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东北 |
20 |
辽宁省 |
14.91 |
14.56 |
0.35 |
-0.77 |
19 |
吉林省 |
15.01 |
14.87 |
0.13 |
-0.82 |
25 |
黑龙江 |
14.65 |
14.51 |
0.14 |
-0.77 |
|
华北 |
21 |
北京市 |
14.90 |
14.95 |
-0.05 |
-1.10 |
23 |
天津市 |
14.88 |
14.86 |
0.02 |
-1.26 |
24 |
河北省 |
14.79 |
14.73 |
0.07 |
-1.25 |
16 |
山西省 |
15.27 |
15.34 |
-0.08 |
-1.14 |
15 |
内蒙古 |
15.36 |
15.25 |
0.11 |
-0.77 |
|
华东
|
14 |
福建省 |
15.78 |
16.01 |
-0.22 |
-1.17 |
3 |
浙江省 |
17.10 |
17.12 |
-0.03 |
-0.74 |
10 |
江苏省 |
16.02 |
15.93 |
0.09 |
-1.08 |
18 |
山东省 |
15.12 |
15.09 |
0.03 |
-0.99 |
13 |
安徽省 |
15.81 |
15.66 |
0.15 |
-1.11 |
|
华中 |
12 |
江西省 |
15.87 |
15.74 |
0.13 |
-0.80 |
6 |
湖北省 |
16.23 |
16.23 |
-0.01 |
-1.02 |
17 |
河南省 |
15.22 |
15.11 |
0.11 |
-1.06 |
7 |
湖南省 |
16.14 |
16.15 |
-0.01 |
-1.08 |
|
华南 |
9 |
广东省 |
16.04 |
16.01 |
0.03 |
-1.49 |
5 |
广西 |
16.27 |
16.34 |
-0.07 |
-1.06 |
|
西北 |
11 |
陕西省 |
16.01 |
16.12 |
-0.11 |
-0.99 |
8 |
甘肃省 |
16.14 |
16.21 |
-0.07 |
-1.02 |
22 |
新疆 |
14.88 |
14.97 |
-0.08 |
-0.83 |
|
西南 |
2 |
重庆市 |
17.30 |
17.21 |
0.09 |
-0.60 |
4 |
四川省 |
16.93 |
17.32 |
-0.38 |
-0.89 |
1 |
云南省 |
17.35 |
17.66 |
-0.31 |
-1.39 |
|
全国 |
有541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
15.76 |
15.76 |
0.00 |
-1.01 |
|
2016年10月17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东北 |
21 |
辽宁省 |
14.70 |
14.38 |
0.32 |
-0.92 |
20 |
吉林省 |
14.79 |
14.78 |
0.01 |
-1.03 |
25 |
黑龙江 |
14.36 |
14.33 |
0.03 |
-0.95 |
|
华北 |
19 |
天津市 |
14.84 |
14.61 |
0.24 |
-0.86 |
24 |
河北省 |
14.48 |
14.49 |
-0.01 |
-1.25 |
17 |
山西省 |
15.10 |
15.24 |
-0.14 |
-1.20 |
14 |
内蒙古 |
15.26 |
15.16 |
0.10 |
-0.74 |
|
华东
|
15 |
福建省 |
15.22 |
15.52 |
-0.30 |
-1.56 |
4 |
浙江省 |
16.73 |
16.73 |
0.01 |
-0.57 |
16 |
江苏省 |
15.13 |
15.39 |
-0.26 |
-1.11 |
22 |
山东省 |
14.68 |
14.66 |
0.02 |
-1.04 |
13 |
安徽省 |
15.29 |
15.19 |
0.09 |
-1.37 |
|
华中 |
10 |
江西省 |
15.76 |
15.66 |
0.10 |
-1.11 |
7 |
湖北省 |
15.88 |
15.78 |
0.09 |
-0.93 |
18 |
河南省 |
14.94 |
14.80 |
0.14 |
-1.06 |
9 |
湖南省 |
15.82 |
15.89 |
-0.07 |
-1.25 |
|
华南 |
12 |
广东省 |
15.64 |
15.74 |
-0.10 |
-1.38 |
6 |
广西 |
15.94 |
