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6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7年09月16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7年09月16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100亿美元的魅力!进口肉刚降温人造肉又搅局,中国已与以色列签署协议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消息,中国本周与以色列签署一项协议,以色列的高科技“人造肉”企业将有机会进入中国市场。进口肉数量才刚刚降下来,人造肉又来搅局?
以色列要向中国卖人造肉?中国肉类市场空间巨大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赵觉珵 杨沙沙 谭利娅
中国庞大的进口肉类市场不仅吸引各国传统肉类厂商的目光,一些研发“黑科技”的相关初创企业也希望从中分一杯羹。据美国“石英”财经网13日报道,中国本周与以色列签署一项协议,以色列的高科技“人造肉”企业将有机会进入中国市场。
据路透社11日报道,以色列财政部长摩西·卡隆当日表示,以色列已与中国签署一项价值3亿美元的贸易协定,旨在促进以色列环境友好型能源和农业科技对华出口。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14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人造肉”主要有两种工艺。第一种“人造肉”类似于“素肉”,使用植物蛋白制作,和市面上已经很平常的大豆蛋白肉异曲同工,本质是对肉和蛋的形、色和味道无限模仿的豆制品,这种工艺比较成熟。第二种是用动物细胞培养方式生产出的“人造肉”,从动物肌肉组织中分离出来细胞进行培养,通过不断分裂累积成为肉丝、肉块。
据“石英”网站报道,以色列希望与中国合作的“人造肉”技术是利用植物蛋白生产的。报道称,中国正在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畜牧业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此外, 2016年中国肉类进口总额超过100亿美元,“人造肉”在中国将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链接:据环保部消息,截至2017年6月底,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方面,全国累计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4.9万个,面积63.6万平方公里,累计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21.3万个。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6月进口猪肉数量达9.01万吨,总量不及2016年6月一半,减少达10.41万吨,同比下跌53.61%;较5月下跌2.96万吨,环比下滑24.72%。截止6月,2017年上半年进口肉累计达到66.24万吨,进口数量仍比较高,但是较去年同期减少近10万吨。2017年7月进口猪肉数量为8.76万吨,数量进一步减少。
美国高科技食品公司汉普顿溪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乔希·蒂特里克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到2050年全球肉类需求会增长100%,对于中国来说,需要整个英国那么大的土地来种植大豆和玉米,才能够饲养足够的畜禽,应对肉类需求增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需要一个全新的方式来解决肉类供应问题”。
近年来,“人造肉”技术在硅谷已经成为投资热点,受到了比尔·盖茨和李嘉诚的青睐。上月,美国“人造肉”初创公司“孟菲斯肉类”(Memphis Meats)获得1700万美元融资,参投方包括比尔·盖茨和供应全美22%肉类食品的美国食品公司嘉吉。另一家美国初创企业“不可能食品”(Impossible Foods)近日完成7500万美元融资,比尔·盖茨和李嘉诚旗下的风投基金均参与其中。
去年11月,朱毅曾走访过主要生产“人造肉”的以色列初创企业“超级肉”(SuperMeat)。朱毅表示,“超级肉”生产的“人造肉”用肉的细胞组织培养而成,纹理、口感和营养成分与细胞来源肉差不多。该公司强调,生产这种“人造肉”不用杀死动物,不使用抗生素,还可以减少疾病传播,降低畜牧业的环境负担。目前,“超级肉”已经可以生产出鸡胸肉。
目前,美国部分超市已经可以买到植物蛋白制作的“人造肉饼”“人造鸡肉”等产品。今年初,“孟菲斯肉类”也已经生产出通过细胞培养制作的牛肉、鸡肉和鸭肉,成本约每千克2万美元。
朱毅表示,通过细胞培养方式生产的“人造肉”要实现规模化量产,还有若干技术问题。此外,其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也使得量产比较困难。从动物福利讲,把它们的一些细胞取出来培养,也存在伦理问题。
注意!!!农业部要治理高锌高铜,铜最高限量大幅下调37.5%
国内饲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屡见不鲜,近期农业部对维生素、锌铜等微量元素、抗氧化剂等添加剂的添加量有了新的规定。那么,目前养殖户对添加剂的使用存在哪些方面的误区,此次修订有哪些变化和意义呢?
