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形态和粒度影响肉鸡生产性能

2020-04-17来源:《国际家禽》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在肉鸡饲料加工过程中,要设法调整和控制粒度。

  只要了解动物需求,弄清影响饲料加工的因素,调整粒度就可成为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的一种理想方式。
 
  作为农业的组成部分之一,肉鸡产业近几 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成就归因于两点:一是市场的发展壮大,二是生产性能和效率取得的巨大进步。肉鸡生产的目标是在尽可能短的生长期内达到目标屠宰体重,兼顾群体均匀度、动物福利和环境问题。鸡群生产力主要取决于采食量和生产性能,这两点可通过调整饲料形态和粒度进行优化。按照料形,动物饲料常被分为颗粒料、破碎料和粉料,而肉鸡产业主要使用颗粒料和破碎料。在集约化程度不高的地区,肉鸡粉料也很常见。此外,单个颗粒的大小是影响鸡群性能和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它独立于料形之外。
 
  相比粉料,颗粒料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提高肉鸡采食量。
 
  采食量受料形和颗粒质量调控
 
  尽管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很难兼顾鸡群的摄食行为,但是,这也为采食量的调控提供了契机。肉鸡颗粒料具有许多优点,比如减少饲料浪费和改善饲料卫生。不过,相比粉料,颗粒料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提高肉鸡采食量。
 
  鸡只更喜欢采食粗粒饲料,任何日龄段都是如此。就摄食而言,如果不考虑颗粒大小,将一个圆柱形饲料或饲料圆球视为一个颗粒的话,这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在采食粒化的圆球形或圆柱形饲料的同时,鸡只会摄入更多的能量和养分。因为采食活动时长有限,所以,为了使采食量最大化,需要考虑这一重要因素,尤其是对雏鸡而言。
 
  鸡只会根据形态、颜色、大小和黏稠度挑选颗粒。饲粮均匀度越高,粒度范围越窄,肉鸡寻觅和挑选大颗粒所花费的时间就越短。
 
  制成圆柱体或圆球体后,肉鸡喜食的颗粒比如粗粒玉米就不会像在粉料中那样分离出来。这种方法可以使得养分供应更加平衡,
 
  因为这可确保鸡只足够的摄入量,包括那些微量组分比如密度不同的添加剂,像矿物质(重)或纤维成分(轻)。

  因此,相比粉料,在饲喂颗粒料时,肉鸡的采食量增加、生产性能提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肉鸡饲料都要制粒。同时,也很有必要比较不同的制粒质量(以含粉率来衡量)。饲喂劣质颗粒料的肉鸡与饲喂粉料的肉鸡相比,生产性能相同;而与饲喂优质颗粒料的肉鸡相比,采食量、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下降,特别是在后期生长阶段。因为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摩擦会降低制粒质量,所以,对制粒质量的评价结果在饲料厂内和在被动物食入之前是不一样的,对此加以区分很重要。要达到采食量最大化,尽可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提供优质颗粒料必不可少。
 
  建议开食料使用细粉碎,在后面的生长期增加粒度。
 
  粒度影响肌胃发育与消化
 
  除了饲料形态,随着颗粒饲料在嗉囊内被溶解,饲料原料本身的粒度也会受到影响。原因是肉鸡的肌胃具有同辊式粉碎机一样的功能,可以把饲料碾磨成较小的颗粒。
 
  粗粒饲料能够刺激肌胃活动,因此可以提高研磨效率、促进肉鸡肌胃发育,同时粗粒饲料在肌胃中的停留时间更长,能够增强肉鸡消化力、提高体增重。
 
  相反,细粒饲料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比如肠道动力不足、腺胃肿胀、水和电解质重吸收差、啄羽现象增多、对肠道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等。不过,减小饲料粒度可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但表观代谢能值没有变化。
 
  对于玉米而言,淀粉回肠末端消化率的变异范围为95%~98%,表明粒度所能造成的差异很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从生产性能和健康角度看,除了在幼龄阶段,大粒径的饲料对肉鸡更有益。
 
  另一方面,对于雏鸡而言,因为它们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需要细化饲料粒度。因此,为促进幼龄动物对养分的吸收,合理的做法是提高养分的可利用性,降低粒径。
 
  工艺参数的影响
 
  在肉鸡饲料生产中,粉碎工艺的主要目标是制备粒径分布范围特别窄的粗颗粒。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之一是使用辊式粉碎机,其出料粒度分布范围窄,颗粒形状不规则,即在保证物料粗粉碎的同时,使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毫无疑问,粉碎工艺会进一步影响到肉鸡的生产性能。不过,平均粒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更大。
 
  在制粒(制备颗粒饲料)过程中,原料粒度会进一步减小。初粉碎的粒度越粗,粒径在制粒机内降低的幅度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肉鸡饲料的体积会大幅缩减。相比制粒之前,制粒后的粒度分布范围更窄。
 
  肉鸡饲料粒度参考值
 
  对于肉鸡,最适粒度受饲料形态、日龄与性别及健康状态、所用原料的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与小麦型饲料相比,玉米型饲料的最适粒度更大。对于公母混养的雏鸡,平均粒径的适宜范围为900~1100μm,而日龄较大的鸡更喜欢采食1100~1500μm的颗粒。与母鸡相比,公鸡的最适粒度更大。总体建议是,开食料使用细粉碎,在后面的生长期增加粒度。
 
  关键信息
 
  基于肉鸡采食习性,推荐使用颗粒料或破碎料,以达到较高的采食量,避免颗粒物分级,尽可能减少饲料浪费。
 
  再者,良好的制粒质量可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尤其是在后期生长阶段。虽然使用粗粉碎会略微降低养分消化率,但能够提高肉鸡的肌胃活力和生产性能,所带来的益处胜过代谢能降低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用辊式粉碎机可获得粒径较大、粒度分布范围较窄的颗粒物。在确定最终粒度时,应从家禽生理、消化系统和饲料加工工艺(比如粉碎机类型和工艺参数)方面综合考虑。总之,粉碎对粒度的影响最大。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