15.91 |
0.04 |
-0.86 |
1 |
海南省 |
18.20 |
|
0.00 |
0.00 |
|
西北 |
11 |
陕西省 |
15.74 |
15.89 |
-0.16 |
-0.94 |
8 |
甘肃省 |
15.84 |
15.85 |
-0.01 |
-0.97 |
23 |
新疆 |
14.67 |
14.92 |
-0.25 |
-0.95 |
|
西南 |
2 |
重庆市 |
17.15 |
16.84 |
0.31 |
-0.52 |
5 |
四川省 |
16.49 |
16.81 |
-0.32 |
-1.02 |
3 |
云南省 |
17.05 |
17.10 |
-0.06 |
-1.02 |
|
全国 |
有380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
15.59 |
15.49 |
0.10 |
-0.91 |
|
2016年10月17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东北 |
20 |
辽宁省 |
14.53 |
14.13 |
0.40 |
-0.91 |
21 |
吉林省 |
14.40 |
14.53 |
-0.13 |
-1.12 |
25 |
黑龙江 |
13.98 |
13.90 |
0.08 |
-1.10 |
|
华北 |
13 |
天津市 |
15.00 |
13.80 |
1.20 |
-0.17 |
23 |
河北省 |
14.04 |
14.13 |
-0.09 |
-1.27 |
16 |
山西省 |
14.87 |
15.09 |
-0.22 |
-1.13 |
15 |
内蒙古 |
14.96 |
14.84 |
0.12 |
-0.84 |
|
华东
|
7 |
福建省 |
15.59 |
15.94 |
-0.35 |
-1.27 |
3 |
浙江省 |
16.44 |
16.39 |
0.05 |
-0.66 |
22 |
江苏省 |
14.39 |
14.49 |
-0.11 |
-0.82 |
24 |
山东省 |
14.04 |
13.95 |
0.08 |
-1.16 |
18 |
安徽省 |
14.66 |
14.63 |
0.02 |
-1.26 |
|
华中 |
11 |
江西省 |
15.21 |
15.31 |
-0.10 |
-0.82 |
12 |
湖北省 |
15.18 |
15.30 |
-0.12 |
-1.25 |
17 |
河南省 |
14.72 |
14.55 |
0.16 |
-1.01 |
9 |
湖南省 |
15.48 |
15.58 |
-0.10 |
-1.53 |
|
华南 |
10 |
广东省 |
15.33 |
15.51 |
-0.18 |
-1.29 |
6 |
广西 |
15.70 |
15.68 |
0.02 |
-0.72 |
1 |
海南省 |
18.07 |
|
0.00 |
0.00 |
|
西北 |
14 |
陕西省 |
14.99 |
15.43 |
-0.44 |
-1.26 |
8 |
甘肃省 |
15.52 |
15.53 |
-0.01 |
-0.83 |
19 |
新疆 |
14.54 |
14.63 |
-0.09 |
-0.95 |
|
西南 |
2 |
重庆市 |
17.00 |
16.85 |
0.15 |
-0.52 |
4 |
四川省 |
16.13 |
16.40 |
-0.27 |
-1.00 |
5 |
云南省 |
16.08 |
16.06 |
0.02 |
-1.47 |
|
全国 |
有365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
15.23 |
15.11 |
0.12 |
-0.90 |
|
今日全国生猪价格行情走势 猪市逆转逐步止跌 猪价后期反弹有望【2016年10月17日】
全国猪价出现了逆转性的变化,多地猪价出现反弹性的上涨!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从本周四开始猪价跌幅便开始缩窄,而在本周五文章《跌幅首度缩窄!猪价将逐步止跌。中指出猪价将从本周止跌!但出乎意料的是,猪价止跌来的有些快。当然猪价维稳对我们的养猪朋友是一件好事,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猪友们不要去期待猪价大涨而因此压栏,因为外部需求依然没有很大改善,美国猪价大跌很可能会导致食品企业大量进口,屠企的收猪压力并不大,所以当前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上涨缺乏有力的支撑,大涨不可能出现!
