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5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7年09月05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7年09月05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评:供应偏紧逐步缓解 但需求好转仍不明显(2017年9月5日)
据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17年9月5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4.82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4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8月29日)上涨0.18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21省份猪价上涨,5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浙江,较昨日下跌0.03元/公斤于15.60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下跌0.03元/公斤于14.23元/公斤。黑龙江与昨日持平。
主要上涨地区(单位:元/公斤) | 主要下跌地区(单位:元/公斤) | ||
四川 | ↑0.12 | 福建 | ↓0.03 |
重庆 | ↑0.10 | 浙江 | ↓0.03 |
北京 | ↑0.09 | ||
河南 | ↑0.09 |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7.4-7.7元/斤,河南7.1-7.4元/斤,江西7.4-7.6元/斤,广东7.3-7.6元/斤,湖南7.3-7.5元/斤,山东7.1-7.3元/斤,湖北7.3-7.5元/斤,河北6.9-7.2元/斤,北京7.0-7.2元/斤,辽宁6.9-7.2元/斤。
猪价持续小幅上涨,养殖户出栏积极性尚可,屠宰企业收猪难度不大,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正在逐步缓解,但需求好转依旧不明显,猪价涨幅受限。9月上旬,企业节前备货将逐渐开启,猪价缓慢上涨的趋势暂不改变,但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重合,理论上将不利于生猪产品的节日消费。9月中下旬企业节前备货将逐渐结束,猪价或经历一次小幅度震荡调整的过程。
瞻9顾8,从“故纸堆”里开扒9月份行情走势!
2007年-2016年7、8月份历史数据规律为:8月份月均价格100%高于7月份月均价格。如今8月份完美谢幕,2017年继续上演着历史相似的戏码:8月均价高出7月均价!
11年的不变的历史规律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8月份是否可以成为每年都值得一搏的月份?
根据2007年-2016年历史数据显示:十年间,9月份价格比8月份高的几率 为50%,9月份价格比8月份低的几率也是50%。
网传2017年的走势与2008年、2012年相似,这两个年份也给了我们两个结果—2008年均价差值为负值,2012年均价差值为正值。
所以,以概率来论,9月份的行情很难从数据规律中看出端倪,网络舆论偏向9月份均价会低于8月份均价,但却不会太差的行情预判。
9月份如此的难以决策,那么,是9月份卖猪好还是10月份卖猪好呢?10月份月均价低于9月份月均价的几率相当的高!从历史数据概率论上来讲,10月卖猪不如9月卖猪。
但是,猪买或者不卖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除了纸面上的价格数据,还要考虑价差是大是小、饲料原料价格、增重盈利、圈舍周转、猪只健康状况等情况。
多听、多看、多想,获取更多信息来源,为最终的销售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撑依据!
猪市两问:下半年猪价能否上涨?母猪存栏是增是减?
一、8月行情回顾
1、生猪价格
8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呈震荡上涨态势,月中及月末两次下跌。跟踪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6元/公斤,比7月31日上涨0.7元/公斤,同比下跌20.7%。8月份下旬全国生猪均价基本稳定在14.6元/公斤左右。
目前猪价处在下半年的最高点位置,相比6月初的最低价上涨7.6%,近3个月时间,累计上涨1.0元/公斤。而从春节前最高价到6月初最低价,4个月时间猪价就下跌了近4.8元/公斤,累计跌幅达到26%。因此,下半年反弹以来猪价上涨其实还是比较缓慢的。
月内猪价主要受供应面的影响,需求持续稳定。8月份养殖户惜售情绪较重,使得市场上的生猪出栏量持续下滑,但正是需求的稳定,使得猪价的上涨变得缓慢困难。本月南北猪价倒挂现象结束,全国局势重新回到南高北低的态势,也使得生猪调运开始有所增加。
2、仔猪价格
8月全国仔猪均价延续7月的走势,继续稳定下跌。跟踪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仔猪均价跌至34.78元/公斤左右,比7月同期下跌0.9%,比春节后的最高价下跌20.6%,相比2016年同期下跌25.8%。
仔猪价格的下跌可以说一点也不意外,行情宝从2月份就开始提醒大家,这是必然的趋势。目前外购仔猪育肥的头均盈利约为200元/头,因为3-4月份的仔猪是全年的最高价。下半年专业育肥的养殖利润会有所提升。考虑到出栏时间,目前可能是下半年补栏的最后较好时间了。
3、猪肉价格
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稳定在20.3元/公斤上下浮动,截至8月31日,全国猪肉均价相比7月末上涨0.5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下跌18.3%。
8月份,猪肉市场仍然面临着肉价难提的问题。8月末猪肉价格相比6月初的最低价仅上涨2%,涨幅远小于活猪价格。虽然批发市场数据显示,在8月份白条批发价数次尝试冲高,但是最终都难以维持。肉价的上涨并非来源于需求的增长,主要还是受猪价上涨而被动提升。
二、行情与供需分析
1、下半年价格还能否继续上涨?
