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18-08-03来源:猪e网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2018年8月3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8-08-02 2018-08-01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6 辽宁省 12.57 12.44 0.13 0.11
25 吉林省 12.63 12.52 0.10 0.16
27 黑龙江 12.53 12.46 0.07 0.09
华北
17 北京市 13.29 13.05 0.24 0.36
19 天津市 13.22 13.09 0.12 0.11
14 河北省 13.45 13.15 0.30 0.40
20 山西省 13.20 12.96 0.24 0.27
23 内蒙古 13.09 12.44 0.65 0.09

华东

2 福建省 14.21 13.89 0.32 -0.05
1 浙江省 14.33 14.15 0.18 0.07
5 江苏省 14.01 13.80 0.21 0.05
8 山东省 13.73 13.42 0.31 0.46
6 安徽省 13.80 13.52 0.28 0.31
华中
4 江西省 14.05 13.90 0.15 0.28
11 湖北省 13.67 13.38 0.29 0.38
7 河南省 13.80 13.47 0.33 0.61
13 湖南省 13.64 13.33 0.30 0.31
华南
3 广东省 14.08 13.86 0.22 0.06
9 广西 13.71 13.54 0.18 0.51
22 海南省 13.14 12.97 0.17 0.14
西北
21 陕西省 13.16 13.09 0.07 0.12
16 甘肃省 13.37 12.98 0.39 0.22
15 新疆 13.39 13.38 0.01 0.43
西南
10 重庆市 13.70 13.38 0.31 0.50
12 四川省 13.64 13.34 0.30 0.43
24 云南省 13.04 12.88 0.16 0.24
18 贵州省 13.23 13.12 0.11 0.23
全国
有2333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3.47 13.24 0.23 0.26

2018年8月3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8-08-02 2018-08-01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5 辽宁省 12.61 12.39 0.23 0.27
26 吉林省 12.48 12.24 0.24 0.12
27 黑龙江 12.45 12.30 0.15 0.11
华北
20 北京市 12.93 12.84 0.09 -0.14
12 天津市 13.25 12.86 0.39 0.30
16 河北省 13.11 12.89 0.23 0.35
17 山西省 13.03 12.82 0.21 0.39
22 内蒙古 12.88 12.39 0.49 0.48

华东

3 福建省 13.85 13.43 0.42 0.08
1 浙江省 14.04 13.74 0.30 0.14
13 江苏省 13.18 13.14 0.04 0.29
11 山东省 13.29 13.06 0.23 0.37
4 安徽省 13.62 13.53 0.10 0.50
华中
2 江西省 14.02 13.88 0.14 0.55
14 湖北省 13.16 13.05 0.11 0.24
7 河南省 13.41 13.15 0.25 0.57
5 湖南省 13.47 13.23 0.25 0.25
华南
6 广东省 13.46 13.29 0.17 0.24
8 广西 13.32 13.27 0.05 0.47
23 海南省 12.77 13.16 -0.39 0.43
西北
21 陕西省 12.90 12.81 0.09 0.13
18 甘肃省 13.01 12.82 0.19 0.05
9 新疆 13.30 13.15 0.15 0.62
西南
10 重庆市 13.29 12.67 0.63 0.91
15 四川省 13.11 12.85 0.27 0.40
24 云南省 12.69 12.25 0.44 0.47
19 贵州省 12.98 12.82 0.16 0.13
全国
有594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3.17 12.96 0.21 0.32

2018年8月3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8-08-02 2018-08-01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5 辽宁省 12.07 11.99 0.08 0.12
23 吉林省 12.21 12.01 0.20 0.20
26 黑龙江 12.05 11.91 0.14 -0.10
华北
24 北京市 12.10 12.16 -0.06 0.00
6 天津市 13.06 12.70 0.36 1.20
13 河北省 12.78 12.47 0.31 0.56
14 山西省 12.78 12.51 0.27 0.43
18 内蒙古 12.65 11.83 0.83 0.65