国庆节以前生猪价格已经处于一个下跌的态势,全国瘦肉型猪的出栏均价跌到了每公斤17.2元。国庆后第三周又跌到了每公斤16元。下跌的幅度非常大,速度也是非常快。目前生猪的价位已经是创了今年以来的最低点。因为11月份以后就是需求的旺季了,元旦过后不到一个月就要过春节,南方要做腊肉,北方要杀年猪,反正这两个旺季是衔接着的,旺季会持续一个半月到两个月。面对即将到来的旺季,业内认为猪价的上涨是必然,只是涨幅可能会略低于预期:
10月底可能就是猪价的最低点了,等到进入11月份以后,就开始缓慢爬升,等到12月份开始,消费最旺季一来,再出现幅度稍微大点的,速度稍微快点地爬升,我们预计今年春节前,这个价格还会出现来两个多月的上涨,这波价格上涨的最高点,我们之前的预期最高点是在9块到9.5元,现在来看8.5元到9元就是最高点了。
对于广大的生猪养殖户未来的养殖和出栏,小编建议目前不要盲目出栏,更不要补栏:春节以前有一波上涨,所以春节以前,对于目前的养殖户来说,千万不要恐慌,更不要去抛售,因为目前的价格下跌跟养殖户的恐慌性抛售有一定的关系,这是对出栏的策略;对于补栏的策略,对养殖户来说,现在补栏的风险是很大的,我们称之为赌博,你现在补栏仔猪就是在赌博,因为仔猪价格还是比较贵,还是在600块钱以上,种猪的价格还是1800以上,补栏仔猪是在赌博,补栏母猪肯定会赔本。
揭秘猪价暴跌真相
导读
受猪价上涨,猪源偏少的影响,2016上半年定点屠宰量大幅下降,然而7月份和8月份均出现同比上涨,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屠宰企业收购下降,库存偏低,屠宰企业自然可以肆无忌惮的压价。
屠宰企业在本轮猪价暴跌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据农业部生猪等畜禽屠宰统计监测系统监测,10月3日- 9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7.94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1.70%,较去年同期上涨1.87%。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23.25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1.44%,较去年同期上涨0.96%。
国庆没有拯救猪价,预期的节日拉动成了泡影……
10月份,生猪供应正在缓慢增加,猪肉消费却不及预期,进口肉大量进口或成为常态,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屠宰企业采购无压力,接连趁势压价……
猪价涨着涨着怎么就跌了呢?
供需决定价格,但此轮猪肉价格暴跌主要是由于猪肉消费需求疲软。可以看到,此轮猪价下滑开始于6月份,主要原因是端午过后,伴随着气温的升高,猪肉消费进入传统的消费淡季。
同时,高价猪肉抑制猪肉消费,导致终端市场的需求明显收窄,节前有提量的屠宰企业纷纷下调屠宰量,少量企业屠宰量呈现断崖式下调,生猪价格普遍回落。
据农业部统计,2016年1-8月份规模以上屠企生猪屠宰总量1.32亿头,同比下降3.6%。自2015年3月份开始,受猪价上涨,猪源偏少的影响,规模以上企业生猪屠宰量同比下降,18个中仅有3个月同比出现了上涨,其中7月份和8月份均出现同比上涨,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屠宰企业收购下降,库存偏低,屠宰企业自然可以肆无忌惮的压价。
猪价暴跌导火索早已埋下,屠宰企业6-8月启动引线
据本网调研,农业部公布的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中,2016年1-6月份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减少,然而2016年7、8月屠宰量环比增加了5.8%和9.9%!
蓝线为屠宰量走势线,红色为猪价变化走势线
巧合的是,本监测的全国生猪均价也是从6月开始下跌,7、8月后开始暴力下滑。其中,2016年8月屠宰量比7月增加了9.90%!
以上数字表明,今年上半年在生猪供应减少的情况下,猪肉消费量大幅度减少,然而随着补栏增加供应提升,7、8月屠宰食品企业在压低猪价的同时,大幅度增加了猪肉收购量,但这时是猪肉消费淡季,这部分猪肉被屠宰企业低价收去后,很大可能没有流入市场。
6-9月份,屠宰企业不断以更低的价格,收购积累了大量猪肉。这个前提就是6月后生猪供应量大幅度增加,然而市场并没有消费。所以去年集团猪场大幅扩张,今年2、3月养殖户大批量补栏高价仔猪时,就已经为本轮猪价下跌埋下导火索……
接着一步猪价暴跌上演!
