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致肉鸭产业提前洗牌

2017-05-12来源:新牧网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2017年的前四个月,肉鸭行情持续低迷,活鸭批发均价低位波动,行业出现持续深度亏损。调研员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
 
  1、社会公共卫生事件对肉鸭消费造成深重的负面影响
 
  随着生物科技手段的进步和相关检测频率的增加,加上相关部门、媒体和消费者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度增强,事件传递到公众视野更为频繁便捷,对消费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大中城市的肉食品消费出现大幅的减少,并且持续时间达到历年之最,禽类产业面临的市场风险相当巨大,不确定因素增加。
 
  2、政府相关部门对市场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干预
 
  虽未有确切的证据说明一系列的事件跟禽、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政府的各级各类的相关部门集中对禽业进行了综合管控措施,包括休市消毒、禁止活禽交易和扑杀淘汰等等,无形中减少了肉鸭交易的区域和时间,并且给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恐慌心理。从各方了解来看,中大城市后续的管控仍然较强,个别城市甚至实行了永久“禁活”的政策。
 
  3、一体化公司增投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肉鸭作为禽类产品之一,养殖规模化起步的较晚,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肉鸭消费规模较肉鸡的小,另一方面肉鸭规模化养殖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也就基于这方面的因素,肉鸭养殖投资得到较大的一体化养殖公司的青睐,相关的投资和研究加大,在近来3-5年的上市量呈现明显的连续性的上升趋势,市场呈现结构性的供过于求,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