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20-12-10来源:综合报道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2020年12月10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0-12-09 2020-12-08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7 辽宁省 31.60 32.01 -0.41 -0.69
23 吉林省 31.80 32.22 -0.42 -0.47
26 黑龙江 31.63 31.83 -0.20 -0.30
华北
22 北京市 32.03 32.84 -0.81 -0.30
21 天津市 32.10 32.86 -0.76 -0.22
19 河北省 32.50 32.82 -0.32 0.31
17 山西省 32.57 32.63 -0.06 0.38
24 内蒙古 31.75 32.10 -0.35 -0.80

华东

12 上海市 33.14 34.39 -1.25 -0.09
7 福建省 34.38 34.36 0.03 0.41
2 浙江省 35.10 35.39 -0.29 0.82
13 江苏省 32.89 33.28 -0.39 0.04
18 山东省 32.52 32.70 -0.18 0.56
15 安徽省 32.66 33.10 -0.44 -0.04
华中
9 江西省 34.20 34.28 -0.09 0.58
11 湖北省 33.80 33.88 -0.08 0.37
16 河南省 32.62 32.91 -0.28 0.30
8 湖南省 34.31 34.52 -0.21 0.45
华南
5 广东省 34.53 34.89 -0.35 0.30
4 广西 34.84 34.97 -0.13 0.50
1 海南省 35.79 36.05 -0.26 0.19
西北
14 陕西省 32.78 32.90 -0.12 1.21
25 甘肃省 31.72 31.82 -0.10 0.75
28 宁夏 31.21 31.45 -0.24 -0.29
29 新疆 30.46 30.43 0.04 0.19
西南
3 重庆市 34.96 34.80 0.16 1.07
6 四川省 34.45 34.55 -0.11 0.39
20 云南省 32.47 32.58 -0.11 0.20
10 贵州省 34.10 34.46 -0.36 0.35
全国
有2882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33.07 33.34 -0.27 0.22

2020年12月10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0-12-09 2020-12-08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0 辽宁省 32.08 32.16 -0.09 -0.14
21 吉林省 31.84 32.00 -0.16 -0.00
24 黑龙江 31.57 31.73 -0.15 0.16
华北
22 北京市 31.78 32.17 -0.38 0.12
19 河北省 32.17 32.41 -0.24 0.45
18 山西省 32.18 32.36 -0.19 0.72
23 内蒙古 31.67 31.67 0.00 0.17

华东

14 上海市 32.30 33.33 -1.03 -0.30
4 福建省 34.16 35.05 -0.89 0.96
1 浙江省 35.40 34.93 0.47 1.65
11 江苏省 32.91 32.91 -0.00 1.23
16 山东省 32.24 32.41 -0.16 0.64
10 安徽省 33.10 32.76 0.34 1.06
华中
8 江西省 33.66 33.85 -0.20 -0.01
7 湖北省 33.70 33.61 0.09 0.69
13 河南省 32.52 32.73 -0.21 0.79
2 湖南省 34.55 34.76 -0.20 0.52
华南
5 广东省 34.10 34.59 -0.49 0.79
6 广西 33.75 34.00 -0.24 0.51
西北
12 陕西省 32.85 33.18 -0.33 0.90
15 甘肃省 32.26 32.33 -0.07 0.19
25 新疆 30.12 30.18 -0.06 0.62
西南
9 重庆市 33.48 32.72 0.76 -0.19
3 四川省 34.24 34.23 0.01 0.45
17 云南省 32.19 32.28 -0.09 0.35
全国
有384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32.83 32.96 -0.13 0.39

2020年12月10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0-12-09 2020-12-08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5 辽宁省 31.86 31.89 -0.03 -0.21
19 吉林省 31.66 31.87 -0.21 0.64
20 黑龙江 31.53 31.66 -0.13 0.48
华北
22 北京市 31.36 31.82 -0.46 -0.18
21 天津市 31.47 31.51 -0.05 0.00
17 河北省 31.77 32.05 -0.28 0.74
14 山西省 31.90 32.12 -0.22 0.76
24 内蒙古 30.90 30.92 -0.02 0.00