国庆前后,屠宰食品企业把低价收购的猪肉抛向市场同时减少库存并减少收购量,顿时造成猪价暴跌的恐慌态势。据数据显示,当期屠宰企业猪肉销售量,较去年同期下滑了30%!
猪价不乐观:消费低迷、屠企压价、养户抛售、进口肉、走私猪……
消费不给力、屠企压价、养户抛售、猪价暴跌几个要素之间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在6月份以及十一假期前后,都出线了生猪集中出栏的高峰期,尤其是6月后的杀“牛猪“现象,甚至出现300斤的大肥猪入市,直接让猪价由”十元时代“暴跌至7-8元。
除了消费低迷、补栏增多、养户抛售之外,进口肉、走私猪肆虐等带来的外来猪肉数量激增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供给,甚至可以说是压倒猪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令人担忧的是,后期猪肉进口量预计仍将维持较高水平。据了解,近日又有2个进口肉指定口岸获批—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口岸筹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沈阳东北冷鲜港筹建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后期将开展肉类进口业务)相继获国家质监局通过审批。
而早在9月上旬,国家又接连开放太仓港、苏州高新区、威海、哈尔滨大庄园4个进口口岸,国内进口口岸已经超过50个。综上所述,本轮猪价下滑的主因是供应增长但需求不旺,但进口肉激增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因此,在目前内忧外患的市场情况下,预计后期猪价走势仍不可乐观。
冯永辉:不景气的猪价 上涨拐点越来越近
国庆期间全国瘦肉型猪价继续之前的大幅下跌势头,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已经从节前的17.2元/公斤以上暴跌至16.6元/公斤以下,下跌速度和幅度均延续之前的力度。而且自2015年3月后猪价同比上涨的势头已经持续了一年半,但在今年国庆后的第一周猪价同比转为下跌。去年10月9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为17元/公斤左右,而目前已跌至16.6元/公斤,同比下跌了2.6%。目前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6.6元/公斤左右的价位已经创今年以来的最低价,此价位与2015年12月底的价位基本持平,2016年1月1日为16.75元/公斤。较2016年6月3日的历史最高点21.21元/公斤已下跌了4.6元/公斤左右,跌幅达21.7%。
猪价从去年底的16.6元/公斤的价位涨至今年6月3日的最高点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从最高点跌回目前这一价位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由此可见下跌速度明显快于上涨速度。导致猪价下跌拐点从之前预期的7-8月提前到了6月中旬。跌幅、跌速较大的原因主要有:进口猪肉从6月后明显大幅增加、饲料成本先是突然暴涨后大幅下跌,今年3-4月后生猪季节性成活率提高导致当前出栏供应增加。此三大因素中进口猪肉增幅和饲料价格变化均超之前预期。