华东

3 福建省 13.18 12.71 0.47 -0.01
1 浙江省 13.55 13.37 0.19 -0.05
21 江苏省 12.50 12.34 0.16 0.34
15 山东省 12.74 12.47 0.27 0.53
5 安徽省 13.09 12.89 0.19 0.49
华中
2 江西省 13.49 13.33 0.16 0.41
16 湖北省 12.70 12.47 0.23 0.23
9 河南省 12.97 12.77 0.21 0.67
8 湖南省 13.02 12.74 0.28 0.41
华南
7 广东省 13.02 12.85 0.17 0.28
11 广西 12.82 12.49 0.33 0.38
12 海南省 12.80 12.80 0.00 1.40
西北
20 陕西省 12.60 12.27 0.32 0.31
17 甘肃省 12.66 12.38 0.29 0.36
4 新疆 13.09 13.03 0.05 0.71
西南
10 重庆市 12.83 12.52 0.31 0.71
19 四川省 12.64 12.48 0.16 0.53
27 云南省 12.03 11.94 0.09 0.47
22 贵州省 12.35 12.33 0.01 0.00
全国
有517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2.73 12.51 0.22 0.41

第31周周评:标猪供应偏紧局面持续 猪价再度上涨

  本周生猪价格为12.85元/千克,较上周上涨0.94%;猪肉价格为19.62元/千克,较上周上涨0.26%;仔猪价格为25.58元/千克,较上周上涨2.77%;二元母猪价格为1636.66元/头,较上周上涨0.95%。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7月第4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厂均价暂未公布。7月第4周商务部监测全国白条猪批发价为19.23元/公斤,环比上涨2.23%。

1.png

  生猪价格:标猪供应偏紧情况持续,猪价再度上涨。

  猪价上涨,吉林、辽宁在5.90-6.20元/斤,较上周上涨-0.02-0.01元/斤。北京在6.20-6.50元/斤,较上周上涨0.04元/斤。浙江在6.70-7.00元/斤,较上周上涨0.02元/斤。新疆在6.30-6.60元/斤,上涨0.21元/公斤。四川涨至6.40-6.70元/斤,河北涨至6.30-6.60元/斤,山东涨至6.40-6.70元/斤,河南涨至6.40-6.70元/斤,广东涨至6.60-6.90元/斤。

  猪肉价格:农业部、商务部监测7月第4周白条肉出厂均价及白条猪价格上涨。受生猪价格上涨推动,白条猪及猪肉价格出现反季节上涨,屠宰企业利润同比增长。

  仔猪价格: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上周仔猪价格环比上涨1.40%,较去年同期下跌30.00%,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均价为24.59元/千克,三元仔猪价格涨至25.58元/千克。受生猪价格上涨带动,本周仔猪价格偏强,但仔猪交易活跃度依旧偏低。

  猪粮比价:本周猪粮比为6.76:1,较上周上涨0.06。玉米价格为1.90元/公斤,较上周基本持平。本周自繁自养盈利159.05元/头,较上周盈利增加8.24元。本周继续拍卖800万吨临储玉米,到7月底拍卖已成交了5645万吨,夏季运力紧张物流有所成本提高,且优质玉米价格坚挺,再加上2015年玉米逐步成为拍卖主流,起拍价提高对玉米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陈玉米库存压力依然较大,且两湖地区早春玉米逐步上市,市场供应整体继续宽松,加上下游生猪行业仍处于下行周期,饲料需求仍较为疲软,深加工企业也大面积停产检修,导致加工需求继续下滑,在供过于需的情况下,短时价格继续维持窄幅震荡整理走势。

  行情汇总:本周生猪均价上涨。目前标猪供应偏紧的情况并未有所缓解,前几日猪价震荡调整再次导致大猪场挺价,中小养殖户惜售情绪加重,加之由于较长时间以来,3-5月份超量库存的冻品猪肉因成本原因无法流入市场,一方面导致部分猪肉被“闲置”,而鲜猪肉消费市场上又出现了深加工企业与居民进行“抢肉”的现象,导致市场标猪供应进一步偏紧,本周猪价在经历几天的调整后再度上涨。短期看,近期猪价以震荡为主,局部地区适度偏强运行。8月中下旬有新一轮趋势性上涨机会。


物价大涨,居民消费降级?猪肉价格何去何从?

