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来势汹汹,香港累计扑杀407万只

2017-05-28来源:新牧网文章编辑:岛岛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1997年禽流感杀入香港,令本港成为全球首个人类感染禽流感的地区。为防止疫情扩散,当年年底全港130万隻活家禽遭遇史上首次“浩劫”,鸡禽不但“格杀勿论”,更要出动身穿白袍的防疫人员协助;一堆堆禽尸照片,成了本港抗疫之战血的印记。20年来禽流感屡次威胁,本港经歷起码七次大规模杀鸡行动,特区政府与内地相关部门持续紧密合作,不断完善防疫机制,务求把“安全鸡”送至港人餐桌。在多重防护下,自1997年后,香港再无本地人类感染H5或H7流感病毒个案
  
多个本地养鸡场于1997年有鸡隻感染禽流感死亡。当年五月,一名三岁男童疑因在一个贩卖活鸡的档口前玩耍,吸入在鸡粪内的病毒,感染H5N1甲型禽流感病毒死亡,成为全球首宗人类感染个案。
  
六个月后,禽流感疫情出现人传人,时任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一度以“我日日都食鸡”,安抚民心。疫情来势汹汹,政府于当年平安夜首次宣布暂停内地活家禽进口本港,随后更决定跨部门组织大规模销毁家禽,销毁活鸡数目达到130万隻。最终那一年全港共有18人感染H5N1,当中六人死亡。自此,本港加强疫情监控,再无出现本地人类感染H5或H7流感病毒个案。
 

  
然而,20年来禽流感阴影挥之不散,人类感染个案遍布全球,病毒更不断变异,甚至近期在华南地区大面积爆发H7N9流感,保持人类零感染并非易事,惟政府多年来在活家禽养殖、零售等多范畴加强监控,务求将感染风险降到最低。家禽来源是第一道“防疫墙”,本地养殖场须按规定安装防雀设备,以及所有鸡隻均须注射H5禽流感疫苗等。第二道“防疫墙”则在批发及零售层面。政府已要求所有在市面零售的活鸡,必须来自长沙湾家禽批发市场,及要求所有零售点鸡隻须即日全部屠宰,严控疫情不再在市区中传播。
  
即使政府进行全方位防疫措施,但仍多次于本港发现禽流感样本,多年来至少七次屠杀全部活鸡及其他家禽,杜绝疫情扩散任何可能性,销毁家禽数量多达407万隻,令香港活鸡供应链风险管理措施在国际上处于最严谨水平。
  
内地作为长期供应本港活鸡的重要来源,多年来一直配合本港防疫工作,务求将“安全鸡”送至港人餐桌。内地与政府已订立有关输港活鸡的检疫制度,包括只容许获内地动植物检疫局发牌和监管的鸡隻饲养场,方可输出活鸡到香港;预备运港鸡隻亦须在出口前与持牌饲养场内的其他家禽隔离五日,及须证实H5病毒测试呈阴性反应;鸡隻于出口当日亦必须接受检验,才会获发卫生证明书。此外,当局还会对每批鸡隻抽样作血液检验,方可运往市场销售。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于2013年出席粤港澳深珠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与食品安全控制会议后表示,一直以来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尤其是广东省及深圳市质检当局,长期与政府合作,对供港活鸡场已实施了很多防控禽流感措施。
  

  
不过,近年港人由“无鸡不欢”,逐渐变为“闻鸡色变”,尤其是在传统节庆前夕,活家禽样本一旦被验出禽流感病毒,即暂停活鸡供港21日,港人逐渐对“拜神唔见鸡”不再惊讶,一斤活鸡价格飙升至70,甚至85元并不再罕见;而餐桌上更由“活鸡”逐渐变成以“冰鲜鸡”、“急冻鸡”为主流。由2003年起,本港进口活家禽量和本地供应量均大幅减少,根据食物及卫生局数据显示,香港家禽农场的总许可饲养量由2004年的390万隻,于2009年下跌至约130万隻。
  
以往本港约70%的活家禽是进口,其馀来自本地供应。惟2014年本港于进口活鸡中发现禽流感样本后,内地有关部门随即加强对註册农场的防控措施,直至今日,内地活鸡仍未恢復正常供港,巿民也愈来愈多吃本地农场鸡。截至2016年12月底,香港共有29个持牌养鸡场,总许可饲养量约为130万隻活鸡,以应付全港活鸡供应。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