目前全国瘦肉型猪均价已经跌破17元/公斤,一半以上的主产省已经逼近16元/公斤,北方多地已经跌入14元/公斤区域,不仅创出今年的最低点,而且还低于去年同期。
但这并不意味这当前的生猪供需缺口较同期小,因为导致当前猪价下跌的因素中饲料成本的大幅下跌是主要因素之一,当前的玉米价格同比下跌18%,配合料价格同比下跌12%。因此出现了猪价虽较去年同期低,但猪粮比价、猪料比价、自繁自养头均盈利水平均高于去年同期的情况。
目前猪料比价和猪粮比价同比分别上涨11%和19%左右,自繁自养瘦肉型猪头均盈利水平现在依然在637元,而去年同期虽然猪价较现在略高,但较高的饲料成本导致每头盈利为437元,较现在低了30%左右。所以即使当前猪价同比下降,但实际供需缺口仍大于去年同期。
回过头来看,去年9月后猪价的阶段性下跌持续至11月上旬,最低点至16元/公斤,由于当前的猪价已经跌至16.6元/公斤左右,而且玉米和配合料价格同比跌幅分别达到18%和12%。因此,当前的下跌暂时仍可能还会持续,并至16元/公斤附近。但猪价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时间上也基本接近尾声。春节前来自于需求回升拉动的猪价上涨拐点也越来越近。
业内人士预测,春节前两个月猪价出现上涨的概率非常大,但能否重回18元/公斤以上还要看后期的玉米价格走势。因为近期的猪价下跌也一定程度上是受玉米价格影响,猪粮比价并未随猪价大幅下跌,依然保持在9:1以上。由于当前玉米市场普遍对后期走势较为悲观,不断有“玉米价格有可能跌至1元/公斤”的观点出现。若果真如此,届时即使猪价不能重返18元/公斤以上,但自繁自养头均盈利水平也依然可能重回800元以上,出现非常罕见的 “降价但增收”的情况,如此也基本达到预期。”这段话的观点被一部分人认为猪价重返18元/公斤以上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在此,笔者再次强调:猪价是由成本和供需缺口决定的,成本决定猪价波动的水平位,缺口决定波动的幅度,若成本下跌而供需缺口不变猪价也会下跌,而扣除成本后的利润才是真正反映供需缺口的,猪粮比价、猪料比价、头均盈利水平这些指标均是反映供需缺口的。因此春节前猪价反弹上涨的高点是18元/公斤还是19元/公斤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头均盈利水平。以目前的饲料成本下跌趋势和需求的季节性特点看,11月至1月猪价高点在17-18元/公斤之间可能性较大。
生猪行情走势短评:短期超跌 部分地区企稳
近日全国生猪价格连续下跌,基本上以每天一毛的速度下行,目前已经跌破8.00元/斤的大关,猪市经过第42周的“深跌”,部分区域现企稳迹象,预计本周猪价指数将以弱势调整为主。
近日广西区内生猪出栏量明显上升,出栏的生猪体重略有增加,体现出“破八”后养殖户情绪恐慌,前段时间压栏猪只相继抛售,而由于生猪价格持续的下跌,利润空间受到压缩,走私猪已经较少的出现在区内市场,但是终端消费不力,加之河南等地的低价猪持续冲击,区内价格弱势。据客户反映某屠宰场14号头猪杀价为19.22元/公斤,尾猪仅为18元/公斤。
广西区肉猪价格在今年5月31日创出历史新高的10.75元/斤后步入下跌通道,至今报7.88元/斤,下跌2.87元/斤,意味着现在按220斤出栏的肉猪和最高价相比少了600元左右的利润,跌幅巨大。周末广西区域生猪价格为:玉林猪价7.85-7.95元/斤,桂林猪价7.80-7.90元/斤,柳州7.80-7.90元/斤,贺州猪价7.85-7.95元/斤;30斤外三元仔猪在20元/斤左右,淘汰母猪5.00-5.50元/斤,生猪市场延续下跌行情,淘汰母猪价格下降,销量略微收缩,仔猪量价在市场风险偏好连续下降下继续下跌,弱势明显。