  近一段时间来,消费降级引发不少讨论,很多人用消费增速回落、低价电商平台兴起来证明消费降级的判断,还有人担心中美贸易摩擦会造成国内物价上涨,从而进一步影响消费。然而,消费降速、降级的判断真的成立吗?未来物价真的会大涨吗?

  民众在超市查看大米售价。 张云 摄

  消费降速了?

  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发布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的情况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4、5、6月份的增速都在10%以下,不少人据此判断:中国消费开始降速了!

  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作为反映消费情况非常重要的统计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统计的是居民实物消费,并不能完全反映居民服务消费的发展情况。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来自国家统计局

  “要全面分析消费运行情况,就不能仅仅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个指标。”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认为,综合服务消费和实物消费总体情况看,我国消费仍然保持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

  数据显示,我国服务消费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家政这些服务消费十分活跃,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已经超过40%,成为消费的“半壁江山”。

  而5、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之所以有所回落,也有其特殊原因。

  “主要还是受到了一些政策性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刘宇南分析,进口汽车关税下调的政策预期,可能使一部分居民出现持币待购情绪;端午节三天假期错月拉低了5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住房销售增速回落,也带动了住房相关消费的增长放缓。

  综合各方观点来看,我国居民消费仍然会保持平稳增长。

  刘宇南预计,汽车进口关税下调政策效应将逐步释放,一些季节性影响也会逐步消除,短期负面影响因素逐步减弱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应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同时,随着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消费软硬环境得到不断健全,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这样就会使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资料图:居民用手机客户端选购商品。中新社发 陈骥旻 摄

  消费降级了?

  吃着涪陵榨菜,喝着二锅头,购物拼多多,出门共享单车……这届年轻人开始消费降级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消费真的是降级了吗?

  那么,为何人们看电影、出门旅游的次数在变多,花在美容、健身上的钱也在变多,这难道是降级?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了11.4%。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增长12.5%。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320.3亿元,观影人次达到9.01亿,分别增长17.8%和15.3%。

  一些消费升级类的商品增速加快,服务消费升级势头也很明显。上半年化妆品类商品增长了14.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速。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旅馆住宿支出分别增长了39.3%和37.8%,代表居民消费升级方向的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销售同比增长了9.7%,增速比基本型的乘用车(轿车)高了4.2个百分点。

  2018年上半年出境游人次达到了7131万,同比增长15%。(资料图)仇建 摄

  刘宇南指出,居民消费整体已经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转向更多的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的趋势特征。

  “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总体来讲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只会加快,不会停下来,这是发展的大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称。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收入是消费升级的基础,居民收入在平稳增长,消费能力在提高,消费环境也在不断改善,这使得消费升级的趋势没有变。

  “消费降级判断不成立。”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撰文指出,有人把消费降级概括为“花最合理的价钱,买最合适的商品,理性地消费,过更聪明的生活”,其实质并不是所谓的消费降级,而是理性消费、环保消费等。

  与其说是消费降级,不如说是消费升级中的分级。有评论指出,追求高性价比,一方面来自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以及中产焦虑,另一方面来自消费理念的进步,越来越多人逐渐放弃略显虚无的身份地位消费,对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像过去那样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

  民众在超市进口商品货架前选购商品。 张云 摄

  物价会大涨影响消费?

  物价水平关系着消费水平。不少人担心,近期国内外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中美贸易摩擦会不会造成物价上涨,进而制约居民的消费?