华东

23 上海市 31.12   0.00 -0.94
6 福建省 33.53 33.67 -0.13 1.20
11 江苏省 32.26 32.57 -0.31 1.10
16 山东省 31.77 31.90 -0.13 0.81
9 安徽省 32.66 32.46 0.20 1.09
华中
5 江西省 33.62 33.62 0.00 0.31
8 湖北省 33.09 33.13 -0.04 0.28
12 河南省 32.10 32.33 -0.23 0.61
1 湖南省 34.56 34.67 -0.11 1.26
华南
3 广东省 33.89 34.17 -0.28 0.68
7 广西 33.21 33.19 0.02 1.02
西北
10 陕西省 32.45 32.73 -0.28 1.05
13 甘肃省 32.08 32.02 0.06 0.20
25 新疆 29.84 29.99 -0.16 0.28
西南
4 重庆市 33.80 33.00 0.80 0.55
2 四川省 33.93 33.88 0.05 0.68
18 云南省 31.71 32.14 -0.43 0.49
全国
有350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32.32 32.51 -0.19 0.41

预警:猪价跌了!全国一片绿!屠企压价反扑!


  现在已经进入到12月份,猪市的各种利好预期也是越来越浓厚,但是开篇还是要重点给你提个醒,警惕之心不可无。

  提醒1:天气逐渐转冷,北方已经是寒冬时节,可是眼瞅着猪肉消费旺季迟迟不到,猪肉高价的影响不能忽视,你不能对猪肉消费旺季抱有特别大的期望;提醒2:逢高必须出栏,不能盲目赌涨,在下跌周期当中去赌还能涨更高,显然不是理性的行为,原因很简单,不说运气,单说概率,在下跌周期赌大涨的概率要远远低于上涨周期出现大涨;提醒3:猪价突然猛涨是好事,也是坏事,涨的太锋芒最容易引起注意,要紧盯着猪价调控的最新动态;以上3个方面,是我个人看来最需要值得注意的方面,不知道你是否认同,或者是有其他更需要注意的方面,可以在下方留言,咱们一起来聊聊这个事!

  【预警:猪价跌了!全国一片绿!屠企压价反扑!】

  接下来咱们来重点说说今日生猪行情动态;

  在昨日经历了一天全面止涨走稳后,今日便开启了全面下跌的势头,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处于一片绿油油的局面,不过下跌的幅度都不大,各地都是那种试探性的小跌行为,不过范围不小,看来规模猪企要出栏了,屠企压价反扑也开始了。

  一波下跌浪潮,正在迅速形成,你卖猪了没有?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今日全国生猪最新平均价格为33.25元/公斤,比昨日下跌0.13元/公斤,下跌幅度有所加大;从涨跌区域来看;

  全国基本上都处于下跌的状态,虽然范围较大,不过整体的跌幅非常有限;华东区域:下跌0.2-0.3元/斤;华中区域:下跌0.1-0.2元/斤,华南区域:下跌0.1-0.2元/斤;华北区域:下跌0.1-0.2元/斤,东北区域:下跌0.1元/斤;西北区域:下跌0.1元/斤,西南区域:下跌0.1元/斤;从规模猪企方面来看;

  规模猪企在一轮大扛价之后,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开始出栏,不过以之前的高价来出栏,屠企自然不会接受,高价猪源出栏难度非常大。

  不过要想规模猪企一下大降价出栏,这也是不可能的,规模猪企肯定不会白白送上已经得到的利益,目前一些高价的规模猪企开始陆续小幅调低出栏价格,不断试探屠企的接受底线,预计规模猪企将会持续几天这种降价出栏的趋势。

  从屠企方面来看;

  今天全国屠企降价现象非常多,在接连大涨了10日有余之后,屠企也终于等来了可以压价的机会,现在正在不断反扑,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把价格压下去。

  从采购难度上来看,目前屠企收猪难度还算可以,没有之前那么艰难,预计未来几天,屠企压价反扑的意愿会非常强烈,将会迎来一波压价潮,一定要挺住。


华金证券:预计猪肉价格12月同比降幅或收窄 支撑CPI同比略微走高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CPI及PPI数据:11月CPI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0.5%;PPI环比上涨0.5%,同比下降1.5%。12月9日华金证券发布报告指出,导致CPI增速同比明显下滑的核心要素依旧是猪肉价格,猪肉价格环比继续下跌,叠加去年高基数的共同作用,11月份猪肉价格同比出现较大下跌。但展望来看,由于年末猪肉消费需求增长,自11月中旬以来猪肉价格环比出现了小幅反弹,同时去年12月猪肉价格较11月来看有所平抑,预计12月猪肉价格同比降幅会较11月有所收窄,并支撑CPI同比略微向上。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严厉打击生猪屠宰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