要探讨这个问题,就要从6月初开始猪价为何上涨说起。
主因一是得益于5月份大猪的集中出栏,使市场上可供出栏的猪源相对减少。行情宝官方微信号猪价行情调研数据显示,在5月份,散养户出栏均重近7成都在125公斤以上,150公斤以上的占到16%。压栏生猪的集中释放也是6月初猪价跌入谷底的主要原因。
主因二也得益于全国大范围的降雨天气,造成多地区运输困难、销售困难。
主因三有些隐藏,非常容易被大家忽视,那就是专业育肥的抄底行为。猪价持续下跌,特别是跌破7元/斤,北方局部地区甚至跌至6.5元/斤,再加上下半年为年度消费旺季,预期猪价将有好转,因此多地出现专业育肥的抄底二次育肥的行为。一时间,屠企与育肥者争夺优质猪源的局势出现,助推了猪价的快速回调上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6月份以来影响价格走势的关键是供应,那么未来生猪供应是否会继续下降呢?
2、下半年生猪供应量预计持续增加
首先,跟踪农业部数据显示,2017年7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9%,同比减少4.2%;生猪存栏量环比上月减少0.7%,同比去年同期下降4.8%。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从年初至今持续环比下降或持平,但实际上下降幅度已经比较小。按照农业部统计数据测算,截至7月份,全国母猪存栏大约在3550万头左右,相比年初累计下降98万头,相比2016年下降4.2%。
2016年中国年均MSY约为17.4头,若2017年达到17.8头,那么2017年生猪供应将与2016年持平。实际上中国近年来MSY年复合增长率在3.8%,近两年提升更快,因此,母猪存栏虽然未见底,但是生猪总供应却注定已经开始增加。同时,近年生猪出栏体重呈增长态势,间接增加了猪肉供应量。
环保拆猪场造成许多生猪提前集中流入市场,但仅有少部分直接被淘汰或被屠宰。无论是种猪还是育肥猪,多数仍是流入其它未被限养的养殖场继续饲养,因此供应量减少有限。
从实际数据出发来看,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生猪出栏3.2183亿头,同比增长0.7%。农业部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总屠宰量为1.0432亿头,同比增长4.2%。虽然母猪存栏从2016年至今持续下降,但是实际生猪供应已经有所恢复。
3、下半年进口肉预计也将增多
跟踪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进口猪肉总量为8.8万吨,环比6月份下降3%。1-7月份进口总量为75万吨,同比2016年同期下降20.7%。从2016年以来,进口肉量与国内生猪价格呈现出很强的相关性。
猪价从6月份以来的上涨已经给屠宰食品企业带来压力,下半年又将是传统的消费旺季,预计食品进口企业将会持续提升进口肉的数量,以降低生产成本。
三、行情展望
8月份全国生猪均价为14.66元/公斤,比7月份月均价上涨0.9%。上月月报中行情宝预测:“8月份整体均价相比7月份将呈持稳略涨的态势,均价相比7月份上涨0%-2.9%。月内先涨后落,但整体不会低于7月。”基本成为事实,对于8月中旬的下跌预计稍有偏差。
目前影响行情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点:
一、总供应。如上文第二部分的阐述,无论是环保还是母猪存栏情况,都不能影响到短期的生猪供应,预计下半年生猪供应量仍会持续增加,影响下半年短时走势主要是专业育肥户的出栏时间。
