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8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7年06月28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7年06月28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评:超大猪竟是本轮猪价上涨的最大推手?(2017年6月28日)
据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17年6月28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3.90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3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6月21日)上涨0.25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21省份猪价上涨,4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浙江,较昨日上涨0.10元/公斤于14.40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上涨0.10元/公斤于13.04元/公斤。河北、重庆与昨日持平。
主要上涨地区(单位:元/公斤) | 主要下跌地区(单位:元/公斤) | ||
新疆 | ↑0.10 | 云南 | ↓0.08 |
陕西 | ↑0.09 | 广东 | ↓0.04 |
甘肃 | ↑0.09 | 河南 | ↓0.02 |
广西 | ↑0.07 |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6.6-6.8元/斤,河南6.7-7.0元/斤,江西6.8-7.0元/斤,广东6.9-7.1元/斤,湖南6.7-6.9元/斤,山东6.9-7.1元/斤,湖北6.7-6.9元/斤,河北6.8-7.1元/斤,北京6.8-7.1元/斤,辽宁6.7-7.0元/斤。
今日猪价较昨日涨幅有所收窄。六月初猪价开始反弹,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次轮猪价反弹似乎有种让人看不透的感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猪价反弹呢?经过对近几个周期各方数据的对比并结合当前的情况,我们认为:根据当初补栏仔猪价格及养殖周期内的饲料价格及当前出栏大猪价格,养殖户养殖超体重大猪才能实现较好盈利,导致超体重大猪占比大而标猪数量不足,猪肉瘦肉率下降,居民购买意向减弱;屠宰企业在白条猪及猪肉零售价格持续走跌背景下,竞购标猪意愿增强,导致标猪供应略显紧张,对标猪提价收购,从而带动了整个出栏大猪的价格出现偏强震荡,这是导致6月上中旬猪价走强的根本原因。
农业部:目前我国40%畜禽粪污未有效处理利用
“目前我国每年生产肉蛋奶1.5亿多吨,产生畜禽粪污约38亿吨,仍有40%未有效处理和利用,给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14日,在农业部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说。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畜牧业发展史上第一个专门针对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利用出台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思想、制度体系、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于康震说,《意见》共13条,思路目标明确。确立“一条路径”,就是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治理路径;完善“一个机制”,就是要实行以地定畜,建立健全种养循环发展机制;明确“两个重点”,就是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实现“三大目标”,即:到2020年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
于康震强调,此次《意见》将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作为一项制度提出来,这在我国还是首次。
中国人多吃肉 美国人多产豆?外媒:中国胃口提振美国经济
英媒称,直到不久以前,美国北达科他州莫霍尔郊外的农田看上去像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拼图:蓝色的亚麻、黄色的向日葵和琥珀色的小麦。但如今,在夏季种植季的高峰,这里的很多农田呈现出清一色的绿色。