$($Q[FFEMINOX1Y~{VE05]9.png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

  今年以来,各地通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查办了一批屠宰环节违法案件、捣毁了一批私屠滥宰窝点、销毁了一批问题产品,有力支持了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生产恢复,有效保障了生猪产品质量安全。随着冬季,特别是元旦春节消费旺季的到来,猪肉产品消费将进入高峰期,从近期各地案件查办情况看,私屠滥宰等屠宰环节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为切实维护生猪屠宰行业秩序,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节日期间猪肉消费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我部决定自2020年12月中旬到2021年2月中旬,在全国开展为期2个月的严厉打击生猪屠宰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生猪屠宰违法行为,督促生猪屠宰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有效维护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加快生猪屠宰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生猪屠宰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严查重处生猪屠宰违法行为。坚持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加大对城乡结合部、主要交通道路周边和已取缔的私屠滥宰点等私屠滥宰易发多发区域的排查和巡查力度,防止死灰复燃。深入整治违法屠宰行为,彻底捣毁私屠滥宰窝点,严惩注水、注药和注入其他物质行为,没收私宰肉和屠宰、注水工具,依法顶格处罚从事私屠滥宰活动或者为私屠滥宰活动提供场所、储存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对涉嫌非法收购、贩卖、屠宰病死猪,私设生猪屠宰厂(场),加工制售病死猪肉产品的犯罪案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移交案件线索,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严查重处主体责任不落实企业。督促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肉品品质检验制度,落实屠宰环节“瘦肉精”和非洲猪瘟自检,规范代宰行为,严格染疫和病害产品无害化处理。依法顶格处罚肉品品质检验制度不落实,代宰生猪只收费不检验,收购、屠宰、加工、经营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生猪,注水、注药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等违法行为,严防相关生猪产品批上合法外衣,流入市场。对相关企业要取消定点屠宰资格,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强化与市场监管部门衔接,及时做好相关问题线索的倒查溯源工作。

  (三)严格屠宰企业资格清理。统筹做好“利剑”行动收尾和2020年生猪屠宰环节飞行检查工作。严格按规定落实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依法关停不合格企业。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严禁在清理关停不合格企业工作中打折扣、搞变通、降标准。对停产整改的企业,要加强巡查,督促指导企业及时完成整改。对已经取消定点资格的生猪屠宰企业,要及时收回生猪定点屠宰资格证书。加快小型屠宰场点撤停并转,确保小型屠宰场点只减不增。优化屠宰产能布局,鼓励在生猪养殖主产区新建屠宰优势产能。

  三、工作要求

  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充分认识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提前谋划、细化方案,紧扣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安排专人负责。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统筹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和业务主管科室,组织精干力量,加大检查力度,确保专项行动顺利开展。

  二要畅通举报渠道。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电子邮箱,受理、收集群众举报和反映问题线索,逐一进行核查,确保件件有结果,件件有反馈。要加强舆情监测,认真核查处理媒体披露的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公开案件查处情况。

  三要督促落实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要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完善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强化应急处置。要督促企业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要求,落实人员管控措施,加强人员防护和环境清洗消毒,确保不发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

  四是加强总结宣传。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升科学健康肉类消费理念。及时总结典型案件,以案说法,发挥警示作用,提高屠宰企业依法合规生产经营意识。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及时总结本省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存在问题及建议等,并填写附表,相关总结材料请于2021年3月1日前报我部畜牧兽医局。

  我部将结合各地工作情况适时组织对相关省份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现场督导检查。

  联系人: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屠宰行业管理处 徐亭

  电话:010-59191530 传真:010-59192871

  邮箱:tuguanchu@agri.gov.cn

  附件:严厉打击生猪屠宰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情况统计表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2020年12月8日


猪价突降!会出现“断崖式”大跌吗?看专家咋说?