华南区域内,广东四会猪价周末报7.85元/斤,较上周同期下跌0.75元/斤,环比去年同期猪价下跌7.01%;福建漳州猪价今日报7.9元/斤,较上周同期下跌0.65元/斤,环比去年同期猪价下跌8.86%;广西桂林猪价今日报7.85元/斤,较上周同期下跌0.60元/斤,环比去年同期猪价下跌9.55%。

2017年的中国猪业——多重制约下的恢复性增长
规模扩张后,母猪自留需求量增加
庞大的养猪规模扩展计划,增大了母猪的自用数量,自用市场的销售量减少;2016年6个超大型养猪企业预计新增养猪规模达到600多万头,理论上需要新增35万头母猪。(如图1)
规模扩展后,全国生猪集中度将大幅提升
十三五末一条龙新增产能5000万头左右,理论需要新增母猪量250万头左右。一条龙企业总出栏量达7500万头左右集中度提升至10-11%
结构调整继续,存栏量恢复程度仍存诸多不确定因素
限制存栏恢复因素:环保仍是限制存栏增幅主要因素;无抗化逐步推进,养母猪技术门槛再提升;效率指标不断提升后,母猪需求量下降也将反向限制供应增长。
丰富盈利下,规模扩张,是本轮存栏恢复主要动力,养殖模式主流将是规模场饲养母猪,散户专业育肥。
仔猪供应量明显增幅将在17年下半年表现生猪出栏量将恢复至15年水平
2016年4季度仔猪供应量预计1.89亿头,同比下降0.5%,2017年下半年随着效率指示提升,供应明显恢复。能繁母猪存栏基数仍偏低;洪灾后母猪折损,配种分娩率或下降,淘汰量增,饲养难道增大;头胎母猪比重增加,生产力不及去年同期。2016年4季度-2017上半年,生猪出栏量仍低。
猪肉需求或增,生猪供求紧平衡状态开启
2016年4季度生猪仍将持续供小于求状态,但供应缺口较上半年大幅下降;2017年猪肉需求有望增加,生猪供求平衡下,供应端与需求端博弈加剧。猪肉价格预期下跌,消费量同比或增;鸡肉供应下降,猪肉替代效应增强;经济复苏在望,特别是房地产开工增加,集团消费有望增长;冷鲜肉以及细分肉被接收,享受优质优价。
供需博弈下,猪价将步入下行通道;生猪出栏成本趋降,外购成本与自繁成本价差缩小;仔猪成本趋降,饲料成本变化将成为主导成本增减主因;出售生猪与仔猪仍有利润,但利润空间下降,实现最长盈利周期。
2017年中国生猪产业平衡表
存栏恢复,增产,死亡率提升,酮体重下降,其他效率指标提高(如图2)
结语:生猪产业进入结构调整攻坚期,中国猪业将遭遇转型最复杂时期。产业结构调整驱动规模化和标准化进程,预示整个产业链都将发生改变。
养殖效率:提升是一方面,国内PSY高低差距或将明显缩小;
饲料需求:从关注性价比到关注全程收益,关注免疫营养,关注稳定性等;
供应量:标准化要求的规模门槛更高,散户进进出出已经不太可能,要形成一个稳定的养殖群体;
定价机制:计划性生产更强,屠宰场或者大公司放养量增加,养殖模式趋向于肉鸡养殖。
生猪产能逐步恢复,仔猪与繁母猪存栏同比增加,大型龙头企业保持扩张,环保门槛继续加强影响下散户继续退出。互联网+不断探索降低流通成本、大成本现代化设备不断投入,降成本成效将显现;2016年将是生猪养殖盈利最好的年份,2017年价格继续下滑,但仍有利润空间。
(本文根据“2017中国畜牧及饲料产业展望报告会”潘巧莲老师演讲课件整理而成。 责编:渺渺)
猪周期未破“进口猪”来袭
“史上最强猪周期”的讨论言犹在耳,“炒股不如养猪”的观点依然被津津乐道,可是情况已经悄然改变:狂奔半年的“二师兄”终于跑不动了。
“大猪价格真是一泻千里,止都止不住,真让人头疼!”养殖户李先生就烦恼不已。据他介绍,之前猪价大涨那会儿,他没补仔猪,因此看了一年的戏。现在好不容易补了仔猪,猪价却跌得让人伤不起。“补猪吧,怕再跌;不补吧,可能又荒废一年,矛盾啊!”
