倍,生产人员由45人下降至20人左右,人均效率提高将近五倍。具有使用土地面积小、设备先进且质量标准高、流程紧凑、人均效率高等优势。华农温氏将贯彻好温氏“绿色、高效、安全”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效化猪场养殖模式的建设。
高村猪场采用国际先进设计理念与管理技术,配套粪尿处理系统、饲养管理系统、温湿环控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废水经处理系统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一级标准,并可循环使用,节能、环保。拥有全封闭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猪舍单向换气通风,每栋猪舍拥有独立的更衣室和冲凉房,相对降低疾病防控压力。猪场生产区和生活区道路硬底化建设,配套相关绿化设施,呈现一个园林式现代化养殖场。公司和猪场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物联网对所有的养殖情况实现精确管理,开启“畜牧养殖+互联网”智能养殖新模式。
高村猪场的建设与管理是一次革命性的装备升级,是一次成功的流程创新、突显了温氏的竞争优势,在温氏现代化猪舍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为温氏高效工厂化猪场的普及打下了基础和准备。
连涨半年后猪肉价持续下跌 福建福州商家反而多挣钱
近日,海都记者走访农贸市场、超市等发现,随着生猪价格的持续回落,猪肉零售价较最高位,降幅平均在10%~20%之间,但“奇怪”的是,降价后,商家不叫苦,反而说利润更高了。
连涨半年后 肉价持续下跌
“9月中旬开始,猪肉价就一点点降下来了,拿20块钱买肉,比之前要多一二两。”昨日,在超市买肉的刘依姆告诉记者,排骨的价格下降得尤为明显,较最高位,一斤大概能便宜3元。
记者查询数据发现,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一路飙涨,但从9月中旬开始,就显露了回跌的趋势。据省物价局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省猪肉零售价格涨势趋缓,个别品种价格有所下降,全省平均每500克后腿肉11.9元,肋排25.2元,分别上涨0.7%和0.04%;精瘦肉15.26元,肋条肉13.69元,分别下跌0.2%和0.4%。10月份,生猪价格继续回落,监测的商户4种猪肉,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涨幅为17.5%,较9月份的涨幅已有所回落。
批发价低了 加价空间大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怪现象,猪肉降价,不仅买肉的市民叫好,卖肉的商户也叫好。有商户表示:终于有钱挣了。
“生猪价贵的时候,猪肉零售根本不敢再加价,利润空间非常小。”昨日,鼓楼区龙峰市场猪肉摊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卖肉,赚的就是屠宰企业批发价格和市场零售价格带来的价差,一般二者的差价在1.0~1.5元/公斤,批发价高的时候,利润还达不到这个平均水平,甚至亏着卖。“猪价贵的时候,有老板卖一只还得亏几百元,但行情好的话,每公斤可加价4元左右。”
“入冬后买肉的市民多了,连续几个月来,每天的出量多是1.5只左右,但降温后,每天比较稳定的出量是2只猪。这个节点应该是年内卖肉最挣钱的时候。”另一肉摊老板洪先生说。
陕西省生猪价格连续3周上涨
据省物价局价格监测分局12月9日对全省10个设区市和韩城市、杨凌示范区粮油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监测显示,我省粮油、民用燃料类价格稳中有涨;食品类、水产品类价格稳中有降;肉禽蛋价格涨跌互现,生猪、猪肉、鸡蛋价格上涨,羊肉价格下降;猪粮比价为9.18:1,比2日上涨0.14个点位。
粮油类
我省大荔县、武功县的小麦扣杂混等平均收购价格每50公斤113.15元,比2日上涨0.44%。面粉(特一粉)全省平均销售价每500克1.98元,比2日上涨0.51%。大米(粳米)全省平均销售价每500克2.89元,与2日持平。
金龙鱼牌花生油(桶装)平均销售价每5升126.78元,比2日上涨0.24%。菜籽油(散装)全省平均销售价每500克5.69元,与2日持平。
食品类
康师傅袋装红烧牛肉面全省平均销售价2.66元,白砂糖(散装)全省平均销售价每500克3.75元,均与2日持平。今麦郎袋装红烧牛肉面全省平均销售价2.21元,比2日下降1.34%。蒙牛袋装纯牛奶全省平均销售价1.79元,比2日下降0.56%。银桥袋装纯牛奶全省平均销售价1.62元,比2日下降6.36%。
肉禽蛋
生猪(毛猪)全省平均销售价每公斤16.27元,比2日上涨0.93%,连续3周上涨,涨幅为2.33%,主因是天气影响生猪运输,市场供应量减少。鲜猪肉(剔骨后腿肉)全省平均销售价每500克(下同)13.44元,比2日上涨0.60%,猪肉需求未见回暖。
鲜牛肉(剔骨)全省平均销售价28.42元,比2日下降0.56%。鲜羊肉(带骨)全省平均销售价26.13元,比2日下降0.15%,降幅缩小。鸡肉(白条鸡)全省平均销售价8.58元,比2日上涨0.59%。鸡蛋全省平均销售价4.31元,比2日上涨0.70%。