  不用这么担心。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0%,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处于年初制定的3%左右的调控目标之内。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岳修虎预计,下半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具备坚实的基础,仍将会在温和区间运行。

  资料图:民众网上购物。中新社发 张斌 摄

  这一判断的底气来自哪里?在岳修虎看来:

  一是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有望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金融环境总体稳定,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新动能不断增强,这些因素决定了总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

  二是从商品层面看,我国工农业生产稳定,重要的民生商品、工业品供给充裕,粮食稳产丰产,生猪产能处在高位,大豆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裕,市场竞争程度高。

  三是从调控能力看,改革开放40年来,宏观调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粮食、食用植物油等重要的民生商品以及能源、金属等基础原材料的储备调节制度不断完善,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对价格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价格运行还是比较平稳。主要是进口大豆的价格可能会有一定的上升,会带来豆制品及相关产品价格的一些变化。”毛盛勇称。

  毛盛勇指出,大豆及豆类相关品在CPI的权重比较小,豆类的下游产品,主要是豆粕饲料可能会推高一点像猪肉或者鸡蛋类的价格,还有豆类会影响食用油。从今年上半年来看,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都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2.5%,食用油的价格也是下降1%,即使价格有一点上升,对整个CPI的影响也非常有限。而且从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趋势来看,有望延续温和上涨态势。


猪价涨的是不是有点蹊跷?

  猪价最近涨的不错,南方局部地区已经破7,东北也在6.3-6.5元/斤之间。去年很多人都不看好2018年的猪价,这当然也包括我。从2月底,猪价跌的有点惨,可谓是惨不忍睹。而5月份涨了一些,6月份基本维持稳定。7月份又迎来了一波上涨,这一波,直接把价格涨到赢利线以上。养得好的,一斤能赚一块多,一头猪有了200-300元的利润。这个价格虽然不如2016暴利,但也是很不错了。很多规模猪场老板说:其实,一头猪能稳定赚100-150元就很不错了。当然,现在国内大型养猪企业数量已经不少了。如果年出栏100万头,一头猪赚100元,利润就是一个亿。这些大的规模场,其实对暴涨并不狂热。

  猪价涨当然是好事(不那么说会有很多人开骂)。但现实是,如果产能很高,没有消化掉,猪价高,就像堰塞湖,一旦决堤,又会像3月份一样暴跌,那可就不是好事了。

  对大多数正儿八经养猪的人来说,猪价暴涨暴跌都是不想看到的,小心脏受不了,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最理想的是有个适当的利润,价格也能够平稳,大家安心的把生产成绩搞上去,赚合理的钱,稳赚。

  上一轮猪价大涨,持续了26个月。这一轮下跌,大概只有3个月,这还叫“猪周期”吗?这次涨价,大家不觉得有点蹊跷吗?

blob.png

  一、涨价的“理由”

  如果涨价了,大家可以找出100个理由。譬如这次,很多人认为是春季仔猪腹泻严重,导致损失率高,所以,7-8月份的肥猪供应偏紧。这是认可度最高的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是环保严管,拆迁导致供应偏紧。看起来也是不错的理由。

  如果猪价跌了,大家几乎会惊人一致的认为:是由于进口猪肉的冲击,是由于大企业疯狂扩张、产能大增导致的供大于求。基本上就是这两个理由多一点。

  判断猪价最怕什么?不客观!只是找一些理由“证明自己的愿望”。但愿望代替不了现实。事实上,你认为该涨的时候,它偏不涨;而你很悲观的认为寒冬到来了,结果出了个大太阳。这就是当前猪价的现象,偏不按照你的想法,一直出其不意。