业内人士指出,此轮猪价下跌,首先是受到春季补栏的影响,今年3、4月份仔猪成活率提高,9-11月份市场可供出栏的生猪供应量增加。其次,进口猪肉激增也对国内市场造成直接冲击。据统计,2016年前8个月猪肉进口总量是过去历年全年进口总量的2倍甚至更多,9月底中美猪价差约为11元/公斤,进口猪肉价格优势比较明显。而且最近美国猪市产能过剩,猪价遭遇雪崩,或继续冲击国内市场。
猪周期未解,“进口猪”来袭。外来猪肉好念经的背后,折射出国内养殖业在产能和效益提升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奔跑的“二师兄”累了
“今年最高的时候猪价是每斤11块多,现在掉到7块多,价格变化也太大了!”对于猪价变动,养殖户直呼不解。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生猪价格已经步入回调的节奏。6月下旬以来,生猪价格开始下降,进入8月虽然出现小幅回暖,但8月中下旬又开始弱势下行,9月中下旬价格下跌速度加快,从9月中截至目前猪价下跌超过2元/公斤,特别是中秋节以后,每天猪价平均跌幅在0.1元/公斤左右。
10月14日,芝华猪价指数为18.22,月环比下跌12%,同比下跌5%。全国白条猪肉最新价格23.3元/公斤,月环比下跌6.7%,同比下跌1%。全国仔猪平均价格44.61元/公斤,月环比小幅下跌2.0%,同比上涨33.2%。其中10-15公斤仔猪均价45元/公斤。另据统计,与6月3日出现的年内高点相比,目前猪价已经跌去近22%。对于养殖户而言,此轮猪价下跌的影响有多大呢?有业内人士就指出,前几个月行情大好之时,猪苗涨到1000多元/头仍供不应求,相比之下,现在降到700元/头左右都卖不出去,一些大场开始选择自己养。
“二师兄”是怎么了?在芝华数据生猪分析师姚桂玲看来,猪价下跌,主要还是供应端充足所致。目前,生猪收购量偏少,同时出栏均重偏大较重。进入9月,各地生猪养殖户出栏积极性不断增加,生猪供应量由正常偏多转为偏多较重。数据显示,这段时间生猪供应偏多较严重情况和今年春节前指标数据值相近,区别在于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和以后,屠宰场猪肉销售量和生猪收购量指标持续下降,而今年春节前销量和收购量指标是不断回升的,同时生猪出栏均重较今年春节前还要大。存栏方面也可以印证,数据显示,8-9月150斤以上肥猪存栏占比和存栏数据都是增加的,9-10月生猪供应比较宽松。
生意社分析师李文旭也表示,国庆期间国内肉类市场需求有限,国内生猪市场出栏稳定供应充足,地区间生猪差价致使生猪外运增加,也对相对高价地区生猪市场价格形成压制,屠宰场整体收购顺畅并且持续下调收购价格,诸多利空打压下,国内肉类市场价格持续偏弱运行。
“国庆假期以来,北方屠宰企业订单不断减少,白条肉成交量逐渐萎缩,冻品市场有价无市现象普遍;南方区域距离腌腊需求高峰仍有时日,造成国内猪市消费拉动力不足,多数地区养殖户对后市信心不足,压栏惜售心理较弱。”卓创资讯分析师李晶表示,随着近期猪价连续下滑,市场多采取按市出栏操作,生猪供应逐步增多,北方屠企开启连续压价模式。北猪南调致使单一地区维持高价难度较大,南北方猪价全线跳水。受北方猪价连续走低影响,南方区域大场全线崩塌,猪价不断下滑,并逐渐缩小与北方价差,各省相继冲破“16元/公斤”整数线。
“进口猪”狼烟又起
“导致猪价下跌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进口肉激增,对国内市场造成直接冲击。”银河期货首席农产品分析师梁勇指出,据统计,2016年前8个月猪肉进口总量是过去历年全年进口总量的2倍甚至更多,而且最近美国猪市产能过剩,猪价遭遇雪崩,或继续冲击国内市场。
统计显示,今年猪肉进口量整体保持高位。8月国内鲜、冷、冻猪肉进口总量为192348.19吨,环比上涨4.90%,同比大涨198.50%。2016年进口量直线增长,仅1-8月,猪肉进口量达113.8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56.55%,为去年进口总量近两倍。截至7月,国内进口猪肉总量止步5连涨,春节后首次环比下滑,然而8月,进口猪肉总量再次出现反弹,这令猪价涨跌之争又添变数。
姚桂玲指出,我国进口猪肉主要来自德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其中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占比24%。9月底数据计算,美国猪价约合人民币6.9元/公斤,中美猪价差11元/公斤,进口猪肉价格优势比较明显,国内肉类进口口岸数量不断增加,9-12月份猪肉进口量可能还会增加。进口肉需求比较好,对国内猪价冲击力在增加。
李晶也表示,洋猪肉大规模入侵国内市场,其低价优势无疑对国内下游市场产生利空影响。进口肉主要成分为猪杂碎及副产品,多用于下游副产品及冻品制作。当前国产猪肉价格相对仍较高,且后市仍有下滑可能,屠企冻品大量入库意愿较低,部分厂加大进口肉采购,将其运用于分割,下游生猪消化能力持续维持低位,难以对猪价形成有力支撑。