二、消费情况。处暑已过,天气正在逐渐转凉,虽然有大中院校开学带来的消息面利好,但是实际上从往年情况来看,这一利好对消费需求难以带来实质性提升。真正能提升需求的还是中秋国庆前的屠企备货。
三、心理预期。无论是6月-7月的二次育肥抄底的育肥户,还是购买仔猪的育肥户,目前的价位来看,利润都不太高。由于看好传统消费旺季,而且有卖跌不卖涨的心理,因此在到达预期出栏时间点之前普遍采取压栏观望的心态,使得市场出现相对的猪源紧张,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下半年出现阶段性供应量集中增多的可能性。9-10月份将会是第一个风险期。
因此预计,9-10月份猪价将会出现一次连续的明显回调。叠加消费旺季拉升消费、刺激需求,因此短期猪价仍会持续升高,年末会有翘尾行情,中间9-10月份出现集中出栏引起价格回调的概率较大。总的来说,未来几个月,养殖户都会持续有较好的盈利,面对短期回调时切不可恐慌,分批逢高出栏都会获得较好的利润,真正的风险不在今年。
9月生猪价格市场——充满了惊喜和悬念
9月,是学生开学季,同样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比如打电话没有长途漫游费。还有就是天气慢慢凉了,这意味着旺季正慢慢来了!对咱养猪人来说,9月的市场,我认为充满惊喜和悬念。
如果回过头来看春季仔猪价格,就不能看出市场对下半年行情的悲观心态,但从7月到8月,这又进入9月,下半年猪价我想已经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尤其是今天全国范围内普遍上涨,这算是9月带给我们的惊喜。
从消费端来看, 近期屠宰场提量动作明显,这与当下天气转凉,学生开学有一定关系。从8月下旬以来,北方基本告别桑拿天,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另一方面,学生开学对消费有很好的支撑,学校消费是特殊消费,订单量比较集中,并且大部分学校会从屠宰场或农贸批发市场直接采购,消费量稳定,屠宰场为满足这类需求,一般会提高屠宰量。总而言之,9月的消费是不需要怀疑的。
我认为对9月猪价最大的支撑是上半年很多地区实施的环保禁养令,尤其是在山东和河南这两个养殖大省,让已经逐渐恢复生猪产能又发生转折,从15、16年来看,9月出栏的生猪对应的3月出栏的仔猪,冬季仔猪成活率低的影响已经过去,即使在猪周期高峰的2016年,9月供应也是充足,但今年从目前的供应情况来看,中小猪场的供应能力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和去年对照分析,进口肉对猪肉市场的打击要小很多,这对我们养殖户来说,也是一种福音。
9月猪市充满着悬念,这一点我们不能忽视。第一点,消费高峰往往不是屠宰高峰,屠宰场备货一定会提前,可能造成节前繁荣,节日期间平淡,节后低迷的现象,很多养猪人可能把握不住真正的高峰点;第二点,9月猪价还是会出现类似8月的涨跌调整。
就我自己的看法来说,我对9月的行情还是比较保守,消费端的利好每年都会出现,只不过今年进口肉对市场的影响要弱很多,而现在我们要关注的仍是供应情况。我和同事交流的结果是9月第一周会出现一波涨价潮,后面供应量会逐渐增加,供需双方将会展开紧张博弈。
我写这篇帖子的目的更多是希望大家在判断下半年行情时,一定要考虑环保因素对市场的 影响,这种影响是长期的、甚远的。当然环保影响的不只是生猪养殖和猪价,还包括饲料价格和兽药价格,近期大家看涨了很多的维生素价格和部分原料价格。
第二养猪大省河南,养猪1.03亿头,860家饲企,产量1137.22万吨
今年广西首批 农垦良圻961头法系种猪进场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