  昨天的猪市还比较平静,只有个别地方小幅下跌,可是12月9日的猪市却风云突变,出现了全线下跌的态势,出乎市场的预料。

  下面带大家一起看一看今天的生猪市场:参与监测的26个省市区中,有22个省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只有安徽、福建、重庆、四川等4个省市稳定未跌。

  华东地区普遍下跌2、3毛钱,主流价16.0-18.2元/斤;

  华中地区多数省份下跌2毛,主流价16.1-17.3元/斤;

  华南地区普跌1、2毛钱,主流价17.1-18.3元/斤;

  东北和西北地区普跌1毛钱,主流价15.0-16.7元/斤;

  华北地区下跌1、2毛钱,主流价16.0-16.6元/斤;

  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均下跌1毛钱,地区主流价15.9-17.6元/斤。

  面对突然下跌的猪市,有的养猪朋友询问,是不是又要迎来一波大降价呢?春节前的行情会如何呢?关于这些问题,我们看一下有关专家的说法,也许会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12月8日央广网在采访生猪预警分析师冯永辉专家时,梳理了一下采访内容,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春节前猪价走势,认为年底到春节前,猪价会有所回升,但达不到去年的历史高点价格。二是关于价格预测,2019年同期猪价37-38元/公斤,今年会比去年低2、3块钱。我们的理解,现在是33块多钱,也就是还有1、2块钱的涨幅。三是关于经营策略,专家认为应该逢高出栏,落袋为安。

  从专家的观点来看,目前的猪价下跌,并不会有多大下跌空间,因为从目前到春节前是个1、2块钱小幅上涨的行情,所以大家应该不要过分担心。

  假设专家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由于1-10月份大型猪企出栏计划只完成了60%多,12月份是最后期限,如果12月份大型猪企出栏量超预期的话,那么12月份剩下这3周,价格肯定起不来,甚至下跌的空间会大一些,只能进入2021年1月份之后,猪价再逐渐走强。

  对于春节前猪价的观点,本人来讲相对悲观,虽然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但是因为生猪产能恢复的很快,春节前能够保住目前每公斤33-34块多钱的猪价就很不错了,继续上涨的难度很大。


湖北:4000万头生猪为何托不起产业链 直面湖北生猪产业短板弱项


  老河口市牧原百万头生猪生态产业链项目,包含规模化养殖场、饲料厂、屠宰及精深加工等项目,目前年可出栏生猪100万头。

  阅读提要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强省,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生猪产业是湖北传统优势产业,年均出栏量和万头以上规模化养猪场均居全国前列。然而,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生猪产业链短、龙头企业不强等短板较为突出。当前,我国生猪产业正迎来转型升级的窗口期,湖北必须破解制约产业化发展的种种难题,做大做强生猪产业链,培育全国性龙头企业,在新一轮机遇期赶超先进省份。

  一头猪,让人欢喜让人忧!

  喜:我省年均出栏生猪4000万头,万头以上规模化养猪场居全国之首!

  忧:生猪产业财税贡献少,上无品牌饲料企业,下无大的屠宰、加工厂,更无本土上市公司。

  纵观生猪饲料、养殖、屠宰、加工产业链,我省明显畸轻畸重:养殖规模大实力强,其他环节势单力薄,抗风险能力不足。

  湖北如何走出这一窘境,迈向生猪产业强省?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企业家、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把脉问诊。

  多个“全国第一”背后的尴尬

  测温、喂食、清洁……傍晚时分,正是宣恩县椒园镇石马村生猪养殖户姚元华最忙碌的时候。去年至今年11月中旬,他家已出栏生猪200多头。

  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到今年11月初,我省存栏生猪和能繁母猪分别达到2097万头和205万头,提前两个月完成今年国家下达的存栏任务。

  湖北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正常年份出栏生猪4000万头,外调800万头。去年以来,国内猪肉供应偏紧,湖北再显担当,调出生猪970多万头,为全国第一。

  生猪养殖大省,湖北名不虚传:本世纪初,150标准化养殖、生物发酵床养殖等模式在全国推广;打破国外垄断,湖北诞生首个生猪大数据基因组育种,培育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种猪;大企业替代农户与小型养殖场,养殖规模化水平超过60%,万头以上养猪场近800家,居全国之首。