不过,李文旭表示,2016年中国肉类进口量看似较高,实际上相对于国内全年肉类产量而言影响并不大。2015年国内肉类产量为5487万吨,2016年预计产量将有所下滑,但是整体也应在5400万吨左右。但低价进口肉持续到港以及美国肉类大幅下跌的利空消息不断发酵,导致国内市场看空预期增加。
从近几年情况来看,国内生猪产能剧烈波动与“进口猪”数量明显相关。例如,2007-2008年我国生猪价格暴涨,进口猪肉数量随之出现较快增加。2009年猪肉进口出现下滑,但2010年后猪肉进口再次快速增长,2011年12月达到峰值,单月进口达到8.9万吨。2014年全国猪肉进口量为56.2万吨,占国内猪肉产量1%左右。分析人士指出,原料成本偏高、养殖水平偏低直接决定了我国生猪养殖成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2010-2014年中国猪肉进口量暴增的核心因素在于,近几年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国内饲料原料成本快速上升,中国生猪养殖平均成本上升。巨大的成本差价,使进口猪肉出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相似的情况曾经给中国的大豆产业带来不小冲击。2003年8月-2004年8月,在美国大豆上市前后,作为国际大豆贸易定价基准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导致大量中国大豆加工企业高位采购,并在随后的价格回落过程中由于无力支付货款或高成本带来的巨额亏损而陷入危机。
不过,梁勇表示,目前的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依然处在缓慢回升周期中,近期猪价的大跌是阶段性供应所导致。由于存栏量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到明年下半年国内生猪供应量不会出现大幅增加。所以,面对阶段性的供应冲击,养殖企业应调整好心态,不必过度恐慌。
如何破解价格怪圈
赫赫有名的“猪周期”一般遵循这种轨迹: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这个周期仿佛魔咒一般难以摆脱,而且通常2-3年循环一次。生猪价格波动风险已经成为养殖业不可承受之重。
如何应对“猪周期”给生猪产业上中下游带来的不稳定影响?姚桂玲认为,首先,生猪养殖应规模化发展。国内生猪规模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比较低,养殖成本明显高于国际水平,PSY、饲料转换率等关键指标和欧美差距明显,生猪行业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我国当前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行业水平与美国50%的生猪养殖集中度和70%的下游屠宰加工行业集中度相比,差距确实很大。在经历2013年至2014年生猪严重亏损阶段,大规模养殖场比中小养殖场户的抗风险能力强,生存能力更强。中小养殖场户抗风险冲击能力很弱,猪价大幅下跌,损失惨重,其资金链很容易断裂,退出比例很高。建议中小养殖户建立养殖合作社,抱团取暖。
其次,向上下游延伸,风险共担,大中养殖场户应该加强和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合作,签订合作协议规避猪价大幅涨跌风险,比如借鉴广东温氏、金新农等企业的发展模式。
此外,应该为养殖户提供抗风险工具,探索建立生猪期货市场或者远期现货市场。养殖企业也应该加强在金融工具方面的学习,在生猪期货市场和远期现货市场,利用诸多金融工具来规避因生猪价格大幅涨跌带来的风险。
对于生猪期货,行业期盼已久。业内人士指出,美国生猪行业发展比较发达与其生猪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工具的应用离不开关系,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研究适合国内发展的金融衍生品工具,以规避风险,促进行业稳定发展。近几年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并加快生猪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研究适合国内生猪市场的金融工具,比如生猪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工具,通过期现结合方式,提高行业市场化水平,促进生猪现货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据了解,迄今为止,世界期货市场上开展过猪类期货交易的交易所主要是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国中美洲商品交易所、荷兰阿姆斯特丹农业期货交易所、匈牙利布达佩斯交易所、波兰波兹南交易所、德国汉诺威商品交易所和韩国交易所。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