  二、信心爆棚才是动力和陷阱

  因为有了微信群,我们可以更方便的了解到很多养猪人的想法,这些想法很重要。在我的眼里,7月份的这次大涨,大概率还是和“人心”有关。5月份以前,猪价跌到了4块多,行业进入了深亏。4块多的猪价,让很多人觉得跌无可跌,干脆就不卖了。如果大家都不卖了,其实价格也就容易挺上去了。

  最近,各个群里(当然也包括很多猪价预测群)里大部分的养猪人信心爆棚,而规模猪场却相对谨慎。谨慎归谨慎,猪价高一点不是啥坏事,毕竟有的上市企业半年报显示亏了1亿多。

  很多人预测猪价喜欢看数据、看历史图表。当然,这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却忽略了对猪价走势影响最大的一块,也是变量最大的部分-人心。人心是最容易变的。而且中国人的习惯是卖跌不卖涨。越是涨的快越疯狂,破6的时候喊破7,如今破7了,会不会又期待破8?至少,现在东北地区大家都在期待破7了,通常东北地区的猪价要比南方低0.5-0.8元/斤。所以,东北养猪人期待的破7,事实上等于南方的猪价应该在7.5以上。究竟会不会到那么高?现在真不好说。现在不知道供应量有多少,也不知道大家的狂热究竟有多坚定。

  总结一下:7月份的猪价大涨,我认为是三个原因比较靠谱:一个是春节腹泻导致的;第二是进口商冻肉严重亏损,大约亏了三成,希望抬价出货;第三个是人心狂热带来的惜售。

  三、猪价真的会一直坚挺吗?

  上一轮猪价暴跌的时候,很多人懊悔没有及时出栏。现在猪价已经超出预期,反而不想出栏了,这就是人心。生活需要信心,这没错,但必需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和客观的态度。

  对于猪价是否会一直坚挺,我有几点想提醒朋友们:

  1、 去产能没有实现。只有长期深亏才会真正的去产能。现在看来,深亏期只有3个多月,大概率还会来一波;

  2、大企业规模扩张很快,产能即将释放。大企业和散户的最大区别是无法轻松退出,因为硬件投入太大,而且母猪存栏量大,退出成本高,只能死撑;

  3、 现在是消费淡季。至少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是这样;

  4、春季腹泻带来的阶段性供应偏紧会很快过去;

  5、人心如惊弓之鸟。一旦连续下跌,就会带来集中出栏,导致实际供应量大增。

  我以前说过,供应量和供应能力是两回事。比如,本月实际有可供出栏的标猪5000万头,但由于猪价坚挺,养猪人惜售,可能实际供应量会低于这个数,导致猪价继续上涨。但实际上供应能力是在增加的。因为出栏量虽然少,但猪还在继续长大,实际上供应能力在增加,只是出栏延后了。这种延后到了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屠宰企业存货也出的差别不多了,就会抓住机会压价。如果连续压价成功,养猪人的信心究竟能坚持多久?到那个时候,由于供应充足,部分养猪人恐慌出货,大概率就只能成为待宰的羔羊了。历史有时候会惊人的相似,一遍遍地重演。

  猪价的涨跌,除了供应量以外,变量因素很大,这是事实。尤其是人心的变化,是最不能忽视的。


高温“炙烤”猪价,生猪头均盈利重返百元!

  今年第31周,高温对于我国猪价的影响持续发酵,尤其是今年东北局部地区出现50年来最高的气温,东北地区猪价在南方地区滞涨企稳的情况下继续小幅攀升。止至2018年第31周,毛猪出栏均价为13.43元/公斤,较第30周微涨0.8%,猪粮比为7.3:1,周比上升1.11%。另根据国家生猪市场监控显示,第29周,我国生猪市场(交易)价格指数为90.62,周比上升5.26%;生猪平均成交价为13.16元/公斤。我们认为,如果没有意外因素的发生,今年后期我国生猪价格仍将保持坚挺的态势。