据英国《金融时报》6月26日报道,这幅新的景象要感谢埃里克·莫伯格等农场主,今年春季,他的72排空气播种机在数千公顷土地上播种了大豆。他说:“4年前我们不种任何豆类。如今,大豆占到我们耕种面积的近三分之一。”
全球食品供应转变的前沿
地处美加边境的这个多风的地区,置身于全球食品供应转变的前沿。随着亚洲新兴国家食用更多的鸡肉和猪肉,促进禽类和猪长肉的大豆在全球农场的种植面积扩大速度超过其他任何农作物,比10年前扩大了28%。
报道称,今年可能标志着一个转折点。随着种植接近结束,分析师们相信,大豆很可能会超越玉米,成为美国种植最广的农作物。
▲示意图:大豆在美国的种植总量,递进单位:千吨(制图:英国《金融时报》网站)
大豆已深入到巴西内陆大草原地区、阿根廷的草原以及美国农村腹地。过去一年的大豆收成,足以给巴西和美国的经济带来明显提振。美国农业部预测,未来10年,这种油籽将推动全球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0亿公顷(1000万平方公里),增速超过大麦、玉米、棉花、大米、高粱或小麦。
驱动力:中国肉类消费激增
报道称,大豆的成功取决于中国的收入。过去10年,中国的进口量增加3倍,未来一年预计将达到9300万吨,相当于每人每年66公斤,或者每日5艘货船。
即使中国对铁矿石和铜等工业大宗商品的需求下滑,但大豆进口量保持增长势头。农产品公司嘉吉农业供应链主管格特-简·范登奥凯尔表示:“这种增速是持续和迅猛的。”
▲资料图片:在山东日照港岚山港区,日照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在抽检来自美国的进口大豆。
随着世界人口每年增长约1%,对小麦等主要粮食的需求一直在相应增长。大豆消费增速达到每年5%,甚至超过玉米,即便玉米是美国激进的生物燃料计划的主要受益者。
任何逛超市的消费者都知道,大豆是一种多用途的食材,是豆腐和食用油的来源。农业企业还把大豆加工成墨汁、地毯料和生物柴油等商品。但大豆受到热捧的原因是其无与伦比的蛋白质含量。如果把大豆碾碎,近80%会变成豆粕。食用豆粕的鸡、猪和鱼会迅速增肥。
▲除了作为饲料,大豆还可作为食品、墨水、生物燃料等产品的原料。(英国《金融时报》)
豆粕支撑着美国、巴西、欧洲和其他地区的肉类行业。高管们表示,东南亚新兴市场和中东的消费量将上升。但中国的膳食转型迄今是大豆消费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美国农业部预测,10年后中国每年将进口1.21亿吨大豆,比现在高出30%以上。
“我们天天吃肉”
报道称,1989年,上海第一家肯德基(KFC)门店在外滩一个英国绅士俱乐部的旧址开业的时候,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是每年20公斤。经过近30年的收入增长,如今这个数字已超过每年50公斤。
现在中国有5000家肯德基门店,今年还将新开数百家。肯德基外滩店现在已经搬到一个不那么显赫的地方,但在最近的一个下午,餐厅里座无虚席,用餐者大口吃着鸡肉汉堡、肉卷和鸡翅。“每一种都卖的很好。”穿着条纹衫的服务员王帅(音)说。
▲深圳的一家肯德基餐厅
报道称,支撑这股趋势的是每年大约新增2000万的城镇人口(超过中国整体人口增速),因为城镇居民往往会消费更多肉类。
“我们天天吃肉。几乎吃得太多了,”在中国西北的新疆首府乌鲁木齐,一名41岁的司机说:“我小时候家里没有冰箱,我们一个星期只吃一次或者两次肉。”
报道称,为了满足这种胃口,中国畜牧业已从给猪喂食剩菜的小规模“后院”经营模式,转型为工业化企业模式。美国外交官援引的中国农业部数据表明,从2005年到2015年期间,中国大型家禽养殖场占全国养殖总数比例从三分之二提高到逾90%,大型养猪场占全国养殖总数比例从16%提高到估算的50%。比如,嘉吉在安徽省投资3.6亿美元打造了一个养鸡产业链,每年处理6500万只鸡。
报道称,迄今为止,中美关系比预想得更加友好,两国的行业高管在言谈中对此并不担心。
天公不作美:猪价在涨,南北猪价拉锯战已经开始
一、重要监测预警指标
1.1产业链各环节价格
1、 内三仔猪价格:
截止6月23日,内三仔猪价格为30.3元/公斤,环比上周(下同)下跌0.77元/公斤。河南外三仔猪价格630元/头,环比上涨30元/头。
2、 内三生猪价格:
截止6月23日,内三生猪价格为13.35元/公斤,环比下跌0.16元/公斤。河南内三生猪价格为13.12元/公斤,环比下跌0.14元/公斤。
3、 白条肉价格:
截止6月23日,内三白条肉价格为19.39元/公斤,环比下跌0.05元/公斤。
4、 猪肉价格:
截止6月23日,猪肉价格为23元/公斤,环比持平。
1.2存栏、出栏、屠宰
1、 月度生猪存栏量:
农业部发布的2017年5月生猪存栏量为35444万头,环比下降1.5%,同比
下降3.4%。
2、 月度能繁母猪存栏量:
农业部发布的2017年5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670万头,环比下降0.8%,同比下降3%。