水产品类
带鱼(冷冻)全省平均销售价13.72元,与2日持平。鲤鱼全省平均销售价7.75元,比2日下降0.64%。
燃料类
液化气全省平均销售价(12公斤·瓶)95.83元,比2日下降0.61%。蜂窝煤全省平均销售价0.52元/块,与2日持平。
山东开展生猪价格保险保费补贴试点
为保障生猪养殖收益,帮助养殖户规避价格风险,山东省物价局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生猪目标价格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的通知》,规定保费的20%由投保农户自行承担,80%由各级政府补贴。
在保险金额和理赔方面,山东省规定保险金额为1276元/头,保费由投保农户自行承担20%、各级政府补贴80%。参保养殖户可根据生猪出栏时间和市场判断,选择按月、季度或全年方式理赔,并按对应的费率缴纳应承担的保费,月、季、年保险费率分别为5.5%、3%和1.2%。
据了解,山东开展的生猪目标价格保险是以生猪为保险标的、以猪粮比价为保险责任的保险,每个保险周期为12个月。在保险期间,当猪粮比价年度平均值低于5.8:1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机构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启动理赔程序,负责赔偿。
业内人士认为,科学设计生猪目标价格保险,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和分散生猪价格风险,将有助于缓解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给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伤害,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国向下修订猪肉出口量
US - CME analysts Steve Meyer and Len Steiner take a look at the USDA’s latest forecasts for beef, pork and poultry supplies in 2016.The most significant revisions involved beef production and trade but pork numbers were also adjusted slightly, largely reflecting a downward revision in pork export. They illustrate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latest USDA WASDE forecasts have been revised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month. We show both the percentage change as well as the actual volume.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分析师史蒂夫•迈耶(Steve Meyer)和莱恩·施泰纳(Len Steiner)对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的关于牛肉,猪肉和禽类供应最新预测做出评论。最重要的修订涉及到牛肉产量与贸易,猪肉数量也略微调整,但明显能反映出猪肉出口量向下修订。他们解释了最新的美国农业部世界农产品供需月报与前一个月预测月报修订的程度,展示了实际成交量的百分比变化。
新希望六和收购美谷物能源交易商20%股份
美国谷物和能源交易商Lansing Trade Group LLC的一位高管表示,该公司已将20%的股份售予中国饲料生产商和肉类加工商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12月8日,美国谷物和能源交易商Lansing Trade Group LLC的一位高管表示,该公司已将20%的股份售予中国饲料生产商和肉类加工商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Lansing Trade Group执行副总裁Tom Carew表示,这笔现金交易于周五完成,他拒绝透露交易的财务条款。
新希望六和在10月表示,正在美国设立一个全资子公司,该子公司将投资1.275亿美元,用于购买一家美国交易商20%的股份。
根据行业数据,位于堪萨斯的Lansing有17个谷物升运设备的谷仓,存储能力为3,300万蒲式耳。这家私营公司在北美、南美、英国和中国设有办公室,经营玉米、小麦、大豆和乙醇等能源产品交易。
Lansing还是DDGs(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的主要交易商。中国是美国DDGs的主要进口国,但中国下调国内玉米价格后,最近几个月对美国DDGs的购买放缓。
中国贸易商在全球购买农产品资产,旨在更好地控制食品供应。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