  2、今年夏季高温哪家强?东北地区刷新50年记录

  近期我国多地尤其是从华中华东一直到东北的大范围强高温过程,多地气温创历史记录水平。本周,高温范围、强度继续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多地气温创1961年以来的记录水平。受持续性高温天气影响,近期东北地区猪价继续攀升,东三省的毛猪出栏价格涨至12.6~13.0元/公斤,较上周同期上涨了0.4元/斤,后市有望保持较强的走势。

  3、8月国内猪粮比价突破7:1,头均盈利水平重返百元大关

  受国内猪价震荡上行影响,进入8月后,国内猪粮比价突破7:1大关,生猪养殖效益也重返百元大关。从目前JCI了解的情况看,今年二季度后期开始,我国生猪整体供应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一方面是养殖规模的收缩;另一方面是环保影响。同时,由于部分规模化企业过度扩张,且恰逢今年饲料原料市场价格跌宕起伏,而企业也缺乏相关的风控措施,部分养殖企业“倒在”马拉松扩张的半路上,这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或许也是个警醒。如图:

  另外,JCI提醒,今年夏季我国天气也有不少诡异之处,如台风北上、东北高温等等。对照过往历史,JCI发现1989年也曾出现过这种异常天气,且当年夏秋季东北地区出现了早霜影响农作物产量,历史是否会在今年秋季再来一回呢?我们对此将予以重点跟踪。


八月猪价如期暴涨,猪农忧心:最怕昙花一现,涨完就跌!

  今日生猪外三元均价为13.42元/公斤,较昨日平均上涨0.26元/公斤,八月如期而至,全国猪价果然不负众望暴涨,一夜间六省份拿下七元大关。而东北地区作为猪价风向标,其黑龙江省涨幅已达到1.53元/公斤,这可是近几个月以来最高涨幅,不得不说这次猪价总算没让大家失望。但也有猪农忧心,这一下子涨这么猛,屠宰企业会放任不管?这次猪价会不会是昙花一现,涨完就跌?

中国养猪网

  上月我们有说过,标猪供应紧缺带动猪价上涨,但七月处于消费淡季,市场供需关系拉锯,所以猪价涨跌波动频繁也属正常现象。如果说七月紧缺风口并未完全形成,那么八月就是标猪风口成形期了,一方面,随着大中院校开学季来临,高考生谢师宴的开始,七夕及中秋传统节假日的到来,大幅带动了市场猪肉消费,供需端逐渐平衡。另一方面,养殖户及规模场上一波出栏已完成,生猪市场优质猪源持续减少,猪价上涨也在情理之中。整体上,本次猪价上涨无论是供应端还是需求端都有利好因素支撑,所以猪农们不用担心猪价涨完就跌,接下来猪价持续上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猪价涨了,咱养殖户都很高兴,但是小编不得不啰嗦一句,现在八月正是三伏天的高峰期,高温天气人都很容易中暑生病,更不要说猪猪了,所以建议大家在安排出栏计划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加强猪场管理及疾病防控哦!


断档缺猪推动,消费大增拉动,猪价焉能不大涨?

  综述小结

  本周末,北方的烧烤天气即将结束。大致看了一下,平均气温最起码要下降5°以上。这就意味着,2018年的猪肉消费的大戏,正在要徐徐拉开大幕。同时,由于2018年1月末的寒冬造成的腹泻死亡+2017年同期高温配种低+环保拆迁+大周期底部四股力量强势叠加,造就的短期存栏中大猪断档,已经用5-6-7月连续三个月猪料销量环比掉量,得到佐证。至此,本次猪价均价破掉6.5之后,迅疾加快上涨到7.5左右的最高位置,也许不再是南柯一梦。