  然而,名气背后,隐痛挥之不去——

  养殖是生猪产业链中风险最大、污染最重的环节,对冲这些负面因素,节本增效,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至关重要,这恰恰是我省的短板。“饲料、屠宰、加工、贸易等环节受制于人,没有一家本土上市加工企业。”省养猪协会会长、武汉金龙畜牧公司董事长雷贤忠说。

  看饲料。本土饲料企业400多家,90%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下。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董文忠曾担任过省饲料办主任,他称,全国100万吨以上饲料企业20多个,我省一个也没有。一些外省品牌占据湖北饲料市场半壁江山以上。“仅新希望在湖北就有十几个分厂,年产量在百万吨以上。”

  看屠宰。目前,全省有320家屠宰企业,小而分散,年屠宰量在50万头以上均属省外的中粮、正大、双汇等企业。

  看精深加工。目前,我省生猪产品绝大部分以出售白条肉、热鲜食为主,精深加工率不足2%,低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对比外省,四川省深加工占比达12%,河南省深加工占比达25%左右。

  与我省缺乏龙头企业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江西、湖南、安徽、山东、广东等省的养殖水平并不比我省高,但无论产业前端的饲料生产,还是产业后端的屠宰、精深加工,都有一批高附加值的龙头企业。

  为何多年培育不出一个“龙头”

  龙头兴,产业旺。湖北生猪产业链不长、不粗、不紧,集中体现在缺乏本土龙头企业。

  本土龙头为何难产?省畜牧局原副局长陈红颂认为,错失几次关键性的时机,导致步步落后于人。

  一次是改制的机遇。陈红颂称,武汉肉联厂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在汉兴建的国内第一家规模最大的加工企业,产值一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二十分之一,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有肉脂、缠头、生化药品、综合制品等类型。

  1984年,全国生猪市场放开,允许个人杀猪卖肉,国营食品公司与肉联厂普遍遭遇体制之痛。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各地肉联厂纷纷开始改制。

  被寄予厚望的武汉肉联厂改制受阻,厂领导进退两难,企业在观望与维持中开始走下坡路。

  以武汉肉联厂为代表,就在湖北徘徊之际,一批外省民营企业借改制浪潮,乘势长大,引发全国生猪产业迎来大洗牌,一批“巨无霸”慢慢崛起——

  漯河肉联厂改制为双汇,借款从德国引进先进的冷鲜肉生产线,从此发展步入快车道。广东温氏以“公司+农户轻资产”模式,开始在全国扩张,1999年公司出栏仅7.75万头,到2019年突破2000万头。新希望集团由饲料行业起步,逐渐进军产业链上下游,目前公司总市值达1140亿元,去年出栏生猪355万头。

  另一次机遇是资本市场的机遇。据介绍,湖北本地生猪企业中,最接近上市的是湖北天种畜牧公司。天种当时掌握国内最先进的种猪技术,当选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政府将其列为上市后备企业,给予财政、土地、税收等方面支持。但是,由于企业盲目扩张,在2013年和2014年的“猪周期”中,公司资金出现临时短缺等困难,随后公司上市未果,反被深圳一家公司收购。

  无独有偶,20余年来,我省着力扶持的多家生猪上下游企业数次冲击IPO未果。一位专家称,倘若有一两家企业通过上市募得资金,进行品牌建设,市场开拓,产业链拓展,将对整个湖北生猪产业意义重大。

  从领跑到追赶,湖北也曾尝试发展全产业链,对饲料、屠宰等进行“行业资源整合”。

  董文忠介绍,省里曾想把几家大的饲料企业联合起来,做大做强,但是几家公司负责人各打各的算盘,都想做鸡头,不愿当凤尾,只得作罢。

  与饲料行业类似,屠宰行业的整合也以失败告终。

  一轮轮角逐后,湖北被甩到四川、河南、广东、山东、湖南、江西等第一集团之外。

  我省生猪产业为何“起大早赶晚集”?雷贤忠直言不讳:“不能总是找外因,怪政府支持不够,湖北一些企业家视野和格局较小,缺乏合作意识,少了干大事的定力与狠劲。” 他说,湖北有几家发展非常好的生猪企业因为企业内部负责人的争斗一步步走向衰败,非常可惜。

  能否再造生猪产业的“黄鹤楼”

  我国生猪年均消费量6亿头,生猪产业年产值接近2万亿元。

  延伸生猪产业链,培育全国性龙头,赶超先进省份,湖北还有机会吗?