注意!!!农业部要治理高锌高铜,铜最高限量大幅下调37.5%
9月8日,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修订意见的通知。《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通过查阅对比发现,修订内容中与养猪有关的内容主要有6点。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与猪相关的修订内容
1、维生素及类维生素;新增了天然维生素E、25-羟基胆钙化醇(25-羟基维生素D3)在配合饲料或全混合日粮中的推荐添加量(分别为10~100 IU/kg、3.75~12.5μg/kg)。设定了25-羟基胆钙化醇(25-羟基维生素D3)的最高限量(150 mg/kg),并要求其和维生素D3同时使用时,两种物质的总量不得超过125 μg/kg,在仔猪代乳料中不超过250μg/kg。
点评:
海口牧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巍:新增规定不仅对饲料企业进行约束,也会对一些猪场产生约束。有时候猪场也会自行购买一些维生素等原料进行配料添加,但由于维生素比较容易变质,如果工艺不过关的话容易出现问题,比如酸化等等。
2、微量元素(铜);将仔猪添加期从之前的30kg以内调整为25kg以内,并将最高限量从200 mg/kg下调为125 mg/kg。
3、微量元素(锌);锌的最高限量以前只要求,仔猪断奶后前2周配合饲料中氧化锌形式的锌的添加量不超过2250mg/kg,其余阶段最高限量150 mg/kg。而修订之后规定,在仔猪25kg以内,以及母猪设定最高限量,限定值与之前一样,为150mg/kg。
点评:
广州市饲料行业协会秘书长 严炯钧:对饲料厂是好的,当养殖户要求多加药的时候,饲料厂可以说这是有标准的不能加。另外,猪场则需要更加注意做好卫生、通风等管理,减少猪群发病。
4、新增部分抗氧化剂最高限量;其中乙氧基喹啉、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特丁基对苯二酚最高限量为150 mg/kg,没食子酸丙酯最高限量为100 mg/kg。详情见表一。
点评: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 冯定远:抗氧化剂没有营养性和药用性,只是为了保护饲料维生素、油脂等比较容易氧化的成分,以前的观念也是多添加保护好一点,实际上是没必要的。就如一个城市有300个城管就能保证正常秩序,非要安排1000个也没什么意义。
5、新增部分调味和诱食物质之甜味物质推荐用量或最高限量;其中糖精、糖精钙最高限量为150 mg/kg,新甲基橙皮苷二氢查耳酮最高限量为35 mg/kg,索马甜推荐用量为0~5 mg/kg。
点评:
江西赣州裕丰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温海清:对这些物质进行最高限量,对部分饲料来说,猪的采食量会降低;所以饲料厂应该找一些替代物质来调整,比如一些植物提取物也可以达到诱食的效果。
6、新增粘结剂、抗结块剂、稳定剂和乳化剂最高限量,二氧化硅最高限量值为20000 mg/kg;
点评:
江西格力特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邓宸玺:二氧化硅是在配制预混料时作为载体使用,本身并不是营养物质,而且过量添加的话会对土壤等造成污染。
维生素、锌、铜等不合格是饲料质量严重不合格的“主力”
近年来,国内饲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屡见不鲜。8月中旬农业部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全国饲料抽检质量严重不合格以及其他监测指标不合格产品共55批次,其中维生素、锌、铜项目不合格的有39批次。而2016年上半年、下半年抽检质量严重不合格产品累计104批次,其中维生素、锌、铜项目不合格的有66批次,占比高达63.5%。
由此可见国内饲料质量不合格问题是个顽疾,而维生素、锌、铜等的不合规使用更是饲料质量严重不合格的主要问题。
事实上,早在2009年6月份,农业部就颁布了《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规范中对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等物质添加指标作出了强制性最高限量指标,或给出了推荐添加量。然而,每次在农业部公布的全国饲料质量安全检测结果中,锌、铜等过量添加问题总是“常客”。2011年质量严重不合格批次中,维生素、锌、铜等项目不合格竟占高达近93%,今年上半年占比也高达70.9%。
添加剂使用有误区
既然早就发布了《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为什么锌、铜违规添加的情况仍然屡见不鲜呢?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冯定远表示,锌铜对预防仔猪腹泻有比较好的效果,并且性价比相对较高。而在以前,大家存在一个误区,以为添加量越高越好。
广州市饲料行业协会秘书长严炯钧也表示,假设小猪拉稀,正常用药一天不见效,养殖户便要求加量,翻倍地加;见效了,养户就觉得这样才好,但其实已经超量使用了。
严炯钧表示,本来饲料是不应该过量添加的,但是有时候养殖户凭借一些经验自己添加,或者要求技术服务人员加药,而这个环节是很难监管的,有些饲料厂的监管也有点问题。
冯定远也表示,饲料企业应该做相应的调整,比如锌铜在猪的更早期不能添加,那么在这个时候需要减少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特别是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含量要比较低或没有,并且做好相关的技术配套等等,才能让仔猪更安全地渡过这段敏感脆弱的时期。
养殖户惜售情绪渐渐浓厚
今年春节之后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可以说4个多月下降幅度超过25%,但是6、7月份生猪价格持续反弹,而且8、9月份猪价涨势明显。可以说从七月底至今猪价连续攀升,每斤累计涨幅超过1元,加之需求逐渐恢复,所以养殖户对后市的信心逐渐看涨。
部分养殖户认为,接下来即将迎来中秋节和国庆节,猪肉消费得到提振,生猪价格还能再涨。而这两天供需博弈,猪价经过上周的下跌之后保持平稳过度的态势,因此部分养殖户并不着急出栏,很多因到正常出栏体重的猪只还在压着。
但是业内担忧双节之前出栏量增加或者是集中出栏行为抵消需求带来的利好,屠宰企业压价逼量的行为非常明显,建议养殖户灵活调整出栏节奏。
各地屠宰企业暂时性调整结算价
目前市场供需博弈非常激烈,生猪价格保持平稳过度的态势。同时,养殖户惜售情绪也较大浓厚,导致部分地区屠宰企业采购困难,所以为了激养殖户出栏,他们多小幅上调生猪价格,但业内认为这多是暂时性的,整体压价情绪还是非常浓厚。
现在来看,屠宰企业并不急于提价,因为猪源供应尚能满足生产需求,但是也不敢触碰边缘,因为稍有降价势必引发养殖户集体抵触,影响收购,所以屠宰企业的调价非常谨慎。预计短期各地结算价呈现小幅震荡态势。猪价难有明显的涨幅,建议养殖户能够保持理性的出栏节奏,逢高出栏。屠宰企业“动”,则养殖户“动”,反之亦然,或许能够启动一定规避风险的作用。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