3、 月度定点屠宰量:
农业部发布的2017年5月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1851万头,环比上升6.59%,同比上升23.79%。
1.3养殖利润、各环节利润
1、 育繁利润
截止6月23日,理论育繁利润为184元/头,环比上涨7元/头。
2、 养殖利润:
截止6月23日,理论养殖利润为88元/头,环比下跌23元/头。
3、 屠宰流通利润:
截止6月23日,理论屠宰流通利润为225元/头,环比上涨8元/头。
4、 批发零售利润:
截止6月23日,理论批发零售利润为306元/头,环比持平。
二、重要事件监测预警
1、 疫情:
疫情情况基本稳定,近期全国多地暴雨天气,导致很多养殖户猪舍被淹,气温升高,建议养殖户做好防汛同时,千万不要忽视猪群管理和疾病的防控。
2、 天气:
全国天气预报显示,预计26日至28日,江南、华南西部以及云南、贵州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广西东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而北方,华北大部、西北部分地区降水停歇,迎来晴好天气,气温也开始回升。随着升温范围继续扩大,北方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0℃将再度成为常态,同时高温天气也将卷土重来。养殖户需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和防汛工作。
3、 内外政策:
1) 中央将下发一大波养猪环保补贴,51个县市被列入名单
6月17日,农业部网站发布公告,经过公开竞争选拔程序,现已遴选确定了2017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名单。据了解,入围名单的有51个县市区,大部分都是我国生猪养殖量大的地区。
4、 行业重要产销国重大动态:
1)欧盟猪肉需求仍然旺盛
在欧盟主要市场中,2017年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仍保持旺盛,相比之下,猪肉出口需求更加强劲,不断支撑着欧盟猪肉市场。
2)加拿大养猪业把重心放在从猪流行性腹泻病困境中恢复出来
加拿大西部猪肉生产商在上周向众议院农业以农产品委员会传递的信息表示,加拿大养猪业想要与联邦政府以及省政府合作,一同努力解决加拿大出现的猪流行性腹泻(PED)问题。
5、重点企业动态:
1)中牧集团从美国引进1012头种猪
6月18日,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从美国直接引进的1012头种猪到达长沙机场口岸。
2)正大集团拟咸阳投产100万头猪鸡项目,青海投资50万头生猪项目。
6月15日,正大集团与中国银行、咸阳市政府签订了《新型农牧产业化综合示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咸阳投产100万头猪及鸡项目。6月20日,正大集团与海北州门源县签订了"正大集团门源县50万头生猪养殖全产业链综合示范项目"协议书。
三、行情展望及策略建议
本周供需博弈加剧,猪价震荡偏弱调整。6月上半月猪价处于强势反弹的态势,全国多地猪价再回7元区间,但下半个月,猪价上涨乏力,且屠宰企业开始强势压价,猪价再次下滑,但跌势并未延续多久,北方地区近日再次出现止跌趋稳的态势,局部地区出现反弹,全国整体猪价呈现北涨南跌的走势。当前市场供需博弈,屠企虽存在采购难度,但需求清淡影响利润,也不会大幅提价,养殖户观望等价情绪浓厚,加上最近配合料价格下降,以及暴雨天气对生猪调运的影响,利好猪价;然而随着大中院校即将陆续放假,市场猪肉集中消费或将下滑,利空猪价,综合来看,短期内猪价或仍将震荡调整。建议养殖户关注天气变化,关注周边区域生猪出栏体重,适时调整存栏结构。
饲料行情:
豆粕:本周,因预期美国中西部地区降雨增多,将改善今年的产量前景,cbot大豆期货周四跌至15个月低点。受此影响,我国豆粕现货报价也有所下调,周五两广地区报价2640-2660元/吨,山东地区2650-2700元/吨,环比上周平均下降40元/吨。目前,国内豆粕库存处于历史相对高位,且6-8月大豆月均到港量仍将超800万吨,庞大的大豆到港量将刺激油厂保持较高的开机率,豆粕产出量较大,而前期生猪集中出栏,蛋鸡淘汰较多,饲料需求不甚良好。预计短期内豆粕市场仍存有较大压力。
玉米:本周全国玉米价格整体小幅上涨。东北地区2013年产玉米拍卖成交率维持低位,东北地区2013年产玉米余量有限,市场关于2014年产玉米拍卖预期较高,对其出库时间及质量较为关注。按照拍卖不打击市场的原则,同时兼顾”去库存”,我们认为14年玉米(三等)拍卖底价在1350-1450元/吨概率较大,按照目前拍卖安排节奏,14年玉米拍卖在7月启动可能性较高,短期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整体将以稳中偏强运行为主。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