本周末,北方的烧烤天气即将结束。大致看了一下,平均气温最起码要下降5°以上。这就意味着,2018年的猪肉消费的大戏,正在要徐徐拉开大幕。

  消费相关

  这两天最让人惊奇的就是无论零售肉价格,还是白条肉价格。都在快速暗涨。以至于我不得不用不同数据校验,校验后发现,上涨已经铁定无疑。7月1日以来,白条猪价格几乎是一周涨一次,从最初的15.5元/公斤的价格,目前已经逼近到18元/公斤的均价。大量的大中院校学生返乡,推动了当地的猪肉消费,当然,也使得如北京这样高校云集的大城市,少了最重要的猪肉消费大军。不管怎样,经过连续的生猪价格低迷,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的白条猪肉价格了。

  各地猪价

  各地猪价都开始见起色。虽然现在还是处于喊涨的多,真涨的未必那么多,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形势在那里明摆着。眼前是天热暂时挡住了上涨。一旦气温下来,恐怕上涨的速度和幅度都不是各路大仙能说明的了。

  非常观点

  这几天,只要是不是太差的猪,一定要压住。当然,你拿体重都450斤的猪问我能不能压栏,我真没有像样的答案。但是标猪,尤其是过几天要长成的标猪,过几天你就知道什么是奇货可居。最近因为偶然蒙对了上涨和压栏,前前后后约上上秋后要去养猪人家里做客的可是有不少了。还有热心的大哥,把大炕的照片都发来了。菜园里的绿色黄瓜,地上的溜达的下蛋鸡,河里的鱼,存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酒。总之,就是想聚一聚。感谢公司提供的平台,感谢大家的长久的支持,感谢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所创造的这么多有用的算法和新知识,如今这些高大上的武器,正在陆续装备我们养猪人,让我们在这么差的行业环境里,真真切切的赚到了钱。最后,再啰嗦一句,无论是准备专业育肥补栏小猪的,还是准备更换二元母猪的,你都要加快步伐了。再晚几天,就不会是这个价格了。


经历五个月后,生猪养殖不再亏损!

  今日猪价延续上涨态势,全国继续飘红,涨幅较昨日明显增大。

  图表一 7月24日-8月2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走势图

222.png

  数据来源:猪易通锐奇数据

  根据猪易数据显示,今天8月2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3.54元/公斤,相比昨天上调0.3元。由图表一看出,猪价连续四天涨幅逐渐加大,上涨达0.56元/公斤。

  图表二 8月2日各地区猪价及其涨跌统计

00.png

  数据来源:猪易通锐奇数据

  有图表二看出,猪价最高的华东地区为14.11元/公斤,猪价最低是东北地区为12.83元/公斤,除东北地区外,其他地区均价都已突破13元/公斤。从涨跌幅度看,华北地区猪价涨幅明显,为0.39元/公斤,其次是东北、华中、西南地区,猪价上涨0.33元/公斤,华南地区猪价涨幅最小为0.2元/公斤。

  整体来看,虽然今日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猪价涨势明显,但从各地区猪价看,南方地区(包括西南、华南、华中地区)猪价高于北方猪价。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标猪供应不足现象明显高于北方地区,屠宰企业收购有一定难度,提价收猪,其猪价偏高于北方。

  图表三 2018年生猪养殖盈亏情况

666.png

  数据来源:发改委

  自5月底开始,猪价连续震荡上行,其生猪养殖亏损程度不断减小。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7月份第4周生猪养殖走出亏损期,截至7月25日,生猪自繁自养盈利35.89元/头。自今年2月末至7月末,经历了五个月的时间,养殖户终于不再亏损,真是件让人高兴的事!

  夏季居民主要以消费瘦肉型猪肉为主,目前标猪供应偏紧,而且受高温天气及多地降雨台风影响,生猪出栏及调运受阻,屠宰企业采购困难,利好猪价上涨。

  现在已经进入8月份,优质猪源不足依旧是推动月初猪价整体走高的主要因素,而养殖场对短期猪价看好,压栏、惜售现象会助推猪价进一步走高。预计后期猪价震荡调整,稳中伴涨态势。提箱养殖户随时关注猪市行情,合理安排出栏!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