  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熊义柏认为,受非洲猪瘟、环境整治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生猪产业正迎来转型升级窗口期。做大做强生猪产业,湖北不仅有养殖规模优势,人才、科技等也是强项,决不能自甘人后。

  首先要破除农业产业低人一等的旧有观念,省委政策研究室一位负责人称,我省有的地方只盯着高科技产业,忽视了传统产业,其实这是误区,一头猪可以加工出185种产品,全产业链蕴含丰厚利润。今年,我国四川、河南、江西3个省的首富都是生猪产业的。

  用好市场之手。企业必须吃一堑,长一智,保持发展定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来,猪肉价格暴涨,武汉金龙畜牧公司每天纯利润超过200万元,全年利润有望超过10亿元。“这些年,湖北生猪企业不断倒下,一个很大原因是摇摆不定。”雷贤忠称,自己所以小有成功,就是赢在坚持“一辈子,一群人,一件事”。他回忆,几年前有人劝他转行搞房地产,自己抵住了诱惑。

  去年以来,牧原、双汇、温氏、正邦、新希望等巨头均加速扩张步伐;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透露,全国上千家房地产企业跨界过来养猪。山东、河南、四川、湖南、江西等省政府部门也出台新政策,围绕全产业链,加大对生猪产业扶持力度,开始布局下一轮生猪产业格局:四川由省领导挂帅,加快实施“生猪产业提升行动”,“一企一策”培育重点生猪加工企业。11月,四川省政府与大连商品交易所签署生猪期货战略合作协议,未雨绸缪。重庆市与农业农村部加速共建全国生猪大数据中心,6月起,定期发布全国生猪指数,力求打造全国性生猪线上交易平台。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做大做强生猪产业时不我待。”熊义柏建议,党委政府大员上阵,农业农村、发改、经信、商贸等部门携手,组织专班,下大力气,行非常之举,支持本土养殖、饲料、屠宰等企业兼并整合,组建生猪产业集团;像20年前整合湖北烟草一样,整合出一个生猪产业的“黄鹤楼”。

  一位专家称,湖北对生猪产业上的资金扶持还有待加强;同时要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财力,组建生猪产业发展基金,重点培育两三家大龙头,力争5年内上市。

  “金融资本是现代产业的血液。”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邹进泰认为,一直以来,我省金融机构对生猪产业的潜力缺乏足够认知,更没有极具胆识的大手笔,必须创新思维,打破禁锢,允许活猪抵押贷款、养猪场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同时,政府部门应当把省内有潜力的畜牧企业纳入上市企业培育对象,着力扶持。他举例说,2018年在生猪养殖全行业亏损时,新希望公司利用资本市场,逆势低成本扩张一倍产能,最终迎来今年利润翻倍。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外地大企业已占据湖北市场,我省本土企业如何与之竞合?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处长何年华建议,一方面,像引进正大一样,继续引进全国生猪头部企业,建设全产业链工厂,湖北本土企业为其产业链配套,在服务中壮大自身,让中小养殖户在合作养殖中享受到全产业链的红利,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应着力改善本土企业的发展环境,不能招来女婿气走儿子。”

  痛定思痛,不服输的湖北生猪人积极行动,力求后发赶超——

  8月,武汉回盛生物科技公司在创业板上市;9月,武汉科前生物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挂牌首日开盘价为29.50元,涨幅达154%。两家公司均依托华中农业大学的科研优势,主攻生猪等兽药生物制品。目前,两家公司开始布局饲料、添加剂、生猪养殖等上下游产业链,前景可期。

  针对本土企业小而散的现状,今年9月,金龙集团、襄大等省内10余家生猪养殖企业,联合华农,自发联合组建湖北今楚首创育种公司与湖北今楚联合食品公司,着力在种猪育种与猪肉精深加工领域寻求突破。据悉,两家公司将把10%的利润用于研发,打造湖北本土生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锚定目标不松劲,久久为功,用好市场与政府两只手,努力提升全产业链实力,让更多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链,湖北的生猪产业一定会爬坡过坎、聚能成势,迎来下一个春天。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